医药50ETF(SZ159838)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集采之下,医药股还有没有未来

    看病难,看病贵,是全球通病。
    难在于医生资源紧缺,贵在于药贵。
    为什么药贵呢?
    创新药这块,研发成本巨大;一旦研发成功,上市后在专利保护期价格昂贵。
    因为如果没有巨大的回报,无法激励药企创新。
    这点可以理解。

    但仿制药也贵,这个的确不合适。
    美国想改变,但真的改变不了。
    因为XX决定了,做不到。

    仿制药也贵,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医疗医保,所以医药就是那种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
    这是效率最慢的事,也是都不心疼的事。
    因为不是花自己的钱,怎么心疼?

    还有就是,仿制药的高价格,很多利润都在流通环节。
    流通环节多了,价格自然就贵了。
    所以医药市场不能绝对的市场化,国家必须伸手保护老百姓利益。美国人也吃不起原研药,他们同样需要医保。

    上个月第十批药品集采引发了广泛讨论,因为第十批的平均降幅高达70%,超过前九批的50%。

    阿司匹林,3分钱。
    能保证效果么?起初我也疑惑。
    但直到中标企业京新药业、石药集团等企业能赚钱。
    看来这事靠谱。
    因为砍掉的都是流通环节的利润。

    不过讲道理的话,仿制药对比原研药,药效的确比不上,可能相差20%左右的效果。
    这是因为仿制药,需要通过一致性评价才能上市,一致性评价里有个生物等效的规定,即仿制药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几个参数达到原研药80%到125%之内就算合格。
    所以20%左右就在这里。

    但毕竟创新药太贵。
    从公平的角度讲,是人人都能吃得起药重要,还是人人都只能吃吃不起的创新药重要。
    答案是明确的。

    所以集采这个事,没啥可争议的。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这事就是利好。
    这是一项对普通人巨好的政策,未来很多国家会抄作业,很多国家也抄不动这个作业。

    但这并不等于医药股就完蛋了。
    实际上创新药依旧大有未来,只不过由于机构重仓,现阶段不涨机构重仓股,所以才没涨。
    市场由于过度悲观等因素,低估了国内创新药的未来。

    首先,创新药是有政策支持的。
    去年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就是标志性,简单说就是,支持创新药发展,给钱给政策。

    其次,是行业内的基本面。
    中国的创新药企搞出了很多受到国际药企认可的创新药,所以才会有国际药企买中国药企的管线,授权等。
    中国人是有能力做出优质创新药的,工程师红利才刚刚开始。
    中国的创新药企业竞争力对比国际,还是很弱很弱的,甚至竞争力都比不上芯片。
    弱,意味着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最后,就是中国的创新药指数被严重低估了。
    医药尽管被最大支付方卡了脖子,但医药的逻辑没变,依旧是一个供求改变需求的市场。
    所以创新药,依旧大有未来。
    不过由于创新药个股的研究门槛与买入门槛太高,所以我还是更喜欢买创新药指数。
    不求医药股收益最大化,能赚个医药平均收益率就满足。
    并且医药这个行业,长期看,增速一定是高于多数行业的。
    因为医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大佬持仓更新,记录在【满仓日记】
    每周实盘分享,记录在【满仓组合】
    $医药50ETF(SH512120)$ 
    $医药50ETF(SZ159838)$  $医药创新ETF(SH560600)$ 
    ... 展开
    21 1
  • 大盘持续震荡 等待方向选择!题材与防御双主线出击

    $医药50ETF(SZ159838)$
    1
    5G:细分领域迎新催化
    消息面上,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其中提到,加强5G行业虚拟专网供给。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工业、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规模部署,带动云平台、边缘计算节点、智算基础设施等建设,充分发挥公网切片、网元下沉等技术能力,增强定制化服务水平,满足行业低成本、高安全应用需求。探索5G行业虚拟专网在海洋、低空等新兴场景部署。扩大5G RedCap、5G LAN、定位增强、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技术应用,推动5G行业虚拟专网与NB-IoT、4G、IPv6等协同应用。探索建立基础电信企业和行业企业网络共管共维新模式,持续增强网络运维、监测和服务能力,强化网络与终端协同管理,提升网络能力开放水平。

