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早盘低开高走,创指半日涨超3%。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190.63点,涨0.67%;深成指报10054.43点,涨1.64%;创指报2100.37点,涨3.29%。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贵金属板块盘初拉升,晓程科技
$晓程科技(SZ300139)$ 、中金黄金
$中金黄金(SH600489)$ 、山金国际
$山金国际(SZ000975)$ 、山东黄金
$山东黄金(SH600547)$ 集体拉升。
点评:消息面上,黄金触及2700美元大关。民生证券指出,金价中枢有望继续上移,看好黄金长牛机会。
半导体板块走高,富乐德
$富乐德(SZ301297)$ 、晶华微
$晶华微(SH688130)$ 双双20cm涨停;
消息面上,台积电三季报业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业绩显示,该公司今年三季度公司营收约新台币7596.9亿元,同比增长39.0%,环比增加12.8%;税后纯益(净利润)约新台币3252.6亿元,超过市场预估的2993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54.2%,环比增加31.2%。业绩指引方面,台积电预计第四季度销售额为261亿美元至269亿美元,超出市场预估的249.4亿美元。
有分析师指出,台积电在季度业绩超过预期后上调2024年收入增长目标,缓解了市场对全球芯片需求和人工智能硬件繁荣可持续性的担忧,向投资者表明其对芯片的需求依然强劲。天风证券认为,半导体行业周期当前处于长周期的相对底部区间,短期来看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受益于新款旗舰手机发布、双十一等消费节等因素影响预计行业终端销售额环比持续增长。
飞行汽车活跃,威贸电子
$威贸电子(BJ833346)$ 、纵横通信
$纵横通信(SH603602)$ 、光洋股份
$光洋股份(SZ002708)$ 、国安达
$国安达(SZ300902)$ 等多股活跃。
消息面上,10月18日,2024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安徽芜湖举办。奇瑞在展厅展示了一款奇瑞飞行汽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飞行汽车是原型机,目前正在研发中,已成功试飞,试飞距离大约80公里。这款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没有方向盘、油门等,汽车支持飞行及行驶两种模式无人驾驶,可实现陆空无人驾驶模式切换,助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持续强势,凯旺科技
$凯旺科技(SZ301182)$ 涨停封板;
长城证券认为,根据QYResearch预测,到2029年,全球高速直连铜电缆市场的总规模预计将跃升至17亿美元的高度,标志着高速铜缆技术正迈入大规模应用的繁荣阶段。
东方证券发布研报称,作为计算能力的核心载体,数据中心在算力高需求的驱动下,其相关的服务器领域及上下游产业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扩展,基于这一趋势,铜连接方案因其低成本和低功耗的优势,预计在数据中心短距离连接中的市场份额将有所提升,从而推动行业发展。预计未来铜互联市场将迎来显著的增量需求。此外,国内各厂商已具备AI算力所需高速铜缆及其上游零部件批量化生产能力。
地产股延续跌势,渝开发
$渝开发(SZ000514)$ 跌超7%;银行板块走弱,贵阳银行
$贵阳银行(SH601997)$ 领跌;教育板块走低,国脉科技
$国脉科技(SZ002093)$ 跌幅居前。
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3800只。
盘面上,元件、非金属材料、铜缆高速连接板块涨幅居前,租售同权、房地产、教育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双11全面开启,看好四大投资主线
华泰证券发文称,双11全面开启,流量竞争激烈,国货龙头表现亮眼。今年双11呈现以下三大趋势:战线拉长,服务升级,补贴力度进一步加码。看好惠民生、促消费等政策落地显效,有望带动消费板块业绩向好与估值修复。重申推荐国货崛起、性价比消费、品牌出海、预期改善4条投资主线及相关龙头个股:1)国货崛起:优质国货龙头不断涌现,持续夯实品牌/产品/渠道优势;2)性价比消费:主打“好而不贵”的性价比消费有望持续快速增长;3)品牌出海:潮玩/餐饮品牌海外扩张持续推进,家电/家居供应链出海能力不断提升;4)预期改善:政策利好地产链情绪修复,看好家居、厨电等企业基本面逐步向好。
【大行报告精选】中信建投:看好地产链上下游公司的投资机会 有望受益于白名单信贷规模扩容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10月17日住建部提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后续可以继续加大力度,此次表态标志着城市更新改造的货币化安置方式的重启,释放出监管层决心推动地产去库存的重要信号,后续政策的落地与加码值得期待。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将从当前的2.23万亿元增加到年底的4万亿元,将进一步推动已售商品房的竣工交付,利好地产链上下游企业业务量的增加和回款速度的提升。
事件:10月17日,住建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共同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等。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重启货币化安置,信号意义重大。住建部提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并表示在前期工作做得好的基础上,后续还可以继续加大力度;货币化安置的资金来源包含开发性与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项借款、地方专项债、商业银行贷款。2015-2018年期间我国曾以央行提供的PSL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大力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有效推动了地产去库存进程;此次住建部表态标志着城市更新改造的货币化安置方式的重启,释放出监管层决心推动地产去库存的重要信号,后续政策的落地与加码值得期待。
白名单信贷规模扩容,利好地产链上下游企业。据金融监管总局介绍,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2.23万亿元,预计到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同时将贷款资金划拨至项目监管账户的时间提前。白名单信贷规模扩容,将进一步推动已售商品房的竣工交付,利好地产链上下游企业业务量的增加和回款速度的提升。看好地产链上下游公司的投资机会,有望受益于白名单信贷规模扩容。
风险提示: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主要在于销售、结转及房企信用修复可能不及预期:1、销售不及预期:地产市场销售目前仍处筑底阶段,未来有继续下行或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2、结转不及预期:销售疲弱导致房企销售回款较差,资金来源较紧张,项目的施工进度可能受到影响,或导致结转不及预期;3、房企信用修复不及预期:部分高杠杆的房企出险可能性仍存,导致行业整体信用修复进度缓慢,影响房企公开市场债务的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进而导致行业竣工及现金流压力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