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众议院施压FDA!剑指对中印两国药企检查不一致

“这一分析结果令人惊讶,揭示了检查结果的巨大差异。”近日,美国众议院三位委员致函FDA局长罗伯特·卡里夫(Robert Califf),对该局在印度和中国的外国药物检查计划提出了质疑与担忧。

撰文| Qsher

编辑| 润屿 顿河

“这一分析结果令人惊讶,揭示了检查结果的巨大差异。”近日,美国众议院三位委员致函FDA局长罗伯特·卡里夫(Robert Califf),对该局在印度和中国的外国药物检查计划提出了质疑与担忧。

这封公开信强调了在中国和印度的诸多检查结果存在重大差异,关键原因在于,FDA检查员的工作方式不一致,有的更宽容,有的更严格。有的FDA检查员常提出合规问题,但有部分检查员却很少、甚至从未上报任何合规问题。

由此,美国众议院欲敦促FDA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FDA对外国药物检查计划有效进行。

实际上,美众议院委员会一直在调查FDA的外国药物检查计划。该委员会对2014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印度和中国的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这份公开信提到,一位检查员在中国的23次检查中,有20次(85%)都没有发现合规问题,但同一时期在国内的检查中却发现了问题。

在印度进行的24次联合检查中,两名FDA检查员从未发现任何合规问题。“然而相比之下,另有16名FDA检查人员在印度进行了超过325次的检查,每次检查都发现合规上有问题。”

基于上述差异,该委员会审查了在研究期间,于中国或印度进行过至少10次检查的FDA检查员(在业内比较具有严谨声誉)。根据该报告,在中国的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合规问题,其比率仅为6.7-11.4%,而在印度的比率为0-9.5%。

由此,美国众议院委员会表示担忧,甚至将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上升到贿赂和欺诈问题。在这份公开信中强调:“委员会正在认真评估一种令人不安的可能性,即检查结果的一些变化可能是贿赂或欺诈的结果。”

实际上,这并非首次美众议院对FDA发起质疑。早在2023年7月,这三位美国众议院成员便致函过FDA局长,直言质疑FDA的海外检查工作,认为FDA在对从印度和中国进口的药品的检查不充分。

彼时,信中提到,因美国药物短缺,FDA临时降低了进口美国的药物要求以满足其需求,有更多的药品从国外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引入,委员会因此认为对进口国的检查就变得很关键。他们提及,因大约32%的仿制药和45%的活性药物成分来自中国和印度,担心有曾多次违反FDA规定的制造商也在其中。此外,之前新冠疫情阻碍了FDA对海外药品制造商的现场检查工作,虽然替代采用了一些其他方式如远程互动检查,但同疫情前相比,检查水平是明显降低了。

而不到一年,美众议院再度施压,信中罗列了一堆需要FDA回答的问题。对此,FDA一位发言人告诉外媒Endpoints News:“我们理解外国检查计划对美国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FDA已经对委员会关于这个问题的询问做出了回应。”

无独有偶,印度的生产基地检查又出问题了。在对Dr. Reddy’s位于印度的两个生产基地进行检查后,FDA向该公司发出了两份483表格。经查询,483表格是FDA检查官根据cGMP规范,对医药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现场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cGMP之处列出的总结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疏漏、设备清洁与维护的不足、员工培训的缺失以及记录管理的不规范等。

在5月30日至6月7日期间,FDA对安得拉邦Pydibhimavaram的API(活性药物成分)工厂的检查后,特别指出了质量控制部门的问题,包括API批次生产后缺乏必要的测试和跟进,以及未能确保制造过程始终保持在经过验证的状态等。

这一事件无疑再次敲响警钟,对国内药企同样有警示作用。面对日趋严峻的海外监管环境,加上持续动荡的地缘政治因素,中国药企必须深刻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真理。同时考虑到前述公开信特别提及“FDA计划何时在中国启动突击检查的可能性”,中国药企必须对FDA未来可能增强的海外检查计划,做好全面的评估和细致的准备。

参考资料:

https://endpts.com/house-committee-presses-fda-on-signs-of-inconsistent-inspections-in-china-and-india/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