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阴云笼罩全球市场。
4月7日,亚太股市大幅下挫。日经225指数跌幅持续扩大,一度跌超8%,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东证金融股指数跌逾12%。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沪指半日跌超6%,创指跌超9%。下跌个股超5200只,跌停个股超1400只。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130.17点,跌6.34%;深成指报9535.10点,跌8.01%;创指报1864.24点,跌9.74%。
中信证券表示,中期看,关税政策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大的滞胀风险,也让美联储的对冲政策受到制约,市场从衰退预期交易转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上升。中国政策发力时点可能提前,中美周期同频时点可能提前,核心资产的配置性机会窗口随之提前,甚至可能与此次外部冲击落地带来的交易性机会出现重合。
风格上,从政策经济周期、相对盈利优势、长线资金定价和市场生态变化四个维度看,核心资产将迎来新周期,GARP策略(即合理估值买入成长)预计将明显跑赢。配置上,短期建议聚焦自主可控、军工、内需、红利四大方向,长期建议关注全球各国制造业重建需求与中国技术出海的趋势。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反制概念股活跃,
农业板块盘中逆市活跃,动物保健、种业股表现亮眼。
美农生物
$美农生物(SZ301156)$ 涨停斩获两连板,永顺生物
$永顺生物(BJ839729)$ 涨,秋乐种业
$秋乐种业(BJ831087)$ ,神农种业
$神农种业(SZ300189)$ 、晓鸣股份
$晓鸣股份(SZ300967)$ 涨涨幅靠前,新赛股份
$新赛股份(SH600540)$ 、金河生物
$金河生物(SZ002688)$ 均收获两连板。
机构表示,本次中美双方加税等相关动作是中美贸易博弈阶段性升级的信号,在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防御需求增强,市场风格或有“高切低”需求。农业板块一方面从位置层面和预期层面看均处于低位状态,另一方面在关税不确定背景下,面临供给端扰动,景气度具备相对优势。
国金证券指出,近期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而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背景下,我国持续推行种业振兴、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提升产量。在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地缘政治震荡的格局下,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加剧,粮食安全成为我国重要的议题。在加强国内粮食安全的背景下,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持续推进,转基因种子较传统种子或能销售出较高溢价,从而带动龙头种子企业量利齐升,建议关注具有先发优势和核心育种优势的龙头种企。
金河生物
$金河生物(SZ002688)$ 、美农生物
$美农生物(SZ301156)$ 一字涨停;
消息面上,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财通证券表示,关税反制或推粮价上行,关注农业板块避险属性。
太平洋证券表示,短中期来看,贸易加征关税或导致农产品进口减少,尤其是自美进口较多的大豆、玉米等品种,从而推动相关农产品价格上涨。建议关注粮价上涨预期下的主题投资机会。
血制品概念7日盘中集体上扬,博晖创新
$博晖创新(SZ300318)$ 涨超12%,博雅生物
$博雅生物(SZ300294)$ 涨超10%,派林生物
$派林生物(SZ000403)$ 、卫光生物
$卫光生物(SZ002880)$ 涨停,天坛生物
$天坛生物(SH600161)$ 涨近9%,华兰生物
$华兰生物(SZ002007)$ 涨超5%。
机构表示,血制品市场需求较为刚性,加征关税可能会造成短期进口白蛋白价格上涨,利好国产企业。
光大证券指出,血制品可治疗多种疾病,需求端受经济周期影响小,呈现刚性需求属性,贸易摩擦对需求影响有限。
另外,血制品具备资源属性,受上游原材料血浆供应影响,整体市场供给有限。我国约有60%以上的人血白蛋白产品为进口产品。美国为重要的血浆采集地和血制品生产地,2024年美国出口血制品(包括抗血清)达546亿美元,在其所有出口产品中排名第五。本次对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短期将可能会抬高进口人血白蛋白的价格中枢,进口人血白蛋白价格优势将减弱,国产白蛋白市占率有望提升,利好国产企业,血制品行业有望迎来战略性国产替代和发展机会。
该机构表示,血制品生产涉及国家生物安全且具备资源品属性,由于政策限制,目前行业内仅存较少厂商,形成了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等为主的寡头格局,产业链自主可控,受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较小。随着血制品行业内多个企业股东实力的持续提升,优质血制品资产的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战略发展路径将更加清晰,未来中国有望出现多个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血制品巨头。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血制品行业具备内循环性质,外部贸易政策对我国血制品行业自身发展负面影响较小,看好其长远发展。
【展望后市】东方财富证券陈果表示,本次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后若持续,市场对全球贸易乃至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会下修,对中国出口增速预期也会下修,但对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加码预期也会同步提升,同时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资产重估的中期逻辑并不会被破坏。
下跌方面,消费电子板块大跌,福立旺、隆扬电子、精研科技等20cm跌停;电池股集体走低,龙蟠科技、圣阳股份、天赐材料等集体跌停;多模态AI概念走弱,三六零、利欧股份、奥飞娱乐等跌停。总体来看,个股呈普跌态势,下跌个股超5200只,跌停个股超1400只。
【大行报告精选】中信证券:资源安全到国家安全 稀土定位再迎战略升级
信证券发布研报称,继镓、锗、锑、钨等战略金属出口管制后,商务部、海关总署决定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中重稀土在军事领域被广泛应用,美国对中国中重稀土高度依赖,管制政策实施或进一步增加全球中重稀土供给刚性。该行认为此次管制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从资源安全到国家安全,稀土资源定位再迎战略升级,持续推荐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事件:4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决定的公告,决定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重稀土在军工等领域应用广泛,管制政策或致其海外价格上行
此次出口管制中稀土永磁产品包括:钐钴永磁材料、含镝/含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USGS数据显示,2020-2023年美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中,约70%来自中国,对中国中重稀土资源高度依赖。中重稀土价值高、储量少,且具备军民两用属性,在导弹、雷达等众多军事领域广泛应用,此外,光学激光器、风力涡轮机、喷气发动机涂层、通信和其他先进技术领域亦不可或缺,该行认为管制政策或对美国相关企业产生广泛影响,或致中重稀土海外价格上行。
政策端持续发力,稀土资源供给管控或持续加强
2025年2月,工信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强调稀土指标仅下发至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及所属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记录稀土产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流向信息,该行认为未来稀土资源或进一步向大型稀土集团集中,进口矿管控或进一步加强,叠加本次管制政策,稀土行业供给管控力度或持续加强。
新能源车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前景可期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88.8万辆,同比增长91.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同比上升11.4个百分点至42.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9.1万台,同比增长19.9%;空调累计产量为4128.1万台,同比增长9.7%,新能源汽车、空调及工业机器人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此外,该行认为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有望打开稀土永磁远期需求增长空间,中性预期下,该行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钕铁硼需求有望增至约2.4万吨,对应2023-2035年CAGR达83.8%。
资源安全到国家安全,稀土定位再迎战略升级
据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此次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该行认为此次管制再次凸显中国对稀土等战略资源安全的高度重视,是对镓、锗、锑、钨等战略金属出口管制的延续。2023年11月,国务院总理**在国常会提出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年12月,稀土金属合金及磁体(钐钴、钕铁硼、铈磁体)制备技术被列入禁止出口技术目录;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再到2025年2月条例细则的出台,国家对于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在不断完善及细化,稀土资源安全已上升至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维度。
风险因素: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低空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海外稀土开发扩张超预期、环保等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