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信息ETF(SH588260)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科创信息直线拉升封20CM涨停,此前榕基软件涨停,数字政通、广电运通、初灵信息、信息发展、开普云、深桑达A等涨幅靠前。消息面上,各级地方政府接入DeepSeek向公民提供政务服务成为热潮。深圳、广州、呼和浩特、赣州、无锡、临沂等地政府均宣布在政务系统中接入DeepSeek模型,将在内容生成和智能交互等方面显著提升政务办公效率。

    Deepseek于开源周第三天宣布开源DeepGEMM。DeepGEMM 是一个专为简洁高效的 FP8 通用矩阵乘法(GEMM)设计的库,具有细粒度缩放功能,如 DeepSeek-V3 中所提出。它支持普通和混合专家(MoE)分组的 GEMM。该库采用 CUDA 编写,在安装过程中无需编译,通过使用轻量级的即时编译(JIT)模块在运行时编译所有内核。FP8GEMM库,为V3/R1训练和推理提供支持。

    多地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三大运营商分别落地DeepSeek合作首单。Deepseek的出现将加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核心在于可以更高效地论证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效果,继而批量复制。在大算力(20万个H100 GPU)训练的支撑下,Grok-3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大模型的能力上限,表明大算力在探索全球大模型能力上限的过程中仍有重要作用。同时,Grok-3目前已免费开放,有望加速AI应用落地。DeepSeek 私有化部署的浪潮标志着AI 技术从“通用探索”转向“垂直深耕”,央国企、政务单 位私有化部署需求有望持续增强,可关注央国企科技龙头以及算力基础设施相关的服务商。

    DeepSeek 降低AI技术使用门槛,有望加速垂类应用普及+端侧落地。一方面,DeepSeek“开源、高性能、低成本”的特征为企业应用AI 技术提供了可能,AI 垂类应用的开发和普及有望加速,据2025 年IDC 研究,目前中国AI 渗透率前三行业为互联网、金融和运营商,制造、政府、教育、服务、医疗行业的渗透率还有较大空间。

    另一方面,AI 技术创新将进一步赋能智能端侧,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热点领域有望直接受益。2 0 2 5年高阶智能驾驶有望加速普及。目前,比亚迪、吉利、东风汽车等主要车企均已宣布接入DeepSeek 大模型;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加快智能驾驶普及,城市高阶智驾将加速渗透至15-20 万元车型,需求放量后有望直接利好产业链相关赛道(如核心零部件)。 $数字政通(SZ300075)$ 
    $科创信息(SZ300730)$  $科创信息(SH000682)$  $科创信息ETF(SH588260)$  $科创信息技术ETF(SH588100)$  $科创信息(SZ300730)$  $广电运通(SZ002152)$  $初灵信息(SZ300250)$  $信息发展(SZ300469)$  $开普云(SH688228)$  $深桑达A(SZ000032)$ 
    ... 展开
    57 3
  • 2025 人工智能AI:突破 变革 新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各行各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从日常琐事的便捷处理到复杂科学难题的攻坚,AI 的身影无处不在,深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模式。

    回首 2024 年,AI 持续霸屏,大模型竞赛白热化,具身智能崭露头角,相关科研成果频获诺贝尔奖加持,华为昇思开源框架大放异彩……

    这一系列的进展让人们对 AI 的未来满怀憧憬。

    如今,站在 2024 与 2025 交替的节点,AI 又将迈向何方?是延续高歌猛进的势头,还是遭遇发展瓶颈?

    一、三个 “不会”:发展瓶颈犹存

    (一)AGI 不会到来:基础突破尚远

    通用人工智能(AGI),这一概念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人类对智能机器的终极幻想 —— 创造出能像人类一样全方位理解、学习与适应世界的智能体。

    从协助科学家攻克复杂理论难题,到自如融入日常社交互动,AGI 被期许为无所不能的智慧帮手。然而,2025 年距离这一宏伟愿景的实现仍有漫长征途。

    当下,AI 技术虽在特定领域成绩斐然,如 AlphaGo 在围棋领域击败人类顶尖棋手,GPT 系列于语言处理方面惊艳众人,但这些成就多基于海量数据与复杂模型的深度挖掘,与具备人类普适认知、灵活应变能力的 AGI 相差甚远。

