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刘凯
公司具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是少数同时具有薄膜及电容产品的公司。公司具备行业特有的电容器用聚丙烯光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专业化及规模化生产,能更好地保证产品品质和有效地发挥规模效益。
股权激励计划首次实施。2023 年12 月,公司向192 名激励对象授予895.30 万股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数量为895.30 万股,授予价格为3.91 元/股。2024-2026年解除限售条件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1)该年度每股收益不低于0.13、0.15、0.17 元/股;(2)该年度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5%、25%、55%(以2022 年为基数);(3)该年度成本费用占收入比重不高于93%/92.5%/92%。股权激励目标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于公司业绩及成本控制的信心。
新能源用超薄型薄膜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募资扩产薄膜材料项目。从产业链格局来看,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薄膜电容器生产国,但中高端领域的配套能力较为薄弱,全球薄膜电容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特别是核心原材料超薄型聚丙烯薄膜的产能严重不足,长期依赖进口。2023 年8 月,公司定增募集资金4 亿元,用于新能源用超薄型薄膜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格为6.98 元/股,由公司控股股东大江投资等7 名发行对象认购。公司具备电容器用聚丙烯光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截至2023年,公司拥有7 条(不含1 条在建生产线)聚丙烯薄膜材料生产线、2 条聚酯薄膜材料生产线、多台金属化镀膜、薄膜电容器生产设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薄膜材料紧缺性缓解,毛利率有所下滑,我们下调2024-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2/1.40 亿元(调整幅度为-39.6%、-31.0%),新增2026 年预测为1.78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31x、23x、18x。公司为国内领先的薄膜电容及聚丙烯薄膜材料生产商,薄膜材料募投项目进展顺利,有望带动材料及电容业务高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原材料聚丙烯颗粒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建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