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早盘涨跌不一,截至午盘,沪指涨0.6%,深成指涨0.15%,创业板指跌0.08%,北证50指数跌4.12%,全市场半日成交额16144亿元,较上日放量2076亿元。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光刻机概念股开盘走强,张江高科
$张江高科(SH600895)$ 、永新光学
$永新光学(SH603297)$ 均2连板,茂莱光学
$茂莱光学(SH688502)$ 等跟涨。
消息面上,广东近日印发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其中提出,大力推动刻蚀机等光芯片关键装备研发和国产化替代。
开源证券指出,科技自立打头阵,重视光刻机产业链国产化机遇。
光伏板块延续强势,双良节能
$双良节能(SH600481)$ 6连板,协鑫集成
$协鑫集成(SZ002506)$ 、森特股份
$森特股份(SH603098)$ 等跟涨。
消息面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
中原证券表示,光伏板块处于大周期估值区间低位,行业存在超跌反弹机遇。
稀土永磁概念持续强势,西磁科技
$西磁科技(BJ836961)$ 、九菱科技
$九菱科技(BJ873305)$ 30cm涨停,
消息面上,对于缅甸稀土开采停滞,中国稀土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相关信息。目前,公司有自采矿,能保证自身所需。
有色股集体走强,华锡有色
$华锡有色(SH600301)$ 、云南锗业
$云南锗业(SZ002428)$ 、东方锆业
$东方锆业(SZ002167)$ 等集体涨停;
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24Q3有色金属板块整体被基金减持,但仍处超配状态,铜、金板块被减持较多。基本面上,看好铝、稀土磁材及PCB铜箔/CCL覆铜板板块。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海外软着陆和国内需求回暖预期共振,利好工业金属板块,就铝而言,铝土矿—氧化铝错配有望持续,且随着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将至,看好2025年铝产业链总体错配带来的投资机会。而稀土、PCB铜箔/CCL覆铜板需求端增量有望继续演绎,供给端又已形成良好格局,看好相关公司量价齐升的机会。
白酒股强势反弹,水井坊
$水井坊(SH600779)$ 触及涨停;
信达证券发布研报称,2024Q3食品饮料跑赢上证指数5.82pct,2024Q3集中度持续提升。截止至第三个季度,资金偏好于龙头企业,白酒大幅加仓,配置进一步集中;机构对液奶需求较为悲观,伊利减仓较多;啤酒方面,市场对啤酒高端化结构升级较为悲观,青啤持仓提升;零食行业回调,对于偏成长性风格的板块短期情绪回落,个股估值回落明显;速冻板块加仓明显,调味品板块有所分化。
下跌方面,智谱AI概念陷入回调,因赛集团
$因赛集团(SZ300781)$ 、创意信息
$创意信息(SZ300366)$ 跌超10%;智驾概念股走弱,大唐电信
$大唐电信(SH600198)$ 跌停;华为欧拉概念走低,艾融软件
$艾融软件(BJ830799)$ 领跌。
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下跌个股超3700只。
盘面上,稀土永磁、金属新材料、小金属板块涨幅居前,DRG/DIP、华为欧拉、智谱AI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国金证券:维持对本轮反弹行情乐观态度
显著“宽货币+宽财政”均作用在居民、企业及地方政府的“负债端”,通过弥补负债缺口、降低负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资产负债表改善,从而为未来轻装上阵、促消费、投资及激活国内经济作充分准备——这意味着“控风险”是当前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将对应估值筑底,即“市场底”夯实。同时,我们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国内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数据均有望迎来边际改善,故维持对本轮“反弹”行情乐观态度。考虑到“盈利底”未现,预计难以出现“科技-消费-周期”等大类板块的景气轮动,反而应当重视“分母端弹性”+“分子端掣肘弱”,看好中盘+超跌+低估值+回购+并购预期的“成长>消费”方向,结构上聚焦“科技牛”。
【大行报告精选】中原证券:光伏产能清出程度或加深 关注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中原证券发布研报称,鉴于光伏板块已陷入深度亏损,主材环节面临亏现金流局面,以及反恶性竞争政策层面的影响,预计产能出清程度会加深。头部企业有望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优势以及资金实力渡过行业低谷,实现持续成长。光伏板块作为周期和成长双属性叠加的行业,股票具备较高的贝塔值。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板块处于大周期估值区间低位,行业基本面有望触底的背景下,行业存在超跌反弹的机遇。
中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10月光伏指数明显反弹,个股赚钱效应良好。
本月光伏行业大幅上涨9.22%,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细分子行业大部分上涨,太阳能电池片、硅片、导电银浆、硅料、光伏设备涨幅居前。部分前期超跌个股涨幅巨大,钧达股份、双良节能、聚和材料、晶澳科技、福莱特涨幅靠前。
行业协会呼吁不要低于成本销售与投标光伏组件,美国商务部考虑对特定太阳能电池产品部分撤销双反。
从光伏板块三季报来看,产能过剩导致的行业盈利困难在各家公司报表已有充分体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测算出2024年10月份的光伏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为0.68元/W,协会呼吁制造企业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
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从而引导投标方将投标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履约能力上。美国商务部正在启动变更情况审查(CCRs),考虑对特定小型、低功率、离网型CSPV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部分撤销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
9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有所好转,海外光伏产品出口走弱。
9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0.89GW,同比增长32.38%,环比增长26.91%。9月太阳能电池组件出口数量5.37亿只,同比增长25.8%,出口金额143.72亿元,同比下滑40.7%。
多晶硅料供给小幅回升,月底光伏组件龙头提价。
2024年9月多晶硅产量为13.80万吨,环比上涨6.36%,多晶硅出口量为4572.3吨,环比增长13.10%。9月国内硅片产量44.31GW,环比下降15.76%,单晶硅片厂家开工率保持低位。目前多晶硅产商以检修或降负荷为主,对硅料的供应量有显著的约束作用。多晶硅、硅片和太阳能电池片价格基本平稳,光伏组件价格低迷但受龙头月底提价等影响后续价格有望企稳。
投资建议: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建议关注光伏玻璃、胶膜、一体化组件厂、多晶硅料、钙钛矿电池设备、光伏逆变器、电子银浆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风险;全球装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阶段性供需错配,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