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医疗保健技术
04月25日,星期五
【港股异动丨政策利好促AI医疗概念股走强,医渡科技涨超6%,固生堂涨超2%】格隆汇4月25日|港股市场AI医疗概念股集体走强,其中,医渡科技、医脉通涨超6%,晶泰控股涨超5%,固生堂涨超2%,阿里健康、京东健康涨超1%,平安好医生涨近1%。消息面上,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格隆汇4月25日|港股市场AI医疗概念股集体走强,其中,医渡科技、医脉通涨超6%,晶泰控股涨超5%,固生堂涨超2%,阿里健康、京东健康涨超1%,平安好医生涨近1%。消息面上,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
【Kenvue第四季度销售额36.6亿美元 不及预期】格隆汇2月6日|消费者保健公司Kenvue公布第四季度业绩,销售额轻微下降至36.6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7.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6美分,符合预期。期内,销售咳嗽和感冒产品的自我保健部门的销售额增长2.1%至15.7亿美元,而分析师预期为16.2亿美元;包括露得清和艾维诺等品牌在内的皮肤健康和美容产品的销售额为10.1亿美元,符合预期。展望2025年,该公司预计营收同比增长1%至156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9亿美元;预计调整后收益将较去年持平或增长2%。格隆汇2月6日|消费者保健公司Kenvue公布第四季度业绩,销售额轻微下降至36.6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7.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6美分,符合预期。期内,销售咳嗽和感冒产品的自我保健部门的销售额增长2.1%至15.7亿美元,而分析师预期为16.2亿美元;包括露得清和艾维诺等品牌在内的皮肤健康和美容产品的销售额为10.1亿美元,符合预期。展望2025年,该公司预计营收同比增长1%至156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9亿美元;预计调整后收益将较去年持平或增长2%。
【美股异动|强生跌超3.8% 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低于预期】格隆汇1月22日|强生(JNJ.US)跌超3.8%,报142.5美元。消息面上,强生第四季度销售额225.2亿美元,预估224.3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04美元,预估1.99美元。强生预计2025年销售额892亿美元至90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909.8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0.5至10.7美元,分析师预期为10.85美元。(格隆汇)格隆汇1月22日|强生(JNJ.US)跌超3.8%,报142.5美元。消息面上,强生第四季度销售额225.2亿美元,预估224.3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04美元,预估1.99美元。强生预计2025年销售额892亿美元至90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909.8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0.5至10.7美元,分析师预期为10.85美元。(格隆汇)
【标普:将强生列入信用观察名单并予负面前景】格隆汇1月15日|评级机构标普将强生列入信用观察名单,并予负面前景,主因公司斥资近150亿美元收购精神疾病药物开发商Intra-Cellular Therapies。标普认为,是次收购将令强生调整后杠杆率提高至约1.4倍,超出标普评级的1倍下行触发。强生补充称,预计到2025年底,强生调整后杠杆率将降至1.1倍,到2026年底将降至1倍以下。格隆汇1月15日|评级机构标普将强生列入信用观察名单,并予负面前景,主因公司斥资近150亿美元收购精神疾病药物开发商Intra-Cellular Therapies。标普认为,是次收购将令强生调整后杠杆率提高至约1.4倍,超出标普评级的1倍下行触发。强生补充称,预计到2025年底,强生调整后杠杆率将降至1.1倍,到2026年底将降至1倍以下。
【美股异动|Teladoc盘前涨超5% 与亚马逊达成合作】格隆汇1月14日|医疗保健技术公司Teladoc Health(TDOC.US)盘前涨超5%,报10.21美元。消息面上,Teladoc与亚马逊达成合作,符合条件的亚马逊客户可以通过亚马逊的健康福利连接器(此前称为健康状况计划)注册Teladoc的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前期和体重管理计划。(格隆汇)格隆汇1月14日|医疗保健技术公司Teladoc Health(TDOC.US)盘前涨超5%,报10.21美元。消息面上,Teladoc与亚马逊达成合作,符合条件的亚马逊客户可以通过亚马逊的健康福利连接器(此前称为健康状况计划)注册Teladoc的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前期和体重管理计划。(格隆汇)
【医疗设备商Stryker拟以49亿美元收购Inari】格隆汇1月8日|医疗设备生产商Stryker宣布,将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收购Inari Medical,交易金额约为49亿美元。Stryker生产各种医疗产品,从病床等家具和清洁产品,到骨科和神经手术工具。 Inari专注于静脉血栓栓塞或患者静脉血栓等疾病,提供手术产品。格隆汇1月8日|医疗设备生产商Stryker宣布,将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收购Inari Medical,交易金额约为49亿美元。Stryker生产各种医疗产品,从病床等家具和清洁产品,到骨科和神经手术工具。 Inari专注于静脉血栓栓塞或患者静脉血栓等疾病,提供手术产品。
【大行评级|BTIG:首予Hims & Hers Health“买入”评级及目标价35美元】格隆汇1月7日|BTIG开始覆盖远程医疗公司Hims & Hers Health,予其“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5美元,称该公司正在以技术和便利性颠覆医疗保健行业。(格隆汇)格隆汇1月7日|BTIG开始覆盖远程医疗公司Hims & Hers Health,予其“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5美元,称该公司正在以技术和便利性颠覆医疗保健行业。(格隆汇)
