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04月18日,星期五
【美股异动︱联合健康大跌逾22%,大幅下调盈利预测】格隆汇4月18日|联合健康 (UNH.US)收跌22.38%,报454.11美元,总市值4153.8亿美元。该公司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7.20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0%,至1095.8亿美元。市场预期其每股收益7.25美元、营收1114.6亿美元。鉴于其医疗保险优势业务相关成本超出预期,联合健康集团大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在26到26.50美元之间,此前预计为29.50至30美元。格隆汇4月18日|联合健康 (UNH.US)收跌22.38%,报454.11美元,总市值4153.8亿美元。该公司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7.20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0%,至1095.8亿美元。市场预期其每股收益7.25美元、营收1114.6亿美元。鉴于其医疗保险优势业务相关成本超出预期,联合健康集团大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在26到26.50美元之间,此前预计为29.50至30美元。
【大行评级|高盛:下调上海医药目标价至11.4港元 下调今明财年净利润预测】格隆汇4月7日|高盛发表研报指,上海医药2024财年第四季营收按年增长4.5%,基本符合预期。该行将上海医药2025及2026财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5.1%及6.8%,以反映其制造业务增长放缓。高盛维持对上海医药的“沽售”评级,同时将该股目标价由12.1港元下调至11.4港元。格隆汇4月7日|高盛发表研报指,上海医药2024财年第四季营收按年增长4.5%,基本符合预期。该行将上海医药2025及2026财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5.1%及6.8%,以反映其制造业务增长放缓。高盛维持对上海医药的“沽售”评级,同时将该股目标价由12.1港元下调至11.4港元。
04月02日,星期三
【上海医药回应1.66亿元罚单:将强化合规机制】格隆汇4月2日|据中证报,上海医药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沈波回应称,该罚没款金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0.06%和4.4%,虽然会对公司当期财务报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公司已深刻认识到垄断行为对行业生态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针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了如下举措: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深化合规培训;二是全面风险排查,强化合规机制;三是,公司在全面筑牢合规基础的同时,着力优化运营模式,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业务,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与市场公平秩序,致力于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沈波表示。格隆汇4月2日|据中证报,上海医药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沈波回应称,该罚没款金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0.06%和4.4%,虽然会对公司当期财务报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公司已深刻认识到垄断行为对行业生态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针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了如下举措: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深化合规培训;二是全面风险排查,强化合规机制;三是,公司在全面筑牢合规基础的同时,着力优化运营模式,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业务,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与市场公平秩序,致力于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沈波表示。
【大行评级|美银:下调上海医药目标价至13.6港元 但重申“买入”评级】格隆汇4月2日|美银发表研究报告指,上海医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5.7%至2,753亿元,基本符合预期,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纯利按年增长13%至41亿元。计及带量采及分销业务中医药院付款周期延长的影响,美银将该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轻微下调1%、2%及4%,毛利率预测下调0.1至0.2个百分点,相应将目标价从15.7港元下调至13.6港元。鉴于上海医药公司在分销行业仍拥有领先地位,美银重申对其“买入”评级。格隆汇4月2日|美银发表研究报告指,上海医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5.7%至2,753亿元,基本符合预期,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纯利按年增长13%至41亿元。计及带量采及分销业务中医药院付款周期延长的影响,美银将该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轻微下调1%、2%及4%,毛利率预测下调0.1至0.2个百分点,相应将目标价从15.7港元下调至13.6港元。鉴于上海医药公司在分销行业仍拥有领先地位,美银重申对其“买入”评级。
