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业绩集体爆雷,麦当劳星巴克优衣库都卖不动了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性价比。

蓝鲸新闻8月1日讯(记者 张静伦)在紧缩的消费环境下,消费需求疲软迹象尽显,直接体现在了消费品牌的业绩中。

从星巴克、麦当劳等餐饮龙头,到雀巢等食品企业,到优衣库、LVMH等时尚巨头,再到宝洁、欧莱雅等美妆大鳄,业绩趋势明显走软且普遍不及预期。

业绩不佳的背后,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趋于谨慎,更注重性价比和实际价值,“多渠道比价”“平替”逐渐成为趋势。

那么,这种疲弱的现状又将持续多久?

消费股财报纷纷暴雷

从消费巨头的财报来看,消费者已经把钱袋子勒得越来越紧。

7月29日,麦当劳披露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利润和营收均未达分析师预期。具体来看,第二季度麦当劳所有分部销售额均出现负增长,而去年同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该公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发展许可市场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3%,主要系中东战争的持续影响和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的下降,抵消了拉丁美洲和日本市场的上升。

不仅是麦当劳,餐饮巨头星巴克也在最新的财报中报告了季度销售额的萎缩。

7月31日,星巴克发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本季度星巴克的营收同比下降1%至91.1亿美元,不及预期的92.4亿美元;归母净利润10.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1.4亿美元。其中,星巴克中国该季度收入为7.3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1%。此外,该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3%,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下降更为显著,达到了14%。

食品方面,全球食品巨头雀巢上半年有机收入增长率为2.1%,低于预期的2.52%。其中,中国市场有机收入增长率为1.6%,低于预期的3.51%,而北美市场甚至出现了0.1%的负增长。

再来看时尚行业。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近期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尽管2024财年前三季度(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集团营收利润出现同比双增长,但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业绩出现了显著下滑。“优衣库高管称中国消费者心态变了”“优衣库在中国失去性价比”等词条也登上热搜榜。

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亦在此前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LVMH第二季度亚洲市场(不包括日本)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4%,部分原因归结于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海外旅游时购买奢侈品。

头疼的不止LVMH集团。瑞士钟表制造商斯沃琪集团(Swatch)、英国品牌博柏利(Burberry)和德国品牌Hugo Boss均表示,在中国市场正面临特别严峻的形势。卡地亚(Cartier)母公司历峰集团(Richemont)也报告称,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

美妆巨头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今年上半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北亚市场成为欧莱雅集团唯一负增长的地区。报告期内,欧莱雅北亚市场销售额为54.7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27亿元),同比录得个位数下滑。

欧莱雅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在中国大陆,由于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美容市场在第二季度出现负增长。上半年,欧莱雅集团实现了低个位数增长,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中国的经营状况仍然充满挑战。

宝洁也在苦苦挣扎,受市场疲软及SK-II销量下滑的影响,宝洁大中华区业绩依旧不容乐观。2024财年,宝洁大中华区有机销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

性价比成关键考量因素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上半年消费数据。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环比下降0.12%。数据显示,6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降至过去12个月的最低点,这还包含了电商重要促销节点618。

“北漂一族”江珊告诉蓝鲸新闻记者,自己一直是“月光族”,为了攒钱,今年也开始对消费结构进行调整。“面霜和爽肤水从正装换成了小样;买菜和水果都去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购物车里的头戴式耳机,不算刚需,迟迟没有下手。”

江珊并非个例。现如今,“性价比”正成为消费关键词之一。7月发布的《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41.0%受访年轻人在购物时经常有比价行为,19.3%受访年轻人买任何商品都会进行比价。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社交平台上的省钱攻略大多主张“分散消费”——多渠道比价。比如在京东购买数码产品,去1688囤消耗品,到好特卖淘食品饮料。还有一些购物小技巧,例如购物前先去领取返利、搜索时使用平替用词等。

另一方面,消费领域还掀起了“平替热”,在社交媒体上输入“平替”二字,不仅有“平替”护肤品、服装、零食,甚至还有各类“平替”景点攻略。

北京市民阿静去年在朋友的安利下开始关注平替产品。“以前我都是跟风买大品牌彩妆、护肤品,有时一套下来就要上千元。现在使用‘平替’产品,既能达到预期效果,又能少花钱。”

“我前几天买了一支某大牌平替口红,不仅颜色好看、饱和度高,还很显肤色。花了不到70元,而正品类似色号的价格接近300元。”阿静称。

而消费降级的另一方面,却是存款高企。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3万亿元,是五年前的1.6倍。

消费者精打细算,商家生意更难做了。

消费品牌接连祭出降价大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彻底被打响。咖啡价格已经从9.9元卷到了6.6元,零食巨头纷纷在价格和渠道上作出调整,餐饮品牌则接连宣布调价或推出大力度团购优惠。

北京某连锁西餐的店长告诉蓝鲸新闻记者,从去年开始,餐厅就推出了150元档次的午市套餐,而套餐的原价在300元左右。“这些套餐本身不赚钱,主要起到引流作用,额外点一些菜和酒水可能还有得赚。”

麦当劳高管也在此前的电话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发现消费者非常喜欢寻找优惠,我们也看到很多消费者的转换行为,都是以最优惠的交易为评判标准。”

疲软还将持续多久?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麦当劳等消费巨头和投资机构都发出了消费者缩减支出行为的警告。

据华尔街见闻,麦当劳首席执行官Chris Kempczinski告诉分析师,谨慎的消费情绪正在蔓延全球。

雀巢公司首席执行官Mark Schneider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当前消费者情绪相对低迷,公司在美国、欧洲和中国观察到消费者寻求优惠的行为。

高盛分析师Natasha Dragicevich此前也向客户发出警告,消费者财报季开局不佳,迄今为止很少有积极的惊喜,高端消费和低收入消费都很疲软。

在紧缩的消费环境下,部分品牌决心顺应趋势,用降价换取市场。

此前,必胜客推出过如59元2件、29.9元新品披萨这类低价促销活动。尽管是限时促销,但这或许释放了必胜客要向更平价定位靠拢的信号。

素来以高端定位自居的星巴克,也开始通过发放优惠券、在外卖平台推出优惠套餐等方式,悄然调整其价格策略,以更亲民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蓝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星巴克中国开始频繁推出各种优惠券活动,如“满60元减10元”“满50元立减6元”“49.9元三杯”和“39.9元双杯”以及“咖啡拿铁7折券”等。

与此同时,Burberry也试图通过降价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美国知名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数据显示,Burberry最近将中号Knight手袋价格下调了22%,而该产品推出还不到两年时间。此外,Burberry现任品牌创意总监设计的所有包袋价格平均下调了5%。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