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iples翻译精华:天才达里奥和他的桥水

:赚钱本身是没有内在价值的,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一个好的目标是知道你想要什么,然后分析达到你想要的需要什么。

导读:十一长假的时候,我曾经看过简单版本的《Principles》,是2005年桥水网站上可以下载,后来被翻译成了中文,在民间传播。当初还写过一个读后感,也成了点拾微信公众号创立以来,阅读量最大的一篇文章。

前一段时间,好友许望伟送了最新的原版Principles给我,里面的内容比2005年那个更加充实,饱满。其中写了大量在其成长年代美国经济的描述,以及自己的创业心路。我一直认为,Dalio建立了一套非常有用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对我们的帮助会非常大。

这篇其实不是翻译,更多是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解读,虽然这个市场上已经有人做了翻译了。

我会翻译解读这本书的前两大部分:Dalio的人生道路,以及他的生活原则。

而工作原则部分,由于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标题,我就不多做翻译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翻译的第一部分,28岁前的Dalio人生经历。

达里奥的出生和成长史

Dalio的家庭和成长史

我们大部分人最早的世界观是来自于父母,以及父母为我们创造的环境。

在进入大学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人生的“原则”很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的教导。有些是有标准答案的,比如不要犯法,不能杀人偷盗,有些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比如我们的人生应该追寻什么,如何衡量生活的价值。我发现,大部分人很难跳出他们的原生家庭。穷人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依然事业有所成绩。那Dalio的家庭和成长史又是如何呢?

Dalio出生于1949年,纽约长岛的一个中产家庭,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他的成绩就不怎么样。

他有一个天生的弱点:难以记住没有逻辑性的事实(比如记住电话号码)。他也不喜欢跟随指令。Dalio有一个很爱他的母亲,陪伴他做作业,周六晚上和他一起看电影,烘焙饼干给他吃。不幸的是,Dalio十九岁时,他母亲就过世了。Dalio以为从此不会再开怀大笑了,但今天想到他的母亲时,他脸上能露出笑容。

Dalio的父亲是职业爵士乐表演者,在他小时候,他父亲经常很晚回家,两人的沟通很少。但是当Dalio母亲过世后,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近。特别是当Dalio自己做了父亲以后,他们的感情越来越好。从家庭看,虽然Dalio出身普通,但父母用自己的方式给了他很多爱。也是因为这些爱,让他变得比别人更加强大。

60年代的美国追求精神上的开放,早期对Dalio影响巨大的人是肯尼迪总统。当时美国经济已经占到了全球经济的40%。但肯尼迪宣扬的是自由和开放,不仅仅停留在今天的自我。事实上,这个年代对美国许多伟大的企业家都有影响,比如苹果的乔布斯。

在Dalio小的时候,他曾经做过高尔夫的球童,这个细节后来也被放到了美剧“亿万”的一个场景中,映射的就是Dalio。Dalio用他打工赚到的钱用来炒股票,他买的第一个股票叫西北航空,这是他当时知道唯一股价低于5美元的股票。First Time Luck迅速让他赚到了钱,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些小小的运气并不能持久。到了1966年,Dalio经常逃课去和其他孩子玩,股票赚钱带来了比上课学习更大的快感。当然,他不知道那时候是美股阶段性的顶部了。

整个1967到1979年代,美国经济的增长并不景气,而此前由于人们的预期更高,导致股价隐含了太多乐观因素,后来也随之回落。Dalio开始理解股票价格的波动,隐含了大量投资者的预期,当然在1967年他还没意识到这点。

那一年他毕业去了一个地方性大学,在美国有很多这类的Local College,其实是非常容易被录取的,学费也很低。在我自己读高中的时候,都是那些不读书的差生去这类Local College,当然也有一些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Dalio的高中平均成绩是C,属于很差的学生。