    一方面,现有模型架构在模拟人类大脑复杂神经元结构与信息处理流程上捉襟见肘,难以实现跨领域知识的无缝迁移与深度融合,常识推理、情感理解等基础能力依旧薄弱。

    另一方面,构建 AGI 所需的计算资源呈指数级增长,当前硬件设施尚未能满足如此严苛需求,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虽具潜力,但距离成熟商用、为 AGI 提供算力基石仍需时日,2025 年 AGI 大概率难以从科幻走进现实。

    (二)GPT5 大概率不会发布:多重因素制约

    OpenAI 的 GPT 系列一直是大语言模型发展的风向标,GPT4 已展现出惊人的语言生成与交互潜力,让全球翘首以盼 GPT5 的降临。但种种迹象表明,2025 年 GPT5 不会如期而至。

    从技术层面看,大语言模型发展渐遇瓶颈,性能提升愈发依赖海量高质量数据,而当前公开数据几近枯竭,优质私域数据获取艰难,数据的 “质” 与 “量” 难以支撑 GPT5 实现颠覆性飞跃。

    同时,模型训练成本随着参数规模膨胀持续攀升,企业与科研机构在投入产出比的权衡下趋于谨慎。

    此外,社会对 AI 伦理、偏见、错误信息传播等问题的关注度飙升,GPT5 若要发布,势必要在可解释性、安全性与合规性上通过更严苛考验,这意味着研发周期将大幅延长,综合考量之下,OpenAI 放缓脚步,2025 年 GPT5 发布计划大概率推迟。

    这一延迟也将引发行业连锁反应,促使从业者重新审视发展路径,从追求模型规模扩张转向深耕技术优化、应用落地与负责任创新。

    (三)人形机器人大概率不会量产:技术成本掣肘

    人形机器人作为 AI 实体化的集大成者,以其类人外形与智能交互能力,被视作未来生活、工作多场景的变革先锋,从家庭陪伴到工业协作,应用前景看似无限广阔。

    不过,2025 年实现大规模量产仍面临诸多难题。技术集成层面,要让机器人兼具精准动作控制、复杂环境感知、自然语言理解等多模态能力,需融合机械工程、电子、AI 算法等多领域尖端成果,当前各模块协同稳定性欠佳,故障频发,如机器人在复杂地形行走易失衡、手部精细操作失误多。

    成本控制更是横亘在前的大山,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处理器、定制化关节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造价高昂,导致整机成本居高不下,以现有商业模式难有盈利空间,企业量产动力不足。

    再者,数据匮乏也是关键制约,人形机器人学习人类行为、适应多样化场景需海量标注数据,收集与标注成本极高,数据短板使得机器人智能水平提升缓慢,综上,2025 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希望渺茫。

    二、三个 “到来”:全民创作时代启幕

    (一)人人都是程序员的时代到来:编程门槛骤降

    在 2025 年,AI 将彻底重塑编程领域,让人人成为程序员的梦想照进现实。

    曾经,编程是一门高门槛技艺,需要花费数年钻研晦涩代码与复杂逻辑,但如今,AI 编程工具宛如神奇魔法棒,大幅简化了这一过程。

    以百度的 “秒哒” 为例,它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就能自动生成可运行的代码,无论是开发简单的手机应用,还是搭建小型网站,非专业人士都能迅速上手。

    企业里,产品经理无需苦学代码,借助 AI 与团队高效沟通,快速将创意落地为软件原型;教育领域,学生们利用 AI 编程工具探索编程乐趣,创作个性化小游戏、小程序,学习效率倍增。

    这一变革不仅拓宽个人职业路径,催生低代码、无代码开发新岗位,还促使传统程序员转型为 “架构师 + AI 协作者”,聚焦系统设计与 AI 协同优化,推动整个软件行业向全民开发、快速迭代迈进。

    (二)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到来:创意工具革新

    AI 设计工具的蓬勃发展正在消解专业设计的高门槛,开启全民设计新时代。

    过去,设计软件操作复杂,需深厚美学素养与精湛绘图技巧,如今,AI 设计软件集成智能排版、色彩搭配、风格迁移等功能,让设计流程化繁为简。

    以 Canva 为例,它内置海量模板,用户输入文本、图片,AI 便能依内容智能推荐排版布局,一键生成海报、传单;Midjourney 等 AI 绘画工具更能依用户描述,瞬间创作出风格各异的插画、概念图。