    随着政策持续引导,5G、5G-A等规模商用正式开启,细分领域将迎来新催化。有行业人士指出,在未来应用催化下,网络“适度超前”建设有望带来上游元器件催化,相关上游核心部件包括天线、滤波器、高阶PCB、光模块等有望受益。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通宇通讯、灿勤科技、盛路通信、武汉凡谷、普天科技等;在应用领域,RedCap模组、低空通感一体、XR等领域有望受益,相关市场空间有望释放。RedCap模组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低空领域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烽火电子、七一二、海能达、华体科技等。XR领域催化流量分发,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网宿科技等。

    潜力股精选
    盛路通信(002446)
    移远通信(603236)
    美格智能(002881)
    中兴通讯(000063)

    2
    家用电器:基本面持续修复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中国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前三季度零售额为6839.4亿元,同比增长4.4%。从第三季度数据来看,中国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为2289.1亿元,同比增长10.5%。外销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家电出口7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8%,第三季度我国家电出口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有行业人士指出,家电板块估值已至底部,随着连续政策催化,家电板块情绪有所提振。后续伴随各地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方案密集落地及支持力度超预期加码,国内家电更新需求有望加速释放,行业基本面修复可期。

    从政策刺激角度看,2007年至2013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两轮“节能惠民”等全国性家电补贴政策提振内需,成效显著。有分析认为,按照10年至15年的更新周期推算,上轮家电政策密集期的内销产品正处于集中更新阶段。本轮支持资金计划在8月底前拨付到位,且要求在2024年底前使用,政策催化下有望拉动白电、彩电、厨电等品类更新需求集中释放,2024年下半年国内家电需求修复可期。

    机会方面,信达证券分析师罗岸阳建议积极关注白电龙头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以及弹性标的长虹美菱、海信家电、TCL智家等,关注有望受益的厨电企业老板电器、华帝股份,关注黑电企业海信视像、TCL电子;同时,以旧换新终端补贴也有望带动实际报废量的大幅增加,或将利好报废回收拆解环节的格林美、中再资环等。

    潜力股精选
    美的集团(000333)
    海尔智家(600690)
    老板电器(002508)
    华帝股份(002035)

    3
    医药:转机已在孕育之中
    虽然行业依旧面临部分压制因素,但基本面正在逐渐迎来一些曙光,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改善的结果体现在业绩上,预计大概率会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这段期间显现。从多家机构观点来看,对医药板块下半年股价表现普遍表示看好。

    医药板块前期承压,但转机已经在孕育之中。国金证券指出,随着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居民医药消费稳定扩张,以及行业诊疗量持续恢复,医药的长期成长逻辑依然清晰,整体基本盘稳定。同时,医药企业分红和股息水平持续上升,红利属性增强;医药产业商务合作交易和药物对外授权进一步提升行业造血能力,同时提前体现药企研发管线价值。随着政策预期反转,医药终端控费中蕴含转机,医药企业边际改善成为可能。

    有分析认为,高基数承压的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期逐步落地,医药板块同比增速有望回暖提速。西南证券分析师杜向阳表示看好医药板块下半年行情,杜向阳重点看好低估值、出海、院内刚需三大主线。方向一,红利板块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方向二,器械出海包括IVD、呼吸机及呼吸道检测产品、手套、冠脉支架等,创新药及类似物出海持续渐入佳境;方向三,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比如血制品、骨科、麻醉药、胰岛素、IVD、电生理等领域。个股方面,建议关注上海莱士、上海医药、亿帆医药、达仁堂、恒瑞医药、太极集团、甘李药业、新产业、马应龙、华润三九、济川药业等。
    ... 展开
    22 0
  • 医药相关陷入调整,房地产高开低走,并购重组、消费电子持续走强

    医药相关陷入调整,房地产高开低走,并购重组概念持续走强。
    54 0
  • 新冠防治概念股逆势走强,中药ETF、医药50ETF、生物医药ETF上涨

    上证指数今日收跌0.14%,深证成指跌0.24%,创业板指跌0.2%。市场成交额4959亿,罕见跌破5000亿元关口,创2020年5月25日以来新低。新冠防治概念股逆势走强,广生堂、兰卫医学20CM涨
    10 0
  • 7.29操作:加仓,加仓!加倍进场!重点布局这些方向,发车

    7.29操作:加仓,加仓!加倍进场!重点布局这些方向,发车
    12 0
  • 重磅动作!沪深交易所规范量化交易!刘纪鹏:培育耐心资本,停止量化交易……

    今日市场窄幅震荡,沪指小幅收跌,沪深300已经七连阳。科创板、创业板分化,微盘股指数下挫。北证50今日一枝独秀,突然爆发,逆势大涨7.2%,回到700点,近期多家北交所公司纷纷行动掀起回购热潮。行业表现上来看,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房地产、医药涨幅居前,有色、电子、通信、石油石化、煤炭跌幅居前。今日风格转变很明显,赛道成长品种大举反弹,红利品种大跌调整。

    7月16日沪深两大交易所深夜发声,目前我们正就高频交易差异化收费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将坚持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公平对待所有市场参与机构,在充分评估测算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收费机制,增强高频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不用担心不公平对待问题。这是要进一步整顿量化了,提前安抚市场提振信心?

