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CEO曝行业乱象,体检行业不该进行“自我体检”吗?

沉寂多时的爱康国宾CEO张黎刚,日前因为“惊人之语”走到了台前。这不是体检行业第一次有乱象曝光了,当健康领域的体检行业自身已经不再“健康”,难道不应该做一次行业内的“自我体检”吗?

沉寂多时的爱康国宾CEO张黎刚,日前因为“惊人之语”走到了台前。这不是体检行业第一次有乱象曝光了,当健康领域的体检行业自身已经不再“健康”,难道不应该做一次行业内的“自我体检”吗?

爱康CEO曝光体检乱象

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曝出体检领域丑闻——“行业里边也有真体检、假体检”。

张黎刚称,很多企业在给员工选择体检中心时,只看中价格便宜,而不注重质量。“问题是你不知道帮你们的员工做体检的超声医生到底是护士还是医生,有些同行会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有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检查就扔了,(直接)出结果,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果体检中心抽的血做都不做,错误率最高是千分之三。由于误差比例发生如此之低,在我们行业里有很多不正规的做假体检的公司”。

image.png

(图源:网络)

张黎刚所在的爱康国宾于 2014年4月9日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是国内体检行业龙头,也是最早上市的公司,在体检行业可是“行家”。不过,由于对股价和估值不理想,爱康国宾上市仅一年就启动了一波三折的私有化程序,半路杀出美年健康搅局,拉锯已经三年多私有化事项还没落定。私有化争夺中的这些年,爱康国宾这家中国龙头级体检机构不仅持续陷入亏损,盈利能力下降,门店数量增长也几乎停滞。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即便私有化成功,未来其A股二次上市也不容易。

而爱康国宾“老对头”美年健康胜在迎风口而飞,在资本的助推下开始了大规模并购扩张,其中包括收购彼时行业前三的慈铭体检,并于2015年美年健康通过借壳江苏三友上市,成为了目前A股市场最大的商业健康体检公司,现今总市值523亿元。据了解,2017年在行业“老大”美年体检的达2160万人次,约占全国体检市场的4.7%,错失黄金扩张期的爱康国宾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仅为美年的1/4。

体检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随着中国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民营体检行业迎来了风口。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健康体检市场需求呈现爆发趋势。每年健康检查人数不断上升,2016 年达 4.53 亿人,同比上升 17.8%,健康体检覆盖率为32.7%。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 年体检市场规模 1350 亿元,相较2010 年的 295 亿增长了 358%,年复合增速达 24.3%。

image.png

然而,我国健康体检市场公立医院机构无论是机构数还是收入规模都占主体地位。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年全国体检人数增至4.56亿人次。当公立医疗资源无法满足普罗大众的需求,而当政策放开民营医疗资本进入市场后,民营体检机构应运而生,爱康国宾、美年健康、瑞慈医疗等都是这个行业内的佼佼者。

据了解,2009年卫生部颁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至少具有2名内科或外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临床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具有10名注册护士”。然而,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这一准入门槛已严重低于今天体检行业的发展水平,亟须调整。

对于资本来说,如何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收回投入的成本,保证利润最大化才是最关心的问题。当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时,由于资本天然的逐利属性,近年来资本在推动诸多行业发展和规模扩张之际,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

对放开民营资本进入医疗等带有公益性质的领域这件事必须严肃对待。由于资本逐利性在部分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甚,呼吁不再放任甚至限制资本的声音越来越多。中国民营体检机构大多运用连锁和并购形式,目前的民营体检行业急需做一个全面的“自我体检”,更需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全行业监管。

体检行业快速发展,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行业,并且随着老龄化和体检理念的增强,需求有增无减,未来也将继续向前发展。君可见,美年健康发布靓丽财报:营收增长接近6成,达到34.8亿元;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增长超过10倍,对于健康和体检的需求仍在增长,仍然是一块大蛋糕。至于如何平衡资本逐利和医疗的公益性质,可能是整个体检行业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