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阎贵成/刘永旭/武超则/尹天杰
公司依托“无线通信+北斗导航”核心优势,构建覆盖空天地海的立体化业务蓝图:无线通信全频段技术稳居行业前列;北斗业务实现“芯片-终端-系统”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引领三代换装并拓展交通、低空经济等民用场景;航空航天板块突破重型无人机整机制造,打入国际供应链;数智生态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打开增长空间;前瞻布局AI+、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领域,产业链布局领先。未来,随着北斗三代规模化换装、低空经济政策红利释放、卫星互联网终端量产及AI 军事化应用落地,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式增长。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49. 20 亿元(YoY -23.71%),归母净利润0.53 亿元(YoY -92.44%),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73 亿元。
简评
1、受行业影响业绩短期承压,加大研发前瞻布局新兴领域。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20 亿元,同比减少23.71%;归母净利润0.53 亿元,同比减少92.44%,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 73亿元,同比转亏。2024Q4 营收11.53 亿元,同比-52.23%,归母净利润-1.32 亿元,同比转亏,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转亏,环比亏损扩大。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以及公司在2024 年,公司在北斗、无人系统、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芯片、6G、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增加,并大力拓展民品业务,公司净利润出现季度亏损。
2024 年全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8.79%(-3.80pct),销售净利率2.17%(-9.2pct)。费用率方面,全年期间费用率达29.30%(+7.05pct),主要系研发费用占比显著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44%/6.76%/-0.11%/19.21%,分别同比变动+0.30/+1.48/+0.53/+4.74pct。公司持续加大新兴领域研发投入,有望构筑竞争优势。随着未来高毛利的北斗业务增长和无线通信收入恢复,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2、无线通信全频段覆盖巩固优势,新技术突破开拓市场。
公司在无线通信领域保持全频段覆盖优势,主导产品涵盖短波、超短波、卫星通信等多场景,曾参与国庆阅兵等重大项目。技术多点突破,下一代短波/超短波产品获新平台订单,天通卫星终端首次进入细分市场,数字集群产品中标机构用户5G研制项目,铁路5G-R 基站通过核准,为新一代铁路通信系统建设奠定基础。公司深度参与卫星互联网国家工程,完成信关站、终端在轨试验,巩固军工通信龙头地位。
3、北三规模换装期需求乐观,公司持续拓展民用市场并深化中移合作。
作为北斗全产业链布局的领军企业,公司推出多型号芯片及终端产品,成为特殊机构市场品类最全的供应商,并实现二代向三代换装的规模化交付,目前仍处于北斗三号的规模换装期,相关需求预计持续增加, 相关市场空间广阔。民用市场,公司中标河北交通车联网项目,完成首个省级运输车联网北斗替代案例,参编3 项北斗国家标准,推动北斗三号短报文民用化进程;深化“北斗+5G”融合,布局智能交通、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开发车路协同系统及多源感知平台。战略合作方面,中国移动连续增持股份至1.97%并派驻董事,双方在行业应用、空天地一体化等领域形成深度协同,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尽管公司全年营收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但技术先发优势与全产业链能力为长期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4、航空航天整机制造实现突破,数智生态开辟新赛道。
航空航天领域包括模拟仿真业务、飞机零部件业务和民航通导业务,实现“从部件到整机”的跨越: 驰达飞机发布首架“九天”重型无人机,跻身高端无人机制造商;摩诘创新推出适配多机型的轻量化飞行模拟器, 并首次突破无人机模拟系统。民航通导业务紧跟“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着力拓展国际市场。
公司作为中国移动A 级供应商、铁塔五星代维单位,海格怡创中标湖南移动室分集成、广东铁塔一体化施工等核心项目。公司积极拓展智慧城市新场景,成功切入智慧城管、集成服务领域,开发“北斗+5G+C-V2X” 车路协同系统,布局智慧交通云控平台。依托CMMI5 级资质,数智化解决方案覆盖全国20 余省市,数智生态2024全年营收23.69 亿元,实现同比增长。
5、创新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扩大领先优势。
在 AI 技术军事化领域,前瞻布局,持续突破。公司前瞻性战略布局无人系统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在行业内具有先发与核心技术优势。公司无人通信系统从地面平台成功拓展至全域多种平台,实现在无人集群通信领域突破;无人系统与平台成功取得无人机系统型号研制资格,成为公司首个无人机系统型号研制项目; 完成机构用户市场首个型号首批无人车研制生产和交付,持续提升整车型号研制和核心产品研制能力。
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完成多款产品的在轨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终端研制经验;持续引领波形体制迭代, 进一步将业务范围从芯片、应用终端、信关站扩大至网络运营及运维服务领域;紧跟产业落地步伐,中标用户首款产品化窄带数据终端,市场份额可期;公司紧抓“汽车直连卫星”大众化应用机遇,开展多家大型车企乘用车上装测试,为下一步卫星通信设备及通导产品量产上车奠定基础。2024 年,公司在低空、电力、芯片、卫星互联网等民用领域获得科研合同金额同比增长三倍多,成效明显。
依托通信、导航技术积累,公司深度参与广州A 类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推出“天腾”空域管理平台,构建“ 通信+监视+定位”低空智联网。发布“九天”重型无人机及轻量化模拟器,适配物流、巡检等多场景;联合运营商推进5G-A 通感一体化试点,抢占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先机。全年新增低空相关科研合同金额同比翻倍,成为区域低空经济核心服务商。
6、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公司作为军工信息化与民用新基建双轮驱动的领军企业,依托“无线通信+北斗导航”核心优势,构建覆盖空天地海的立体化业务版图。未来,随着北斗三代规模化换装、低空经济政策红利释放、卫星互联网终端量产及AI军事化应用落地,公司军民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凸显,在国防信息化升级与数字新基建浪潮中持续领跑,业绩有 望迎来拐点式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74 亿元、73.54 亿元和87.74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 亿元、5.84 亿元和8.65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66x、75x、32x,维持“买入”评级。
7、风险分析
军工订单落地不达预期。军工产品具有比较明确的“以销定产”属性,在下游客户给出订单后,公司组织生产 交付工作,但军工订单落地节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果订单落地节奏放缓,公司在生产交付以及后续确认收 入方面的工作将会延迟,对公司业绩表现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未来型号装备研制、列装进度不达预期。军品研制生产工作有较为严格的流程要求,往往需要通过前期较长周期的研制工作,产品定型后,再根据客户需求进入量产、列装阶段,如果在此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延迟, 则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造成当期业绩表现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