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辉煌科技(002296):毛利率持续提高 铁路设备更新改造带来发展空间

11-13 00:00 68

机构:中原证券
研究员:刘智/李璐毅

  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三季报,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74 亿元,同比增长5.83%,归母净利润为1.34 亿元,同比增长21.24%;2024Q3实现营收1.41 亿元,同比下降36.90%,归母净利润为0.22 亿元,同比下降56.46%。
  点评:
  综合监控系统产品在河南区域内有较强优势。公司主要客户是国铁集团下属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及大型企业自备铁路的建设方。公司产品主要分为监控产品线、运营管理产品线、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产品线四大系列,适用于国家铁路(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等多个制式,可用于新建线路、既有线路升级改造、运营维保服务等不同领域。公司在获得产品和服务订单后,经过安装、现场调试、用户验收等环节后投入使用并确认收入,此过程周期一般为1-3 年左右。截至2023 年末,公司各主要产品分布在18 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普速、高速线路(车站)上,其中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已累计开通4000 多个站场;高铁防灾监控系统累计开通13500 多公里高铁线路,现场监测点3100 多个。2024H1,监控产品线、运营管理产品线、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收入占营收比分别为80.09%、3.95%、8.74%、3.36%。公司在国铁行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综合监控产品在河南区域内有较强优势,在轨道交通行业被广泛认可。
  毛利率显著提升,降本增效促进利润释放。公司在国家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订单项目完工确认和收入确认均直接受建设进度影响,尤其城轨业务中综合监控产品项目订单单个额度较大,单个项目完工开通验收后确认收入额度占年度总营收比例较大。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4.09%,同比提高10.98pct;净利率为28.34%,同比提高3.51pct;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69%、11.72%、-0.75%、13.39%,同比-2.76pct、-9.9pct、-0.18pct、-0.64pct。公司未来毛利率水平与未来完成收入确认的项目中,同类高毛利项目的占比有关,该比例数据将与2024 年度各类交付项目的收入确认进度密切相关。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有所提升,降本增效有助于未来利润释放。此外,公司对既有在售产品的智能化、移动化升级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增强成熟产品核心竞争力。
  陆续中标多个项目,在手订单稳中有升。2024 年7-11 月,公司陆续中标多个项目,其中包括:哈佳铁路、哈齐客专自然灾害及异物  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服务(订单金额1001.55 万元)、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订单金额677.97 万元)、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道岔融雪系统(订单金额930 万元)、连云港港口铁路智能化调度指挥系统改造工程智能调度系统设备(订单金额592.6 万元)等。公司生产经营稳定,伴随着新业务拓展及原订单交付,在手订单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
  2024 年以来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轨道交通行业延续过去十多年来的高位投资态势。根据国铁集团统计,2024 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12 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国铁路投产新线1820 公里,其中高铁1210 公里;截至2024 年9 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 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 万公里。
  2024 年以来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额度与增速均创新高。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24H2 预计将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超600 公里,全年新投运城轨交通线路总长度预计超800 公里。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预计增加铁路营业里程1.9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增加1.2 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3400公里;以“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主骨架,以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衔接,以部分兼顾干线功能的城际铁路为补充。从轨道交通行业总体上看,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持续增加,行业发展延续过去十多年来的高位投资态势。未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将继续高质量建设和发展,设备更新改造需求随相关宏观政策的落地逐步释放,整体投资有望持续保持高位,市场容量巨大,公司研发创新及持续发展仍存在较大空间。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是轨道交通设备供应商及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铁路相关设备更新改造计划逐步落地,有望增加公司产品未来市场机会。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 亿元、2.29 亿元、2.57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8.07X、15.77X、14.07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