但是也可能大学里面更多的兴趣课程,而非高中的应试课程,也可能是Dalio目前在他19岁过世对他的影响。进入大学后,Dalio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非常爱学习。在读大学期间,Dalio主修了金融,毫无疑问这来自他对股市的热爱。基于热爱的学习,才是效率最高的,这也让Dalio在大学期间成绩非常优异。由于本科几乎以全A的成绩毕业,这让Dalio最终被哈佛商学院入取,这就是美国开放式文化带来的利益。即使你本科没有进入常春藤,通过努力依然可以考入名校。而哈佛商学院的入取通知书,几乎保证了你的职业生涯会有非常不错的开始。

1971年Dalio从本科毕业,开始进入哈佛商学院期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就是美元和黄金的脱钩。这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元脱钩布林顿森林体系。过去全球货币的锚就是美元,而美元的锚是黄金。但是这一次美元和黄金脱钩了,许多人认为美元要一文不值了。可是,谁又能想到宽松的流动性才是铸就后来美国股市和债券市场黄金30年最重要的部分。之前看过一次巴菲特的访谈,他也提到了这个事情。认为他,索罗斯,比尔格罗斯的运气都很好,因为完全吃到了美元流动性宽松之后的盛世。有意思的是,就在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以后,股市暴涨了4%,而不是暴跌。资本市场一直非常有效。

1973年Dalio从哈佛毕业后,因为他之前有大量的商品交易的实习经验,而且那时候商品交易刚刚起来,Dalio去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券商,Dominick & Dominick,做商品研究部的主管,当时的年薪2.5万美元,已经是哈佛毕业生中最高的之一。

在整个Dalio年轻的那段时间中,从高中开始买卖股票,到商学院毕业后的工作前两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性的疯狂。1966年的时候大家都疯狂看好股市,而股市也随之见顶。到了1974年,漂亮50出现了连续暴跌,美联储收紧了货币政策,大家有开始疯狂看空,股市也随之在1974年的12月见底。当然,见底因素还来自美联储开始宽松了,货币政策出现了巨大的调整。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25岁前对于世界的认知,会影响他未来的职业生涯,这是一个初期的价值观和人生模型建立。

创立桥水

1975年Dalio创建了桥水(Bridgewater),那时候他26岁。他的性格已经不适合在一家企业里面工作,他很直接,对于管理层无所畏惧,他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追寻真实的感受和反馈。一开始的桥水更类似于一个咨询公司,为机构客户的交易提供风险定价的策略。Dalio从一开始的工作中,建立了他自己对于商品市场的模型和认知,包括有色金属,原油,农产品等。当然,Dalio那时候还用自己的账户做交易。

在早期的时候,Dalio就理解了一个重要的事情:赚钱本身是没有内在价值的,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目标(its senseless to have making money as your goal as money has no intrinsic value--its value comes from what it can buy and it can't buy everything)。

一个好的目标是知道你想要什么,然后分析达到你想要的需要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有相对价值,比如健康,美好的婚姻,精神的自由,以及足够大的房子等等。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70年代后期,Dalio开始发送Daily Observations给客户。这个产品是桥水后来最著名的研究产品,持续了40年以上。有时候我在想,点拾投资的文章是不是也会写40年。。。

以上总结了Dalio人生的第一部分,思想和价值观的初步建立,以及创建了桥水。在他28岁以前,他完成了几个重要的事情:从名校获得商学院学位,几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了解自己和社会,结婚并且有了第一个孩子,创立了桥水。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明白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重要的。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设立自己的目标,以及建立了一个初期的思维和判断方式。这些东西对他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我还是想最后强调,Dalio的原生家庭给他带来了影响一生最重要的元素:无条件的爱。我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也越来越深刻感受到,unconditional love才是这个宇宙最强大的力量。

初创桥水

这是《Principles》翻译精华的第二部分,35到46岁的Dalio。与其说是翻译,其实里面有大量我自己的读后感和认知,也希望不会误导朋友们。这一部分给我最大的冲击是,Dalio的成功源泉。他发现了利用电脑和金融工具来提高自己的决策效率,而不是简单依靠人脑做判断。他理解了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对于现实的反应会比预测未来更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客观。

