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期市场动态解析与未来投资策略展望

长期来看中小盘估值会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必然。我们认为在后续投资上,要注重价值,侧重于优质、蓝筹价值,尤其是具有业绩成长的公司。这是顺应长期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变化是渐进,漫长的)。

一、

从年前的触底大反弹到现在,市场已经积累了不小的涨幅。市场的情绪已有好转,悲观预期逐渐地转向乐观。虽然还有诸多怀疑的声音,但整体来看,还是否极泰来之势。1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也表现不错,GDP同比增长5.3%,超出预期的4.6%。规上工业增加值利润、PMI、以及投资消费出口增长,都展现出经济复苏向上之势。数据表现好转,除开经济恢复因素外,还有一定程度上受基数、跨年效应等的影响。这些我们去年就已经做出了预测,目前趋势符合当初预期。预计该趋势仍将维持,可能至今年Q4增速稍放缓。

无论是股市还是经济,都不是一往向前和一帆风顺的。对于这种前进中的曲折,我们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坚守住,最终福之将来。其中,经济发展中的“往复”,在去年已经发生了,当时被我们称为“倒春寒”,我们曾在去年多次强调这一情况。因此,相对来说,今年经济的恢复之势会顺利很多。这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与各项刺激经济的宏观、中观政策,以及外部环境相关的各项积极因素有关,各个效应逐渐累积,才推动经济加速复苏。对于经济复苏向好的趋势,我们必须要有认识和信心,并坚守。今天就不再对各项进行分析,以大局为重。

二、

经济继续复苏向好,那么市场呢?在报复性反弹之后,亢奋激进必会有所消退,市场也可能会冷静下来。上证指数在3月19日后,即开启了横盘。4月18日创新高站上年线后又迅速回落,继续震荡。本周五(4月26日)又来到年线附近,再次突破似乎势在必行。期深、创、科、中证500的高涨幅,积累了不少盈利浮筹,这些是行情上攻的拖累因素。市场必须经过换手、洗筹、消化的过程。不然多头主力一意强攻是会伤害自身的,主力们这么聪明,肯定是不会这样做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市场这段时间的横盘、反复拉扯。通过回调、反复拉扯,洗掉浮躁散户、清理部分技术派、整固均线和平台支撑。截至4月26日,已横盘一个多月,27个交易日。差不多如预期。事实上,对于在近段时间的行情,并没有必要恐慌,利用恐慌来洗盘,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手段。眼光稍微放长远一点,大概是不用理会这些的。尤其是在近期的回调、横盘行情中,依然有些强势的板块,若不分青红皂白的卖出是会出错的。目前的市场还是健康的本轮行情仍然未完待续,没有必要担心。所以,我们的仓位基本上没有减,反而是有趁跌加码。

4月即将结束,前期有好事者曾统计4月上涨概率很低,因为4月年报要“丑媳妇见公婆”。这种历史统计的所谓概率、规律,在我看来没有意义。每年每月的情境各不相同,焉知今年会否像2015年的4月呢?而且,今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得比往年早很多,很多都赶在3月31日前公布了,丑不丑都已经见到了。另外,4月的Q1报还极有可能并不丑,特别是在去年低基数效应下,今年很多公司Q1业绩非常亮眼。看看1-3月的规上工业统计中的数字吧: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103.8%,造纸和纸制品业137.6%,家具制造业增51.4%,化学纤维制造业增310.2%,汽车制造业3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82.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34.7%......当然,肯定有丑的,如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仍处于漫长的下行周期。我们在2022年就一直强调这些行业在2~3年内坚决不能碰。从目前已公布Q1业绩的公司来看,增长和盈利的公司比例明显高于过去两年,这也能改善市场中的怀疑和悲观情绪。

虽然如此,市场中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最主要是各路资金上的分歧,到底是蓝筹、价值、成长、防御,或大盘与小盘股,市场没有太多的共识。各路资金各自为政。比较明显的是:国家队买价值、蓝筹、高分红;市场还是喜欢炒热点、科技、小盘。资金导致的跷跷板效应还是比较明显。此外增量资金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增量资金的属性和喜好,对未来行情影响较大。

