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来(SH603659)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筹码底”已现,核心资产配置正当时

    A500指数ETF(560610)近期五连阳,呈现逐步修复态势。
    18 0
  • 璞泰来(603659.SH):与海外客户签订合作备忘录

    格隆汇4月8日丨璞泰来(603659.SH)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Katop
    Automation Europe GmbH(以下简称“欧洲嘉拓”)与德国MOLLBatterien
    GmbH(以下简称
    8 0
  • 璞泰来(603659):发布25年股权激励草案 业绩考核目标超预期彰显管理层信心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5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不超过874 名对象授予股票期权3200 万份,约占总股本1.5%。其中,首次授予2848 万份,预留授予352 万份。计划首次授予部
    0 0
  • 璞泰来(603659.SH):拟推320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格隆汇3月25日丨璞泰来(603659.SH)公布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3,200.0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213,716.5372万股的1
    4 0
  • 璞泰来(603659.SH):放弃参股公司茵地乐股权转让优先购买权

    格隆汇3月25日丨璞泰来(603659.SH)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股权转让通知,公司的参股公司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茵地乐”)的10名股东珠海横琴旭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苏
    3 0
  • 璞泰来(603659.SH):董事、总经理陈卫累计增持795.19万元公司股份

    格隆汇3月19日丨璞泰来(603659.SH)公布,2024年9月20日至2025年3月19日期间,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卫先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755,935股
    2 0
  • 璞泰来(603659.SH):CVD沉积硅碳负极取得小批量量产订单

    格隆汇3月6日丨璞泰来(603659.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4年,公司膜材料事业部在涂覆加工、基膜、PVDF等核心业务出货量持续增长;负极材料业务迎难而上,通过降本增效和产品创新,实现多款
    8 0
  • 硅碳负极CVD技术利刃破局,2025年放量起航

    $天奈科技(SH688116)$ $元力股份(SZ300174)$ $璞泰来(SH603659)$
    硅基负极高能量密度优势显著,CVD路线硅碳负极技术突破,打开市场空间。硅基负极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成为未来负极材料的升级方向。

    此前硅基负极以球磨法硅碳负极与硅氧负极为主,球磨法硅碳负极仍有膨胀问题,循环性能较差,硅氧负极首效较低,预锂化会大幅增加成本,整体性价比不高。

    CVD法硅碳负极通过多孔碳骨架来储硅,并通过多孔碳内部的空隙来缓冲硅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因此膨胀率低,循环优异,并且碳骨架本身密度小质量轻,使得材料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潜力大,打开市场空间。

    消费市场确定性起量,25年动力放量,预计25年全球销量达0.15万吨,2030年全球需求达8万吨。

    此前消费领域以硅氧负极为主,主要应用于海外电动工具市场;24年起CVD硅碳负极在高端手机机型上大规模应用,25年渗透率预计提升至25%+,目前硅基负极掺杂比例为6%左右,未来有望提升至10%+。

    动力领域硅碳负极初期应用于圆柱电池,特斯拉21700电池采用球磨型硅碳负极方案,添加比例较低。

    但球磨法难以满足动力电池性能要求,4680电池及海外三元方向电池后续有望采用CVD法方案,25年国内电池厂率先应用,CVD法硅碳负极市场需求规模快速提升。

    考虑消费及动力市场放量,预计2025年CVD硅碳负极需求达0.15万吨,2030年随着CVD硅碳负极渗透率提升及成本端下降打开市场空间,渗透率提升至30%+,对应总需求可达8万吨左右。

    主流厂商加速CVD路线布局,远期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吨以内,带动产业需求放量。

    当前硅基负极产能以硅氧及球磨法硅碳为主,CVD法产能规划中,海外Group14已量产,天目先导、兰溪致德等初创公司具备百吨级产能,贝特瑞、璞泰来等传统负极公司陆续跟进。