最最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剥离风险以后的收益。以更低的风险,获取同样甚至更高的收益。一个好的资产配置,业绩是可以预测和解释的。而风险控制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分散投资,应该是将资产配置到不同相关性的品种中。也是基于这一点,他开创了桥水著名的Pure Alpha基金。以下是我这一部分的翻译+读后感:

未来不可测

从1950到1980年,美国的国债,通胀,增长的波动性明显加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元和黄金的脱钩。70年代就有三次这样的大波动,第一次是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的大幅贬值;第二次是1974到1975年通胀达到了二战后最高水平,当时美联储不断紧缩也导致了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一次熊市;最后一次是1979到1982年,比之前一次更加严重,通胀大幅飙升,股票市场大跌,商品和汇率大幅度波动。Dalio的人生,也在70年代的三次大波动中不断上下。

从1978到1980年,不同市场之间的波动反向越来越一致,因为微观基本面不再那么重要,而宏观经济面的主导因素在加大。如果大家有印象,那时候还发生了第一次原油危机。在我之前标普三十年最大市值公司的变迁史中,我曾经提到过80年代最大市值的公司都来自于一个行业:是石油。

1979年的7月,卡特总统做了一件影响今后美国经济三十年的事情:委任沃尔克为美联储主席。我们都知道沃克尔上台第一件事就是不断打压通胀,也为后来美国经济和股市的盛世30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历史从反光镜看永远那么清晰,但预测未来又是那么困难,对于当时的Dalio也同样如此。

1979年的感恩节前,Dalio见了当时的超级富豪Bunker Hunt。

当时Bunker对于经济的判断和Dalio一样,他认为会有一波债务危机,纸币会越来越不值钱。他开始购买白银作为货币贬值的一种对冲。他从1.29美元的价格开始建仓白银,而当时白银价格已经上涨到了10.1美元。当时Dalio建议他可以获利了结,因为美联储即将收缩货币供给,短端利率会超过长短利率水平。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这种情况发生,对冲通胀的资产都会下跌。但是Bunker身边做原油的朋友都在买入白银,他没有听取Dalio的意见。而之后,白银果然涨到了50美元。关于Bunker Hunt,大家有空可以自行百度一下。他一定“坐庄”了白银市场。但是到了1980年3月,白银价格果然出现了暴跌,一路暴跌回到了11美元的价格。作为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Bunker Hunt几乎瞬间破产,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

当初甚至严重到美联储入场干预。Dalio的这个故事给我一些的启发是,第一价格永远按照基本面的方向走,猜不准的是时间,没有人能坐庄任何资产;第二投资中永远有机会,Dalio本人在10美元就卖出白银,虽然是盈利的却错过了到50美元的一大波上涨,但重要的是盈利,活着。

整个1979到1981年美国经济非常糟糕,股市波动率很大,甚至Dalio觉得比后来的2007到2008金融危机还要差。如果大家看当时美国国债,债券和黄金价格的话,这三类资产在80年代初期都创了历史新高,而且是大幅飙升。当然,没有人知道国债收益率的顶点就会出现在那个时候。那时候全球新一代的政治家,撒切尔夫人,里根总统也是非常右派的领导人,他们并不推崇自由的思想。

当时Dalio对于美国经济的判断是,要么美联储不断印钞,但是通胀已经到了10%的水平;或者收紧流动性,但会导致债券市场崩盘。1981年的3月,在Dalio的市场观察报告中,他认为新一轮的大萧条要来临了。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判断,但Dalio认真分析了过去200年的债务和大萧条问题,没有人能反驳他的逻辑。也是基于这个观点,Dalio持有了黄金和债券来抵御大萧条。果然,到了1981年秋天,美联储开始收紧,债券开始表现。

