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房贷者的陨落

人生不一定要把杠杆都拉满

一位天之骄女陨落。

昨天(7月3日),金融圈一位高薪高学历女性从业者传闻因降薪、房贷压力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登上热搜。

随后相关金融公司辟谣,确有员工离世但非跳楼,系个人原因与裁员无关。

不过,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个人自身原因,这位离世员工都令人颇为惋惜。

降薪阵痛

事实上,从新闻当事人的履历来看,几乎可以说是拿了一手人生好牌。

30岁,国内名校浙江大学本硕,曾获得过国奖、一等奖学金等多个荣誉,毕业后直接进入国内顶级的投行公司工作,百万年薪超越同龄人一大截。

如果能够踏踏实实工作,把工作这么多年来攒下的积蓄好好留在手中,绝对会是开挂的人生。

尽管从多个渠道了解,当事人并非百分百因为高位加了杠杆买了上海千万的房产,房价缩水并降薪导致无力偿还房贷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新闻事件之所以会受到关注,是新闻事件中出现了大家常常关注的“高杆买房+降薪”元素

买房贷款,降薪都是经久不衰的热议话题。

于是,中金公司薪酬缩水的话题也同样登上了热搜。

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2021年度该公司人均应付薪酬约为116.43万元,人均实发为93.90万元,2023年降至70.04万元,减少46.39万元,累计降幅约39.84%。

另外根据Wind金融终端一季报估算,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应付薪酬约为10.52万元,而2023年同期为16.64万元,同比降幅约36.78%。

而这位金融从业者仅仅是金融行业的一个缩影。

就整个金融领域来看,近期金融圈关于降薪、退钱、离职的话题一直稳居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

比如6月26日就有新闻报道,公募基金业内传闻要求2023年已发超过290万的薪酬退回,媒体已经证实部分央企系公募基金已经启动退薪工作,要求自2022年起年收入超出标准的退薪,只是说标准并非公众讨论的290万界线。

这还仅仅只是金融领域的冰山一角。

根据新闻消息,连四大行中的建行这两天也都被证实进行了降薪10%。但根据各个银行体系的员工反馈,实质现在银行的降薪幅度已经不止10%,有的甚至已经降了50%。

而时间再往前追溯,上市银行在公开披露的财报信息中显示,2023年就有10家上市银行详细公布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累计“反向讨薪”金额近亿元,披露人数超7000人。

要知道,金融行业是除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以外,全国平均薪酬最高的领域。

根据202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约为19.76万元。

如今如果连数一数二领域的薪酬都要缩水,就更不用说其他行业的收入水平了。

这对楼市而言便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没买房的不会买了,二是有房贷的断供风险将会增加。

上海楼市现状

从网络流传的事件缘由来看,当事人据说是由于去年10月参与了上海弘久新弘北外滩打新,以单价15.6万/平,贷款1177万元,分30年偿还,每月房贷5.6万上车。

在几个月后出现首付已经亏没,与此同时本人和伴侣都双双遭到降薪,最终心理出现抑郁症状而选择结束生命。

如果真的是因为降薪还不上房贷,这位天之骄女到底有没有补救措施?是不是一定要走上绝路?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要解决房贷还不起的问题,至少办法不会少于三种。

比如果断选择卖房了结部分房贷,减少部分日常开支,认亏出局,先减轻一部分包袱,后面再从长计议。

比如和银行协商延长还款,给自己缓冲时间,减轻短期压力;

比如实在谈不了延期还款,也无法卖房,选择积极配合法院法拍,即使拍卖款不够还贷款,按照规定法院也会给当事人留下一部分生活费用。

这些都是合法合规的方式,如果是一些灰色办法,比如选择职业背贷人,选择通过几十年的长租约对抗法拍风险,甚至直接选择成为失信人等。

总之就无须真正走上绝路。

实际上,中金这位天之骄女网传的缘由经不起太多推敲,但也间接反映出了上海楼市的一些现状。

首先网传当事人参与打新上海的弘久新弘北外滩,那么时间线就对不上,因为开盘时间对不上。

其次是上海的新房,新房价格缩水幅度并没有网上讨论得这么大,并且如果是对比二手房,这个楼盘最早入市的时间是2021年5月,暂时还未达到解除限售年限,不太可能会到三成首付都亏没。

第三就是上海楼市今年三番四次登上热搜,网红盘都卖得不错,加上上个月上海楼市表现出了反弹。

根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上海6月出现了5次日成交套数突破1000套的情况。

截至6月29日,上海当月二手房总成交量已达到25319套,是自2021年6月以来首次突破25000套,创下近3年最高单月成交纪录。

上海楼市的信心似乎在慢慢修复。

而且6月下半月开始,上海的新房市场成交量持续上升,一些新盘重新触发积分,即便没有触发积分的项目,去化压力也减小了不少。

所以,从多个角度看,新闻的当事人似乎是没有足够的理由会选择在上海楼市出现暖意的情况下放弃所有。

所以,如果非本人及家属并不会知道真正的原因了。

但这件事,对楼市来说,总归会带来一些短期的震动反应。

一方面,会给刚刚升温的上海楼市浇一盆凉水,因为通过这件事,大家在上车的过程中会更加谨慎,更加犹豫。如果连收入数一数二的群体都无法承受住月供,其他人更会考虑自身的收入。

另一方面,大家会重新认识到债务的刚性,原本打算咬咬牙加杠杆的,或者说月供测试拉满的,首先就会把预算和月供降下来,原本计划三房的可能会变成两房,原本计划非核心地段不可的可能次核心地段的也能接受了。

所以,这件事也会给购房者间接敲响一些警钟。

PS:如果觉得这些市场最新的信息对你有价值,欢迎关注@格隆汇楼市,不定期带你探索楼市更多最新的动态。

作者 | 骑猪英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