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爆发!“YYDS”全线上攻,科技股嗨了,哔哩哔哩怒飙19%!

利好有哪些?

周三,港股一改昨日跌势,三大指数集体上攻。

截至发稿,恒生科技指数涨3.68%,恒生指数涨2.93%重回万八点上方,国企指数涨3.54%。

其中,大型科技股科技股、内银、内险等金融股集体助力大市走俏

中特估、高股息资产迎来反弹被网友称之为“YYDS”的银行、运营商、电力、石油煤炭(这四个行业读音首字母)等板块集体活跃。

值得关注的是,今日哔哩哔哩强势暴涨,盘中一度涨超19%至144.8港元,股价创2023年8月以来新高。

消息面上,小摩、美银、交银国际纷纷表示看好哔哩哔哩。

其中,摩根大通上调哔哩哔哩评级至超配,港股目标价165港元、ADR目标价21美元。预期第二季业绩将成为下一个股价催化剂。

美银证券也重申哔哩哔哩-W的“买入”评级。由于广告和游戏业务改善,美银将哔哩哔哩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期上调2%至7%,目标价从140港元上调至142港元,同时将2025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测由26%升至27%。

交银国际也看好其收入增长前景。哔哩哔哩6月13日首款SLG手游《三国:谋定天下》(《三谋》)正式公测。

该行预计《三谋》首月(按30天估算)流水可达5至8亿元。下半年游戏收入有望加速增长,拉动全年游戏收入增12至20%,好于目前市场预期的中低个位数增长。同时,维持哔哩哔哩港股目标价132港元及维持“买入”评级。


利好有哪些?


今日的一则大消息:"国家队"再度重磅出手,国新投资认购三只红利ETF首发。

据中国国新官网消息,日前,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认购了广发、南方、景顺长城等基金公司旗下在发的首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据悉,该产品挂钩指数成份股,是从港股通范围内的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中,选取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

此举传递出坚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积极信号,同时也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维护央企市场价值,提升港股央企上市公司定价权方面的责任担当。

中国国新成立于2010年12月22日,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之一。

目前,中国国新已经形成涵盖基金投资、金融服务、资产管理、股权运作、境外投资、直接投资、证券业务的全面业务板块。

另一方面,2024陆家嘴论坛于今天在上海开幕。证监会主席吴清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外汇局局长朱鹤新等发表了讲话。

吴清提到,要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吸引更多中长期资本进入资本市场。

他强调,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必须把强监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保护投资者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全过程。

潘功胜谈到了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并展望了未来货币政策。

他表示,中国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等。

李云泽则表示,将研究出台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保险业,有利于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

他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机构:中国资产当前仍具性价比


对于港股行情走势,东吴证券陈李分析称,今年1-5月,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录得显著涨幅,尤其4-5月,外资阶段性切入促成了恒指反弹20%以上。

港股上涨主要基于全球风险资产补涨逻辑。随着6月全球股指进一步上涨,预计港股可能还会迎来补涨行情。

天风证券表示,24Q1以来,港股市场底部不断抬升,4月下旬以来内外多重因素共振,市场迎来持续大涨,5月港股市场小幅收涨。近期,国内地产政策连环发力下,国内经济基本面边际改善有望持续。全球市场比较下,中国资产当前仍具性价比。

在预期逐渐修复、期待后续基本面逐渐改善的基础上,当前港股中概仍具估值吸引力,风险回报比高。

横向来看,港股市场在前期深度回调之后,持续处于全球价值低位,估值性价比凸显。

展望后市,天风指出,往后看港股在内外资情绪大幅改善的背景下,已促成一轮较为显著的反弹,后续持续性及上涨空间有待更多夯实的基本面数据与之配合,经济修复验证期内依旧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配置方面,一方面股息率较高的公用事业、能源、金融、电信等板块,即使未来市场波动率有所上升,也有望在该环境中提供可观的相对收益;另一方面,以半导体、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行业仍将是产业转型的主抓手,有望从政府支持以及国产升级中受益。

建银国际预计港股三季度延续走高,四季度区间震荡、波动性增加。

建议下半年维持区间交易和哑铃型配置策略,但逐步转向成长,一方面继续持有高股息蓝筹和贵金属矿业股,另一方面可精选互联网、科技、消费及制造业出海龙头,中资地产股有交易性机会。

主题可关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出海、设备更新改造、以旧换新、消费复苏等。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