1982年的8月,墨西哥出现债务违约,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风险,毕竟他们持有了大量其他国家的国债,他们并不会比墨西哥好多少。Dalio一年前的判断验证了,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他,国会也邀请他去作证。也就在墨西哥违约后,美联储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股票市场大幅反弹。Dalio期初并没有在意,毕竟任何一次熊市都有反抽。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居然不是反抽,反而开启了美国历史上最最长的一次牛市。大量的新兴市场资金流入美国,推升了美元,购买美元资产,解决了美国的所有问题。

初次失败,桥水回到起点

这个事情的结果是,Dalio的判断完全错误。他认为大萧条来临,去换来了一次最大规模的牛市。桥水也回到了起点,什么都没有,Dalio自己也把钱都赔光了。

桥水最终只剩下一个雇员:Dalio本人。

这是Dalio人生中有一个重大选择,8年之后他创立的桥水失败了,什么都没有了。面对养活家庭的压力,他在思考是否要回去工作,还是继续创业。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人生结果的不同。创业8年后的失败,远远比创业1年后的失败痛苦。但是有时候,短期的失败在长期,却有巨大的价值。

我记得有一本书说过,whatever happens, happens for a reason。稀缺失败的教训,往往是巨大价值。对于Dalio本人来说,他学到了几个重要的价值:

1、对投资的敬畏,投资真的很难。当然无论多少人跟你说过,只有自己经历过失败才能意识到。所以我们要保持学习和谦虚;

2、研究历史是永远没有止境的。Dalio以为自己研究过历史,其实并不全面。过去发生的事情,未来还会重复;

3、不要择时,影响择时的因素太多太多。我们的人生有时候就像穿越丛林,丛林虽然危险,但穿越了就看到更美好的景色。

这一件事,也让Dalio思考公司的未来,如何找到聪明的人,以及实行他的原则。

Dalio是一个现实感很足的人,他希望的是正确,无论正确来自他自己还是他的团队。他希望打造一个大家能充分交流思想的环境,而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但也不是100%d的民主。这个思想,也奠定了桥水的文化。所以我个人将这个看做后桥水时代,也就是真正的桥水,是在Dalio创业8年后,34岁才创立的。

到了80年代,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也为桥水未来的商业模式打下了基础,这就是超级电脑的出现。那时候个人电脑还不普及,但是第一批的超级电脑开始走进平凡人的家庭。电脑的出现,让Dalio开始用系统来做投资。过去Dalio的投资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以及自己的观点。比如做一个交易前,他会写下目标价,然后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什么逻辑在支撑。当这个交易达到目标价,结束后。他会反思,看看当初哪些逻辑是对的,哪些又是错的。

然而,Dalio逐渐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预测未来并不重要,也不可持续。重要的是,如果正确反映目前既有的信息和事实,以及用一个系统来处理大量的经济数据。通过电脑,Dalio建立了初级的经济学模型,将历史数据来推演未来发生的变化,今天我们有一个更时尚的词:算法。

用体系代替预测

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认为中国未来的资产管理行业也将大量使用科技和工具。对于投资,我们一开始总是希望自己能预测行业演绎的过程,能判断一个公司的未来,当然我们也不是乱拍脑袋,会通过研究写下自己的逻辑。有时候我们看对了,有时候我们看错了。大部分的时候,我们会记住自己看对的时候,忘记自己看错的时候。

但是时间久了,我逐渐明白,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

或者说,没有人能长期稳定的预测未来。比预测更重要的是应对。而工具的使用会大大提高我们投资的效率。就好比打仗,最早比的是力量,到后面是武器,今天比的是科技。在《富可敌国》中,我也惊讶的发现,对冲基金的演化史,其实就是更加先进的工具和系统的演化。Dalio在80年代就开始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运用到了桥水,中国未来的资产管理也是如此。

Dalio是一个非常看重事实的人,我一直说他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人。

他曾经在1987年1月的每日观察中写过Making Money vs Making Forecasts。他认为,事实远比预测重要,大部分做预测的人都没怎么在市场里赚过钱。市场总是有多种可能性,不能因为自己的预测,就忽视其他可能性。Dalio的做法是,看到市场的变化后,做相应的调整。所以说,桥水的本质,我认为不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而是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并且优化这套系统,是桥水30年来持续在做的事情。