    小型商家借此自行设计广告物料,节省外包成本;自媒体博主随时制作吸睛封面、配图,提升内容传播力;普通职员也能为工作文档、演示文稿添彩。设计正从专业小众走向大众普及,激发全民创意潜能。

    未来,个性化定制设计将随处可见,设计不再是少数人的专长,而是全民表达创意的得力帮手。

    (三)人人都是摄影剪辑师的时代到来:影像创作普及

    随着 AI 融入摄影与剪辑流程,2025 年,影像创作将彻底告别专业垄断,走向大众。

    拍摄端,AI 智能相机实时优化,人像模式下精准虚化背景、提亮肤色;风景拍摄自动调整色彩饱和度、对比度,捕捉绝美瞬间。手机摄影 APP 中的 AI 构图引导,帮新手找准拍摄角度,定格专业级画面。剪辑环节更是便捷惊人,剪映、秒剪等软件集成 AI 一键剪辑,导入素材即可依音乐节奏、画面内容智能拼接,添加转场特效、字幕。创作者只需构思创意,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产出炫酷短视频。

    Vlog 爱好者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分享精彩;电商从业者自制产品展示视频,提升销售转化;教育者录制生动微课,革新知识传播。影像创作全民化浪潮下,社交媒体将被海量优质 UGC(用户生成内容)填满,每个人都有机会用镜头讲述故事、传递情感。

    三、三个 “大爆发”:产业变革汹涌

    (一)AI 运用软件大爆发:多领域深度渗透

    2025 年,AI 运用软件将如井喷之势席卷各行各业,彻底重塑产业格局。

    据 Forrester 预测,尽管全球 AI 软件市场规模增长预测存在差异,但到 2025 年,AI 制造平台产值将达 130 亿美元,成为最大细分市场,AI 核心应用也将以 100 亿美元位列第二。

    从办公领域看,微软 Copilot 已开启智能办公新篇章,2025 年,AI 办公软件将更智能,自动生成汇报 PPT、精准分析数据、优化工作流程,大幅提升办公效率。

    医疗领域,AI 影像诊断精准度逼近资深医生,辅助诊疗系统依患者数据定制个性化方案,加速疾病诊断与治疗,科大讯飞医疗科技上市正当其时。

    教育行业,AI 自适应学习软件依学生进度智能推送内容、实时答疑,让因材施教落地。

    在娱乐、交通、农业等领域,AI 同样大放异彩,催生出爆款应用,如沉浸式 AI 游戏、智能交通调度系统、精准农业监测软件等,满足多元需求,AI 软件正全方位渗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改善生活品质的核心力量,市场规模增长与应用创新交相辉映,开启智能未来。

    (二)以 AI 眼镜为代表的智能硬件大爆发:穿戴设备领航

    AI 眼镜作为智能硬件先锋,将在 2025 年引领穿戴设备革命,迎来市场大爆发。

    洛图科技预测,到 2025 年,搭载 AI 功能的智能眼镜销量渗透率将突破 60%。

    当下,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如苹果立项 AI 眼镜 “Atlas”,小米、雷鸟创新等也计划推出新品。技术迭代是这场变革的关键驱动力,MicroLED 技术赋能 AI 眼镜,带来高清、低功耗显示;AI 与 AR 融合,实现实时物体识别、场景导航,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

    功能拓展上,除基本的语音交互、摄像,翻译与健康监测成核心亮点,跨国交流、日常健康管理一键搞定。

    应用场景更是广泛,教育中助力远程教学、知识可视化,医疗里辅助手术、远程会诊,娱乐时打造沉浸式游戏、观影体验。

    但隐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企业正通过硬件加密、数据匿名化应对。

    总之,AI 眼镜将重塑生活、工作、社交,开启智能穿戴新纪元。

    (三)AI 科研大爆发:学术荣誉纷至

    2025 年,AI 科研领域有望迎来硕果累累的丰收季,多项因素交织成强大推力。

    一方面,全球科研投入持续攀升,政府、企业重金布局,为 AI 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流;顶尖高校与科研机构广纳贤才,AI 专业蓬勃发展,汇聚全球智慧,催生前沿创新。

