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股份(002236.SZ):盈利能力显著增强,AI赋能带动产业链升级

围绕核心技术,持续研发高投入,技术处全球领先水平。

作者:天风电子潘暕团队 

来源: 科技伊甸园  

摘要

创新技术:围绕核心技术,持续研发高投入,技术处全球领先水平。

立足于创新,公司重点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芯片三大核心技术增强研发能力,申请专利超2500项,2016-2018年研发支出近55亿,建立先进技术、中央、大数据、芯片及网络安全五大研究院,目前三大核心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市场方面,公司营销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在国内32个省市设立了200多个办事处,在境外设立了54个分支机构;此外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欧洲设立供应链中心。面对不同市场,公司采用不同营销模式。

行业回暖+业务结构优化,公司盈利改善明显

2014-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由73.32亿元增长至236.66亿元,CAGR为34.04%,营业利润由9.28亿元增长至27.00亿元,均实现近三倍增长;2019Q3,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64.28亿元,同比增长9.3%,营业利润达到19.44亿元,同比增长16.27%,增速提升明显,主要原因是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智能化、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细分业务来看,2017-2018年,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解决方案与产品两大业务,其中解决方案成为公司营收最大来源,2017-2018年营收由98.36亿元增长至122.15亿元,同比增长24.19%;其次是产品:2017-2018年营收由75.93亿元增长至97.63亿元。可以看出,公司正逐步向安防解决方案拓展,同时提升高毛利业务占比,叠加安防行业回暖,有望未来继续提振公司收入。

AI赋能,智能化+泛在化带动产业链升级

智能化:“安防+AI” 推动向主动监控过渡,解决传统安防行业痛点,拉动产品ASP上升。AI+安防行业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智能监控阶段。“AI+安防”的智能安防逐步解决传统视频摄像头人工监控模式导致的视频监控实时性差、海量数据处理难、视频检索慢等痛点,AI安防产品占比逐步提升:2017-2018年,前端AI产品占比由2.4%提升至4.9%,后端AI产品占比由3.7%提升至6.2%。智能化升级有望拉动产品ASP上升:目前市场主流人工智能摄像头产品售价约为4000元,是普通高清摄像头价格3-4倍。此外,随着智能安防产品需求打开,以视频监控为主要构成的安防行业必然向“超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演进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受益安防智能化、雪亮工程带来的市场边际扩大。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利润率逐季上升,盈利改善趋势明显,未来将受益利润率提升。我们预计19-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9/37.57/45.17亿元,目标价31.25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安防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安防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自研芯片 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目录

1. 做厚体系支撑与服务,深耕视频物联万亿级市场

1.1. 业务协同发展,自研芯片稳固行业龙头地位

围绕“大安防”战略,三次转型,深耕视频物联万亿级市场。2002-2005年,公司以嵌入式DVR为起点,切入安防市场,推出多款产品覆盖公安、电力等行业,如8路嵌入式DVR等;2005-2014年,围绕“大安防”,公司发力前端市场,推出前端音视频等产品,2014年公司前端产品业务规模首次超过后端产品,此外公司在2010年年报首次提出“云”概念,意在打造“云DVR”;2014年至今,基于“大安防”,公司搭建大华“HOC”架构,积极探索研究AI,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等技术,转型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逐步开拓如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型业务。

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运营服务商,2019年全球CCTV&视频监控市占率第二。公司实行“大华HOC(Heart Of City)城市之心”战略,以“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生态”为发展引擎,构建面向城市级、行业级、民用级“1个平台+2个中心+N类应用”(1+2+N:城市大数据平台+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城市安全中心+N类行业应用)的新型智慧城市架构,为城市、行业和消费者市场提供系列化解决方案与产品,完成从产品供应商到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综合运营服务商的角色转变,打开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目前,公司战略奏效:2019年公司CCTV&视频监控市占率达到全球第二。具体看公司四大发展引擎布局:

  • 全感知:公司发展极光技术用以解决低光照下的可视感知问题,扩大可视化范围,将识别结构化数据囊括进感知数据体系,如实现全场景下人群、车流密度分布检测并通过AI实现远距离细节捕捉进行人脸分析等。

  • 全智能:公司可实现从数据采集到用户使用整条业务链全覆盖,连接产品、解决方案、应用三者,做到端到端,从解决方案层面实现智能落地,如结合多目凭借监控技术,实现开放式场景人群态势与数量精确感知。