到了1983年,桥水还是在做资讯业务,这时候对于Dalio的研究报告需求越来越大。于是他们招了一个销售,以3000美元/月的价格销售他们的研究产品。包括日报,周度电话会议,双周度和季度报告,季度会议等。这位叫做Rob Fried的前圣经销售,在一年内找到了不少大客户,包括通用电气,世界银行,以及一大批机构投资者。那个时候桥水有三块业务/收入:资讯顾问费,帮助公司管理风险获得业绩收益,以及销售研究报告。

所以我自己的理解是,桥水在这段时间,是以研究和资讯公司的模式存在,主要是帮助用户来做风险控制的产品。知道客户想要什么,目标是什么,然后来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策略,通过运用大量的衍生品工具。也正是这种方式,帮助Dalio建立了一套风险中性的投资思路。在这个体系下,能够将Beta和Alpha剥离。当初许多人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Alpha,以为跑赢市场就是Alpha。但是其实许多人是通过某种特定的Beta来获取“表面上的Alpha”,或者说Smart Beta。Dalio理解了,不同类别和不同资产的Beta,这让他对于Alpha的获取更加系统化。

在这里,Dalio又讲了一个案例,80年代的澳大利亚富豪Alan Bond。当时由于美元利率比澳元利率更低,他会借美元贷款来购买澳洲资产。他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在做美元投机,预测美元利率不会上升。80年代中期,当美元对澳元升值,Bond购买的啤酒资产现金流无法覆盖他的债务时,他们找到Dalio寻求建议。Dalio测算了一下,如果马上做汇率对冲,他们会损失巨大。于是Dalio的建议是先等一等。当澳元反弹时,Dalio让他做汇率对冲,但是他们不听。最终澳元创新低,而Bond也几乎倾家荡产。。。

到了80年代中期,又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后桥水时代,他们获得了第一笔客户的委外资金。来自世界银行的500万美元债券账户。桥水在此之前,没有公开的业绩产品,也没有给客户管理过一分钱。桥水一直是以一种宏观对冲资讯业务的模式存在。世界银行从原来的资讯业务客户,变成了资管业务客户。这也让桥水的商业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笔来自世界银行的500万美元委托,成就了今天的桥水。

Dalio的中国情结

Dalio还有很深的中国情结。1984年他第一次拜访了中国,就看到了巨大的中国机会。到了1994年,他就设立了桥水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他的儿子Matt曾经在北京的全中文学校交换了一年,住在一个普通人的家里,一周只有两次洗澡的机会。他们甚至在中国建立了慈善机构。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桥水还是没有在中国建立业务,而是将精力全部放在美国的资产管理行业。

到了90年代的初期,Dalio发现了投资中的圣杯。通过资产配置和系统分析,能够大幅度剥离风险。我曾经说过,巴菲特最牛的地方是对风险的认知。长期投资最核心的是活下来,是获取剥离风险以后的收益!同样8%的回报率,一种方法比另一种面临更低的风险。在传统的投资模型中,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如果能以更低的风险获取同样的回报率,那就是宝贵的Alpha。这里面就是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这一点是我比较希望强调的。Dalio这个部分给我最大最大的启示。许多人对于分散风险是很表面的。比如一个股票基金经理,他认为买100个股票就能分散风险。但是如果这些股票的相关性很高呢?

