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2021年成绩单发榜,绿叶制药(2186.HK)还能逆袭吗?

2022年03月30日 18时49分 282

行情的跌跌不休和股吧的口诛笔伐,是最近许多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尤其是港股。2021年中至今(以3月30日最新收盘日计),经过长达三个季度的剧烈波动与调整,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I)已跌超50%。有投资人士哀嚎称,这是目前港股医药历史最大的跌幅。

在这样的行情背景下,绿叶制药(2186.HK)交了份“应景”的2021年度成绩单——公司业绩创了近年新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下滑6.1%;净利为负1.44亿元,同比下滑120%。财报显示,诉讼准备金、应付款公允价值调整等对净利产生较大影响。与业绩呼应的是长期走低的股价:从2021年初的最高点7元/股一路下跌至今,绿叶制药最新收盘价为2.83元/股。长期跟踪绿叶制药的投资者可能颇有“伤仲永”的心情,曾经是个好苗子,无奈市场不看好,绿叶自己也一路跌跌撞撞。

绿叶制药管理层在今日(3月30日)的业绩会上坦言,2021年是集团一路走来,最具挑战、利空出尽、甚至触底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管理层多年来首次在业绩会上对中短期业务作了展望:公司未来三年将实现10个以上新产品上市,围绕既往品种和新产品近20个产品组合,在未来三年全力实现高速增长。本文将分析公司各大单品现状及预期是否支持这一愿景,以及绿叶未来逆袭的可能性。

1. 血脂康“救场”,终成十亿大品种

从营收贡献占比来看,绿叶制药四大核心治疗领域肿瘤、中枢神经、心血管、消化与代谢分别占比27.2%、25.5%、27.4%、17.3%。肿瘤板块依旧受力扑素大幅降价的影响收入下滑,中枢神经板块微降5.5%。而消化代谢和心血管领域均呈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增速最大,达到42.1%。血脂康无疑对此作出最大贡献。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有临床硬终点获益的天然调脂药物,IMS院内销售数据显示,该产品2021年度的销售额增长38%至5.09亿元,其在他汀类药物中的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这还只是院内销售数据。

绿叶制药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血脂康在报告期内高速上量,已成为绿叶的第二个超10亿品种。老品种重新焕发生命力,说明血脂康近年来的“三高共管”策略与“一级预防”定位是奏效的。随着未来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庞大患者基数增长,血脂康有望持续高速放量。

事实上,绿叶这两年业绩增长乏力,跟主要品种力扑素“打骨折”进医保有很大关系。这种情形下,血脂康能冒出头挑起“十亿大旗”,一方面体现了产品本身、产品渠道能力;另一方面,在当前“烧钱创新”的行业背景下,现金牛产品的重要性是难以言喻的。

除了血脂康,绿叶制药管理层还在业绩会上透露表示,力扑素和思瑞康虽受到国内医保、集采等政策端因素影响,但销售额贡献仍保持在10亿量级。目前来看,公司既有产品中,血脂康、力扑素、思瑞康仍是营收的“三驾马车”。

2. 四个新品接力商业化

昔日大品种有得有失、此消彼长,但终究也只能基本持平。要实现高增长,还是得看新品种,下面逐一剖析公司从去年到现在纳入商业化矩阵的“新面孔”。

在中枢神经领域,瑞欣妥(注射用利培酮微球(II))于2021年1月获批上市,并于同年12月进入医保。长效针剂在美国的使用比例超过15%,但由于价格、医患认知等原因,目前在我国的临床使用率不足1%,进入医保是其扩面的重要举措之一。另据绿叶披露的信息,公司已在中枢神经领域覆盖全国3000多家医院,并就瑞欣妥开展一系列项目以扩大获益人群。医保准入、资源投入等均已就位,接下来就看瑞欣妥进医保后的表现了。

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贴剂是中枢神经领域的又一新品。该产品自上市以来,已在多个欧洲国家、日本及中国达成对外授权。绿叶近几年在国际化上砸资源、掷重金,但却逃不开雷声大、雨点小,去年多日贴上市后在短时间内达成多个对外授权,算是公司对自身国际化实力的一次验证。

在肿瘤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博安生物的博优诺于去年4月获批,占到国内贝伐珠单抗biosimilars的前三席。目前,国内已有近10款贝伐珠单抗biosimilars上市,博优诺处于前有狼后有虎的位置。博安生物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其在上市后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迅速铺开商业化:接连获批原研药在国内的多个适应症,与阿斯利康在部分县域市场开展合作,通过自有团队覆盖近30家省份的800多家医疗机构。绿叶制药在其业绩会透露表示,博优诺在上市后的半年时间里贡献了1.6亿元销售额。

至于集采,目前看来已集采的生物药降价幅度相对温和,博安生物要做的是,在集采前的窗口期加快博优诺入院,深化对现有目标客户的覆盖深挖,快速上量;另外,在成本控制、产能等方面做足准备,迎接集采。