  • 全计算:与“云计算+边缘计算”相比,全计算是基于数据流动与数据承载,全网构架下附加在各个节点的计算能力,如公司结合业务需求、地区建设现状等实际要素,打通省级、低级、区县的存储中心和计算中心,提升计算资源利用率。

  • 全生态:聚焦战略市场领域,公司持续丰富生态,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借助开放乐橙云平台,打造开放合作的生态环境,面向安防领域输出云计算和大数据产品,包括云存储、云计算、云识别等。目前,公司云产品已经有上百个大数据案例落地,业务覆盖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金融等多领域

两大业务,三级服务架构,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打造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生态系统。基于“大华HOC”架构,公司针对不同行业特性和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与核心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分为城市级、行业级、消费级三大类别,其中每一大类别下均有3-12个细分类别;核心产品技术分为前端产品、存储产品、中心产品、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智能楼宇产品、人工智能算法、芯片技术、视频物联创新业务产品八大类别,其中每一大类别下均有2-6个细分类别。可以看出,公司采用两大业务(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和技术)+三级服务架构,全面覆盖城市运营、企业管理、消费者生活三大场景,构建智慧城市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打造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生态系统。

自研芯片,推进安防智能化落地,助力平安城市推进。公司通过核心技术赋能解决方案与核心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实现全产品智能化进程,为推进雪亮工程与平安城市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具体看:

1)解决方案:深耕解决方案业务,实现从城市→行业→消费级降维覆盖。

  • 城市级业务方案:提供体系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助力实现平安城市监管与防护。通过构建智慧管理系统,公司从城市大数据平台、运营管理中心、城市安全中心三方面推动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其中城市大数据平台实现业务建模,提供数据服务;运营管理中心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综合监管等服务,成为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大脑;城市安全中心则将网络安全推向主动防护,为智慧城市安全保驾护航。2018年,公司参与制定智慧城市重要标准3项,15个地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获得13项智慧城市重要奖项,建立超过150家合作伙伴生态圈。

  • 行业级业务解决方案:深入细分场景设计,解决多维度业务痛点,助力平安城市全方位搭建。与城市级业务方案相比,公司行业级业务解决方案更加深入生活场景,从生活区域、生活需求、生活秩序三方面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其中生活区域方面分为智慧社区、智慧园区两个细分类别,实现物业和安防系统融合,提升区域安全等级;生活需求方面分为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智能能源、智慧司法、智慧金融、智慧教育六个细分类别,针对性解决多个业务痛点,实现安保各项业务数据可视化管理,提升应急指挥能力;生活秩序方面分为智慧警务、智慧交管、智慧消防、智慧交通四个细分类别,辅助消防管理决策,规范公民交通守法,打击违法犯罪。

  • 消费级业务解决方案:构建“三位一体”业务生态,助力平安城市落实到小微企业及个人。公司消费者业务解决方案是以乐橙云为核心,构建智能硬件、智能技术、视频云“三位一体”的业务生态,为家庭、商铺、小微企业提供家庭看护、入户安全、商铺安全管理等应用方案,并发布多款智能安全产品如声光警戒摄像机、消防报警器等,为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安全守护。

2)核心产品和技术:核心技术赋能核心产品,促进安防智能化。

  • 五大核心产品系列实现全产品智能化进程。基于客户需求,公司在前端、存储、中心、智能楼宇、视频物联创新五大业务环节创新与落地智能产品。前端产品:主要包括摄像机,融合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实现多场景下的智能监控;存储产品:主要包括车载行驶记录仪、人脸识别考勤机等,实现人脸、人体等属性快速检索与回放;中心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服务器产品,在人脸、视频结构化、车辆、行为四大领域实现超级比对;智能楼宇产品:主要包括门禁一体机等产品,包含指纹、密码、二维码等多种身份验证方式;视频物联创新业务产品:主要包括机器视觉、视训协作两类产品,分别实现智能分拣、会议室多点控制单元。

  • 三大核心技术成就公司行业领先优势。公司三大核心技术为人工智能算法、芯片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其中人工智能为公司核心战略,主要聚焦智能交通、人脸、行为分析、物品识别、机器人、多维传感融合六大应用领域,根据不同行业应用场景推出端到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与产品,覆盖2D/3D检测、跟踪、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芯片技术分为人工智能芯片技术、HDCVI芯片技术、数模混合芯片技术,公司通过自研芯片推出“慧”系列AI出入口抓拍相机等多项前端设备;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是面向城市、企业、小微企业与个人消费者提供针对性平台产品服务,满足客户计算需求,提升客户管理效率。

