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中国船舶(600150):与大周期向上共振 全球龙头Α优势凸显

06-17 00:00 60

机构:长江证券
研究员:赵智勇/韩轶超/王贺嘉/臧雄/张宜泊/屈奇

  船舶行业景气周期向上趋势明确,更新+环保带动主力船型复苏2020 年后船舶行业复苏进入快速上行期,替换需求逐步显现,未来10 年交付价值量CAGR有望达10%以上,叠加环保政策对新能源船型的需求,集装箱船、气体船结构性景气周期后,油轮、散货船有望继续放量。截至24 年4 月VLCC 船在手订单48 艘,MR 船在手订单211艘,均高于2023 年全年水平。虽然供给收缩推动集中度抬升,短期内扩建产能难度较高,但在产能强约束、景气上行背景下价格端强势表现有望持续,船价仍有上涨空间。如新签VLCC价格已经涨至约1.3 亿美金,新船价格仍在持续提升。
  中国造船业全球竞争力提升,本轮周期盈利中枢有望超越历史随着21 年开始全球造船行业景气上行趋势明确,船价上行等贡献营收增量,2023 年和24Q1船舶板块营收加速增长;受益于规模化效应叠加成本管控等,扣非净利润显著改善。供给端来看全球订单向头部船厂集中趋势明显,截至2024 年5 月在手订单CR5 为53%,CR10 为69%,中国手持订单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4 年5 月继续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造船交付占比约55%。造船行业成本发生和收入确认时间错位,且产能强约束背景下的船价仍有继续上涨空间,同时受产业政策+海运贸易发展+成本优势等因素影响,中国造船在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我国在高附加值船型领域的份额增加,全球船型中新燃料船型占比提升,共同驱动船舶板块盈利能力上限有望超越上一轮周期高点。
  中国船舶与大周期向上共振,占据领先地位优势明显中国船舶扣非归母净利润在24 年Q1 扭亏为盈,2023 年年报和2024 年1 季报显示盈利拐点已经出现,后续随着订单进入集中交付期,盈利能力有望逐季改善。公司作为全球造船龙头,2023 年紧抓市场,在船价上涨大背景下承接各项业务订单均有较大幅增长,公司全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28 艘,交付民品船舶81 艘,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122.8%,承接修船299 艘,目前公司手持订单及新承接订单交船排期已至2028 年。近年来受环保政策驱动+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球船型结构向大型化、高端化、双燃料船型等方向发展趋势明显。中国船舶凭借其研发优势、人才优势、产品结构优势,在高端化船型方面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带动盈利端有较大改善空间。公司作为船舶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船上市平台,有望受益于后期资产整合。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7.1 亿元和94.9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30、18 倍,维持“买入”评级,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
  1、新接订单价格弹性不及预期;
  2、大宗商品降价情况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