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超导(SH688122)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核聚变狂潮来袭:万亿级市场爆发,谁将引领能源革命?

    在全球能源革命的浪潮中,一场前所未有的核聚变盛宴正在悄然上演。从政策层面的密集支持到资本市场的疯狂涌入,从科研机构的日夜攻关到企业界的积极布局,核聚变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重新定义着人类对于未来能源的想象。2025年,被中信建投等机构预言为核聚变招标大年,全球设备采购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核聚变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关键一跃。
    近期,国内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机构已密集启动46项招标,涉及水冷系统、超导磁体、偏滤器等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订单金额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这不仅是核聚变技术加速落地的信号,更是万亿级市场即将爆发的前奏。中国计划2030年前建成全球首座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厂“星火”,总投资200亿元,目前已进入环境影响评估招标阶段。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完成顶板浇筑,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总体进度达70%,预计2025年启动核心设备采购。这些项目的推进,标志着中国核聚变事业正步入快车道。
    核聚变之所以被视为人类文明的终极能源,源于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原料取之不尽(海水中的氘)、零碳排放、无核废料。1升海水提取的氘聚变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这意味着全人类每年只需消耗300万吨海水,就能满足全球能源需求。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已实现1.6亿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综合参数全球领先,直接将工程化应用时间表提前5年。这些突破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核聚变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政策层面,中国将核聚变写入《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政策支持力度全球罕见。资本市场上,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等巨头纷纷斥资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复鑫力、聚变新能等企业也获得数亿元融资。商业核聚变企业数量两年翻三倍,高盛等投行更是直言,核聚变产业链正在形成前所未有的政策-资本-技术共振,这是10年一遇的史诗级机遇。
    设备采购元年:2025年将成为核聚变设备采购元年,BEST项目已启动超导磁体、射频电源招标,CFETR计划采购200台套核心设备,仅偏滤器单价就超1亿元。星火项目高温超导材料订单规模达20亿元,联创光电等供应商已锁定份额。
    超导材料突破:西部超导垄断国内低温超导市场,为ITER提供NbTi超导线材;永鼎股份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核心部件国产化:东方电气主导CFETR主机系统集成,国光电气为BEST提供170GHz回旋管,技术性能比肩欧美。
    特种材料领先:安泰科技的钨基合金占国内偏滤器市场60%,斯瑞新材的铜合金成为核聚变真空室首选材料。
    技术升级与全球竞赛,核聚变赛道持续升温
    技术层面,美国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的SPARC装置计划2025年实现Q>2(输出能量超输入),中国CFETR目标2035年建成示范堆,欧盟ITER项目虽延期但技术积累深厚。全球能源大洗牌背景下,中美欧在核聚变领域展开军备竞赛,美国通过《聚变能源战略2024》,计划2030年前实现小型堆商业化;欧盟追加3.7亿欧元研发预算。这场竞赛的胜者,将垄断未来百万亿美元级能源市场。
    对于投资者而言,核聚变赛道无疑充满了诱惑。建议关注永鼎股份(高温超导带材)、西部超导(低温超导龙头)、东方电气(主机系统集成)、国光电气(射频电源)等核心企业。这些公司在磁约束路线、主机系统集成、射频电源等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壁垒和订单可见性。
    然而,由于核聚变技术目前仍处于商业化初期,概念成分居多,投资风险也相对较大。最稳妥的策略是小仓位试探,上涨时享受收益,下跌时及时止损。同时,需密切关注技术进展、政策变化及市场竞争格局,以把握投资机遇并规避潜在风险。
    这轮核聚变牛市,本质上是人类能源文明的终极决战。当传统能源体系的漏洞被气候危机一次次撕开,当各国政府用真金白银押注未来,核聚变正在回归它最原始的使命——文明存续的终极能源锚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够掌握核聚变技术,谁就能够引领未来能源革命,成为新时代的能源霸主。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核聚变如何重塑人类能源格局,开启无限能源的新时代。 $永鼎股份(SH600105)$  $西部超导(SH688122)$  $东方电气(SH600875)$ 
    ... 展开
    59 14
  • 核聚变疯了,招标高峰引爆万亿市场,敢不敢 all in?