1.2. 股权集中,股权架构清晰

公司股份股权集中,股权架构清晰。截至2019Q3,公司股份股权较集中,前五大股东分别为傅立泉(36.1%)、朱江明(6.2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4.46%)、陈爱玲(2.38%)、吴军(2.31%),其中实际控制人为傅立泉与陈爱玲夫妇。此外,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多个子公司,其中境内子公司主要从事如视频、芯片、安防电子产品等的制造销售,为大华提供技技术服务、加工、销售等;海外子公司主要完善公司海外销售渠道,提升公司品牌全球影响力。

股权激励力度大,覆盖面广,利于提高员工向心力。公司分别于2010年,2014年,2018年实施了共三期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表现突出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其中2010年、2018年激励股份超过公司股本总额4%。截至2019年11月14日,公司2018年实行的股票激励实际由749名股权激励对象认购10,413,500股,每股8.75元,实际收到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缴纳的认购款达到91,118,125元。综合看,股权激励力度较大,覆盖面广,有助于提高员工向心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1.3. 创新技术+全球化营销体系,双管齐下构建公司核心竞争力

创新技术:围绕核心技术,持续研发高投入,技术处全球领先水平。立足于创新,公司重点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芯片三大核心技术增强研发能力,申请专利超2500项,2016-2018年研发支出近55亿,建立先进技术、中央、大数据、芯片及网络安全五大研究院,目前三大核心技术水平如下:

  • 人工智能:2018年,公司荣获KITTI VISION的2D人体检测等13项榜单第一;人脸识别算法在NIST人脸识别竞赛自然场景中排名国内厂商第一;在公安部举办的“道路车辆图像特征人工智能识别竞赛”中取得渣土车特征检测第一、驾驶员人脸识别第一、视频事件检测第二、车辆载人第三的佳绩。

  • 云计算与大数据:基于视频图像智能和数据智能的实战智能应用,公司接入物联设备、业务平台的数据及第三方数据类型涵盖6类感知对象,34类感知场景,43类感知设备。截至2018年年底,围绕乐橙云的开发者数量达到2万多家。

  • 芯片技术:公司自研第一款人工智能芯片已落地至多款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公司解决方案与产品的拓展。基于定制化、专业化、差异化方式,公司目前已展开两款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设计,未来将用于智能服务器、工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营销体系:深化全球化营销体系,建设全球覆盖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公司营销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在国内32个省市设立了200多个办事处,在境外设立了54个分支机构;此外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欧洲设立供应链中心。面对不同市场,公司采用不同营销模式:在国内市场,公司聚焦价值行业、价值场景,提供更加贴近客户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在海外市场,公司通过培育国际化营销管理团队,建设本地化的营销和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大华品牌形象店等举措提升海外大华品牌覆盖;在渠道市场,公司与众多渠道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不断推动渠道下沉和渠道体系精细化管理工作。

2. 从财务数据剖析公司盈利能力

2.1. 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回升

行业回暖+业务结构优化,公司盈利改善明显。整体看,2014-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由73.32亿元增长至236.66亿元,CAGR为34.04%,营业利润由9.28亿元增长至27.00亿元,均实现近三倍增长;2019Q3,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64.28亿元,同比增长9.3%,营业利润达到19.44亿元,同比增长16.27%,增速提升明显,主要原因是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智能化、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细分业务来看,2014-2016年,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收入,其中前端音视频产品为公司营收最大来源:2014-2018年营收由29.47亿元增长至65.2亿元,其次是后端音视频产品:2014-2018年营收由25.93亿元增长至43.96亿元;改变统计口径后,2017-2018年,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解决方案与产品两大业务,其中解决方案成为公司营收最大来源,2017-2018年营收由98.36亿元增长至122.15亿元,同比增长24.19%;其次是产品:2017-2018年营收由75.93亿元增长至97.63亿元。可以看出,公司正逐步向安防解决方案拓展,同时提升高毛利业务占比,叠加安防行业回暖,有望未来继续提振公司收入。

