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正经
2024-12-30 07:43
巴菲特的小背心
2024-12-30 07:37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SH)
2024-12-30 07:13
ETF收评 | 红利策略ETF涨幅居前,红利ETF、红利ETF博时涨超1%
吴世皑
2024-12-30 03:59
吟风刀客
寒江钓叟
2024-12-30 03:58
包打听
2024-12-30 03:51
ETF午评 | 港股红利策略ETF继续回调,港股央企红利ETF、港股通红利低波ETF跌逾3%
三星堆保安
2024-12-27 03:57
张有忌
2024-12-27 03:55
Evarnold
2024-12-27 03:44
ETF午评 | 红利港股ETF、港股央企红利ETF和港股通红利低波ETF跌停
南意
2024-12-27 02:42
三只港股红利策略ETF复牌跌停!!!
ETF进化论
2024-12-26 09:04
巨头被爆料大动作!
迪士尼外逃饭统
2024-12-26 08:04
弘毅
2024-12-26 07:55
甲正经
2024-12-30 07:43
巴菲特的小背心
2024-12-30 07:37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SH)
2024-12-30 07:13
ETF收评 | 红利策略ETF涨幅居前,红利ETF、红利ETF博时涨超1%
吴世皑
2024-12-30 03:59
吟风刀客
2024-12-30 03:59
寒江钓叟
2024-12-30 03:58
包打听
2024-12-30 03:51
ETF午评 | 港股红利策略ETF继续回调,港股央企红利ETF、港股通红利低波ETF跌逾3%
ETF方面,跨境ETF部分上涨,景顺长城基金标普消费ETF和华夏基金日经ETF分别涨1.51%和1.08%,最新溢折率分别为25.19%和4.95%。算力租赁表现活跃,银华基金VRETF和南方基金物联网龙头ETF分别涨1.14%和1.09%。红利板块表现活跃,广发基金红利100ETF和国泰基金红利国企ETF分别涨0.95%和0.88%。
港股红利策略ETF继续回调高溢价,港股央企红利ETF、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和红利港股ETF分别跌3.47%、3.18%和2.44%。房地产板块走低,房地产ETF和房地产ETF基金均跌2%。上周五纳指跌1.4%,纳指100ETF、纳斯达克100ETF分别跌2%和1.88%。 ... 展开
三星堆保安
2024-12-27 03:57
张有忌
2024-12-27 03:55
Evarnold
2024-12-27 03:55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SH)
2024-12-27 03:44
ETF午评 | 红利港股ETF、港股央企红利ETF和港股通红利低波ETF跌停
南意
2024-12-27 02:42
三只港股红利策略ETF复牌跌停!!!
ETF进化论
2024-12-26 09:04
巨头被爆料大动作!
迪士尼外逃饭统
2024-12-26 08:04
截至收盘,红利低波ETF(520890)当日换手率503.7%,溢价率14.11%,最新规模4120.44万元;红利港股ETF(159331)当日换手率429.26%,溢价率15.31%,最新规模7598.26万元;港股央企红利ETF(159333)当日换手率614.86%,溢价率15.28%,最新规模1.47亿元。
红利资产受到资金追捧,这三只跟踪港股红利指数的ETF均为t+0交易,且规模较小。
对于当下市场行情,中信证券认为“主题+红利”或推动跨年行情。中信证券指出,跨年的经济数据仍有望保持稳中向好,叠加明年化债政策有望前置,地产销售也有望迎来“小阳春”,国内的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的目标导向,后续宽松的空间依然较大,市场活跃资金与机构资金暂未形成共识,仍将延续“分离定价”的特征,预计活跃资金主导的主题轮动和机构资金红利增配的意愿将推动跨年行情。
配置上,建议继续向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切换,兼顾红利品种。红利板块可以关注部分可攻可守的低估值、顺周期品种过渡,如国有大行、铜铝、核电、航运物流等;而新的资金共识尚未形成,从配置内需消费和绩优成长的角度来看,可以重点关注明年有新产业趋势或者行业格局变化的领域,内需消费可以重点关注互联网、线下新零售、微信小店带动的线上新业态,绩优成长可以重点关注AI智能穿戴、自动驾驶和字节产业链。
申万宏源认为,春季A股缺乏决定性的数据验证的窗口(25Q2可能才是政策效果关键验证期),但面临的宏观环境是政策早发力、持续发力,重视预期管理,来自宏观层面的下行风险有限,市场按照自身规律运行,至少可能在内生调整后积极做结构。展望春季行情,申万宏源认为顺周期、春季行情可能只是有机会的震荡市。高股息、核心资产春季可能有脉冲式反弹,而最终高弹性的方向仍可能是小盘成长主题活跃。
定位到当前配置观点,险资再配置+低利率被当成投资逻辑,叠加央企市值管理,高股息有脉冲式机会。高股息搭台,主题活跃唱戏,最终主题弹性更高,继续关注AI应用和消费主题。中期,25H1小盘成长风格占优,25H2核心资产回归。具体结构三个思路:1)供给出清较快的核心资产:新能源(动力电池、硅片、逆变器)、消费电子,医药生物(CXO和创新药)。2)需求侧财政发力更直接受益的建筑装饰、建筑材料、toG计算机。3)关注并购重组(央企,地方国企,市场化并购:计算机、传媒,医药生物,先进制造)和注销式回购的投资机会。 ... 展开
弘毅
2024-12-26 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