    能源圈疯狂了,中信建投突然宣布2025年将成核聚变招标大年,全球设备采购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这可是年内第三次上调预期,幅度高达30%。更疯狂的是,国内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机构已密集启动46项招标,涉及水冷系统、超导磁体、偏滤器等核心部件,订单金额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

    这波操作背后,是全球能源革命的终极战役正式打响,中国计划2030年前建成全球首座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厂星火,总投资200亿元,目前已进入环境影响评估招标阶段。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完成顶板浇筑,全面加速建设。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总体进度达70%,预计2025年启动核心设备采购。连股神巴菲特都罕见布局核聚变概念股,市场惊呼,人类离无限能源时代只剩最后一公里。

    有点人类文明的终极能源味道,当石油巨头为争夺最后一滴原油大打出手,当光伏风电被储能瓶颈死死卡住,核聚变凭借原料取之不尽(海水中的氘)、零碳排放、无核废料的终极优势,正在重新定义能源自由。

    想想看,1升海水提取的氘聚变能量=300升汽油,这意味着全人类每年只需消耗300万吨海水,就能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更疯狂的是,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已实现1.6亿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综合参数全球领先,直接将工程化应用时间表提前5年。

    更刺激的是,政策火力全开,资本跑步入场。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分别斥资10亿元、7.5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复鑫力、聚变新能等企业获数亿元融资,商业核聚变企业数量两年翻三倍。高盛说得直白,核聚变产业链正在形成前所未有的政策-资本-技术共振,这是10年一遇的史诗级机遇。

    共有四大逻辑。

    首先,2025年将成为核聚变设备采购元年,BEST项目已启动超导磁体、射频电源招标。CFETR计划采购200台套核心设备,仅偏滤器单价就超1亿元。星火项目高温超导材料订单规模达20亿元,联创光电等供应商已锁定份额。

    然后是超导材料,西部超导垄断国内低温超导市场,为ITER提供NbTi超导线材。永鼎股份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核心部件,东方电气主导CFETR主机系统集成,国光电气为BEST提供170GHz回旋管,技术性能比肩欧美。

    特种材料,安泰科技的钨基合金占国内偏滤器市场60%,斯瑞新材的铜合金成为核聚变真空室首选材料。



    还有就是技术升级,美国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的SPARC装置计划2025年实现Q>2(输出能量超输入),中国CFETR目标2035年建成示范堆,欧盟ITER项目虽延期但技术积累深厚。历史数据显示,每突破一项核心技术,产业链估值平均提升20%,现在这波红利才刚开始释放。



    最后是全球能源大洗牌,中美欧在核聚变领域展开军备竞赛,美国通过《聚变能源战略2024》,计划2030年前实现小型堆商业化。欧盟追加3.7亿欧元研发预算。中国将核聚变写入《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政策支持力度全球罕见。这场竞赛的胜者,将垄断未来百万亿美元级能源市场。



    建议关注个股,永鼎股份(高温超导带材)、西部超导(低温超导龙头)是磁约束路线的核心耗材供应商。东方电气(主机系统集成)、国光电气(射频电源)直接受益于CFETR、BEST等项目招标。对比传统能源股,这些公司的技术壁垒和订单可见性高出5倍以上。



    进攻方向,有三大赛道很性感。

    超导磁体,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300亿元,百利电气、联创光电已锁定国内70%份额。

    偏滤器与包层,安泰科技、宝胜股份的钨基材料技术成熟,单台套价值超1.5亿元。

    真空与冷却系统,久盛电气的耐辐射电缆市占率超40%,冰轮环境的氦气压缩机技术国际领先。



    但是,由于涨幅比较大,所以风险也比较大。

    最稳妥的策略是,小仓位试探,上涨美滋滋,下跌要快跑。

    因为目前还是概念成分居多,所以不要长期。



    当然,题材足够大。

    这轮核聚变牛市,本质上是人类能源文明的终极决战。当传统能源体系的漏洞被气候危机一次次撕开,当各国政府用真金白银押注未来,核聚变正在回归它最原始的使命,文明存续的终极能源锚点。