19Q3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回升,其中毛利率达到近五年最高。2014-2018年,公司销售毛利率由38.14%下滑到37.16%,销售净利率由15.61%下滑到10.96%,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成本不断提升:2018年公司解决方案营业成本达到72.02亿元,同比增长28.89%,产品营业成本达到61.29亿元,同比增长28.54%,其他营业成本达到15.41亿元,同比增长19.97%;19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上升到40.37%,销售净利率上升到11.15%;19Q3,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均仍维持在高水平,分别为40.97%、11.14%。结合19H1、19Q3数据,公司销售毛利率已达到近五年最高,销售净利率也处于近五年高水平,主要有行业和公司两方面原因:安防行业正逐步释放行业潜力,同时公司不断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产品成本管控能力。

2.2. 立足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研发支出逐年增加,持续发力技术创新。2014-2018年,公司研发支出由7.8亿元增长至22.84亿元,2019Q3,公司研发支出为20.23亿元。纵观2014-2019Q3,公司研发支出占比均维持在10%左右,可以看出公司重视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工作,持续发力技术创新,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未来有望凭借先进技术稳固安防龙头企业地位。

自研芯片立于不败之地。顺应安防芯片国内替代化趋势,公司积极成立芯片研究院,自研芯片打造公司核心优势:2013年,公司正式推出基于HDCVI技术的芯片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高清摄像机、DVR、光端机等设备;2018年,公司自主研发AI SoC芯片,装配于睿智系列经济型人脸摄像机中,支持人脸结构化分析及提取、监测、标注关键信息等;2019年,公司推出最新一代产品HDVCI 6.0,支持4k实时、智能AI、AI编码等。自研芯片使得公司不受中美贸易战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在市场中打造自身独特优势。

2.3. 发力国内和境外市场,驱动公司全球市场扩张

植根国内市场,开拓境外市场,打造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新驱动力。2014-2018年,公司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由46.34亿元增长至150.88亿元,营收占比由63.20%增长至63.75%,境外营业收入由22.37亿元增长至85.78亿元,营收占比由30.51%增长至36.25%;2019Q3,公司中国大陆地区营收为70.88亿元,营收占比为65.59%,境外地区营收为37.19亿元,营收占比为34.41%。通过在境外建设本地化的营销和服务中心,公司持续深耕境外市场,有望受益于境外支持车牌识别国家数目的上升,从而实现全球市场的扩张。此外,未来公司将继续丰富面向境外市场的产品线,加速境外产品更新迭代,逐步提高解决方案在境外市场收入占比。

3. 产品升级+自研芯片+转型运营服务,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

3.1.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国内安防市场领跑全球

全球安防行业:恐怖袭击事件频发间接促进全球安防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12-2014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迅速攀升至1.35万人,促进各国加大安防投入。2014-2018年,全球安防产业总收入由2014亿美元增长至2758亿美元,CAGR为8.18%,有效控制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由1.35万人下降至0.81万人。

国内安防行业:

1)现状: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行业增速领跑全球其他市场。整体来看,2011-2018年,中国安防市场规模由2780亿元持续增长至7200亿元,其中2018年中国安防市场占据32.4%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中国安防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过程中,并且行业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其他市场:2018年中国专业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增速达到13.5%,全球其他市场增速仅为5%。从安防产品来看,视频监控是安防市场产品最大构成(占比50%左右),其中摄像头是视频监控市场最大支出。从人口角度来看,全球每千人CCTV监控探头数量最多的50个城市中中国城市上榜11座,并包揽前五大城市(重庆、深圳、上海、天津、济南),其中重庆以168个/千人位居世界第一。据Comparitech预计,2022年,中国探头总数将会达到6.26亿个,增幅为213%。

2)驱动力:政策+市场双重驱动。我国安防行业驱动力主要有两个来源:市场+政策,其中市场深度挖掘已有的安防市场,政策打开安防增量市场:

  • 市场:监控摄像头等典型安防设备渗透率低,城市级市场空间大。从国家角度看,2018年,中国大陆安装了约3.5亿台摄像头,渗透率约为4.1人/台;美国安装了约7000万台摄像头,渗透率约为4.6人/台;中国台湾渗透率约为5.5人/台;英国渗透率约为6.5人/台;新加坡渗透率约为7.1人/台,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摄像头渗透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从城市细分角度看,2018年,中国摄像头密度超过100个/平方公里的城市仅有深圳(205个/平方公里)、上海(158个/平方公里)、杭州(130个/平方公里),处于50-100个/平方公里区间内城市仅有厦门(88个/平方公里)、北京(71个/平方公里)、重庆(66个/平方公里),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级安防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挖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控摄像头密度仍较低,未来仍具有较大市场空间。英国每千人约拥有75台监控摄像机,美国每千人约有96台监控摄像机。而我国监控摄像头密度较大的北京和杭州每千人摄像头仅为59和46台,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每千人监控数量仅为5台和3台,地区发展不均衡明显,未来市场空间充足。