    量化交易被骂了这么久,一直都停不下来,其最大的问题在于:进一步加大了这个市场的割裂!量化交易资金在A股规模很大,还有超过8000亿元。从上面的回应来看,量化交易也是国际趋势,那就是说明不会取消。既然不会取消那就只能限制,提高量化交易的成本,他们就变得老实了,慢慢就成为耐心资本。

    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表示,耐心资本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紧密相连,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所急需的。然而当前资本市场充斥着大量短期投机资本,尤其是量化交易的盛行,严重阻碍了耐心资本的发展。要培育耐心资本,首要任务是停止量化交易,并构建一个稳定、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吸引更多的长期投资者。

    日前暂停转融券和进一步规范量化交易无疑是最近市场最大的利好消息,A股也因此大幅反弹了两天,但是最近又不行了,A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震荡,我们要适应这种生态,学会在垃圾时间里保持平和心态,并抓住为数不多的惊喜瞬间。

    1、今天医药终于涨了,创新药大涨。消息面上药监局要进一步优化药品监管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为更多创新药、生物制品生产项目在华落地提供可行路径。总是被锤被冷落的医药,有个利好不容易,赶紧抓住机会回血一把,以后是不是就有好日子先不敢指望,能再多几个点的扛揍资本也挺好的。由于没有量能配合,现在不管啥东西涨,都很难有持续性,也就先看着吧。

    2、今天北证50指数暴涨7%,北交所249只个股仅有一只下跌,超过50股涨超10%。有人说是美股罗素2000暴涨,小盘股强大盘股弱,因此把这风格映射到了A股?这逻辑是压根不成立的。人家罗素2000是美联储降息逻辑,虽然我们也有降息预期,但我们光靠降息是很难解决问题的。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资金没啥可买的了,顺势找点好炒的短炒一把。

    3、2024年费电子行业行业慢慢回暖了,过去的两年里去库存是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主旋律,然而受益需求回暖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更新刺激,从今年年初开始,新的订单需求显现,市场正在复苏。目前已经披露的多家消费电子公司业绩都很不错。如京东方A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85%-213%;歌尔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80%-200%;欣旺达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75%-105%。

    另外微软Copilot PC将在6月开售、APPLE AI终端将于9月开售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重大更新等一系列重要事件的推动,这些将激发市场的新一轮活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消费电子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从智能手机到个人电脑,再到车路云一体化系统,AI正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为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带来显著的增长机遇。

    PS:以上就是今天A股市场的重磅消息和行情解读,最后烦请友友们顺手点个赞,给个鼓励支持,万分感谢!文中股票和基金仅做分析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消费电子(SZ980030)$  $消费电子50ETF(SZ159733)$  $医药50ETF(SZ159838)$  $医药创新ETF(SH560600)$  $贵州茅台(SH600519)$  @格隆汇精选 
    ... 展开
    加载失败
    2 0
  • 纯干货分析!为何“药物递送”领域能够逆流而上,实现如此火热的发展?

    为何药物递送领域能够逆流而上,实现如此火热的发展?是否存在一种最佳的递送技术?哪些递送技术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并值得市场给予更多关注?未来哪些技术的突破将对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 0
  • 突袭利好!
    $医药50ETF(SZ159838)$
    今日两市震荡整理,大盘继续稳住3000点大关。

    北向资金继续净买入,净流入15.67亿元,外资如果只看2月份之后的走势,竟隐隐然有一股小牛市的感觉。

    新能源、医药、白酒轮番上涨后,今天AI继续大放异彩,主要是昨晚美股那边英伟达继续大涨,再度站上900点,华尔街现在已经有不少对英伟达和当年思科的对比分析,看了下还是对英伟达非常乐观,毕竟它的业绩是实打实的好,现在才77倍pe,并不算太高。

