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湖北宜化(000422):主营产品量价齐升 资产质量逐步改善

06-26 00:00 22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杨林

  事项:
  公司公告:2024 年6 月24 日,公司发布公告,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湖北宜化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降解新材料”)100%股权(以下简称“交易标的”),转让底价不低于经备案的交易标的评估值15,118.75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降解新材料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国信化工观点:1)主营产品量价齐升,公司有望实现业绩高速增长;2)公司稳步推进多种资源布局,具备生产原料优势;3)公司逐步剥离低相关度资产,专注主营业务发展。
  公司为磷肥、氮肥行业龙头,资源优势显著。此外,“节能降碳方案”持续推进,公司产品PVC、合成氨、磷酸二铵、电石等行业格局或会有持续改善的空间。我们曾在上篇深度报告中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6/12.1 亿元,考虑到二季度以来公司产品价格上行且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向上调整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8/10.7/12.7 亿元(相比上次预测结果增加21%/12%/5%),EPS 分别为0.93/1.05/1.24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3/12/10X。考虑到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以及成长性,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公司有望实现业绩高速增长湖北宜化是我国化肥、聚氯乙烯塑料龙头,主营产品包括尿素、磷酸二铵、PVC、烧碱等。公司具有126万吨磷酸二铵产能(权益产能96 万吨),216 万吨尿素产能(权益产能126 万吨)。2024 年4 月7 日,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投资金额3 亿元回购了宜化肥业32.43%股权,对应磷酸二铵年化权益产能提升了31.33万吨.产品价格方面,二季度磷酸二铵国内价格延续了一季度旺季价格走势,此外产品出口价格不断上行,盈利能力稳定提升。尿素方面,公司尿素装置于今年1-2 月例行停产检修,二季度起实现满产满销,二季度起尿素现货价格持续上行,预计二季度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公司稳步推进多种资源布局,具备生产原料优势
  公司及控股股东层面具有丰富的煤矿、磷矿资源。煤矿方面,子公司新疆宜化拥有3000 万吨/年的煤矿产能,该煤矿探明煤炭储量约为28.2 亿吨,煤品质量稳定,露天开采成本极低。2023 年新疆宜化实现净利润22.42 亿元,当前上市公司持有新疆宜化35.6%股权,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有新疆宜化40%股权,国资委曾承诺解决新疆宜化与湖北宜化同业竞争问题,后续公司利润中枢将持续增厚。磷矿方面,宜化集团自有磷矿目前总产能为330 万吨/年,后续磷矿规划产能为140 万吨/年;公司间接参股的江家墩矿业有磷矿开采权,其保有资源储量1.3 亿吨,目前东、西部矿段分别有磷矿产能150 万吨/年、30 万吨/年,可用于公司磷铵产品的生产。江家墩矿区东部矿段P2O5 平均品位23.00%,属于中品位磷矿,采矿许可证已于2023年11 月27 日办理完成。公司以磷矿资源为依托形成了“采选加一体化”优化配置的产业链,磷矿实现全层开采,选矿实现低品位磷矿高精度分选,加工实现梯级利用,高品位磷矿用于磷精细化工和高浓度磷复肥生产,中低品位磷矿用于普通磷肥生产和选矿,副产品磷石膏用于生产水泥缓凝剂或建材,形成了符合循环经济思想和绿色发展要求的产业群。丰富的上游资源可有效满足公司原料需求。
  公司逐步剥离低相关度资产,专注主营业务发展根据2024 年6 月24 日公司公告,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湖北宜化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降解新材料”)100%股权,转让底价不低于1.5 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降解新材料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3 年降解新材料核心产品PBAT 市场景气度较低,根据公司公告,2023 年降解新材料亏损9207 万元,2024 年1-4 月亏损2622 万元,影响了上市公司Q1 利润水平。我们认为,随着后续子公司股权的成功转让,将有效为上市公司减亏约1 亿元。
  投资建议:
  公司为磷肥、氮肥行业龙头,资源优势显著。此外,“节能降碳方案”持续推进,公司产品PVC、合成氨、磷酸二铵、电石等行业格局或会有持续改善的空间。我们曾在上篇深度报告中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6/12.1 亿元,考虑到二季度以来公司产品价格上行且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向上调整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8/10.7/12.7 亿元(相比上次预测结果增加21%/12%/5%),EPS 分别为0.93/1.05/1.24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3/12/10X。考虑到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以及成长性,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安全生产的风险、安全环保政策趋严的风险、公司内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