    $永鼎股份(SH600105)$ 
    $西部超导(SH688122)$  $东方电气(SH600875)$ 
    ... 展开
    8 0
  • 方正机械 | 可控核聚变进展更新

    会议要点
    1、核聚变行业近期行情变化原因
    · BES项目招标加快:从2023年开始招标以来,有两次比较集中的招标,一次在2023年10月,2024年全年每月有零星招标,而今年年初以来招标数量明显加快,仅3月份就有十多项招标。这是近期核聚变整体掀起较好行情的根本原因。
    · 投资进入高峰期:BES只是核聚变路上的中间一步,核聚变发展还包括实验堆(如ITER国际项目、EAST项目)、发电示范堆(CFETR)、商业化发电原型堆等阶段。BES投资规模预计约150亿(不包括土建),预计2027年建成,2025 - 2026年将完成150亿投资投放;CFETR投资外界普遍预期在600 - 800亿之间,预计2030 - 2035年建成,未来六年将投完大几百亿投资,未来几年核聚变将进入投资高峰期。

    2、核聚变装置价值量拆分
    · 各部件占比情况:在ITER项目中,磁体价值量占比约28%,对内构件占比约17%,真空室占比约8%,加热和电源驱动占比约7%。粗略划分,磁体占整体装置成本约三分之一,主机部分约三分之一,辅助部分约三分之一。
    · 相关标的建议:磁体占比最大,建议重点关注低温磁体供应商西部超导、高温磁体供应商联创光电、磁材供应商永鼎股份(子公司东部超导)和京达股份(子公司上海超导)。其他零部件方面,可关注国光电气、核达智能(承接ITER真空室部件,中标金额2.1亿)、安泰科技(做梧桐偏滤器、梧桐限制器)、航天晨光(做杜瓦系统)、久立特材(做PF和TF导管)、海陆重工(在ITER供货容积控制器类产品,在核电多堆型有布局,业绩稳健,估值在15倍以下)。

    3、国内主要核聚变项目情况
    · 混合堆项目:国内有两个比较有名的核聚混合堆项目。成都方向以彭先觉院士为主导的项目,一期稳步推进,总投资预计200亿以上,2027年底前计划做完实验堆,二期工程堆投资较大,国光电器参与其中;江西方向的星火一号项目,总投资约200亿以上,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2029年初步发电,能量增益系数目标达30左右,投资估计100亿以上,使用超导材料,资金来源于江西省政府和中核集团,联创光电深度参与,今年落实技术设计和基建部分,未来预计年均近百亿投资规模。
    · 环流三号项目:环流三号实现双E度突破,标志着国内主流国家队核聚变堆走向燃烧实验阶段,后续还会进行高温改造,改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在几十亿到百亿,今年可能会有招标信息。主要参与公司有国光电气(深度参与国内主流大项目,包括环流三号改造、成都混合堆、合肥EAST项目等)和联创光电(为EAST堆提供高温超导磁体,EAST堆是混合型导体,利好超导材料和磁体企业)。

    4、行业投资展望
    · 投资规模预测:2025年是国内大型核聚变堆逐步落地和项目集中公开招标的年份,被称为真正落地的元年。从2025年开始,预计每年总投资额能保持百亿及以上规模,持续到2027 - 2029年。

    · 投资建议:呼吁投资者关注行业发展和投资项目,后续招标金额和份额会更加明确,持续关注国内核心上市公司。$西部超导(SH688122)$ $国光电气(SH688776)$
    ... 展开
    16 0
  • 可控核聚变行业加速腾飞,相关企业迎来发展契机

