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申万宏源研究
研究员:马昕晔/宋涛/李绍程
改性塑料需求向好,具备高值化发展空间,公司销量有望维持高增长。国内塑钢比仅为3:7(全球5:5),塑料改性化率仅约25%(全球50%),未来仍有巨大提升空间。以旧换新刺激家电销售,叠加新能源汽车高景气,我国改性塑料需求未来复合增速有望维持7%增长,且低空经济与机器人赋予高值化成长空间。公司在改性塑料业务上与多家国内大型家电、汽车等主流企业深度绑定,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改性塑料销量占全国比重由22 年的2.3%上升至23 年的3.4%,营收比重由22 年的2.7%,上升至23 年的3.3%,在行业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倾斜的背景下,公司改性塑料销量有望维持高增长。
复合材料瞄准新能源市场,充电桩及电池包话语权较强。公司复合材料业务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充电桩、乘用车电池盒、受电弓、风电、轨道交通等领域,其中SMC系列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下游客户包括特锐德、特来电等;HP-RTM 工艺巧克力超薄电池包产品目前已实现对宁德时代、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客户的批量供货。
大化工+大健康双主业协同,一体化布局迎来放量。公司战略投资PP、PS 等石化材料,参与国安化工重整进一步延伸至苯乙烯,实现产品的纵向一体化,25 年香港石化及国恩东明陆续开始放量。同时公司横向拓展健康医美产业,通过定增+协议转让的形式收购东宝生物21.18%股权,布局明胶、生物医药、医美、个人护理等细分行业,与子公司益青生物药用空心胶囊业务协同,益青生物现有390 亿粒空心胶囊产能,新项目投产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至700 亿粒。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24-26 年收入分别为201/223/26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5/7.06/9.36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1%/8%/33%,EPS 分别为2.42/2.60/3.45元/股,3 年归母净利润CAGR 为26%。公司2025 年PE 约10 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PE26 倍。考虑到公司改性塑料放量确定性较高,持续深化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大化工与大健康两翼协同发展,我们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达预期;2)油价大幅波动;3)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