    还是那句话,ai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各行各业的,炒股一定要先知先觉。

    板块方面,Sora概念、传媒、手机游戏、英伟达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猪肉、农产品、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

    转融券业务将从“T+0”变成“T+1”,也就是机构和散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无法利用日内高抛低吸来割韭菜,3月18日起实施。这件事争议了好久,对于做空势力来说,可谓又一记重拳。


    这个限制的好处在于,将极大程度限制技术性做空操作,比如一些投机性资金,看到市场技术性下跌,从而即刻融券追入,以期短期收益,这样很明显会增加做空力量,甚至在极端环境中出现极端情况。

    现在从T+0改成T+1,就是你当天看到市场下跌,想追入做空就没办法了,券融到了,第二天才能卖出,那么这些投机性的空头资金就要三思了,这个短期博弈还值不值得做。

    现在市场不缺长期资金,社保+险资+国家队+北向资金,还有在路上的平准基金等......只要找准主线(AI),那操作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最后,保守一点今年大A看到3300,乐观一点3500。

    ... 展开
    6 0
  • 漫谈精神类疾病

    近期我专注研究大脑相关疾病,如精神**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癫痫等。发现科学界对大脑认识深入,尤其是疾病机理研究和临床试验进展,令人振奋。抑郁症治疗常用药物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等,最新药物Auvelity也备受期待。双相障碍常用药有卢美哌隆、喹硫平等。帕金森病药物以多巴胺为主,包括左旋多巴复合制剂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精神**症主要药物是奥氮平、利培酮等,但副作用较大。癫痫药物主要是GABAA受体激动剂,目前正在研究的靶点有望取得新突破。阿尔兹海默症病因不明,但最新研究指出可能与淀粉样蛋白有关。治疗方面,两款淀粉样蛋白抗体药物已上市,展现出潜在疗效。总的来说,这些精神疾病根源在于大脑的物理化学层面问题,需及时用药,而其他精神疾病更需专业医生指导。虽然精神类药物可能带来副作用,但调整剂量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以降低风险。 $医药50ETF(SZ159838)$  ... 展开
    加载失败
    2 0
  • 医药投资一定要谨慎对待那些只玩 license-in的药企
    前几年18a出来
    一群资本老手随便勾兑下资源,买买管线,就上市圈钱了
    回头来看,割了不少韭菜,现在做出成绩的寥寥
    因为赚够了块钱,很难真正用心去做研发
    所以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看看药企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如果只是依赖外部引进的项目,难以持续产生成果。在选择医药股时,最好还是充分考虑企业是否有坚实的自主研发团队,以及是否在创新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医药50ETF(SZ159838)$  $医药创新ETF(SH560600)$ 
    ... 展开
    18 0
  • 6家biotech上市,融资超10亿美元!(2024年1月)

    2024年开年,生物技术产业在经过多年的寒冬后出现回暖的迹象。1月25日,专注于开发膀胱癌溶瘤免疫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CG Oncology于纳斯达克成功上市。1月份,6家biotech公司传出捷报,其中2家成功IPO上市,4家递交IPO申
    6 0
  • 净利暴跌85%!mRNA巨头Moderna艰难转型之年

    2月22日,美国疫苗公司Moderna公布了2023年全年业绩:2023全年营收68.48亿美元,同比下降64.45%,主要是由于该公司的COVID-19疫苗销量减少所致;净利润-47.14亿美元,同比下降156.37%,亏损主要因为与规
    2 0
  • 新型的首创放射性药物MNPR-101临床前数据优异,股价大涨96%!

    2月22日,Monopar Therapeutics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NPR)是一家专注于为癌症患者开发创新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今天宣布了其MNPR-101放射性药物项目的临床前成像和治疗疗效数据。这种新型的首创放射性药物
    5 0
  • 全球首款!自闭症AAV基因疗法获批临床!

    近日,Jaguar Gene Therapy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该公司的其研发中的AAV基因疗法JAG201的IND申请,该疗法旨在针对由SHANK3基因变异或缺失所引发的严重神经发育疾病,覆盖了遗传性自闭症谱系
    9 0
  • 再生元进击千亿美金俱乐部,减重领域或将续写传奇

    创业初期的跌跌撞撞药融云数据库显示:1988年,年轻的神经学家,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LeonardS.Schleifer博士创立了再生元(Regeneron),Regeneron这一名字结合了Regenerate和Neuron两个词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