    2025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以蓬勃之姿驶入发展快车道。聚变项目密集招标、科研设施建设加速、技术路线稳步推进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诸多积极因素汇聚,为这一领域注入了强大动力,也让相关企业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项目招标情况来看,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动作频繁。聚变新能积极采购水冷系统水泵、水冷系统6000T冷却塔等项目,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则采购了170GHz回旋管、高压氦气回收压缩机以及CRAFT直线装置激光焊接机等项目,累计采购项目约46项。
    这些密集招标活动犹如行业发展的强劲脉搏,清晰地表明行业内企业正在积极投入资源,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做好充分准备。每一次招标都是企业对未来的一次布局,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是行业发展的坚实一步。这种积极投入不仅反映了企业对可控核聚变技术前景的坚定信心,也预示着整个行业发展的提速,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科研设施建设方面,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2025年3月5日,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这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研设施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BEST装置将使用真实的原料氘和氚进行可控核聚变反应,计划在2027年建设完成,并在全球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
    这一项目的推进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将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通过BEST装置的建设和实验,科研人员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可控核聚变反应的特性,优化反应条件,提高聚变能的产生效率。这有助于加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步伐,让可控核聚变技术早日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人类能源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希望。
    我国可控核聚变有着清晰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目标。中国核能发展技术路线为“热堆(压水堆)-快堆-聚变堆”,华龙一号在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总数达到33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为聚变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2030年建成CFETR工程堆的技术路径与里程碑已取得显著进展,CRAFT工程作为其关键技术保障,总体进度已达70%。国内核聚变堆主要由中核集团、中物院、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领头,正积极推动从实现“聚变反应”向“工程化”转化。这种清晰的技术路线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让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市场空间来看,全球核聚变设备市场前景广阔。参考核聚变私营企业/政府机构数量、单堆设备费用占比、商业验证预期完成节奏,预计全球核聚变设备市场年均规模将从2021 - 2025年的208亿元增长至2026 - 2030年的917亿元、2031 - 2035年的2172亿元,2023 - 2033年年均复合增速26%。前期以实验堆为主,后期商业堆将接力推动市场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核聚变设备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实现商业化应用,将为人类提供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因此,全球各国都在加大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力度,这也为核聚变设备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在可控核聚变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联创光电、国光电气、安泰科技、西部超导、永鼎股份等企业有望共享行业发展红利。
    联创光电在激光、光电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相关技术可应用于可控核聚变实验中的激光加热、光学诊断等环节,为可控核聚变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国光电气专注于真空技术、微波器件等领域,其产品在可控核聚变装置中的等离子体加热、约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安泰科技在超导材料、非晶材料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这些材料在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磁体系统、热防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西部超导的超导材料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高性能超导材料能够为可控核聚变装置提供强大的磁场,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材料之一。永鼎股份在超导电缆、光纤光缆等领域具有技术实力,其超导电缆技术可用于可控核聚变装置中的电力传输,光纤光缆则可用于实验数据的传输和监测。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可控核聚变技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实现核聚变点火状态要求等离子体的温度、原子核密度、约束时间三者的乘积大于一定值,工程技术可行性则要求实验能量增益因子Q>1,获得净聚变能。目前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商业化应用仍需进一步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持续发展,相信在联创光电、国光电气、安泰科技、西部超导、永鼎股份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可控核聚变行业将不断克服困难,实现商业化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让我们拭目以待可控核聚变行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联创光电(SH600363)$  $国光电气(SH688776)$  $安泰科技(SZ000969)$  $西部超导(SH688122)$  $永鼎股份(SH600105)$ 
    ... 展开
    30 8
  • 20250325~卧龙午盘小憩

    $上证指数(SH000001)$ 先赞后看,财运相伴!财神财力火箭

    今天的行情就这样了,收十字星概率极大。大阳大阴都无可能了。早上忽略一件事情,那就是今晚的黑白六棱球比赛,这已决定了今 天盘面的走势了。谁让他们都是难熊难弟呢。奸笑吃瓜



    今天三大指数对外围大涨无感,低开低走,缩量成交了8000亿,资金观望中。截止上午收盘,3900家蓄势待涨,1400家上涨。跌停的突破25家超,是涨停的家数一半。内资小幅度流出了300亿。今天是绿肥红瘦,白上黄下。拉银行护盘,个股不跟。多空鏖战30天线。今 天30天线不破是基本要求吧。