    另一方面,大数据积累、算力提升为模型训练筑牢根基,加速科研突破。在这一热潮下,诸多研究热点备受瞩目:AI 与量子计算融合,有望破解复杂科学难题,颠覆传统计算边界;脑机接口与 AI 协作,探索人机共生新范式,为残障康复、人类增强开辟道路;可解释性 AI 研究深入,揭开模型决策 “黑箱”,提升技术可信度。

    科研成果的井喷将外溢至产业,加速 AI 落地,从攻克医疗难题到革新工业制造,全方位赋能,且伴随影响力扩大,AI 科研成果在国际奖项舞台将频繁亮相,诺贝尔奖等重磅荣誉或许会被收入囊中,彰显人类智慧新高度。

    四、迎接 2025:人机协同新征程

    展望 2025 年,人工智能虽面临 AGI 难产、GPT5 跳票、人形机器人量产受阻等瓶颈,但也迎来全民创作与产业变革的蓬勃生机。

    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节点,一方面,技术局限、伦理考量、成本困境给过热的 AI 发展降温,促使行业反思发展路径;另一方面,AI 赋能个体创作、驱动产业升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普惠潜力。

    置身这场科技浪潮,无需对 AI 心怀恐惧,它并非来取代我们,而是成为亲密伙伴。程序员、设计师、摄影剪辑师等职业不会消亡,而是借 AI 之力突破创意天花板,探索未知边界;各产业从业者与 AI 协同作战,攻克复杂难题,解锁新增长曲线。

    2025 年,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地拥抱人工智能AI。 $AI50(SZ399284)$  $人工智能50ETF(SH517800)$  $人工智能AIETF(SH515070)$  $人工智能ETF(SZ159819)$  $人工智能ETF(SH515980)$  $人工智能主题(HKHSAIT)$  $人工智能主题净(HKHSAITN)$  $人工智能主题全(HKHSAITT)$  $A都会人工智能(HK03413)$  $AI人工智能ETF(SH512930)$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SZ159363)$  $港股通人工智能(HKHSSCAI)$  $港股通人工智能净(HKHSSCAIN)$  $港股通人工智能全(HKHSSCAIT)$  $Rogers人工智能全球宏观ETF(USBIKR)$  $科创50(SH000688)$  $科创50ETF(SH588000)$  $科创50ETF基金(SH588180)$  $科创100(SH000698)$  $科创100ETF(SH588190)$  $科创100ETF华夏(SH588800)$  $科创信息技术ETF(SH588100)$  $科创信息ETF(SH588260)$ 
    ... 展开
    19 0
  • 4 0
  • 2 0
  • 7 0
  • ETF午评 | 半日成交额超1.6万亿!双创指数引领反弹,科创芯片ETF博时、双创ETF基金逼近涨停

    A股继续大爆发,开盘35分钟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刷新历史最快万亿纪录。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5.7%报3263.59点,创逾一年新高;深成指涨8.28%,创业板指涨11.41%,沪深京三市半日成
    4 0
  • 消费股集体反弹,零售、免税方向领涨,财税数字集体调整

    消费股集体反弹,零售、免税方向领涨,ST板块及低价股继续活跃,财税数字化概念股今天集体调整。
    10 0
  • 普联软件20CM涨停,旋极信息、久其软件、科创信息、长亮科技、东港股份涨超5%。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有望带动新一轮财税信息系统建设,以科技手段为财税合规提供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此外,金税四期目前已在全国有序推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计划安排,拟于今年6月份完成全国36个省份的全面覆盖,2024年底完成系统单轨运行。

    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可靠的财税数据和信息支持,而企业的财税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直接影响这些数据和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财税数智化在我国税务管理发展过程中承担重要的支撑作用,企业实现数智化税务管理成为国家数智化税收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当前,中大型集团企业正在加大涉税业务域的建设投入,中小企业的政策合规、提效降负需求凸显。建议重点关注财税数字化领域相关投资机会:税友股份、中科江南、博思软件、中国软件、金财互联等。
    $税友股份(SH603171)$ 
    $税友股份(SH603171)$  $中科江南(SZ301153)$  $博思软件(SZ300525)$  $博思软件(SZ300525)$  $中国软件(SH600536)$  $中国软件国际(HK00354)$  $金财互联(SZ002530)$  $旋极信息(SZ300324)$  $久其软件(SZ002279)$  $科创信息(SZ300730)$  $科创信息(SH000682)$  $科创信息ETF(SH588260)$  $长亮科技(SZ300348)$  $东港股份(SZ002117)$ 
    ... 展开
    11 4
  • 猝不及防的“空转多”!

