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保险集团(HK01339)
HK$4.570
-0.010
(-0.22%)
今开 : 4.57
最高 : 4.58
成交量 : 8352.47万
市盈率 : 4.44
52周最高 : 4.85
昨收 : 4.58
最低 : 4.46
成交额 : 3.80亿
市值 : 2021.04亿
52周最低 : 2.32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保险股为啥能逆势上涨?

    一、为何近期保险板块出现回暖?
    1. 高Beta属性:前几日上涨主要因保险板块高Beta属性,在市场反弹中充分受益。
    2. 基本面驱动增强:最新上涨更多体现基本面改善,如:
    • 长端国债收益率上行,缓解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 保险公司此前已布局了高股息资产,在股市持续活跃行情中显著受益,业绩大幅增长。
    二、当前保险公司业绩如何?
    截至2025年4月15日:
    • 中国人保、中国人寿: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 30%~50%;
    • 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同比增长 80%~100%;
    • A股上市险企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 +7.9%,达 895.52亿元,显示基本面持续显著改善。
    三、当前保险板块还有何利好?
    1. 政策支持:
    • 金监局印发《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通知》,有望提升险资入市动力;
    • 权益类市场上涨有望提升险资投资收益率。
    2. 估值低位:
    • Wind数据显示,保险主题指数(399809.SZ)当前估值水平处于过去10年内75%以上时间的低位,极具投资性价比。
    3. 股息率高:
    • 保险主题指数过去12个月股息率 5.56%,高于:
    • 上证50:4.33%
    • 沪深300:3.44%
    • 上证指数:3.01%
    • 万得全A:2.43%
    四、后续怎么看?
    • 长端利率上行有助于缓解保险利差损;
    • 政策推动下,权益市场活跃。
    • 保险投资改善,利好净利润;
    • 整体看好保险板块后续估值修复与投资机会。
    ·这两年,系统重要性银行股的涨幅已超35%,这些系统重要性银行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相比银行股,高股息的保险股、券商股的性价比大幅上升,极具投资价值。



    错过了银行,不要再错过了保险、券商上涨的机会! $新华保险(SH601336)$ $中国人保(SH601319)$ $中国人寿(SH601628)$
    ... 展开
    加载失败
    39 0
  • 摩根大通:对内险股盈利及股息可见度风险感重大担忧

    $中国平安(HK02318)$  $中国财险(HK02328)$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HK01339)$  $中国太保(HK02601)$  $中国人寿(HK02628)$  $新华保险(HK01336)$ 
    摩根大通发表研报指,对中国保险业未来12个月的盈利及股息可见度风险表示重大担忧。据估计,A股市场10%的波动意味2025财年净利润预测平均变动47%。这表明整体盈利预测可能面临较高风险,并意味着内险行业的资本成本较高。另外,中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下降,可能对内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能力造成显著负担,影响股东回报。
    因此,摩通将所覆盖内险股平均目标价下调7%,首选中国平安,评级“增持”,随后依次为中国财险、人保集团、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最后为新华保险。
    ... 展开
    51 0
  • 为啥上证50等价值股能走出慢牛行情?

    为啥上证50等价值股能走出慢牛行情?




    在贸易战、金融制裁、地缘不确定性加剧、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等价值股成为机构资金+国家队护盘+内资主力共同青睐的主战场,很可能会走出结构性“慢牛”行情。

    价值股,也叫红利股,主要集中在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国证1000与上证指数中。广泛分布在内需为主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保险、券商、非银金融、化工、煤炭、电力、公用事业、能源资源、家电、汽车、酒、中医药、食品饮料、产业园区类地产、旅游酒店、以及少部分科技等领域。

    投资价值股的目的是由“存钱”转向“存股”,因为价值股波动相对较小,每年都可获得稳定的股息收入,具有良好的保值功能;如果股价上涨了,还能获得股价上涨的增值收益。

    其逻辑有以下几个维度支撑:

    1. 金融制裁风险下的本土资产安全锚
    • 外资撤离、指数调整、海外投资者减持等风险,使得国内资金更加依赖有“主权属性”的本土核心资产;
    • 上证50、沪深300是中国资本市场信用与资产定价的核心锚。

    2. 高股息、高质量、低估值,具备“中特估”典型特征
    • 银行、保险、电信、能源、基建、食品饮料、酒、医药、家电、地产等大权重国企组成了指数核心,分红率高、业绩稳定,股息率普遍超过3%,超过5%的不在少数。
    • 代表标的如:建工农中交平安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格力电器、华润三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广东建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云南白药、伊利股份、广发证券、南京高科、云天化、千禾味业、天味食品、江中药业、招商银行、国投电力、四川成渝、东莞控股、山东高速、江苏金租、中国建筑等。
    注意:很多股属于伪高分红股!比如:长江电力,股息率只有2.8%。宁德时代股息率只有2.53%,比亚迪股息率只有1.1%!