安防监控高清技术日益进步,高清摄像头占比不断扩大,这不仅是对安防设备价值的提升,也是安防的可用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摄像头图像分辨率从D1到720P、2080P再到4K持续发展。2012年全国高清摄像头仅为360万台,约占市场份额的20%,到2015年高清摄像机全国出货量已达1500万台左右,占摄像机市场总量的55%。

在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和“雪亮工程”的过程中,视频产生的海量数据必须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分析视频内容,智能安防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脸识别技术是安防智能化的基础,2016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为17.25亿元,预计202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42.8亿元,年均CAGR达25%。

  • 政策:以雪亮工程为主的政策打开“县乡村”增量市场。2005年至今,国家先后推出“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雪亮工程”等重大安防项目,助推安防深度挖掘已开发的 “城市级”市场,同时打开 “县乡村”的新增量市场,扩大安防覆盖区域及程度。2018年,我国城市级大安防招标项目约为2522个,招标金额约为847.2亿元,其中平安城市项目招标金额最大,达到286.5亿元,智慧城市单体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平均为1.78亿元/个。具体看:2018年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共有城市级大安防项目599个,招标金额总计287亿元;中国三批智慧城市试点数目总计达到286个,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共有城市级大安防项目103个(其中35个项目金额过亿),招标金额总计184亿元,中标金额141亿元。

3.2. 安防领域政策梳理与雪亮工程政策推进节奏

3.2.1. 安防行业总体政策框架与设计

“雪亮工程”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意味着平安乡村、城市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速。我们整理了从十二五期间到十三五期间安防行业发展政策,我们不难看出有以下政策变化:

1.      十二五期间更加强调“硬件设备”,十三五期间更加强调“智能化平台”

2.      十二五期间更加强调“量的提升”,十三五期间更加强调“质的改变”

3.      十二五期间更加强调“社会治安”,十三五期间更加强调“惠民服务”

总体而言,安防产业作为我国信息产业里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牵动了大量上下游产业。近年来,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优秀安防行业企业,从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到解决方案能力均迅速超越国外同行业水平。中国逐步从一个安防大国向安防强国实现迈进,中国的安防产业也迎来了新的篇章。

3.2.2. 雪亮工程相关政策推进

2015年5月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至此,作为“天网工程”的延续,“雪亮工程”正式向全国推广,并开启了十三五期间的新一轮安防投资浪潮。

2016年6月,全国第一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示范城市的确定,“雪亮工程”从四川大邑县到福建泉州,从山东平邑县到河北石家庄(邯郸),从湖北宜昌到内蒙古呼和浩特,雪亮工程试点快速在全国蔓延开来。

2017年6月,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在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强调推动公共安全食品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能化水平。10月,中央综治办秘书室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标准委办公室下发《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共享应用标准体系(2017版)》为雪亮工程建设提供了统一建设标准。至此,“雪亮工程”成为了有标准可依的新一轮安防建设的全新样板。

在“雪亮工程”的推进与实施中,安防企业作为其核心的实施者,受益最为显著。监控联网工程使得视频监控的应用更加普及,从单一功能产品到多传感终端集成,从单一变量监测到全方位解决方案和基于智能算法的主动防御,“雪亮工程”有望成为安防行业发展的新蓝海。在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前期的摄像头布点,还是后端的监控平台系统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安防企业都能作为其核心参与者。从中国招标网的中标项目信息来看,目前,“雪亮工程”多以县镇、和乡镇级政府为单位进行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企业将全程参与工程建设,从前期前端硬件布点、平台搭建到后期的运营维护。

雪亮工程不仅带来新一轮安防“城市级”市场机会,还开辟了“县乡村”的市场,形成了自顶层向下建设和布局的系统性机会,未来最终建成“广覆盖、大连网、高智能”的格局,同时也为解决方案市场带来了新的市场。

根据《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对于该次构建全域智慧城市的重视程度,这也意味着“雪亮工程”将对安防行业创造巨大的需求。