在A股,我们就有很强的板块效应。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我在2015年的4月买20个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股票,虽然数量有20个,但他们的相关性很高,持有这20个股票非但没有分散我的风险,还提高了组合的系统性风险。Dalio发现的是,真正去分散风险,一定要找低相关性的资产和股票。

Dalio的桥水系统,就是不断剥离风险,获取更好的夏普比率,这就是后来桥水的Pure Alpha基金。

桥水的进化机制

许多内容来自我自己的理解。这一部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Dalio对于进化机制的理解和运用。进化机制本身受限于我们大脑的构造,每个人的先天因素不同,导致先天的想法和行为不同。但伴随着更深的自我认知,能够逐步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行为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仅运用在投资,更可以运用在人生,在人员的管理。

而Dalio自己的人生,也是伴随着这个进化机制,让自己一步步走向更高阶段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去研究其他的变革者,伟人,英雄。去思考他们的人生道路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将这些点,逐步写成今天我们看到的《Principles》,分享给大家。

全天候基金的诞生

到了1995年,桥水已经成为了41亿美元管理规模,拥有42名员工的中等规模对冲基金了。当然,就在12年以前,桥水曾经只剩下Dalio一名员工。

12年来,虽然规模和人员数量都在发展,桥水依然还是在围绕自己最初的那套体系运作:独立思考,研究市场,下注,犯错,将错误放到台面上,分析错误,寻求解决的方法。这个阶段,桥水其实投入更多的是IT方面。无论是硬件上的电脑,交易系统,还是软件上的编程人员。Dalio需要的是,将他们越来越复杂的交易策略,执行到位。

有一天负责洛克菲勒基金的David White和Dalio吃饭,David问Dalio能否构建一个回报率超过美国通胀5%的组合。Dalio的回答是,通过加杠杆购买海外和通胀挂钩的债券,同时对冲美元风险后,就能达到这个要求。回去后,Dalio发现他能够创建一个新的资产类别,通过他们的研究发现,这种资产能提供和股票差不多的回报,但承受的风险更低,而且长期和债券和股票的相关性是负的。他们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当时的财政部长Summers,之后财政部创建了这种和通胀挂钩的国债。

90年代中期,Dalio有了足够的财富来建立一个家族信托基金,留给他的孩子们。这让他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资产配置才是长期有效的。

首先,我们说过Dalio个人是不去预测未来的,他认为无法辨别未来长期什么资产是最好的。其次,每一个资产在不同阶段,都有表现很差的时候。他认为,长期影响资产价格的是两个因素:增长和通胀。于是,他根据自己的数据模型,建立了一套基于增长和通胀不同条件下的资产配置轮动系统。他将这个组合命名为“全天候”基金,也是今天桥水最著名的产品。

从1996到2003年,Dalio用这个系统管理自己的信托基金。到了2003年,他发现Verizony养老金的负责人,也有这样的需求。于是桥水的全天候基金开放给了其他客户。12年之后,这个基金管理了800亿美元的资产。

到了2000年,由于产品不断创新,桥水发展到了320亿美元规模,比五年前增长了8倍。这时候Dalio又面临一个选择,到底是做大,还是做小而美的对冲基金。在一个公司不同阶段,其面临的挑战难度是一样的。从1个人到10个人,从10个人到100个人,最后到1000个人。每一个阶段都面临同样难度,但形式不一样的挑战。人少的时候,什么都要自己来。人多的时候,要管理其他人。人再多了,就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管理。

Dalio自己的想法是做一个更大的公司,大公司能获得更多资源,更好的人,更强大的系统投入。当然,也有人担心人多了以后,会影响公司内部的文化。依靠个人来管理几乎不可能了。于是到了2006年,Dalio推出了60条工作上的原则,来统一管理和公司的文化。有人说,桥水是对冲基金行业的共产主义,这句话似乎并没有错。桥水的内核就是统一的文化,自上而下的“洗脑”。

大脑构造,决定了我们的不同

到了2006年,Dalio开始通过心理学测试“MBTI”来分析每一个人的特点。我自己当年去某公司面试的时候,也做过一个心理学测试。这种测试没有对错,通过大量的问题设计来发现到底我们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

Dalio发现MBTI的测试结果非常准确,许多人就是按照测试的反馈在工作。这也回到了Principles里面最核心的观点,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的做选择,而这些选择背后其实就是内在的价值观,相信的东西所决定的。所以许多选择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Dalio将一个人的特质,发挥到更加极致的地方。