    今 天的中小盘股依然 萎靡不振,正像这春天的气候一样,让人困乏。今 天的热点在于中特估和核聚变方向以及军工融合。其它的热点机器人,人工智能,海工装备继续大幅度调 整 中。基本上30个点再参与,又是一波不错的机会了。当然,还要看具体的股票了。



    保持 自己的风格才是最重要的。前几天卖了大盘股去追概念的朋友们,那是相当的糟糕了。肉没吃上,接盘倒是很准时了。所以修行很重要。



    目前的大盘机会大于风险 了。不过,暴炒的概念股目前还未到底,不要轻易抄底,以免抄在半山腰了。看多,唱多,做多。 不要动摇。长线看好中国股市。卧龙操盘方式都同大家说过了。但重要的是执行纪律,知行合一。



    股市投资最忌讳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敲黑板,划重点,认真听卧龙上课才是正事儿了。不过还是提示大家,不要追高买股票,特别是不要满仓追 高。 那样会很被动了。



    大涨卖一批,大跌买 一批。很好的路数。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等吧!



    种树摘果,养鸡下蛋,牢记规则执行计划。但是牢牢记住,不要满仓好了。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中证1000(SH000852)$
    $华夏航空(SZ002928)$
    $创业板指(SZ399006)$ $中国核建(SH601611)$ $西部超导(SH688122)$ $宏达电子(SZ300726)$ $东方财富(SZ300059)$
    ... 展开
    19 9
  • 聚变项目招标加速,可控核聚变行业驶入快车道。

    2025年以来,可控核聚变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聚变项目密集招标、科研设施建设加速、技术路线稳步推进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都预示着这一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项目招标情况来看,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动作频繁。

    聚变新能采购了水冷系统水泵、水冷系统6000T冷却塔等项目,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则采购了170GHz回旋管、高压氦气回收压缩机以及CRAFT直线装置激光焊接机等项目,累计采购项目约46项。这些密集招标活动表明,行业内企业正在积极投入资源,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做好充分准备,也反映出整个行业发展的提速。

    在科研设施建设方面,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5年3月5日,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这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研设施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BEST装置将使用真实的原料氘和氚进行可控核聚变反应,计划在2027年建设完成,并在全球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这一项目的推进,将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有助于加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步伐。

    我国可控核聚变有着清晰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目标。

    中国核能发展技术路线为“热堆(压水堆)-快堆-聚变堆”,华龙一号在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总数达到33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为聚变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2030年建成CFETR工程堆的技术路径与里程碑已取得显著进展,CRAFT工程作为其关键技术保障,总体进度已达70%。国内核聚变堆主要由中核集团、中物院、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领头,正积极推动从实现“聚变反应”向“工程化”转化。

    从市场空间来看,全球核聚变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参考核聚变私营企业/政府机构数量、单堆设备费用占比、商业验证预期完成节奏,预计全球核聚变设备市场年均规模将从2021 - 2025年的208亿元增长至2026 - 2030年的917亿元、2031 - 2035年的2172亿元,2023 - 2033年年均复合增速26%。前期以实验堆为主,后期商业堆将接力推动市场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核聚变设备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实现核聚变点火状态要求等离子体的温度、原子核密度、约束时间三者的乘积大于一定值,工程技术可行性则要求实验能量增益因子Q>1,获得净聚变能。目前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商业化应用仍需进一步突破。



    联创光电 $联创光电(SH600363)$ 、国光电气 $国光电气(SH688776)$ 、安泰科技 $安泰科技(SZ000969)$ 、西部超导 $西部超导(SH688122)$ 、永鼎股份 $永鼎股份(SH600105)$ 
    ... 展开
    38 18
  • 可控核聚变板块📈,持续推荐

    可控核聚变板块📈,持续推荐
    43 0
  • 西部超导(688122.SH):2024年净利润8亿元 同比增长7.64%

    格隆汇2月26日丨西部超导(688122.SH)公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4,107.34万元,同比增长11.6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0,984.86万
    2 0
  • 20250221-卧龙复盘 - 上证指数周五要变盘,突破还是回踩?!

    $上证指数(SH000001)$ 刊首语:

    1. 牢记健康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投资第四!

