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柜一哥”冲击港股IPO,丰巢三年亏损37亿,80后董事长曾年入过亿

外界对丰巢上市的估值预期较为谨慎。

实现扭亏为盈后,“快递柜一哥”丰巢正式冲击港股上市。

2.pn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8月30日,末端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丰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丰巢)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向外界展示最新经营状况。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丰巢分别实现收入25.26亿元、28.91亿元和38.11亿元,截止2024年5月31日止5个月,收入19.04亿元,去年同期为14.24亿元。与此同时,2021年-2023年,公司录得净亏损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37.68亿元。

不过,今年前五个月,丰巢录得净利润7160万元,首次实现盈利。截至2024年5月31日,丰巢的智能快递柜网络遍布中国31个省份和泰国,包括33.02万组丰巢智能柜、共计2990万个格口。

2015年,丰巢在深圳成立,旗下产品服务覆盖物流快递、社区服务、广告媒介等。丰巢是由顺丰孵化而来,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43岁的徐育斌于2006年1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职于顺丰速运,最后职位为商业渠道管理部首席运营官。2021年,徐育斌在丰巢获得的年度薪酬达2.22亿元,包括一笔2.2亿元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

2015年4月,丰巢科技(丰巢前身)成立时的5000万元初始注册资本,也是由顺丰投资100%出资;2015年6月,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等4家物流公司分别出资1亿元、1亿元、1亿元和2500万元,加上顺丰投资增资的1.25亿元,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

随后,经过多次股权变动,丰巢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8.45%的投票权由顺丰创始人王卫及其实际控制的明德控股持有(截至2024年8月20日)。也就是说,若成功上市,这将是继顺丰控股、顺丰房托、嘉里物流、顺丰同城后,顺丰系旗下的又一上市公司。

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认为,经过近10年运营,丰巢实现盈利可以证明其商业模式已经基本跑通。冲击上市,也说明丰巢需要独立于顺丰继续发展。

不过,考虑到菜鸟暂缓上市、顺丰冲击港股上市迟迟未成行、极兔去年在港上市时削减IPO募资规模以及当下的大环境,外界对丰巢上市的估值预期较为谨慎。

连续亏损八年,通达系已全部退出

作为末端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丰巢的诞生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为迅速占领市场,成立初期的丰巢开启疯狂扩张模式,并出现连年亏损。

成立短短一年内,丰巢就完成了2万组快递柜的布局,2017年9月,其又以8.1亿元全资收购了行业对手之一中集e栈,将快柜规模增至7.4万组。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2020年,丰巢亏损额分别为2.5亿元、3.85亿元、2.49亿元、7.81亿元、8.4亿元,五年间累计亏损约25亿元。丰巢表示,亏损主要是由于投资建设及运营的丰巢智能柜网络产生的巨额成本及开支。

承受巨大亏损压力的丰巢在2020年开启了颇受争议的收费模式。当年4月30日,丰巢出台具体的收费标准。根据收费标准,普通用户包裹可免费保管12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收取0.5元,3元封顶。

但收取保管费用带来的收入远不足以覆盖不断投入的成本,随着规模持续扩大,丰巢的亏损并未停止。2021年-2023年,丰巢智能柜分别增至29.9万组、30.7万组、31.4万组,同一时期,公司的销售成本高达31.66亿元、31.35亿元和34.07亿元,录得净亏损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玩家盯上了快递“最后一公里”的生意,这其中就包括运营有快递驿站的菜鸟。2017年6月,菜鸟和丰巢围绕数据传输和信息安全问题掀起一场“舆论大战”,最终在国家邮政局出面调解下得以消停。2018年初,菜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快递柜,又一次挑起了双方无形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菜鸟背后除了阿里巴巴,还站着“通达系”等股东,而它们同样也参与了丰巢最早期的投资。2018年5月,“通达系”又参与了菜鸟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站”的增资协议。

不久后的2018年6月-7月,中通、申通和韵达系就陆续将所持有的丰巢7.75%股权、9.09%股权和13.47%股权转让给顺丰系旗下的玮荣发展,股权转让价款分别为6.98亿元、8.18亿元和12.12亿元。