    3.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内循环龙头”集结地
    • 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指数,覆盖90%以上的银行、保险、消费、医药、制造、基建、科技等核心龙头;
    • 成为国家经济“托底+提质”战略的主力支撑板块。

    4. 国家队偏好配置对象
    • 国家队资金(如社保基金、汇金公司、中央汇金ETF账户等、养老金与保险资金(长期配置型资金)、银行理财与大型公募基金(机构配置主力)、主动型基金与量化机构资金、个人等高净值配置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均偏好蓝筹权重股。
    • 在不确定时期,这些板块将成为政策稳定器和资金避风港。

    5. 指数工程再构:A股本地指数将取代部分MSCI等外资锚定标准
    • 若中资股被进一步剔除出美股体系,沪深300、上证50、国证1000、上证180、中证A500等将成为国内投资者重新构建指数锚的首选。






    $中国人保(SH601319)$ $中国平安(SH601318)$
    ... 展开
    加载失败
    10 0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拟4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一季度业绩

    格隆汇4月15日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发布公告,谨定于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议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4月15日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未经审核业绩及
    3 0
  • 关税战金融制裁等不确定性背景下投资策略

    在关税战、金融制裁等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将体现出典型的“避险升温、内需托底、出口承压、政策兜底”特征。因此,板块的优劣可以根据以下四个核心维度来评估:

    评估四大维度:
    1. 抗外部冲击能力(是否依赖出口)
    2. 受益于内循环政策
    3. 避险属性/防御属性
    4. 估值空间与配置吸引力


    1. 黄金股(避险之王)
    逻辑:中美关税摩擦叠加地缘风险+货币宽松,黄金受益于全球避险资金流入;
    •代表:山金国际、山东黄金、中金黄金;
    •配置策略:短中期皆宜,可作为组合的“压舱石”与对冲核心。

    2. 银行股(稳健防御+本币金融锚)
    逻辑:关税战下金融主权与本币体系价值提升,银行分红稳、信用稳定;
    •代表:交行、农行、工行、建行、邮储、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光大银行等。
    配置策略:适合中长期防御型底仓持有,尤其在中字头行情中有“国家队托底”。
    贸易战和金融制裁等严重影响下,以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指数等核心大盘指数成分股将成为行情热点,很可能会走出大牛行情。

    3. 医药股(出口影响小+长期赛道)
    •逻辑:大健康刚需不受贸易影响,医药国产替代与创新药赛道确定性强;
    •代表:华润三九、云南白药
    •配置策略:适合防御+成长双结合,波动较小,机构重仓。

    4. 内需消费股(中性偏强)
    •逻辑:出口受阻带动内需政策加码,消费券、社保补贴利好日用消费;
    •代表:茅台五粮液、伊利、海天味业、格力电器。
    •配置策略:食品饮料+家电为主线,适合机构稳健配置。


    5. 科技股(战略方向但波动大)
    •逻辑:芯片、信创、AI等产业链获政策倾斜,自主可控主线持续;
    •代表:北方华创、中国电信、中国移动
    •风险:估值高+易受制裁打压
    •配置策略:适合波段参与与战略建仓,注意控仓位。

    6. 保险股(利率资产稳定,权益资产稳健增长,长期躺赢大户)
    •逻辑:长端利率持续下行,利好保险公司;股市楼市稳定,保险公司浮盈显著改善。
    •代表: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配置策略:适合作为基本仓长期配置,重点是拿股息的钱。

    7. 地产股(政策刺激博弈但底层信心弱)
    •逻辑:或有宽松政策博弈,但居民预期弱,地产如果没有超预期政策出台,修复不易。除了地产商外、与地产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机会更大。
    •代表:天府文旅、南京高科、华峰水泥、地产ETF。
    •配置策略:适合博弈,没有超预期政策出台前不宜作为核心配置。

    三、组合建议(按风格划分)

    1. 防御稳健型(追求确定性+低波动)
    黄金股 30% + 银行股 30% + 医药股 20% + 消费股 20%

    2. 均衡配置型(追求收益稳中有攻)
    银行股 25% + 医药股 20% + 消费股 20% + 黄金股 15% + 科技股 5% + 保险 15%

    3. 成长进攻型(看好政策红利+中长期机会)
    科技股 25% + 医药股 20% + 银行股 20% + 黄金股 10% + 消费/保险 20%+地产5% $中国人保(SH601319)$ $农业银行(SH601288)$
    ... 展开
    加载失败
    9 0
  • 越是动荡,机会越多


    欧元汇率去年底7.6左右,
    现在都涨到8.3了,
    已经涨了7毛多了!