    2. 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大风险就越高。没有例外。

    3.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快乐更幸福,如果投资让你一点都不开心,那么无论盈亏,请马上离开这个市场!

    警 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股票一定要集中。



    复盘闲聊:



    种树摘果,养鸡下蛋。淡定操作,不急不燥。最近的机器人爆火,大家有没有想买 一个放在家中呢?据说现在机器人也有体温和生理感应呢。我的天啊,那可真是不得了了。距离真实的人体感受越来越近了。以后大概率每人家中放一个,需要了招呼一下,那是真的方便啊。



    不过短线这个板块有炒作的氛围了。如果说前期是看好,预期,那么现在就是炒作,后面就是业绩跟不上。所以没布局的朋友们可以逢低吸货。满仓的朋友们可以分批减仓。半仓的朋友们依个有的收益多少决定是否变动仓位了。

    总体来说未来的大方向错不了,这是卧龙绝对看好的赛道。 但是短期还是要谨慎一点了。



    说实话,任何板块的上涨盈利最后都是以大部分人亏损接盘收场落幕的。你说有哪一个板块的上涨是以所有参与者都盈利收场的呢?😄😂



    当日复盘:



    先赞后看,财富相伴!财神财力火箭



    最近一周机器人板块迎来了大爆发,很多股票以10-20厘米的速度涨停。卧龙今 年算是踏 对了节拍。可以说开年的两个月收益,好的不能再好了。目前已大部分落袋为安了。现在只有4层仓位了,有两个票收益还没翻倍,待补涨中。未来如果有调 整,会再分批接回来了。这个大方向可不能放掉了。



    今天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冲高回落,探底回升,截止下午收盘,略放量成交了近18000亿。近3400家上涨,1900家蓄势待涨。200来家涨停。内资大幅度流入500来亿。今 天总体来说涨多跌少。 黄上白下,涨个股,跌指数。大家都 收益不错了。今 天应是开森的一天了。



    目前指数在三线上震荡,要选 择方向 了。 今 天是周四,盘面走成这样,也是相当的好了。 明天周五。看看方向去哪 儿。可能大阳向上突破,也可能一阴串四线。都 有可能吧。卧龙感觉向上的概率会大些,毕竟反弹了两个月了,去年12月份的跳空阴线快要收复了。所以现在放弃有点可惜了。所以唯 有向上才不会前功尽弃。所以主力加油吧!卧龙支持 主力拉证券向上突破吧。牛市 旗手,看你和现表现了。

    昨天晚上的复盘分析和今天的走势相差不大,给大家的压力位和支撑位也还是比较接近。中午的午盘小憩给大家画的图,可以说又是相当的完美 了。尾盘没有卧龙想像的强势,不过3050点算是守住了。 短线看,指数依然在三线之上运行,暂时无忧,明天看看3400点能否拿下了。

    热点展望:

    科技和证券以及医药消费等。

    明天指数走势预测:

    预计低开低高走,探底回升,多空决战3400整数关口。

    大盘指数:

    强压力位在3400附近;

    压力位3380附近;

    支撑位在3340附近,

    强支撑位3320附近

    创业板指数:

    强压力位在2280附近;

    压力位在2250附近;

    支撑位在2210附近,

    强支撑位2180附近,

    如果低开,择机大胆低吸,拉升后高抛做正 T。

    如果高开,抛掉前一天低吸的部分,等有回踩的机会在低吸进来。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中证1000(SH000852)$
    $创业板指(SZ399006)$ $永鼎股份(SH600105)$ $西部超导(SH688122)$ $联合光电(SZ300691)$ $东方钽业(SZ000962)$ $东方财富(SZ300059)$ $国盛金控(SZ002670)$
    ... 展开
    58 0
  • $微软(USMSFT)$ 首发量子计算芯片,名叫Majorana 1。其首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Muse,用于创建视频游戏场景,这款模型工具的数据来自Xbox玩家和游戏手柄。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海外科技巨头纷纷入局量子计算,有望共同助推量子计算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超115亿元。相关上市公司:$国盾量子(SH688027)$$西部超导(SH688122)$$科大国创(SZ300520)$
    75 0
  • $上证指数(SH000001)$ 【当你决定出发,最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

