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后破,陆控走出U型底了吗?

信号逐渐清晰

陆控.jpg

信号逐渐清晰

▼    ▼  ▼   ▼▼  

文 | 周公子

 | 周星星

近日,陆金所控股(下简称“陆控”)披露了2023年度业绩。值得关注的看点是,在“U型”底部徘徊了近两年后,为提升资产治理水平、厘清发展方向,陆控采取了诸多调整举措,包括推进100%担保模式,提升消金业务比重、小微持续深化等。

此前,小周也曾关注过,为何同业都在向去担保的“轻资产”模式迈进,而陆控却坚持推进100%担保的业务模式。承袭过往观察思路,从最新一期财报看看,陆控的业务结构调整进度如何,“U型”复苏是否可期?

Part 1

消金业务比重上升

实际上,从原有的陆金所成长为“陆控”,一路上就经历过多次业务结构调整。

于2020年10月在纽交所挂牌以来,“陆控”的上市体系就包括了平安普惠、平安消金,以及协议持有陆金所信息科技(即原有P2P平台陆金所,于2021年12月更名陆金所信息科技,业内俗称“小陆金所”)

在2022年以前,陆控的收入结构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技术平台收入(零售信贷)、技术平台收入(财富代销)、利息收入、担保收入。

但随着业务结构的调整,原来的小陆金所业务占比(财富代销)不断收缩,自2022年3季度后,陆控已不再披露财富代销部分的收入

与此同时,陆控的消费金融业务占比却在近两年快速上升。从2019年11月21日获批筹建到2020年3月30日获得开业许可,平安消金的牌照获批用时不到5个月。而到2022年末,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占比已达5%,到2023年末则迅速上升至12%。

“我们战略性调整了我们的业务与产品组合,丰富产品供应以纳入商业级消费贷款。”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在财报中提到。

截至2023年末,平安消金新增贷款规模为人民币712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上升至34%。

不难发现,在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并正式展业后,“陆控”的业务结构调整思路才变得越发清晰,并正迅速成长为其业务的新引擎。再加上此前已在小微贷款领域专注多年的平安普惠,陆控“消费金融+小微融资”的业务“双引擎”已成雏形。

早在2022年末,平安普惠就已约有82%的贷款余额来自小微企业主。近年来,陆控也在加大对小微企业、居民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截止2023年末,陆控累计服务约2094万客户,赋能的贷款余额为3154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080亿元。

Part 2

100%担保模式推进

为充分化解业务风险,陆控自去年起全面推进100%担保模式过渡。所谓的100%担保模式,可简单理解为其主营业务从“助贷+信用保证保险”转向“助贷+自有担保”

据2023年报,陆控已在2023年第三季度末完成了向100%担保模式过渡,2023年第四季度普惠新增贷款全部由消费金融子公司作为表内贷款发放,或由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100%承担风险的业务模式下提供。

此前小周也曾关注过,这一业务模式的转变,主要出于多个维度综合考量的结果:

其一,是成本控制。近几年来,资产质量压力上升,“助贷+信用保证保险”的模式下,保费自然增加。直到2022年末,为陆控提供增信的保险公司中,平安产险提供的信用保证保险占比才70.6%,也就是说,还有不少成本的增加来自非平安系保险公司。

其二,是资产质量控制。100%担保模式推进中,为陆控提供担保的是其全资控股的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可为其所有新增贷款提供担保,无需再依赖其他保险公司。据财报,截至2023年末,陆控承担风险的贷款余额比例已近4成(39.8%),所赋能新增贷款(不含消金)的风险承担比例,已由2022年同期的22.2%上升至100%。

虽然存量业务仍在过渡,但从新增业务来看,陆控100%担保模式的推进可以说是符合此前管理层的预期(2023年中报曾预期到年末自担风险贷款比例超40%)

“我们已成功完成向100%担保模式过渡,消除CGI(信用保证保险模式)的负面影响。”赵容奭亦在年报中表示,虽然新业务模式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短期压力,但长期看更有助于获得更大的业务自主性,并在收入和成本上都能取得更好的平衡。

之所以能有信心,是因为陆控100%担保模式下的新增贷款,只要后续风控做得好,就有充分的盈利预期,只是前期拨备可能较高。因此,赵容奭也强调对未来业务保持审慎态度,“优先质量而非数量”。这或许也是陆控近两年来新增贷款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复苏过渡期主动收缩的业务策略。

截至2023年底,其担保子公司的杠杆率为1.8倍,远低于10倍的上限,意味着其代偿能力较为充足。

Part 3

U型复苏可期?

综上不难窥见陆控围绕“业务结构调整”、“资产质量优化”两大核心展开的复苏路径。虽然短期内,业绩尚未回到昔日高点,但其走出“U型”底部的信号正在变得清晰。

伴随互联网贷款行业成长近13载,从陆金所到 “陆控”,虽历经数次转型与业务调整,却依然是业内颇具代表性的成长案例。

经历得了阵痛,解决得好历史包袱,还能调整好业务思路的“陆控”,未来的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稳,也更清晰。

------------------end------------------------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观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