2016-2020年期间,每年国家都将圈定部分城市作为雪亮工程的国家示范城市,配套资金开展试点城市的雪亮工程建设。

3.2.3. 雪亮工程政策推进安防市场持续大幅度增长

我们认为,安防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将会持续受益于2015年八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所带来的政策驱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18年8月14日至2019年6月30日,从招标金额来看,排名前4的是平安城市(24%)、雪亮工程(20%)、智慧交通(19%)、交通管控(17%),合计占比81%;从项目数量排序看,排序是交通管控(376个)、智慧交通(301个)、平安城市(199个)、雪亮工程(301个)。在城市级大安防项目建设中,平安城市和雪亮工程依然是最大的市场。

根据2019H1过亿项目信息表,59个项目招标金额超过1亿元,数量最多的集中在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和智慧交通。59个项目招标金额总计140亿,但金额占比高达41%,而在同期的2018H1仅有8个项目过亿,金额21亿元。从中标金额看更是占比高达50%,可见大项目的重要性。在100个联合体投标的项目中,16个项目过亿,占比16%,PPP项目中67%的项目都过亿。

3.3. 产品和技术:产业链智能化升级,龙头企业优先获利

3.3.1. AI赋能,智能化+泛在化带动产业链升级

智能化:“安防+AI” 推动向主动监控过渡,解决传统安防行业痛点,拉动产品ASP上升。AI+安防行业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模拟监控阶段→数字监控阶段→网络监控阶段→高清监控阶段→智能监控阶段,目前正处于智能监控阶段。“AI+安防”的智能安防逐步解决传统视频摄像头人工监控模式导致的视频监控实时性差、海量数据处理难、视频检索慢等痛点,AI安防产品占比逐步提升:2017-2018年,前端AI产品占比由2.4%提升至4.9%,后端AI产品占比由3.7%提升至6.2%。智能化升级有望拉动产品ASP上升:目前市场主流人工智能摄像头产品售价约为4000元,是普通高清摄像头价格3-4倍。此外,随着智能安防产品需求打开,以视频监控为主要构成的安防行业必然向“超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演进:

  • 高清化:摄像头高清化是指摄像头从标清到高清,视频监控从“看得见”到“看得清”,降低机器识别视频内容的难度,从而更准确、精准得提取有效信息。随高清技术日益进步,视频监控图像分辨率由D1到720P再到1080P逐步进阶,目前正向4K超高清技术升级。超高清技术能有效解决大场景的监控问题,如仅需1台4K摄像机就能覆盖火车站站前广场;同时同样的事业,超高清摄像头将获取比1080P摄像头更多的图像细节。

  • 网络化:网络化保证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传输视频数据,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功能,极大的拓宽了视频监控范围。此外,网络化发展趋势使得视频存储、检索、备份的数据量快速增长,推动视频监控设备向智能化迈进。

  • 智能化:视频监控设备智能化是指将机器视觉技术融入视频监控系统,对视频数据流进行图像处理、目标分析,实现自动检测、目标跟踪,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将人工被动监控转变为机器主动监控,利于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识别效率。

泛在化:产品应用场景不断解锁,行业放量。2018年,中国AI+安防软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35.3亿元,同比增长242.3%,其中视频监控份额占据近90%,成为AI+安防主赛道。此外,随AI引入安防行业,安防产品主要应用场景拓宽为交通、公安、园区与楼宇、文教卫、金融五大领域,行业泛在化程度不断加深,安防行业未来将放量,因此预计2019年市场仍将保持158.6%增速,2020年随十三五收官增速稳定在29.5%左右,市场规模达到453亿元。

3.4. 智能化带动安防行业突破边界

3.4.1. 人工智能技术与安防技术融合,突破行业边界

智能技术的融入,不仅能让安防整体系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也让行业属性得到延伸。当前的安防已经不再是之前封闭的行业,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让争夺AI时代制高点成为安防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智能安防技术,指的是服务的信息化、图像的传输和存储技术,智能化安防技术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作为人工智能率先落地的安防领域,AI深度学习技术正在从内而外变革整个安防产业,催生千亿级新兴市场。

3.4.2. 深度学习技术与安防行业相得益彰

在安防行业中的视频监控领域中,深度学习在视频图像分析方面的优势可以被完美的应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一种机器学习的方法,它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而机器学习则是让计算机从有关我们周围世界或其中某个特定方面的范例中学习,从而让计算机变得更加智能的一种方式。

对于掌握丰富的视频图像资源的安防行业来说,深度学习与安防行业拥有比较高的契合度;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得以被很好的应用在了安防行业中,主要包括图像分析方面、人脸方面与文字方面。