“通达系”彻底退出并未影响丰巢发展,2020年,丰巢完成B-3轮投资,并于当年收购运营智能快递柜品牌中邮速递易,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招股书显示,2015年-2021年,丰巢共计完成2笔A轮和4笔B轮融资。

今年4月,胡润百富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显示,丰巢估值250亿元,排名270位;菜鸟网络则以745亿元估值排名47位,不过因暂缓上市,菜鸟的估值较此前一年缩水1172亿元。

为了扭亏,做副业、抱电商“大腿”

尽管资本似乎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但持续亏损无疑令丰巢压力不小。

为提升盈利能力,2022年丰巢将业务扩展至到家生活服务,包括保洁服务、家电清洗及上门维修服务,并开始在东南亚市场推广智能快递柜服务。2022年,丰巢上线了洗衣服务。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5个月,丰巢的洗护服务订单数量分别为6.9万份、54.8万份和96.2万份。

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5个月,丰巢的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9.22亿元、8.96亿元、9.56亿元和4.35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6.5%、31%、25%及22.9%。

与此同时,因直播与短视频带货模式兴起而不断增加的商品退货和换货量为丰巢打开了新的增量市场,即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电商逆向件数量由36亿件增加至82亿件,复合年增长率为22.7%,预计2028年将进一步增至209亿件。

截至2024年8月20日,丰巢已与12个电商平台合作,提供退换货综合服务。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丰巢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寄件量分别为1850万件、3650万件、1.33亿件及7720万件包裹;同期,个人散单寄件量分别为9580万件、1.05亿件、9970万件和3620万件。

反映在收入上,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丰巢的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49亿元、3.10亿元、10.20亿元及6.9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9%、10.7%、26.8%及36.3%。

不过,随着低毛利率的逆向物流占末端寄送包裹总量的百分比不断增加,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相关毛利率也由2021年的31.%降至截至2024年前五个月的7.3%。

招股书显示,2023年,丰巢的配送成本较2022年暴涨300%至8.87亿元;2024年前五个月,配送成本高达6.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0亿元增加129.6%,占销售成本的比例也由去年同期的20.4%升至45.8%。丰巢称,这主要是由于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向快递公司支付的运费增加所致。

财务表现方面,丰巢的流动负债净额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53亿元大幅增加至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36.62亿元,主要由于流动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大幅增加。另外,截至2024年5月31日,其在手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由去年同期的19.69亿元减少至8.59亿元。

一边出海,一边圈地下沉市场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中国末端物流解决方案市场按包裹量计的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311亿件增至2023年的943亿件,年复合增长率为32.0%,并预计2028年将达到1664亿件,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0%。

对入局玩家来说,末端物流配送仍有广阔的空间,而丰巢的野心也不止于此,上市则是助力其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目前,菜鸟依然是丰巢最大的竞争者,且双方的差距并不明显。按末端物流解决方案收入计,2023年丰巢的市场占有率为6.1%,位列第一,但仅领先第二名约2个百分点。根据招股书,排名第二和第三可基本可以推断为菜鸟和京东物流,其各自拥有18万个快递驿站和8万个驿站及2.3万个快递柜,市场份额分别为4%和2.5%。

赵小敏对时代财经指出,目前快递柜市场缺口还很大,很多三线城市包括整个县域市场的布局还相对薄弱。丰巢要做的就是尽快IPO,将募集的资金用来扩大市场规模,“现在地方政府还是很支持的这个业务。把这市场的缺口、需求先补上。”

在招股书中,丰巢也表示,拟继续扩大并优化丰巢智能柜布局,将足迹扩展到更多的未饱和市场,尤其是下沉城市。

招股书显示,目前,一、二线城市仍是丰巢智能柜的主要分布区域。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其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的智能柜数量占比分别为25.8%、53.4%和20.8%。分区域看,华东、华南是丰巢主要的市场。截至2024年5月31日,33万组丰巢智能柜中华东有14.49万组,在整个智能柜网络的占比为43.9%,华南地区有7.59万组,占比为23%。

针对海外市场,丰巢则表示,致力于将丰巢智能柜网络扩展至海外,以把握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截至2024年5月31日,丰巢仅在泰国市场约有200组丰巢智能柜。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