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寒冬还得再备两年现金?调整期延长倒逼产业融合!Pharma与Biotech能共生吗?

Bigpharma、Biopharma与Biotech正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维度寻求着破局之法。“还要过两年苦日子!”一位刚从海外回国不久的Biotech创始人,分享了在海外两个月交流的最新信息。去年,大家普遍认为今年医药行业就会回暖,

Bigpharma、Biopharma与Biotech正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维度寻求着破局之法。

“还要过两年苦日子!”

一位刚从海外回国不久的Biotech创始人,分享了在海外两个月交流的最新信息。去年,大家普遍认为今年医药行业就会回暖,但当他今年把同样的问题再次抛出去,得到的普遍答案是“至少得再准备两年的现金”

“充裕现金流的重要性”得到了再场不少产业界人士赞同。在另一位兼具投资者和Biotech创始人双重视角的嘉宾看来,“至暗时刻,现金为王”。场上,另一投资人也抛出了自己的想法:“药企不能光省钱,啥也不做。”

这一轮调整还在持续演变。一位生物医药基金管理合伙人观察到,当前IPO难度正在增加、初创公司普遍依赖连续融资、机构投资者转向技术成熟领域、Big Pharma布局正重点分化、License-out交易活跃……

变化有好有坏,在如此情况下,Pharma和Biotech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共赢?学界和产业界如何更融合?如何才能“劲儿往一处使”?

10月15日,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主办,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战略支持,E药经理人承办的“2023第六届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上海外滩W酒店召开。

为“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IBIWS 2023)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届浦江峰会以“看见未来”为主题,旨在为仍在冬天中穿行的医药产业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并借此与产业界一起前瞻未来、标定航向、携手并进。

在第六届浦江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以视频的形式对浦江峰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第十三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李逸平;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中科院细胞所创新中心主任刘小龙;上海市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徕;上海市科委二级巡视员曹宏明;上实集团总裁、上海医药集团董事长周军;上海医药集团党委书记、上海医药副董事长姚嘉勇;上实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张芊;上实集团首席医学顾问张从昕;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沈波;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管理合伙人、总裁刘大伟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分管领导出席了本次峰会。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视频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沈波;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管理合伙人、总裁刘大伟;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胡奇聪;恒瑞医药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所长朱同玉在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在“矩阵重组丨Biotech和Bigpharma的未来之路”“践行未来丨崛起的中国医药创新力量”两场充满观点碰撞的圆桌论坛中,映恩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朱忠远;上海医药副总裁李东明;驯鹿生物总裁汪文;礼新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秦莹;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梁卫彬;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总裁郭秋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柏全生物创始人/CSO许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研究员、愈方生物联合创始人/CSO张家毓;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组长周昌阳;科动生物联合创始人魏东参与精彩讨论。    

环境正“逼”着大家更加融合

这是一场汇聚“政-产-学-研-医-资-科学家-企业家”的大型会议,大型Pharma及各细分领域的Biotech产业界人士、学界和政界人士等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在当前生物医药发展环境下,这同样是对所有企业的考验,验证此前所选择的道路、团队、资本储备、战略设计等方面是否做了充分准备,去伪存真;同时,这也要求产业链各方都给予创新更多支持和耐心,并综合政产学研资各自优势。

在大家交流中,出现最高频次的词语便是“合作”。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是需要大家合作共赢,各自干各自擅长的事,各自把各自的“武功”练得登峰至极。

这成为大家普遍达成的共识:新药的发现需要产业链各方协同合作,“从头做到尾”并非对所有药企都是正确的选择,Pharma和Biotech应各显优势。

对于怎么度过产业调整期?有与会嘉宾提出,Bigpharma需要支持一系列临床研发,另外还需在研发和销售两方面加强整个产业化能力。一位Biotech创始人直言,Biotech拥有更新的靶点研究,但若能借助外部Pharma力量,或能更快速推进临床,不至于被落在临床研究阶段。

“分工凸显强项”成为最终创新产出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样这也被视为国内药企自主研发、商业化渠道、BD等几大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

不过需要清醒的是,合作的前提建立在合作多方各有长项,没有长项便难产生合作机会。这对于正在经历一轮大浪淘沙的国内外Biotech来说,也有与会嘉宾强调,两大极端不能走,既不能躺平又不能盲目扩张,更重要是练好内功,从产品的角度竭力优化,同时需要产业界共建耐心和信心。

无法否认,创新药之间的竞争也已经出现了从研发端向商业化阶段转移的趋势。在资本寒冬与产业动荡期之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里的Bigpharma、Biopharma与Biotech,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维度寻求着破局之法。

“认清优势最重要,现在行业已转向开放式变化,更讲究大家怎样融合。”尤其对于产业界热议的问题之一,Biotech究竟是自建商业化还是合作销售,大家也越发达成共识,当产品线渐成规模,逐渐拥有一系列的产品线,或可考虑自己去做。

但与大药企合作无疑是条更便捷的路。伴随着这一轮调整期加长,复杂且变化纷杂的竞争环境下,关键是怎么活下去。如何有效去运用资金,这对资金更为紧张的Biotech尤为重要。

初创企业面临的压力,总结来看无非以下几点,一是技术不确定性,二是市场风险,三是融资挑战,四是管理和商业模式,五是竞争压力。如何助力初创企业跨越死亡谷?