图像分析——比如人们熟悉的人脸识别、文字识别和大规模图像分类等,深度学习大幅提升了复杂任务分类的准确率,使得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以及语义理解准确率大幅提升。

人脸方面——可以实现人脸检测、人脸关键点定位、身份证对比、聚类以及人脸属性、活体检测等等。在智能监控方面,可以做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视频结构化研究。

文字方面——小票的识别、信用卡的识别、车牌的识别,这些都是由深度学习的算法来做的。同时在图像的处理方面,在去雾、超分辨率、去抖动、去模糊,HDR、各种智能滤镜的设计都是用深度学习的算法。

3.4.3. 深度学习为视频监控领域带来质变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提高,智能图像识别技术(IVA)得以发展,视频监控智能化成为了现实;智能视频监控时代的大前提是摄像头的高清化和数字化(网络化);这意味着摄像头技术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将会成为抑制安防智能化的发展;

摄像头高清化指的是摄像头从标清到高清的跨越,是视频监控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的转变,并大步迈向4K超高清的“看得爽”。高清摄像头的目的有二,一是让人看得更清楚,二是让机器“看”得更清楚,从而让机器更容易地识别视频中的内容,才能更准确地、更精准得提取人们所关注的有效信息。高清技术日益进步,图像的分辨率从D1到720P、1080P再到4K逐步进阶。另外,带宽和存储成本作为摄像头技术发展的“拦路虎”,这一难关也正在被逐渐攻克。

为了使视频监控智能分析实时可用,摄像机数字化(网络化)是必要条件;我国城市改造进程为数字摄像机渗透提供了基础,早在2015年,数字摄像机的出货量就已经超越模拟摄像机,出货占比约为55%,摄像机“改朝换代”的时代已经到来,并且正处于高速替换阶段。

此外,硬件上游的视频管理芯片和核心算法,也是实现前端摄像头智能化的条件之一;上游芯片制造商/算法提供商是产业链的第一环,影响着整个安防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指标、稳定性、能耗、成本等,在安防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上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我国算法/芯片行业正在逐渐兴起。

3.4.4. 安防智能化促进终端应用

随着安防的智能化,安防的终端应用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

3.5. 龙头地位+产品技术前瞻布局+细分市场全覆盖,公司未来可期

公司三大受益角度:

  • 行业:受益于行业高投入、高集中特点,龙头地位+规模效应成护城河。中国安防行业内企业数目早已突破2.2万家,市场呈现两超多强格局,其中公司和海康威视位居国内第一梯队:2018年,海康威视和公司分别占据中国视频监控市场36.4%、15.5%,合计份额达到51.9%。此外,安防产品智能化持续加深,企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与市场变革同步,行业高投入特点使得规模效应成为护城河,同时进一步挤压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提升行业集中度。国内安防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集中度特点,作为安防龙头企业,公司规模效应使其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并优先享受市场规模扩张红利。

  • 产品:AI、5G、大数据、AIOT全面深度布局,政府、企业、个人消费者细分市场全覆盖。产品三大升级趋势AI、5G、大数据,公司均有所布局:AI:公司目前已推出专业AI产品,如城管球、水位检测、停车违章等行业定制化智能产品;5G:公司深度结合5G技术与安防产品,与华为联合发布5G工业模组,并计划于2020年批量上市,与中国移动合作实现“5G+8K”视频直播应用,与中国银行合作打造“无感体验数字化智能空间”;大数据:公司发布GAIA大数据平台,实现面向城市级、行业级和民用级的视频云架构;AIOT:公司推出AIOT战略推,依托全网计算与智能算法优势,构建以视频为核心的感知与智能领先能力,支撑AIOT落地。此外,中国安防市场主要分为政府市场(占比20%)、大企业市场(占比30%)、中小企业及个人市场(50%),公司推出智能消防、智能楼宇、乐橙云等全面覆盖细分市场。

  • 技术:自研多款核心芯片,形成核心竞争力。深耕安防行业,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众多行业领先技术和芯片,如超景深技术,加大全场景目标清晰感知;跨相机跟踪技术,实现多个摄像机之间目标物体的视频接力跟踪等。2018年,公司推出支持4K分辨率和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芯片产品、HDCV产品和数模混合芯片不断升级迭代,同时人工智能芯片项目获得国家工信部重大科技专项及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项目支持,为未来蓄力发展奠定基础。自研AI芯片有助于巩固自身龙头地位,并有效控制产品成本,攫取更多利润,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