03月31日,星期一
业绩会议直击:四环医药(00460.HK)医美业务爆发式增长,创新药管线进入商业化拐点2025年3月28日,四环医药发布2024年度业绩,至此财报靴子落地。01财报亮点透视,"双引擎"驱动价值重估当下四环医药无疑是站在了"医美爆发"和"创新药拐点"两个黄金赛道的交汇点。梳理公司这份年度财报的亮点如下:1、医美业务增长强劲。医美业务实现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65.4%。新产品持续获批并贡献收入,推动医美业务利润率进一步提升。2、创新药业务快速发展。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入约5760万元,同比上升388.1%。轩竹生物自研的一类新药安奈拉唑钠获批上市并贡献收入,同时多款创新药和首仿药密集获批。3、研发投入成效显著。研发开支约4.74亿元,同比下降18.0%,但仍保持高强度投入。研发管线进展顺利,多款产品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十余款药物研发注册稳步推进。4、商业合作与市场拓展良好。司美格鲁肽减重管线授权合作、SGLT-2抑制剂创新药脯氨酸加格列净片与华东医药达成战略联盟等,加速创新药新品落地及市场渗透。医保目录的纳入与集采中选提升了产品的可及性,同时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能力持续加强。5、现金流状况良好。在手现金充裕。2024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流入净额2.44亿。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
政策红利叠加原料市场趋于稳定,同仁堂科技(01666.HK)开启价值新周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中医药传承创新、分级诊疗体系深化、银发经济培育等政策利好持续释放。而就在近日,中医药产业再迎政策利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中药质量监管等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内容,部署加快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港股中医药领军企业,同仁堂科技(01666.HK)凭借百年品牌积淀、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及对政策导向的精准卡位,已具备“短期业绩修复+中期增长点突破+长期国际化布局”的价值重构路径,不妨就此具体来探讨。财报亮点透视:基本面稳健,“大品种战略”成果持续兑现近期,同仁堂科技交出过去一年的年度成绩单,经营表现可圈可点。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同仁堂科技实现营收7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8%;实现净利润8.87亿元;归母净利润5.22亿元;每股股息0.18元。尽管财报提到由于成本上升的原因,公司利润端出现一定调整,但收入端表现依旧稳健。分析来看,过去一年,整个行业面临较为复杂的环境,特别是公司在原
【医疗大模型驱动业绩增长 讯飞医疗B端业务实现103%的快速增长】格隆汇3月27日|医疗大模型第一股讯飞医疗(2506.HK)3月26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32.0%;毛利4.04亿元,同比增长28.4%,毛利率保持在55.1%。B端业务表现亮眼,收入从2023年的6491万元增至1.32亿元,同比大增103%,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核心动力。技术创新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星火医疗大模型X1作为国内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医疗深度推理大模型,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实现重大突破:全科辅助诊断合理率达94%,专科辅助诊断(主诊断)合理率达到90%,健康咨询解答率89%,这些指标均超越国际领先的GPT-4o和DeepSeek R1等大模型。凭借技术优势,讯飞医疗已与40余家中国百强医院、7家全国十强医院在内的500多家等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通过提供健康风险预警、辅助诊断及治疗等全方位AI解决方案,讯飞医疗正加速推动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格隆汇3月27日|医疗大模型第一股讯飞医疗(2506.HK)3月26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32.0%;毛利4.04亿元,同比增长28.4%,毛利率保持在55.1%。B端业务表现亮眼,收入从2023年的6491万元增至1.32亿元,同比大增103%,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核心动力。技术创新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星火医疗大模型X1作为国内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医疗深度推理大模型,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实现重大突破:全科辅助诊断合理率达94%,专科辅助诊断(主诊断)合理率达到90%,健康咨询解答率89%,这些指标均超越国际领先的GPT-4o和DeepSeek R1等大模型。凭借技术优势,讯飞医疗已与40余家中国百强医院、7家全国十强医院在内的500多家等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通过提供健康风险预警、辅助诊断及治疗等全方位AI解决方案,讯飞医疗正加速推动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
