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民生证券
研究员:邱祖学/范钧
点评:销量稳步提升,加大研发投入
① 精冲销量提升:2024 年公司精冲材料销量18.15 万吨,同比增长11.74%,保持着极高的产能利用率,并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技术优化等手段优化扩充产能。
② 毛利率小幅增长:2024 年,公司进行了订单结构优化,部分大客户的订单量增长较快,整体毛利率为25.75%,同比增长0.39pct;Q4 毛利率为27.35%,同比增长1.66pct,环比增长2.18pct。
③ 加大研发投入: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0.61 亿元,同比增长20.21%,研发费用率4.12%,同比增加0.36pct。
未来核心看点:积极扩张产能,新兴领域拓宽空间① 把握需求释放机遇,积极扩张产能。2024 年公司产能为18 万吨,产能规模属于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安徽新厂项目预期2025 年4 月建成,预计当年有望释放产能4 万吨。在生产产品上,安徽的项目将倾向于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的轴承等高端制造领域,在汽车市场基础上开拓高端轴承、机器人等其他下游市场,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从源头保障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② 立足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公司生产的精密冲压新材料可用于多种零部件的一次成形,能够显著降低下游客户生产成本,在汽车安全系统、汽车动力系统材料等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相比海外供应商提供的同等品质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公司已与舍弗勒、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③ 力争突破机器人材料研发。在新兴应用领域,公司目前已进入轴承领域核心客户产业链,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材料、传感器材料、氢能核心设备材料等新兴应用领域。2025 年3 月,公司成立机器人材料研究院,力争突破原有工艺路径,通过翔楼先进材料+精密冲压成型的方式,大幅降低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成本,解决高端材料卡脖子瓶颈,助力人形机器人量产降本。
投资建议:公司未来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并积极进行新材料研发,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拓宽,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2.95和3.51 亿元,对应现价,PE 分别为29/24/20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新材料研发不及预期,汽车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