艾迪康控股 (09860.HK)荣获“年度成长价值奖”背后,隐含怎样的价值逻辑?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医药行业的前景愈发受到市场的高度青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医药产业不仅关乎民众健康福祉,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不可否认,医药行业包含诸多细分领域,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尤其是公共卫生事件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领域呈现出明显的表现分化趋势。面对这样的背景,如何筛选出具有潜力的领域和优质的企业,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近日,在第九届“格隆汇·全球投资嘉年华”上,“金格奖”——大中华区卓越公司评选之“年度成长价值奖”榜单揭晓,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参考。在此次评选中,艾迪康 (9860.HK)荣获“年度成长价值奖”。这一荣誉的取得,得益于艾迪康背后坚实的逻辑支撑,其隐含的价值理念同样值得投资者深思,不妨就此来探讨。1、逆势增长的业绩表现过去几年间,行业内企业的业绩表现普遍不理想,而反馈到资本市场上,则表现为相关企业的估值受到明显压制。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艾迪康却展现出了逆势增长的态势,即便是在ICL头部企业业绩预减、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其业绩依然亮眼。从今年上半年呈现的数据来看,艾迪康实现营收14.66亿元。其中,常规业务同比增长超10%,特
金活医药(01110.HK):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健康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中国,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共同推动着中国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内医药健康产业重要参与者的港股上市公司金活医药集团,其近期就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时刻。在外界看来,这或标志着公司有望开启全新的价值成长周期。1、金活·龙德健康产业园开园,“五五战略”持续兑现优异成果正值金活医药三十周年庆典之际,其也迎来了多重大礼。一方面,旗下的金活·龙德健康产业园隆重开园。另一方面,金活医药与佛慈制药联合推出的创新产品“佛慈·金活安宫牛黄丸”也正式亮相市场。前者来看,龙德健康产业园的开园对金活医药发展意义重大。据悉,龙德健康产业园是金活医药根据国家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结合深圳市及龙岗区产业发展规划开发建设的特色专业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及港药落地的平台。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为中医药、港药等健康产业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办公一体化的综合性园区。不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配套设施、服务支持以及创新平台的建设,龙德产业园都展现出其卓越的综合实力。金活医药以“五
【医渡科技2024财年业绩:毛利率创历史新高,大模型加速落地】格隆汇6月27日|6月27日,中国AI医疗行业领导者医渡科技(2158.HK)公布2024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医渡科技实现收入人民币8.07亿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4.1%上升至42.1%,提高8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年度经调整净亏损由2023财年的人民币约4.49亿元收窄至本财年的人民币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64.8%。2024财年,医渡科技聚焦核心业务,专注于提升内部经营效率和盈利质量。其中,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期内收入实现人民币约3.14亿元,同比激增41.4%。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收入达到人民币3.24亿元,同比增长28.1%,毛利率提高14.6个百分点至32.1%,创历史新高。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的收入为人民币约1.7亿元,毛利率为58.1%,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医渡科技持续开展基于5000亿专业训练Token语料的医疗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的研发和训练工作,已完成6B、13B、70B参数的模型训练。并且,医渡科技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2024年5月,在由上海AI实验室和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推出的MedBench权威评测中,医渡科技大模型在医学知识问答,医学语言理解,医疗安全和伦理三大关键维度均位列第一,整体综合得分位列第一。同时,医渡科技积极、迅速地推动大模型落地。一方面,医渡科技以大模型赋能现有产品矩阵及应用解决方案的升级。