在公司内部,他开创了“棒球卡”模式。我们知道其实美国有很强的棒球卡文化,不同的球员,都有不同的数值,比如打击率,防守能力,运动能力。通过分配不同数值给员工,能让员工更好的发挥他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和天赋往往也是平衡的,你在某一块特别强,就会在另外一块比较弱。在任务分配的时候,通过更高效率的连接,达到最优的结果。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很大一块来自于先天因素,我们的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还有我们大脑的构成。Dalio的儿子Paul大学毕业后,被发现有抑郁狂躁型忧郁症(Bipolar Disorder)患者。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这一型的忧郁症患者时而充满精力,可以连续工作几天几夜,极其兴奋,脾气暴躁,感官异常灵敏,;随之尔来的是连续几个星期的低潮期,患者表现乏力,没精神,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可以赖在床上一天不动,厌食……大部分抑郁狂躁型忧郁症患者脑部运作方式和精神分裂类似,以分散无连续性的思维为主要症状之一,换言之,他们都不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

Dalio一起陪伴了他的儿子Paul三年,接受治疗,接受大脑的特殊,帮助他打坐冥想。今天,Paul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我自己也开始理解,去接受每个人的大脑构造都是不同的,这个事实。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的行为很奇怪,一开始内心会排斥。时间久了,看书多了,对世界理解更深刻以后,我自己学会了客观接受。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同时everyone is gifted。关于这一点,Dalio也会在后面的Life Principle部分详细讲解。

进化机制是一切的生命线

2008年又是桥水历史上重要的一年。

在金融危机的这一年,桥水是正收益,他们的旗舰基金取得了14%的正收益!基于桥水对于过去每一次债务危机的历史经验,包括90年代的日本,98年的长期资本事件,80年代的墨西哥违约等等,桥水在2007年的时候,就感觉一场大的债务危机即将到来。Dalio见到了当时还是纽约联储主席的盖特纳,和他过了美国的债务数据,盖特纳脸色发白,问他们是怎么获取这些信息的。

Dalio的回答是,这些都是公开信息,只是我们把他用另一种形式呈现了出来。两天后,贝尔斯登垮台,6个月后雷曼倒闭。Dalio依赖的是一个强大,系统的算法模型,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拟合。格林斯潘曾经说过,当我们最需要模型的时候,往往模型变得无效。

在雷曼兄弟倒闭前,JP Morgan还出报告看好美国经济,IMF,美联储,世界银行的模型都无效了。到了2010年,桥水的Pure Alpha两个基金回报率达到45%和28%,全天候基金回报率接近18%。这再一次证明,桥水基金模型的有效性,他们不再是依靠人脑来下注。

Dalio讲了一个经典的道理,通过算法模型来帮他下注,知道会什么会做这笔交易,收益来自哪里。而如果是MOM模式,把资金交给不同的基金经理,需要对他们进行监测,观察,理解他们的投资方法,理解他们的交易做法,这实在太繁琐了!在业绩很好的同时,Dalio也不断进化系统,增加他的投资容量。

进化机制,是Dalio思想的核心。生物的进化,人的进化。达尔文说过,最后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者,而是最适应环境的生物。通过建立Principles,帮助大家去进化。桥水内部也是快速的进化机制,招人,培训,然后不行就解雇,可以就升职。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最适应公司,也是最优秀的人。这里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桥水的待遇非常非常高。做了两年的分析师,就能拿到百万美元的年薪。。。

2010年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大家对桥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Dalio本人一直遵循低调的原则,他认为越是高调,越容易有风险。但是越低调,会导致媒体对于公司文化的猜疑。我们也在网上看过,许多人说Dalio就是一个混蛋,桥水就是一个神秘机构。这也是为什么,在2010年桥水推出了第一版的Principles,希望告诉大家,他们的内核到底是什么。这也是出版这本《Principles》的初衷,从一个完全透明的角度,告诉大家,真正的桥水是什么!

