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聚焦AI!机构密集调研人工智能赛道

公私募机构密集调研人工智能赛道,谢治宇、冯明远、傅鹏博、赵诣、冯波,邓晓峰、冯柳、董承非等知名基金经理现身。

近期,英伟达与苹果的接连大涨为AI热潮再添一把火,苹果AI的出现让人看到了AI在应用端大范围变现的可能。二季度以来,掘金AI赛道似乎也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共识,公私募机构纷纷积极调研人工智能赛道,不少“顶流”基金经理现身其中,他们关注的产业链包括半导体、芯片、计算机和软件等。

 

“顶流”基金经理积极调研

 

谢治宇在二季度调研了半导体设备公司华峰测控和国内CAD软件龙头中望软件。这两只股票并非第一次进入谢治宇的视野,兴全合润在今年一季度末持有华峰测控211.83万股,而中望软件在2023年二季度就获得了谢治宇布局,兴全合润当时新进189.09万股并一直持有。

中望软件还获得了其他基金经理的青睐。4月底,易方达百亿基金经理冯波同样现场调研了该公司。汇丰晋信基金的“顶流”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在去年四季度新进买入近150万股中望软件股份。

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调研了车载视频监控公司锐明技术。该公司面对投资者咨询时表示,目前已完成封闭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积累且应用到了智能清扫车上,但开放道路上的商用车从领航驾驶走向智能驾驶的道路还很长。

泉果基金赵诣调研了三花智控。今年一季度,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三花智控超2100万股。

赵诣和睿远基金傅鹏博都对立讯精密进行了调研。作为果链龙头,立讯精密曾是傅鹏博的心头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立讯精密仍然是傅鹏博的第三大重仓股,不过傅鹏博目前已退出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私募机构方面,高毅资产邓晓峰调研了宏发股份和捷捷微电,冯柳调研了海康威视,董承非调研了鼎龙股份。捷捷微电和鼎龙股份都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捷捷微电被提问“第三代半导体进展情况如何”“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鼎龙股份则被关心“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进展情况”“高端晶圆光刻胶业务节奏如何”。

海康威视是冯柳近几年重仓的代表,自从2020年其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以来,中间没有任何一个季度退出过。但在近期,冯柳已开始连续小幅减持海康威视。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冯柳分别减持800万股、1600万股,持股降至4.11亿股,占总股比为4.40%。

 

机构持续关注AI赛道

 

Wind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人工智能产业链受到主力机构的重点关注与调研。自动化设备公司中控技术获780家机构调研,成为二季度最受机构关注的AI赛道公司。此外,澜起科技、天孚通信、安克创新、海康威视等公司的被调研次数也位居前列。

分月份来看,4月,机构重点调研了天孚通信、立讯精密、德赛西威、澜起科技等公司;5月,机构重点调研了中控技术、工业富联、安克创新等;6月,机构密集调研了敏芯股份、远光软件、高新兴等企业。

在对中控技术的调研中,机构主要了解了该公司在工业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浪潮下的战略布局、6月初在新加坡全球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的产品等方面。中控技术表示,公司依托扎实的工业数据基础,在工业AI领域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工业AI产品及解决方案,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AI+数据”核心竞争力。

数字芯片公司澜起科技在调研中透露,随着支持DDR5-6400RDIMM内存模组的服务器CPU平台上市,公司的DDR5第三子代RCD芯片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出货。并且,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PCIe5.0Retimer芯片的市场规模较上一代有大幅提升。

在对立讯精密的调研过程中,机构提出的问题包括:大客户的AI应用落地到终端将会如何体现?未来是否会结合人工智能改善生产线?立讯精密则表示,MR/AR/VR类产品会有更多的可进一步发挥的空间,但在当前市场已相对成熟的手机、穿戴类产品上,落地速度会快一些。

对于AI行业的发展,中银证券认为,端侧AI的落地有望持续培养用户使用AI服务的习惯,能够在细分领域打造更丰富的功能。AIPC和AI手机的兴起将引发竞争格局的重新定义,AI将推动市场向技术创新和聚焦用户体验的方向转变,具备先进AI布局和完整生态系统的厂商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