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国联民生证券
研究员:张磊
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6.15 亿元,同比微降0.35%;实现归母净利润40.76 亿元,同比增长0.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62 亿元,同比增长14.76%。其中2024Q4 实现营收145.65 亿元,同比+9.89%,环比+17.56%;实现归母净利润8.87 亿元,同比+41.73%,环比-15.64%。
储能业务快速放量,大电芯产业化进程领先
2024 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电芯出货量50.45GWh,同比+91.9%,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储能业务收入达190 亿元。公司积极推动大储能产品升级迭代,第四代Mr.Big 系列600Ah+电芯采用超薄叠片与三维集流技术,能量效率达96.2%,有望提升系统集成度与运营经济性。2024 年底公司60GWh 超级工厂已投产,马来西亚储能产线预计2026 年初量产,全球交付能力持续强化,为储能业务放量奠定基础。
动力出货持续增长,商务车市占率领先
2024 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30.29GWh,同比增长7.87%,全年实现营收191.67 亿元,同比下滑20.08%,主要受下游客户销量波动影响。公司在商用车领域优势明显,2024 年公司商用车动力电池市占率达12.15%,位列行业第二。
消费电池实现满产满销,盈利能力提升
2024 年公司消费电池业务收入103.22 亿元,同比增长23.44%,毛利率达27.58%,同比+3.85pct。小圆柱电池全年出货大增,实现满产满销,在电动工具、两轮车、清洁设备等领域市占率稳步提升。同时,公司消费电池已进军BBU/eVTOL/机器人等领域等新兴市场,随着成都基地的放量和马来西亚工厂(年产能6.8 亿颗小圆柱)的投产,将进一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储能业务加速放量,消费业务盈利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4.4/792.7/994.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25%/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6/68.5/78.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21%/14%,三年CAGR 为24.3%。
EPS 分别为2.8/3.4/3.8 元/股,PE 分别为14/12/10 倍,鉴于公司为锂电池行业龙头,储能/动力/消费三大板块持续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