    穿云箭已经射出!
    7 3
  • 格隆汇ETF日报 | 又一只百亿债券ETF诞生!

    尽览ETF最新动态
    8 0
  • 格隆汇ETF日报 | 半导体板块领跌,科创芯片ETF跌逾4%;宗喆离任中加基金总经理

    尽览ETF最新动态
    6 0
  • 格隆汇ETF日报 | 芯片板块领涨,科创芯片ETF涨超3%;沪深交易所优化REITs发行交易机制

    尽览ETF最新动态
    4 0
  • 上证50被低估,科创50被低估,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去年我也让大家关注过科创信息,最近上证50在中国平安等全重的拉抬下走出犀利走势,随着中国平安的调整,17日跌幅最大的四个指数之一就是上证50,随着不少上证切科创50的呼声也越来越响,从节奏和配置的角度来讲,这两个50都值得关注,只是科创50没什么获利盘更具当前安全边际。

    看到国际黄金价格迭创新高,就潜意识的觉得2023年这个金兔很不一般,尤其是在大家都“没钱抄底”的背景下,更容易走出大牛市,不仅是黄金,港股已经50%的涨幅用极短的时间走完。大宗商品也有走出区间横盘震荡的形态,文华财经指数从十月底到现在创出反弹新高。在这个位置不做多可以看作是春节假期的观望,而做空无异于飞蛾扑火,稍微时间拿长一点,就是有去无回。

    去年抄底以来,信创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反复轮动时不时也有它的身影,不少投资者也私信问我哪些信创ETF只得关注,大家不妨来看看科创信息,不作为推荐,仅供大家研究使用。科创信息有科创信息ETF(588260)以及科创信息技术ETF(588100),这两个标的有重合的权重股,比如中芯国际,也算得上科创板当中名副其实的信创概念,大家如果没有达到科创板的开户门槛,配置科创信息自然是一个选择之一。

    数字经济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信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基础硬件等核心环节是构筑自主新型基础设施的刚需,在新的一年,业绩有望率先兑现。近期虽然调整,都是正常合理的走势,节前为什么要调整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较为明晰的介绍。

    在虚拟现实、元宇宙越来越明晰的未来趋势中,数字化必定是信创板块的重要一环和业绩爆发点。随着5G的广泛应用,6G的研发和投入,城市数字化、地球数字化是未来的方向。城市数字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数据构建或映射或解释一个城市,这样才能量化这座城市。数字化首先要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治理加工。但因为数据本身无法回答问题,还需要计算、逻辑及产业认知,这就涉及算法的不断优化和迭代。随后还需要数据的存储、流转、计算、可视化等技术流程,需要相关的软件或工具表达,这就给这相关领域带来较大的想象空间。

    相比去追涨,不如把年终奖放在这个赛道跟买房一样,放上一个5-10年不折腾,等到市场沸腾,大家开始追涨的时候,再不慌不忙的卖掉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当然还是那句话,资产要配置,时间要等待,用耐心去理性面对任何的投资,毕竟都是闲钱,何必拔苗助长,寻求一时之乐?
    $上证50(SH000016)$$科创50(SH000688)$$科创信息ETF(SH588260)$
    ... 展开
    加载失败
    12 0
  • $科创信息ETF(SH588260)$ 科创信息588260是跟踪于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跟信创是有关系、有渊源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含了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包括电子核心产业,包括芯片产品等等,前十大权重股是各领域的国产替代比较核心的一些标的,588260也是信创的一个比较核心的标的。
    9 0
  • $科创信息ETF(SH588260)$ 整体来看$科创信息ETF(SH588260)$ 是一只契合科技发展大趋势,成长潜力突出,估值合理的科创基金,因此聚焦科创“硬科技”的科创信息技术ETF也具有长远的配置价值,目前指数估值处于低位,也为想要入场的投资者提供了乘基上车的机会,对于想要布局硬科技科创板块的投资者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