    当前硅碳负极售价40万元/吨+,主要系多孔碳占成本比例较高,且生产设备仍为20公斤级。

    远期看,随着100kg设备大规模应用,且多孔碳实现原材料降本,硅碳负极售价有望降至20万元/吨以内,按10%添加比例计算,对应单吨负极成本提升不足2万,电池成本提升0.015元/wh以内,整体成本可控,性价比进一步提升。

    硅碳负极放量,多孔碳、单壁碳管及PAA等原材料受益。硅碳负极核心原材料为多孔碳,多孔碳的造孔技术及产品设计直接决定硅碳负极性能,行业壁垒较高,此外单壁碳管及PAA需要配硅碳负极使用,贡献需求增量。

    预计2030年硅碳负极需求达8万吨,对应市场空间130亿元,多孔碳对应4万吨需求,按照价格降至13万元/吨左右计算,对应50亿元市场空间,硅烷预计对应4万吨需求,对应16亿元市场空间。

    单壁碳管粉体添加比例预计达0.2%左右,2030年对应1300吨+需求,对应33万吨浆料。
    ... 展开
    加载失败
    81 5
  • 璞泰来(603659.SH):“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将延期并继续实施该募投项目

    格隆汇1月21日丨璞泰来(603659.SH)公布,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因前期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策略,对项
    8 0
  • 近期公司经营持续改善,有较大预期差,主要变化如下:

    一、 负极减值风险基本释放完毕,库存规模和生产成本情况已有显著改善,随着四川产能投放,预计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份额回升。我们预计25Q1出货3.3万吨左右,环比持平,扭亏。

    二、 涂覆隔膜出货量持续超预期,单位盈利企稳。我们预计25Q1涂覆隔膜出货环比Q4几乎持平,单平净利维持,25年全年出货90+亿平。基膜方面,25Q1出货环比Q4增长,单平净利1毛,一体化效益显著。

    三、 硅碳负极从1到10,迎来放量。随着消费电池渗透率提升+掺混比例提升(从5%到10-15%),行业开始放量,预期25年行业出货3k吨左右,公司硅碳进展领先,24年10-20吨/月的产能已稳定运行,预期25年全年出货大几百吨,弹性较大。

    四、 设备、pvdf稳定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25Q1实现环比大幅提升,盈利有望达5亿,全年有望达25亿,存在预期差,建议重点关注!

    $璞泰来(SH603659)$ 
    ... 展开
    48 0
  • 璞泰来(603659.SH):公司纳米氧化铝业务开发出了低α放射球形氧化铝,可用于HBM芯片封装胶填料

    格隆汇12月24日丨璞泰来(603659.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跨行业尝试存在较多的挑战,公司的业务主要围绕为新能源电池提供关键材料和自动化工艺装备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和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同时
    9 0
  • 璞泰来(603659.SH):拟终止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

    格隆汇12月19日丨璞泰来(603659.SH)公布,2024年12月3日,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对公司投资项目提出了多项要求,涉及瑞典紫宸股权控制权、管理层组成、研发成果归属及监管安排等方面。公司经过审
    2 0
  • 璞泰来(603659.SH):硅碳负极产品已小批量出货,目前主要供应下游头部消费电子客户

    格隆汇11月29日丨璞泰来(603659.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硅碳负极产品已小批量出货,目前主要供应下游头部消费电子客户,公司正积极推进在安徽芜湖投资建设的硅基负极项目的建设进度,并将逐步
    2 0
  • 璞泰来(603659.SH):已在四川基地建成年产200吨固态电解质中试产线

    格隆汇11月20日丨璞泰来(603659.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现已完成固态电解质LATP(磷酸铝钛锂)和LLZO(锂镧锆氧)的中试,产品离子电导率达10-3S/cm,产品粒度可控,已在四川
    6 0
  • $粤桂股份(SZ000833)$$璞泰来(SH603659)$璞泰来硅基负极真龙头,硅基已经量产,周一涨停!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