目前来看,未来行情会更趋于优质蓝筹和成长股(业绩兑现增长)。此前曾担忧今年行情会像2016~2017年那样极端,出现如“漂亮50”和“要命3000”那样的情况,但现在看来应该会没有那么极端,但偏向还是会有的。大A股的小股票估值过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国外被边缘化的小市值股票在A股享受高溢价,而大市值、价值、蓝筹在A股反而倒有被边缘化,这显然有些不合理。这是由A股投资者结构、以及国企、央企的属性决定的。例如三桶油、电信业的巨头,若在其他国家,是会被给予高定价的,但在我国,却很难创造超额收益利润。反而相关公司会因为是国企,还需要承担减费让利,稳定价格等社会责任。而绝大多数股民并没有那么高尚,他们只会在乎是否因为公司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而获得利益(扯远了。以后再聊这些)。从整体上和长期趋势来看,这种与国外情形的扭曲情况在未来会逐渐改善,一方面因为投资者结构在向机构方转变,如宽基etf的盛行;另一方面,相信监管也会继续坚定改革决心,继续推动另退市制度,完善清理僵尸型上市公司,治理股市中被长期诟病的弊端方面。所以,长期来看中小盘估值会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必然。我们认为在后续投资上,要注重价值,侧重于优质、蓝筹价值,尤其是具有业绩成长的公司。这是顺应长期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变化是渐进,漫长的)。

三、下面分享我们后续的投资思路,仅供参考:

1.配置顺周期行业:本来我们想配一些顺周期,银行、证券、保险,以顺经济周期和顺资本市场的周期的。但目前银行部分承担了国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社会责任,致使净息差持续下滑;证券也受IPO收紧影响,其子公司、公募基金公司也受降费影响,但也受益股市成交量增长以及投资收益,相对来说券商比银行好些。再次回到低位的证券或许值得配置,不过总体上我们不愿配置太多仓位。

2.配置后疫情恢复增长行业:我们仍然倾向于配置疫情后持续恢复和增长的行业,这些大都与消费有关,如旅游出行、食品、衣服、消费、电子等。这些行业大都经历了疫情期间的极端下行周期。2023年开始复苏,业绩扭亏,预计2024年仍将保持高增长,部分公司业绩将超过疫情前水平。从周期角度看,2023年是初期,至少还有1~2年的上行周期。就像人一样,企业在2023年犹如大病初愈,刚好复苏和固体培元,到了2024年才是大展身手的时刻。市场对旅行出行相关行业业绩持续性的担忧,我认为是多余的,这种需求是刚性增长的,不可能不超出疫情前的水平。这属于是确定性的事件,也是常识。人们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关键看哪些有竞争力的公司能够抓住机会,能更受益,需要投资者精选标的。同时消费电子相关产业链公司在去年Q3、Q4已大概率见底,恢复和上行周期约两年左右。从目前已公布的Q1季报来看,大多数公司行业业绩超预期增长或扭亏。消费电子相关产业增长来自于新机和新技术,更新需求以及新品类。在家电行业受益于消费政策、以旧换新,但作为地产后周期,新购需求仍然可能有不足。不过从年初的订单排产来看,还是有增长的,加之市场可能会偏向价值蓝筹,所以一些大市值的家电股若有机会或许会择机配置。

在经济向好的发展过程中,许多行业都是在上行周期,可选择的投资机会较多,绝不限于我们选择的这行业周期,各位也可以自行选择。

3.关于大盘后续走势:在市场运行方面,本不想当技术派“神棍”的,暂做估计吧。预期是上证3200点附近(30月线)深11000附近(就看上、深谁先到)这是本轮行情(从2月开始)暂且告一段落,随后经历两个月左右的回调,或者说是快速的回调,然后再平台整理两个月左右。回调到年线的下方,破位才能赶走技术派,吓出趋势派,这样才能好好的洗洗盘、整固、换手、再吸筹,为下一次上涨做准备,创造条件。届时差不多是7、8月半年报业绩预喜的时候。

由于银行等高息资产大盘已处于相对高位,且业绩增长不高,甚至下滑(如煤),未来上证的空间不大,成长和中小盘业绩将更具弹性,其表现或好于超大盘股。深、创将更具弹性,但市场需要上证稳住基本盘和市场情绪。上证方面我们认为不用太担心,从各方面看,3000点是必须稳住的,且中长期资金也会对此有所支撑。

上证稳住,其他活跃,这是最值得股民期待的行情。

以上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形成任何实值投资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大反弹!机构普遍看好后续反弹行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