    股市也是如此,
    每次短暂暴跌的时候,
    都是绝佳的挖宝时机。
    $中国人保(SH601319)$查看图片
    ... 展开
    分享图片

    【有奖评论】上证继续带头,反弹还能持续多久?

    127 0
  • W底突破结构已形成,人保能否迎来Beta行情?

    2025年Q1,中国人保交出了一份震撼市场的成绩单:净利润同比增长30%至50%,远超行业平均增速的10%-15%。这不是讲故事的炒作题材,而是实打实的利润兑现。在地产依旧承压、消费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下,一个稳定高分红、低估值、高现金流的央企保险巨头,开始被市场重新估值。

    一、净利爆发,打破低估魔咒

    这轮业绩的亮点不仅在增长幅度,更在于增长质量:
    • 承保端改善:综合成本率(COR)降至97%以下,意味着核心财险业务已脱离价格战泥潭;
    • 投资端提效:年化收益率突破5%,踩中债券反弹+股市结构修复双轮驱动;
    • 内含价值(EV)重估:随着利润增长,EV增速已由12%跃升至18%以上,估值中枢必然随之上移。

    市场此前对人保的低估,源于对其财险主业“天花板”判断过于悲观。但现实是:在利率企稳+政策托底+资产荒再现的2025年,人保成了为数不多的“估值洼地+基本面拐点”叠加体。


    二、技术形态配合,趋势确认

    从图形来看,人保A股已形成标准的W底突破结构,当前股价正温和放量上穿颈线位,MACD周线金叉,量能结构稳健。更重要的是,流通市值仅200亿,筹码集中度极高——财政部、中央汇金、社保等国家队合计持股超90%,真正的“市场安全垫”。

    这种极度集中+基本面反转的组合,一旦被主力资金盯上,股价弹性极大,估值修复的空间非常可观。


    三、对比同业,低估值是最大的红利

    目前中国人保A股的P/EV不到0.9倍,低于中国太保的1.1倍、平安的1.3倍,估值重心处于历史底部区间。而H股近四年累计涨幅120%,显著高于A股的85%,国际资金早已开始重估其价值。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重要信号:外资率先认可人保的长期经营改善,A股市场反应相对滞后,反而留下了配置空间。


    四、市场风格切换,人保正踩在“风口边缘”

    过去两年,市场聚焦高成长、高波动的科技成长股,但随着不确定性上升、利率下行、内外需疲软,高股息、低估值、业绩确定性成为资金新的锚点。保险股尤其是财险龙头,正在成为“价值回归+业绩安全垫”的新宠。

    特别是在政策层面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保险企业的长期价值将被重新定义,人保正是这个趋势中的超级Beta+防御型价值股。


    五、股价突破的催化剂清晰明确
    • Q2财险利润兑现,车险综改红利持续释放;
    • 第三支柱政策正式落地,带动健康险和养老险收入大幅增长;
    • 高分红预期支撑下,股息率超3%,吸引险资、社保、养老金等长线资金配置;
    • 行业内卷缓解,ROEV(股东内含价值收益率)回升,增强估值空间。

    如果你期待一夜暴富,那人保不是你的菜。

    如果你想要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中,找到一个基本面拐点明确、估值底部清晰、政策支撑持续、技术形态健康的权重股,那么——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正是那些“正在起舞的大象”。

    保险股不会如妖股疯涨,但它的确定性、持续性与估值修复空间,将远胜那些只靠讲故事维持注意力的题材股。

    当关税战爆发、周期轮回、风格切换、地产筑底企稳、消费复苏,利润稳健增长、股息率较高、有国家信用背书的保险券商银行股都值得关注。 $中国人保(SH601319)$
    ... 展开
    26 0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HK01339)$ 中国人保作为国有保险龙头,凭借全产业链布局、政策支持和 ESG 优势,在财产险领域稳居第一,人身险业务加速转型。短期需应对市场竞争和大灾风险,长期受益于绿色金融、科技保险和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当前估值低位,适合长期投资者逢低配置,博弈改革红利和行业复苏机遇
    34 0
  • 如果你是公募基金,你会抛出H股人保集团吗?
    以每股不到4元,业绩每股近1元,每4年多就多一个人保的股价,假如以人保这样的业绩,还不能锁定仓位,那A股就没有有一只可值得投资的股票!!!......
    51 0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HK01339)$
    长线持有保险板块,准备A股的保险板块金额转到H股来!主打一个港币的星际比高!厉害!3.70元一下补仓!
    5 0
  • W底突破结构已形成,人保能否迎来Beta行情?