    再厉害的电影,也是一个一个镜头构成的;再困难的事情,也是一步一步完成的。

    认准目标、找好方向,立即去做,就是完成它的最快路径。

    愿你用努力拼搏,迎接活力满满的每一天。共勉,早安!📈🌹❤️🙏$永鼎股份(SH600105)$ $西部超导(SH688122)$ $中证1000(SH000852)$ $创业板指(SZ399006)$ $联创光电(SH600363)$
    ... 展开
    45 6
  • $上证指数(SH000001)$ "在商业世界中,每个人的报酬都是两种货币:现金和经验。先吸取经验,现金稍后会到。"$浪潮信息(SZ000977)$

    ——哈罗德

    $韦尔股份(SH603501)$ $万马股份(SZ002276)$ $西部超导(SH688122)$
    ... 展开
    7 0
  • 超导概念盘初活跃,永鼎股份涨停,国缆检测涨超10%,西部超导、百利电气、东方钽业、国光电气等跟涨。

    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世纪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该成果北京时间1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超导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导材料在低温下无电阻传输电流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磁悬浮列车、核磁共振成像等领域。随着超导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涉足超导领域,推动超导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超导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超导概念股票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例如,在电力传输领域,超导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更远距离的输电,有望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在高速计算机领域,超导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等。
    $永鼎股份(SH600105)$ 
    $国缆检测(SZ301289)$  $西部超导(SH688122)$  $百利电气(SH600468)$  $东方钽业(SZ000962)$  $国光电器(SZ002045)$  $国光电气(SH688776)$ 
    ... 展开
    54 2
  • 高温超导取得重大成果,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及未来的趋势

    $上证指数(SH000001)$ 又是好消息🤩🤩超导技术成为全球高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超导被广泛认为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前景。而高温超导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为超导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超导材料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卧龙列出可能的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数据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总结预判一下,给大家仅做参考。


    一、中国超导产业核心上市公司业绩与布局


    以下为国内超导领域代表性上市公司的最新业绩(截至2023年中报)及技术方向:

    1. 西部超导(688122.SH)

    核心业务:低温超导材料(铌钛、铌三锡)、高温合金材料。

    2023H1业绩:

    营收:21.3亿元(同比+16.2%);

    净利润:4.1亿元(同比+12.8%);

    研发投入占比:8.5%;

    超导材料毛利率:35.2%(受MRI磁体需求拉动)。

    技术突破:全球少数实现万吨级铌钛超导线材量产的企业,已切入国际核聚变(ITER项目)供应链。

    未来方向:聚焦核聚变、粒子加速器等高端需求,布局高温超导带材(如YBCO)中试线。

    2. 联创光电(600363.SH)

    核心业务: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LED。

    2023H1业绩:

    营收:22.8亿元(同比+5.3%);

    净利润:1.7亿元(同比+18.6%);

    超导设备订单:累计签约超15台(单价约2000万元/台)。

    技术优势:全球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量产,能耗较传统技术降低50%。

    未来方向:拓展铝型材、航空航天材料加工市场,目标2025年超导业务占比超30%。

    3. 永鼎股份(600105.SH)

    核心业务:超导电缆、光通信。

    2023H1业绩:

    营收:19.4亿元(同比+8.7%);

    净利润:0.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超导项目进展:苏州首条35kV超导电缆已投运,损耗降低70%。

    战略合作:与中科院电工所合作研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

    未来方向:抢占城市电网改造市场,目标2025年超导电缆市占率超20%。

    4. 百利电气(600468.SH)

    核心业务:超导限流器、电力设备。

    2023H1业绩:

    营收:12.1亿元(同比+4.2%);

    净利润:0.6亿元(同比+9.1%);

    超导限流器:已中标广东电网示范项目(单价约500万元/套)。

    技术储备:参与国家863计划“超导电力装置关键技术”课题。

    未来方向:推广超导限流器在风电、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5. 东方钽业(000962.SZ)