一位Biotech创始人表示,每家公司应根据自身人员组织架构及强项,来决定后期商业化究竟该怎么做。在他看来,在推进三期临床和商业化过程中,整个策略制定和人员组成都发现并非现阶段的强项。“我们这边的人才主要是强项在于早期研发,从早期的药物发现到转化、到临床一期二期,每个公司都可以用自己的文化人才组成自己的策略。”

与会嘉宾通过自己多年的观察,认为“未来,对于大药企来说,可能会更舍得投钱,收购Biotech”。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大家真的是更开放的心态来合作。”一位30多年的资本老兵表示,在相对历史更久的美国市场,IPO并非主要退出路径,超一半来自于企业之间的并购。不过在他看来,Biotech和大药企之间彼此要真正促成更多的并购仍有不少挑战。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在理念上、预期上、估值上、并购所导致的重大文化整合上。“现在可能到了一个时间节点,需要拥抱创新,拥抱更多的并购及合作。”

另有投资人提出,从资本市场来看,有两类公司特别适合被并购,一是产品类公司,把产品做出来尽快变现,投入下一个产品的研发;二是对资源高度密集依赖的公司。

如何最大化进行产品线管理?

“从技术到市场,都太卷了。”有嘉宾感叹。最后,一切出口指向了原始创新,这进一步体现在了高校与产业界的融合上。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基础研究成果频出,但新靶标确证和原创研发能力远落于国外。原始创新之路,必须迎难而上。

有在场嘉宾高呼“加强原始创新,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原始创新的根本动力和目标是要解决临床价值及患者需求。

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差异化研发究竟应该怎么做?在场嘉宾提出,过去的药物研发往往在质量和速度上“打架”,但建立技术转化平台,或更快提升研发效率,从而破高校的创新成果如何转化同样是一大难点。国内医药行业重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发展仍较缺乏,需用转化成果来大力加强技术研究,同时大力加强技术研究向应用转化。

也有与会嘉宾认为,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从残阳如血的死亡谷到苍山如海的达尔文海,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产品和需求方。

“原始创新是大学科研应该做的事情,必须迎难而上,要有前瞻性地思考下一代新技术是什么。”有学界人士强调,在产学研医融合的过程中,生物医药园区发挥创新要素整合效应,推进中国原始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孵化掌握核心技术和创新理念的Biotech公司,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构建的可行路径。

科学家创业因脱离“商业化考量”常被诟病,由此也有与会嘉宾提出,从原始科研创新转化的角度来看,希望科学家可以变成科学的企业家,从而在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上,让科研成果实现更佳转化。

目前,不少与会嘉宾还比较乐观,我国生物医药亟待突破的领域/方向还有不少,总结来看,首先是单节点关键技术的提升与拓展,具体来看涉及靶标发现与确证、药物设计、 AI能力加强、高端制剂、药物筛选模型严重不足、生物技术不足等各个方面;其次,“缺少一体化研发技术平台,单兵作战现象严重”也是关键一点;另外,药物研发多为Fast follow,药物化学专家缺少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对新靶标的认知;最后还不得不提的是,药理,生物学相关人员缺少药物研发的内在驱动力,满足于发表论文和NSFC的温饱水平各学科人员对药。

除了前期的原始创新与科研转化,中国制药企业的创新之痛还体现在科学创新与经济能力之间的博弈。有与会嘉宾分享,产品线管理的核心要素,需要从战略规划,聚焦核心,投资回报,平衡风险四个方面来看,从而科学管理有限资源最大化管线价值。

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新药价值评估就相当于科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人舞”。只有多维度价值评估,才有可能优化投资选择。

具体来看,科学价值需要考虑的点,分别是临床需求、患者获益、疗效、安全性、最优试验设计、对照药选择、试验\注册成功率等;而围绕商业价值则需要考虑上市时间、市场定位、目标人群、竞争优势、医保策略、价格、市占率、以及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成本、销量峰值等。

对于药企而言,除了对立项进行评估,如高投入究竟是否值得,还需清醒意识到,治疗格局改变,试验成功不一定带来商业回报,临床试验不一定是商业推广证据最好的选择等,两者之间仍有空间。

另不得不提的是,生物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既需要技术创新,也要做好体制机制的配套,在市场容量、企业经营规模、资本投入以及研发效率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这需要全行业全力以赴共同解决。

虽然“寒冬仍在”,但好在,产业界的大多数创业者仍持有乐观。所有人都在期待,大药厂与创新药企携手并进,穿越寒冬,共赴春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