    2025年Q1,中国人保交出了一份震撼市场的成绩单:净利润同比增长30%至50%,远超行业平均增速的10%-15%。这不是讲故事的炒作题材,而是实打实的利润兑现。在地产依旧承压、消费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下,一个稳定高分红、低估值、高现金流的央企保险巨头,开始被市场重新估值。

    一、净利爆发,打破低估魔咒

    这轮业绩的亮点不仅在增长幅度,更在于增长质量:
    • 承保端改善:综合成本率(COR)降至97%以下,意味着核心财险业务已脱离价格战泥潭;
    • 投资端提效:年化收益率突破5%,踩中债券反弹+股市结构修复双轮驱动;
    • 内含价值(EV)重估:随着利润增长,EV增速已由12%跃升至18%以上,估值中枢必然随之上移。

    市场此前对人保的低估,源于对其财险主业“天花板”判断过于悲观。但现实是:在利率企稳+政策托底+资产荒再现的2025年,人保成了为数不多的“估值洼地+基本面拐点”叠加体。


    二、技术形态配合,趋势确认

    从图形来看,人保A股已形成标准的W底突破结构,当前股价正温和放量上穿颈线位,MACD周线金叉,量能结构稳健。更重要的是,流通市值仅200亿,筹码集中度极高——财政部、中央汇金、社保等国家队合计持股超90%,真正的“市场安全垫”。

    这种极度集中+基本面反转的组合,一旦被主力资金盯上,股价弹性极大,估值修复的空间非常可观。


    三、对比同业,低估值是最大的红利

    目前中国人保A股的P/EV不到0.9倍,低于中国太保的1.1倍、平安的1.3倍,估值重心处于历史底部区间。而H股近四年累计涨幅120%,显著高于A股的85%,国际资金早已开始重估其价值。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重要信号:外资率先认可人保的长期经营改善,A股市场反应相对滞后,反而留下了配置空间。


    四、市场风格切换,人保正踩在“风口边缘”

    过去两年,市场聚焦高成长、高波动的科技成长股,但随着不确定性上升、利率下行、内外需疲软,高股息、低估值、业绩确定性成为资金新的锚点。保险股尤其是财险龙头,正在成为“价值回归+业绩安全垫”的新宠。

    特别是在政策层面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保险企业的长期价值将被重新定义,人保正是这个趋势中的超级Beta+防御型价值股。


    五、股价突破的催化剂清晰明确
    • Q2财险利润兑现,车险综改红利持续释放;
    • 第三支柱政策正式落地,带动健康险和养老险收入大幅增长;
    • 高分红预期支撑下,股息率超3%,吸引险资、社保、养老金等长线资金配置;
    • 行业内卷缓解,ROEV(股东内含价值收益率)回升,增强估值空间。

    如果你期待一夜暴富,那人保不是你的菜。

    如果你想要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中,找到一个基本面拐点明确、估值底部清晰、政策支撑持续、技术形态健康的权重股,那么——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正是那些“正在起舞的大象”。

    保险股不会如妖股疯涨,但它的确定性、持续性与估值修复空间,将远胜那些只靠讲故事维持注意力的题材股。

    当关税战爆发、周期轮回、风格切换、地产筑底企稳、消费复苏,利润稳健增长、股息率较高、有国家信用背书的保险券商银行股都值得关注。 $中国人保(SH601319)$
    ... 展开
    37 0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资负共振驱动业绩向好 中长期投资价值仍在

    事件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财险发布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2025Q1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6.52-134.45 亿元,同比增长30%-50%;中国财险
    0 0
  • 2900亿元保险巨头业绩持续高增长!预计Q1净利同比增长30%-50%

    信心来了
    52 0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30%到50%

    格隆汇4月13日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公布,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人民币116.52亿元到人民币134.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人民币26
    3 0
  • 中国人保(601319.SH):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30%到50%

    格隆汇4月13日丨中国人保(601319.SH)公布,本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16.52亿元人民币到134.45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6.89亿元人民币到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