    核心业务:超导前驱材料(高纯钽、铌)。

    2023H1业绩:

    营收:5.2亿元(同比+22.3%);

    净利润:0.8亿元(同比+31.5%);

    钽材市占率:全球约25%(国产替代主力)。

    行业地位:国内唯一实现电子级高纯钽量产的企业,受益于超导薄膜需求增长。

    未来方向:扩产高纯铌靶材,切入半导体-超导协同产业链。


    二、超导行业未来趋势与预判


    1. 技术突破驱动商业化加速

    高温超导(HTS)主导:第二代ReBCO带材(临界温度77K)成本持续下降,2025年有望降至$50/m以下,推动超导电缆、磁悬浮等大规模应用。

    核聚变能源催化:中国CFETR(聚变工程实验堆)计划2035年建成,单项目需超导材料超万吨,市场规模达百亿级。

    量子计算协同:超导量子比特(如IBM、谷歌路线)依赖极低温环境,带动超导微波器件、制冷系统需求。


    2. 核心应用场景爆发

    能源电力:

    超导电缆:解决城市电网扩容瓶颈(上海、深圳已试点);

    超导限流器:提升新能源并网安全性(风电、光伏场景)。

    医疗设备:

    超导MRI(磁共振成像):国产替代加速(联影医疗等厂商采购本土超导材料);

    质子治疗:超导磁体用于肿瘤精准放疗。

    交通运输:

    磁悬浮列车:时速600km高速磁悬浮商业化(2025年沪杭线试运行);

    船舶推进:超导电机推动大型舰船电动化。



    3. 政策与资本双重驱动

    国家战略支持:

    十四五规划将超导列为“前沿新材料”重点;

    科技部“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专项投入超20亿元。

    地方产业集聚:

    上海:打造超导产业集群(张江实验室-西部超导联合研发中心);

    江苏:设立超导电缆应用示范区(苏州、南京)。

    4. 产业链国产替代机遇

    材料端:高纯钽/铌(东方钽业)、ReBCO带材(永鼎股份)逐步替代美国ATI、日本JASTEC;

    设备端:超导感应炉(联创光电)抢占德国西门子、美国超导公司(AMSC)市场份额。

    5. 风险与挑战

    技术门槛:超导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如磁通钉扎技术),良率提升缓慢;

    成本压力:低温制冷系统(液氦)运维费用高,制约下游普及;

    国际竞争:美国对华超导技术封锁(如限制氦气出口)可能加剧。



    三、投资策略建议

    短期关注:

    超导材料供应商:西部超导(核聚变+医疗MRI)、东方钽业(上游材料);

    设备制造商:联创光电(感应加热设备放量)。

    长期布局:

    应用场景龙头:永鼎股份(电网改造)、百利电气(新能源并网);

    前沿技术标的:参与量子计算超导路线的企业(如未上市的本源量子)。

    风险规避:依赖进口氦气资源的公司,或技术路线未经验证(如室温超导概念股)。



    最后再概括总结一下



    中国超导产业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高温超导材料成本下降,和核能/医疗/交通领域需求爆发,将驱动行业年均增长超30%。



    具备核心技术(如ReBCO带材制备)、绑定大客户(国家电网、中核集团)的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受益,但需警惕技术迭代和国际供应链风险。未来3-5年,超导赛道或诞生数个千亿市值龙头。



    卧龙简单聊聊仅供大家参考下,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恭喜发财!🌹❤️🙏📈$中证1000(SH000852)$

    $创业板指(SZ399006)$ $西部超导(SH688122)$ $永鼎股份(SH600105)$ $东方钽业(SZ000962)$ $百利电气(SH600468)$ $联创光电(SH600363)$
    ... 展开
    94 0
  • A股超导概念股集体走强:永鼎股份涨停,西部超导、东方钽业涨超4%

    格隆汇2月19日|A股市场超导概念股集体走强,其中,辰光医疗涨超11%,国缆检测涨超10%,永鼎股份10CM涨停,棍利电气、超频三涨超7%,西部超导、东方钽业涨超4%。消息面上,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世纪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该成果北京时间1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