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民生证券
研究员:崔琰/乔木
我们预计公司2025 年销量有望达到45 万辆以上,较2024 年的19.1 万辆,同比大幅提升,进入高速增长区间。我们预计,汽车毛利率有望由不足10%逐步上移至10-15%,公司或将于在2025Q4 实现季度净利润转正。
降本增效兑现,成本控制优化。公司持续推进渠道改革,进行直营加盟销售体系整合、三大车型平台负责人更换、供应链反腐开展、“木星计划”方案提出等一系列内部体系调整,重新聚焦智能化标签,从根源上提升产品迭代输出能力,增强渠道下沉能力,强化成本控制优化。同时,公司持续深化与大众集团合作,签署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发挥双方互补协同优势,实现技术创收、降本增效与知名度提升。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定位、组织架构等方面能力已经初步优化,而高管层换血与渠道改革推进有助于公司从根源上变革增效,叠加与大众集团合作的持续深化推进,降本增效措施逐渐兑现,有望进一步提升毛利率,增强长期竞争力。
智驾平权率先推行,强化智驾品牌标签。公司坚持全栈自研,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深耕智驾技术,智驾水平位于车企第一梯队;图灵芯片为AI 体系构建保障充足算力。小鹏P7+成为全球首款将城市智驾方案下探至20 万元以内的产品。
公司推行率先推行低成本智驾,实现20 万元以内主流市场高阶智驾的突破,可触达总量约为1,200 万辆/年的市场空间。远期展望,若5%的主流价格带用户对高阶智驾存在购买意愿,将有至少60 万用户成为公司的稳定客户来源。看好公司能够通过提供越级智驾配置占据该价格段独有竞争优势,拓展销量增长潜在空间,推动科技平权的实现;同时强化公司智驾品牌标签,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智能化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持续向上,通过智驾产品价格的下探,实现技术平权,重塑品牌认知,带来销量提升。预计公司2025-2027 年收入分别为945.8/1,476.3/1,700.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45.5/74.5 亿元,对应2025 年4 月15 日港股收盘价78.80 港元/股(港元对人民币汇率1:0.92),PS 为1.5/0.9/0.8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车市下行风险,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出海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