例如,医渡科技原有科研平台产品可将传统的6–12个月的科研周期缩短到2–6个月,大模型赋能后的科研平台产品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提速50%左右,进一步巩固其临床科研第一品牌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医渡科技持续创新大模型应用,基于医渡科技大模型的私人健康顾问——“开心健康科技”小程序已经上线,并且与公司“惠民保”业务深度结合,面向500多万“江苏医惠保1号”参保用户提供健康档案、健康随访等专享服务。格隆汇6月27日|6月27日,中国AI医疗行业领导者医渡科技(2158.HK)公布2024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医渡科技实现收入人民币8.07亿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4.1%上升至42.1%,提高8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年度经调整净亏损由2023财年的人民币约4.49亿元收窄至本财年的人民币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64.8%。2024财年,医渡科技聚焦核心业务,专注于提升内部经营效率和盈利质量。其中,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期内收入实现人民币约3.14亿元,同比激增41.4%。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收入达到人民币3.24亿元,同比增长28.1%,毛利率提高14.6个百分点至32.1%,创历史新高。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的收入为人民币约1.7亿元,毛利率为58.1%,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医渡科技持续开展基于5000亿专业训练Token语料的医疗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的研发和训练工作,已完成6B、13B、70B参数的模型训练。并且,医渡科技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2024年5月,在由上海AI实验室和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推出的MedBench权威评测中,医渡科技大模型在医学知识问答,医学语言理解,医疗安全和伦理三大关键维度均位列第一,整体综合得分位列第一。同时,医渡科技积极、迅速地推动大模型落地。一方面,医渡科技以大模型赋能现有产品矩阵及应用解决方案的升级。例如,医渡科技原有科研平台产品可将传统的6–12个月的科研周期缩短到2–6个月,大模型赋能后的科研平台产品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提速50%左右,进一步巩固其临床科研第一品牌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医渡科技持续创新大模型应用,基于医渡科技大模型的私人健康顾问——“开心健康科技”小程序已经上线,并且与公司“惠民保”业务深度结合,面向500多万“江苏医惠保1号”参保用户提供健康档案、健康随访等专享服务。
03月20日,星期三
一份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样本,平安健康(1833.HK)年报背后的成长逻辑每年冬春季,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态化爆发,不仅导致许多人陷入反复感染、交叉感染的困境,也对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是当下国家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例如,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强调,要高度重视并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降低季节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的大医院资源挤兑。站在投资视角来看,随着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性愈发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赛道之中不乏许多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而财报数据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则是为投资者提供了直观、量化的参考信息,有助于其做出投资决策。近日,平安健康发布2023年全年财报,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增长路径。身为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不妨来看看平安健康在过去一年做对了些什么?F端、B端延续增长态势,盈利能力再提升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是推动企业实现持续盈利与增长的基石。通过深化升级2.0战略,平安健康创新性打造管理式医疗独特商业模式,深耕“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两大核心枢纽建设,实现了从单纯治疗疾病向预防保健的全面拓展。这种模式将线上
【启明医疗:股票短暂停牌,以待刊发内幕消息公告】格隆汇11月23日|启明医疗今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公司股份已自2023年11月23日(星期四)上午九时正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短暂停止买卖,以待刊发构成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格隆汇11月23日|启明医疗今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公司股份已自2023年11月23日(星期四)上午九时正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短暂停止买卖,以待刊发构成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
11月16日,星期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