【大行评级|高盛:下调国药控股目标价至18.93港元 上季利润率持续受压】格隆汇3月26日|高盛发表报告指,国药控股去年第四季盈利逊预期,利润率持续受压。考虑到2024财政年度的销售基数低于预期,而管理层预测2025财政年度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该行预测公司今年的销售将按年增长2.7%,将2025及26财年的净利润预测下调4.0%及7.2%,以反映设备及医药分销业务疲软,毛利率降低。该行维持对其“中性”评级,并将目标价由20.32港元下调至18.93港元。格隆汇3月26日|高盛发表报告指,国药控股去年第四季盈利逊预期,利润率持续受压。考虑到2024财政年度的销售基数低于预期,而管理层预测2025财政年度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该行预测公司今年的销售将按年增长2.7%,将2025及26财年的净利润预测下调4.0%及7.2%,以反映设备及医药分销业务疲软,毛利率降低。该行维持对其“中性”评级,并将目标价由20.32港元下调至18.93港元。
03月25日,星期二
【大行评级|大华继显:下调国药控股目标价至16.5港元 今年经营前景仍充满挑战】格隆汇3月25日|大华继显发表研究报告指,国药控股2024年收入按年下跌2%,纯利按年下跌22.2%,逊预期,管理层表示未来将通过专注于优化产品结构,以及为创新产品提供全面服务来实现增长。然而该行指出,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宏观经济将影响公司今年增长可见度,认为今年经营前景仍充满挑战,维持“沽售”评级,并降今年盈测,由原先料按年升5%降至按年料跌1.2%,目标价相应由18港元下调至16.5港元。格隆汇3月25日|大华继显发表研究报告指,国药控股2024年收入按年下跌2%,纯利按年下跌22.2%,逊预期,管理层表示未来将通过专注于优化产品结构,以及为创新产品提供全面服务来实现增长。然而该行指出,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宏观经济将影响公司今年增长可见度,认为今年经营前景仍充满挑战,维持“沽售”评级,并降今年盈测,由原先料按年升5%降至按年料跌1.2%,目标价相应由18港元下调至16.5港元。
【大行评级|花旗:下调国药控股目标价至24.2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格隆汇3月25日|花旗发表研报指,引述国药控股管理层预期将持续优化资源分配,提升发达地区及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对于2025财年首季,管理层指出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定增长,预计2025财年将实现正增长,得益于综合服务能力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增长速度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持续增加。花旗将国药2025及2026财年收入预测各下调2%,每股盈测各下调6%,以反映销售组合改变下毛利率较低,同时将目标价由26港元下调至24.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格隆汇3月25日|花旗发表研报指,引述国药控股管理层预期将持续优化资源分配,提升发达地区及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对于2025财年首季,管理层指出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定增长,预计2025财年将实现正增长,得益于综合服务能力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增长速度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持续增加。花旗将国药2025及2026财年收入预测各下调2%,每股盈测各下调6%,以反映销售组合改变下毛利率较低,同时将目标价由26港元下调至24.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研报掘金|中金:上调远大医药目标价至7.2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格隆汇3月20日|中金发表研究报告指,远大医药去年纯利按年升31.3%至24.7亿港元,超该行预期,主要因为核药放量逾预期及Telix股权投资收益影响。该行指,核药板块实现高速增长,RDC管线有望2025年开始收成,传统板块稳健,关注STC3141脓毒症临床结果,料今年上半年取得初步临床结果。该行考虑到公司核药创新转型顺利,上调目标价33.3%至7.2港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另保持今年每股盈利预测0.6港元,并引入2026年的每股盈利预测0.63港元。格隆汇3月20日|中金发表研究报告指,远大医药去年纯利按年升31.3%至24.7亿港元,超该行预期,主要因为核药放量逾预期及Telix股权投资收益影响。该行指,核药板块实现高速增长,RDC管线有望2025年开始收成,传统板块稳健,关注STC3141脓毒症临床结果,料今年上半年取得初步临床结果。该行考虑到公司核药创新转型顺利,上调目标价33.3%至7.2港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另保持今年每股盈利预测0.6港元,并引入2026年的每股盈利预测0.63港元。
02月21日,星期五
【讯飞医疗(2506.HK)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格隆汇2月21日|恒指公司公布最新季检结果,讯飞医疗(2506.HK)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所有变动将于2025年3月7日(星期五)收市后实施并于2025年3月10日(星期一)起生效。格隆汇2月21日|恒指公司公布最新季检结果,讯飞医疗(2506.HK)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所有变动将于2025年3月7日(星期五)收市后实施并于2025年3月10日(星期一)起生效。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