除了以上三个自研产品,公司还在今年2月从华昊中天手里拿到抗肿瘤创新药优替帝在中国大陆26个省份的市场推广权。对华昊中天而言,把首个落地产品交给绿叶做商业化,可以借力后者在肿瘤领域覆盖2200多家医院的市场资源;而对于绿叶来说,这笔交易除了“走量”,还对公司现有产品组合起到补充:已有研究证实,该产品对紫杉醇等化疗药的耐药性肿瘤也展现很好的疗效。

总结来说,围绕CNS和肿瘤两个领域,去年至今绿叶在新产品的商业化建设方面动作不少,但除了博优诺已快速上量,其他三个新品的商业化建设成果如何,有待2022年来检验。

3. 多个产品排队等批件

后续管线方面,公司官宣有7个项目处于上市审评阶段。实际上,其中包含两个在FDA迟迟不见进展的上市申请。近期信达的PD-1闯关FDA失利,已经生动展现国内药企出海的不确定性,绿叶如能闯关成功,公司的估值体系将被重塑。因此,此处聚焦的是2021年以来新进入上市审评阶段的潜力品种。

• 戈舍瑞林缓释微球(LY01005)

LY01005对标的是阿斯利康戈舍瑞林植入体,于2021年年底已获得上市申请受理,用于前列腺癌治疗。另外还可用于乳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病症的治疗,相关临床还在进行中。

从市场规模来看,LY01005很有可能会被培育成为又一个上十亿的大品种。在LY01005之前,阿斯利康的植入体是戈舍瑞林的唯一剂型,也是在中国市场卖了二十多年的常青品种,阿斯利康2021年财报显示,其戈舍瑞林植入体全球销售收入上涨3%达到9.6亿美元。IQVIA数据显示,戈舍瑞林植入体2021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已达到32.6亿元。

• LY03005

抗抑郁药LY03005于2021年6月获得上市申请受理,有望在今年获批。近10年来全球获批的抗抑郁药少之又少,国内更是长期处于没有本土1类新药的局面,国内的抗抑郁市场在2021年达到68.7亿元,LY03005如果上市,有望成为又一个大单品。绿叶近期宣布该产品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获批进入III期临床,未来该产品的患者人群有望进一步扩面。

• Lurbinectedin(LY01017)

公司今年3月初在中国香港地区提交Lurbinectedin的新药上市申请。在香港地区上市被视为海外创新药进入中国的“捷径”,“港澳药械通”的政策东风帮助其踏出进入内地的第一步,于此同时该产品在内地也在I期临床,如果推进顺利,LY01017获批后,打开市场应该不难。值得一提的是,Lurbinectedin在美国的商业化权益归属Jazz制药,Jazz制药财报显示,该产品2021年的销售额为2.46亿美元。

• Prolia生物类似药(BA6101)

博安生物开发的Prolia生物类似药也已在上市审评阶段。博安生物的几个biosimilars,上市速度和开发进度在国内都处于前列,这对当前融资行情下的生物药公司来说是好事,自我造血能力越强,底气就越足,越能为临床早期和临床前的创新抗体开发提供支持。

此次业绩会中,管理层还透露表示,该产品计划准备国际多中心临床,国际临床数据将支持同为RANKL靶点的BA6101和BA1102(Xgeva生物类似药)在国际市场的上市,两个产品相关原研药的全球销售额在2021年超过50亿美金。

另外,两个月前,香港联交所已确认绿叶制药对分拆博安生物上市的申请,如果实现分拆,博安生物通过上市募资补给研发资金的同时,绿叶制药因博安生物的合并报表亏损也可以得到稀释。

4. 低景气度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标的

回溯过去两年,绿叶制药经历的各种挑战也比较带有共性:原本擅长商业化的big pharma,主力产品遭遇竞品夹击、药政砍价,新产品难以接档。但在药政收紧、红利不再的背景下,这或许也是大多传统药企面临的困局。

事实上,整个医药行业都处于多事之秋,从去年7月《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到今年年初,若干国内药企被纳入美国商务部“未经核实名单”(UVL)、美国证监会《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市场的恐惧也从“药政安全”迅速蔓延到“供应链安全”。

低景气度之下,多个医药白马股腰斩,越来越多biotech折价也要IPO,而对于绿叶这样本身就有一定体量的传统药企来说,耐心修炼内功,专心推管线进度是当务之急。从其去年的业务推进速度来看,公司落地成果渐有起色,研发总开支也提高了近两成,达到近15亿元。但要实现“逆袭”,还要看接下来的新品商业化和在研管线的产品化。正如绿叶管理层在业绩会提到的,历经2021年的完全触底后,公司已做好全面反弹的准备,在未来三年全力加速新产品的商业化及更多产品的上市。这也意味着,利空出尽的绿叶制药,从2022年开始可以轻装上阵打翻身仗了。

若说黄金时代已经远去,未免还为时过早。毕竟,资本市场上从不缺少逆风翻盘的故事。明面上的几张烂牌出尽后,更让人期待的是压箱底的那几张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