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海兰信(300065):海洋灾害防治项目订单启动 UDC业务稳步推进

06-23 00:00 174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刘永旭/阎贵成/武超则

  核心观点
  公司专注于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领域,构建船舶远程信息服务体系,并在技术方面保持领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随着中国造船业需求明显复苏,公司有望受益。基于在海洋信息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投入募集资金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目前公司已经在海南全面开建全球首例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同时规划上海区域某海上风电场“海底数据中心+海洋能源”示范项目;同时公司近日中标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大单,未来有望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欧特海洋于近日收到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EPC+O)的《中标通知书》,中标价格为7.25 亿元,工期为180 个日历天。
  简评
  1、中标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大单。
  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欧特海洋于近日收到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EPC+O)的《中标通知书》,中标价格为7.25亿元,工期为180 个日历天。公司以海洋观探测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打造综合海洋立体监测系统,构建海洋大数据平台,为涉海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上述项目的中标,有利于公司加速推进海洋观探测及数据集成技术与业务的协同发展,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维护性、容错能力强的综合解决方案。该项目中标后的实施,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营收稳定增长,经营质量有望改善。
  2023 年公司实现7.54 亿元,同比+4.04%,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大幅减亏,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48 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分业务来看,海事电子营收4.55 亿元,同比-14.6%,电子信息化营收2.81 亿元,同比+61.3%,环境与能源营收0.18 亿元,同比+32.1%。2023 年公司持续亏损主要受到计提应收票据、账款损失准备1.03 亿元,大幅减亏主要系2022 年计提资产减值5.60亿元。公司运营能力有所提升,通过剥离低质业务、处置不良资产等综合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2024 一季度营收0.47 亿元,同比-69.18%,实现归母净利润0.02 亿元,同比-48.02%,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转亏。24Q1 公司营业利润0.08 亿元保持相对稳定,所得税约570 万元同比增长78%,主要系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减少,相应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3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23%(+4.98pcts),净利率为-15.4%,同比改善,期间费用率为25.39%(-14.72pcts),其中销售费率9.76%(-2.13pcts),管理费率为10.09%(-6.49pcts),研发费率为5.87%(-2.31pcts),财务费率为-0.33%(-3.79pcts)。2024Q1 公司毛利率为34.91%(+4.78pcts),净利率为4.62%(+1.29pcts),期间费率为72.10%(+45.51pcts)。费用率上升主要系营收规模下降,公司目前仍处业务转型期,销售、管理费用明显下降,研发费用平稳增长,有利保障公司新业务拓展的顺利开展。
  3、公司专注于航海智能化与海洋信息化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业内领先。
  公司拥有船舶智能导航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船岸一体化通信系统、复合雷达系统等系列海事产品,构建船舶远程信息服务体系,为远洋、沿海、内河客户提供船舶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2023 年公司,船舱智能导航系统实现突破,营收4600 多万元,同时实现了海外市场的突破;VDR 实现了全国产化替代,做到了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可控,业务范围有望持续拓宽。
  公司固态雷达方面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3 年公司S 波段固态雷达彻底实现与国际接轨,雷达研发团队突破了固态X 波段雷达适用范围从内河使用扩展至国际航行,极大程度拓宽了X 波段固态雷达的应用市场。在船舶智能导航系统方面,持续投入研发,有效提高航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航运业的整体竞争力。公司在机舱自动化系统的研发方面与国内顶尖的海事大学和主机厂商合作,已在100 多条船舶上获得应用。公司在船岸一体化通信系统领域持续发力,该系统在超过100 条船舶上可靠运行,为船东远程管理船舶提供了有效手段。
  子公司欧特海洋是载人常压潜水系统(ADS)和专业海底设备方面的全球领先者。2023 年欧特海洋已经在海南省落地深海海底观测网产品。
  4、全力转型投入海底数据中心(UDC),相较传统IDC 优势明显。
  近年来超大规模人工智能(AI)模型和海量数据对算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司将智算与数据中心相结合作为海南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二期工程的一部分,开展海南海底智算舱以及算力运营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智能算力超过2000PFlops(FP16),该项目已经获得海南省当地政府的智算产业专项补贴。同时,公司目前正规划上海区域某海上风电场“海底数据中心+海洋能源”示范项目。该项目获得上海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目前正在加紧推进用海、用电等建设审批手续,未来有望支撑公司业绩增长。根据并行科技发布的公告,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拟向海兰云采购GPU 算力资源,合同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1.1 亿元。
  UDC 相比传统数据中心高节能、低成本、低时延。UDC 采用海水自然冷却,样机单舱PUE 低至1.1。服务器设备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且具备天然的物理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数据安全;对岸基资源占用少,可大规模部署,建造成本大大低于陆地数据中心。通过模块化生产,快速完成实际上线运行,单千瓦TCO(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比同等规模陆地数据中心低15%至20%左右;UDC 主要数据用户多位于滨海城市,可实现就近部署,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因此相较中西部地区陆地数据中心,UDC 距离优势显著。
  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专注于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领域,在智能航海、海洋观探测、海洋信息系统等领域建立了完整领先的技术、产品体系,核心技术自主可控;UDC 领域建设稳步推行,同时中标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大单,未来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 亿元、2.21 亿元、3.13 亿元,对应PE33X、24X、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新业务转型风险。海底数据中心(UDC)采用的相关技术和产品,经过国内外长期技术积累和验证,技术风险已相对较低。但由于海域、海底的环境相对于陆地具有复杂性,且涉及的系统多,各专业跨度大,多领域集成对项目未来的持续大规模拓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海洋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受海洋环境影响大,存在因自然条件影响导致新接订单的工期延后的风险。
  承接业务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海洋观探测和智能船舶与航行系统当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下游需求因行业发展、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不及预期,则会持续影响公司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