3.6. 解决方案:全面解决方案+安防运营前瞻布局,助力公司跨越式增长

3.6.1. 服务运营商为解决方案未来发展趋势

解决方案目前为行业主流趋势。我国安防企业经历三阶段发展:第一阶段:设备供应商,以大规模制造安防产品为主,如门禁控制器、报警探测器等;第二阶段: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提供解决方案为主,如产品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等;第三阶段:安防运营商,以安防运营服务为主,如监控与报警服务、维修保养服务等。解决方案服务需要企业将多个产品和服务集成从而解决客户系统级问题,对企业能力和产品线丰富程度要求较高,是我国安防市场主流趋势,目前我国解决方案提供商达到4600家左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利润承压。

安防运营成行业未来趋势,行业供应逻辑转为需求逻辑。安防运营服务指维持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后续运营,核心业务包括云数据服务、用户需求分析、报警运营服务、监控维保服务等,在安防商业模式中处于整个产业金字塔体系顶尖地位。凭借技术整合、软硬件开发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实力,我国安防运营服务近三年市场销售额均维持30%以上的增速:2016-2018年,我国安防运营服务市场销售额分别为423.5/659.3/857.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5.4%/55.7%/30.1%,预计2020年安防运营服务产值超过千亿。但安防企业向服务运营商角色转变,需要扩大运营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管理、技术等方面整体实力,对企业整体实力要求较高,我国安防运营服务企业缺口较大,未来安防行业将由供应逻辑转为需求逻辑。

3.6.2. SDTV战略+HOC架构促进公司深化运营服务商转型

产品→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前瞻性布局,公司成长逻辑清晰。2014年,公司转型解决方案销售并完成了内部组织结构、人员架构的调整,为后续解决方案持续放量打下基础;2015-2016年,基于原有视频技术和资源优势,公司积极拓展视频新应用,通过成立华橙、华飞等多家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加强在机器人、机器视觉、无人机等方面布局,同时开展安防PPP项目和安防运营,发展路线清晰。与定位于“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海康威视相比,公司定位“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及“运营服务商”,重心从产品、解决方案转移到客户,解决用户真正的需求,抢占先机。

具体看公司在解决方案、运营服务两方面布局:

解决方案:已形成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参与多个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目前,公司已形成城市级、行业级、消费级业务三类解决方案,其中城市级与行业级解决方案则是公司针对智慧城市、智慧警务、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场景化需求深化设计;消费级业务则是公司以乐橙云为核心,组合设计出多种家庭、商铺应用方案,覆盖金融、司法、社区、园区、零售、物流、能源、教育等领域,并针对不同领域开发相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其业务数字化转型,推动相应领域升级发展。2018年,公司参与15个地区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其中公司依据双牌县城市发展定位及规划要求,按照“2+7”方案框架(云数据中心、城市运营中心+智慧综治、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园区、高效政府)七大智慧板块构建具有可视化、人工智能化、易维护的三维智慧高效管理服务系统。

运营服务:SDTV战略+HOC架构,构建面向客户价值链闭环。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延展和升级业务模式,已成为在整个视频监控产业链独立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的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从架构与战略两方面深化向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变:基于大华HOC架构,公司全力统筹技术创新、顶层设计及运营服务全流程能力,打开更广阔的运营服务增长空间;同时提出SDTV战略:服务(Service)+数据(Data)+价值(Value)+技术(Technology),强化客户业务理解,围绕数字计算,构建面向客户价值链闭环能力,继续深化转型。此外,公司已投资设立大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成为行业内较早拥有保安服务业务资质的企业,为后续大安防运营服务创造条件,是公司布局安防运营业务的前瞻性措施。

4. 投资建议

看好公司受益安防智能化、雪亮工程带来的市场边际扩大。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利润率逐季上升,盈利改善趋势明显,未来将受益利润率提升。

核心假设:

1、  安防行业景气度回暖,雪亮工程稳定推进

2、  智能安防快速发展,器件量价齐升

3、  安防行业维持良性竞争

4、  产品设备渗透率提升后,解决方案收入比例提升

给予19-21年盈利预测,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9/37.57/45.17亿元,根据可比公司,安防行业同比公司2020年平均PE为24.79,给予公司25倍市盈率,目标价31.25元,给予“买入”评级。

财务预测摘要


报告来源: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发布时间:2019年 1月 6日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