人生的三个阶段

Dalio认为我们的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们依赖于他人,这是我们的学习过程。第二个阶段是他人依赖于我们,这是我们工作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他人和我们都互相不再依赖彼此,这是我们寻求生命和生活真谛的阶段。到了2011年,Dalio 62岁的时候,他开始追寻第三个阶段了。

对于Dalio来说,事业成功已经无法再带来更多的快乐,让公司的人在没有Dalio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反而带来更多的快乐。在桥水Dalio有两份职责,公司的首席投资官,以及公司的CEO。他希望从这两个角色逐步退出,自己将投资作为一个乐趣,但去享受更多的生活。当初也面临两个选择,是完全退出管理层,还是逐步退出,作为一个导师存在。Dalio非常崇拜李光耀,也看着他逐步从新加坡的政府管理层退出,于是他选择了第二种方式。2011年的第一天,Dalio就宣布将从CEO位置下来,交给Greg Jensen和David McCormick。

曾经有一个大佬,一位对我影响很深的Mentor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在我们40岁之前,我们需要打拼,一个现实的原因是需要足够的物质条件来维持我们的生命。但是到了40岁之后,我们的人生就是发现世界和发现自己。当然,最终我们活在这个世界重要的原因是,回答两个问题: who am I, what is this world。我看到Dalio的一生,也是在不断摸索中,认知自我,认知他人,认知世界,而且这里面都有一些有迹可循的规律。

2011年的10月5日,乔布斯去世了。

Dalio在他的每日观察中,写到了乔布斯,这是他极少的几次写和经济无关的内容。乔布斯和Dalio有着许多的共同点,甚至许多人把Dalio看做了投资界的乔布斯。他们两都是在各自领域做创新。他们都希望成为Shaper,改变各自领域的人。无论大小,能够改变一些东西的人,都是了不起的。

Dalio非常感兴趣,了解这些变革者,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他和大量的变革者交流,包括盖茨,Musk, Reed Hastings。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独立思考,强大的意志力,灵活变通能力,非常宽广的视野。比如Elon Musk,他内心坚定认为地球会出现一次灾难,这时候他们要生活到火星去。而他本人在推动Space X之前,对于火箭原理没有任何研究。

Dalio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非常深入。创造一切的是人,为什么人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选择和结果。我自己的理解是,一个是源于先天的部分,包括前面提到的大脑结构,我们的性格,我们的家庭,成长环境;另一个是和内心的价值观有关,这也是Principles最重要的部分,树立一个统一的价值观;最后和当时的环境有关,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选择。而Dalio离开后,他的继任者对于人和行为之间的连接判断,远远没有他强。

如同投资的决策系统,Dalio认为管理也需要一个决策系统,通过数据和算法来更高效率,同时更持续稳定的做管理决策。对于员工来说,他们需要清晰的看到自己所做工作的因果关系,数据反馈机制,只有不断和持续的反馈,才能优化管理系统。最终在没有Dalio在的时候,能持续运行下去。

英雄和伟人的成长路径

我自己是一个历史和神话小说爱好者,也很喜欢看各种历史伟人,神话英雄的成长史。而Dalio也很热衷去研究,是什么造就了影响,什么造就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人物。

在这里,Dalio推荐了一本书,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这本Joseph Campbell的小说介绍了大量真实和虚幻的英雄。这些人许多出身平凡,但带有某种使命感,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会遭遇巨大的挫折和困难,这些困难让他们能够突破自己,最终达成目标。这些人身上都有某种“特殊能力”,然而这个能力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获得。

在人生的最后,这些英雄发现,获得更多战斗胜利,得到更多物质的奖励并不是他们的目的,这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的觉醒,去为影响世界的事情付出。

这里也带出了Dalio在今年(2017)退休后,真正想做的事情:慈善事业。在2010年那本Principles里面,Dalio就说过一个我非常认同的观点:世界的能量守恒定律。最终我们获得的东西,和我们所给予的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永远索取,而不给予,这个生命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是人生第三部分最有意义的地方,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并且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这个世界进化,如同桥水内部的进化系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