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通胀担忧落空,重申2018年最确定、最好的投资机会是利率债

中国11月CPI同比1.7%,预期1.8%,前值1.9%。中国11月CPI环比0.0%。中国11月PPI同比5.8%,预期5.8%,前值6.9%。中国11月PPI环比0.5%。

作者:九州证券邓海清 陈曦

中国11月CPI同比1.7%,预期1.8%,前值1.9%。中国11月CPI环比0.0%。中国11月PPI同比5.8%,预期5.8%,前值6.9%。中国11月PPI环比0.5%。

1、11月通胀数据明显下行,低于市场高通胀的预期,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食品部门存在供给过剩的情况,食品项“价格洼地”目前依然持续,另一方面,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的情况下,非食品项的通胀压力将逐步回落缓解,从而导致了11月通胀数据的回落。

海清FICC频道认为,在食品供给过剩看不到明显好转之前,特别是猪肉价格尚未趋势性走高之前,食品价格回补带来的通胀压力并不会出现,我们预测2018年全年CPI同比均值2-2.2%,2018年“通胀压力上有顶”,市场对2018年通胀存在过度担忧。

2、11月CPI同比 1.7%,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在于猪肉、鲜菜、水产品价格走低。市场有观点认为,由于当前观察到母猪的存栏数据已经明显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未来猪肉的供给会明显短缺,这样的情况下,猪肉价格的趋势性上涨将会大幅推升食品项通胀压力。

但是,11月猪肉价格环比-0.8%,尽管环比数据中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但在猪肉价格已经明显低位(11月猪肉同比-9.0%)的情况下,猪肉价格并没有止跌,这已经足以说明“猪周期”说法明显缺乏合理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规模化的养殖使得在母猪存栏不高的情况下,猪肉供给依然充足,从而导致“猪肉飞涨周期”并不会到来。

此外,11月鲜菜环比-4.8%、同比-9.5%,水产品环比-1.3%、同比3.2%(前值3.8%、2016年同期5.0%),鲜菜和水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同样导致了11月CPI同比数据的走低。

3、11月PPI同比5.8%,较前值出现大幅回落,主要在于高基数的原因。由于2016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环保限产、经济回暖情况下,供需两端共同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飞涨,但目前来看,由于经济的高位震荡以及供给进一步压缩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可能已然见顶,未来PPI同比将会在高基数的作用下快速回落。

4、至于央行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央行政策态度、通货膨胀、公开市场操作走势,均反映出“不松不紧”仍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11月CPI、PPI均明显走低,以及随着经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回落,通胀压力上有顶,2018年CPI同比均值2-2.2%。

从历史经验来看,CPI同比不超过2.5%,央行不会通过收紧货币来控制通胀压力,因此,从通胀上看,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概率较低,“不松不紧”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5、对于债券市场,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由于市场普遍认为2018年通胀将会明显上台阶,当前的债市利率并未反映通胀压力,但目前来看,无论是经济增长的高点已然出现,还是2018年CPI同比大概率仅为2-2.2%,反映出当前3.9%的国债相对于基本面已经明显偏高,长期来看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

至于监管政策下金融体系将面临“负债-资产再平衡”,我们认为认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下,金融体系的负债流向机制是:央行-大行-中小银行-非银。但随着监管对同业业务、委外态度趋严,以往的负债传导机制受阻,这样的情况下,中下游的存量资产同样面临回售给上游的情况,因此,金融体系或将面临“负债-资产再平衡”。

海清FICC频道认为,金融体系“负债-资产再平衡”,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中,2014年-2016年10月,银行体系“负债-资产”处于初始状态,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宽松下,金融体系“资产荒”,债券市场牛市;

(2)第二阶段中,2016年11月至今,银行体系“负债-资产”再平衡正在进行时,货币政策趋紧、监管政策趋严, 金融体系“负债荒”、“结构性负债荒”,债券市场熊市;

(3)第三阶段中,银行体系“负债-资产”再平衡完成,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常态化,金融体系负债成本系统性下降,债券市场重迎牛市、且下行空间被深化。

我们认为,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当前的债券市场正处于第二阶段“负债-资产再平衡切换进程”的尾声,2018年债券市场具有更为确定的投资价值,长期来看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