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SH600028)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中石化为氢能行业发展先锋,其氢能业务情况可代表行业趋势,尤其是加氢站和绿氢项目:加氢站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4年共建成加氢站142座;并且将以示范项目带动氢能规模化利用。北京国际氢能大会展览为制氢端居多,碱槽占据半壁江山,整体看行业洗牌趋势确定,拿单及下游客户认可是重点,产业链整合已开始 $中国石化(SH600028)$ 
    9 0
  • 日赚近10亿元!“三桶油”2024年狂揽3500多亿元

    格隆汇3月30日|据一财,2024年,“三桶油”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3529亿元,折合每日净赚约9.7亿元。其中,中国石油盈利居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至1646.8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海油营收、净利双增长,净利润增幅在三家中最为突出,同比增长11.4%至1379.36亿元;中国石化受主力产品量价齐跌影响,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8%至503.13亿元。
    1
  • 中国石化云南石油:未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件,油品供应保持稳定有序

    格隆汇3月29日|据中国石化消息,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距离距我国云南省边境线最近约290公里。地震发生后,云南石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辖区内1400座加能站、11座油库,尤其是受地震影响严重地区的库站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截至目前,云南石油未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件,所有油品及易捷服务商品供应保持稳定有序。
    0
  • A股上市公司分红预案密集来袭,绩优股批量派发红包。

    随着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市场正迎来一场由分红与业绩增长共同驱动的价值重估浪潮。

    A500指数ETF( $A500指数ETF(SH560610)$ )成份股作为核心资产代表,其分红表现与财报数据不仅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活力,更成为外资机构重新评估中国资产价值的重要依据。

    截至3月27日,已披露分红预案的113家A500成份股中,105家官宣分红,占比近93%,累计预分红金额突破5000亿元大关。

    这一数据背后,是头部企业现金流充裕、股东回报意识增强的双重体现。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SH600941)$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SH600036)$ 分红总额超500亿元,中国神华 $中国神华(SH601088)$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SH601988)$ 等6家企业分红超200亿元,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SZ300750)$ 、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SH600028)$ 等14只成份股分红超百亿,形成“现金奶牛”集群。

    高分红背后,是A股核心资产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以中国移动为例,其分红底气源于5G网络建设完成后的成本下降与数字化转型红利释放;

    招商银行则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在净息差承压环境下仍保持稳健盈利。这种“盈利-分红”的正向循环,正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向高股息板块聚集。

    从财报数据看,A500成份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170家披露年报的企业中,115家营收同比增长,占比68%;168家中有109家归母净利同比增长,占比65%。增长结构呈现两大特征:

    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中际旭创 $中际旭创(SZ300308)$ 营收同比激增122%,寒武纪 $寒武纪(SH688256)$ 、澜起科技 $澜起科技(SH688008)$ 等半导体企业增速超50%,反映AI算力、高端芯片等赛道的高景气度;

    传统龙头转型升级:山金国际 $山金国际(SZ000975)$ 通过资源勘探技术突破实现产量提升,牧原股份 $牧原股份(SZ002714)$ 凭借智能化养殖体系降本增效,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605%、519%。

    这种“科技+消费”“传统+新兴”的多元增长极,既验证了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也为指数的长期表现提供支撑。A500指数通过纳入更多新经济成份股,正在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晴雨表”。

    外资视角转变:盈利改善与货币宽松双重催化

    摩根士丹利二次上调中国股票评级,核心逻辑在于企业盈利预期改善与宏观政策环境优化。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去年四季度盈利净增长8%,为三年半来首次转正,印证了中国经济内生修复动能。平台经济领域尤为突出:多家互联网企业2024年财报显示,在降本增效与业务创新双重驱动下,净利润增速远超市场预期,估值扩张潜力显现。

    与此同时,海外机构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预期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临近,中美利差收窄预期增强,叠加中国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外资机构开始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风险溢价,高股息资产的“类债券”属性与成长股的估值修复空间成为配置重点。

    当前A股市场正形成两大趋势:

    一方面,财报季推动资金向绩优股集中,高分红、高成长标的获得溢价;

    另一方面,行业间分化加剧,新能源、半导体等景气赛道与地产链等传统行业表现分化。这种“强者恒强”格局下,A500指数通过动态调整成份股,有望持续捕捉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

    展望未来,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窗口打开,叠加中国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A股市场或将迎来估值与盈利的双重修复。
    ... 展开
    加载失败
    加载失败
    加载失败
    38 10
  •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上调中国石化评级至“买入”,目标价7.42元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中国石化(600028.SH)2024 年业绩受多重因素压制,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游方面,深层和超深层页岩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突破,济阳、
    8 0
  • $中国石化(SH600028)$ 根据石墨盟数据,3月26日,8家炼厂同时上调石油焦价格。延迟焦化装置运行方面,据百川盈孚数据,2025年3月以来,金澳科技、亚通石化等7家炼厂进入检修,#预计影响延迟焦化装置规模1000万吨。Q2预计将有鑫泉石化、济南炼化等11家炼厂进入检修,#预计影响延迟焦化装置规模1560万吨。
    25 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3月26日耗资1179.71万港元回购288万股

    格隆汇3月26日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发布公告,2025年3月26日耗资1179.71万港元回购288万股,回购价格每股4.09-4.11港元。
    10 0
  •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中国石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中国石化(600028.SH)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17%),Q4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19.1%,环比-29%)。上游板块盈利增加:2024年,勘探及开发板块经营利润
    2 0
  • 大行评级|中银国际:小幅下调中石化目标价至4.58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中银国际表示,中石化2024年的盈利低于该行预测15%,主要因减值影响。该行预计,若不再出现减值,公司2025年的盈利将持平。预计炼油利润的复苏,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因油价下跌导致的勘探与生产盈利减少的
    2 0
  • 中国石化(600028):油价震荡下行公司业绩承压 高分红回馈股东

      投资要点  事件: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46 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503 亿元(同比-17%),扣非归母净利润481 亿元(同比-21%)。  其中,2024Q4 实现营业
    0 0
  • 中国石化(600028):炼化业务承压 25年有望迎来改善

      核心观点  炼化业务承压:中国石化2024 年业绩受多重因素压制,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下滑。  全年实现营收30745.6 亿元(同比-4.3%),归母净利润503.1 亿元(同比-16.8%)。业绩
    0 0
  • 中国石化(600028):周期复苏提质增效 石化巨头乘风破浪

      中国石化:全球一流的石化巨头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公司涵盖石油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公司炼油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在中国拥有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乙烯生产
    0 0
  • 中国石化(600028):炼油化工产品毛利波动拖累24年业绩 25年公司盈利有望企稳回升

      核心观点  中国石化发布2024 年报: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30745.6 亿,同比下降4.3%;实现归母净利润503.1 亿,同比下降1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0.6 亿,同比下降2
    0 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3月25日耗资3890.92万港元回购950万股

    格隆汇3月25日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发布公告,2025年3月25日耗资3890.92万港元回购950万股,回购价格每股4.09-4.11港元。
    6 0
  • 大行评级|麦格理:下调中石化目标价至5.1港元 下调税后净利预测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表示目前继续预期2025年石油市场将严重供过于求,预测WTI原油期货2025年平均价格为每桶约65美元,因应较低的炼油及销售利润率预测,将中石化2024至2026年税后净利预测下调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