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国泰君安
研究员:李鹏飞/魏雨迪/王宏玉
公司2024 年业绩符合预期。面对行业需求下行,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持续提升高端产品的占比,同时不断降本、加大研发,保持了行业领先的业绩水平。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 评级。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92.03亿元,同比下降4.22%,实现归母净利润51.26 亿元,同比下降10.4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公司下游需求偏弱,下调公司2025-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26/61.85 亿元(原60.18/61.86 亿元),新增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8.6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06/1.23/1.36 元。考虑到同行业公司估值水平的上升,参考同类公司,给予公司2025 年15倍PE 进行估值,上调公司目标价至15.9 元(原13.92 元),维持“增持”评级。
深入调整产品结构,发力高端产品,盈利能力保持平稳。面对市场需求的大幅下滑,公司抓住轴承、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契机,深入调整产品结构。2024 年公司重点品牌轴承钢销量同比上升6%、新能源车用钢销量同比上升29%,81 个“小巨人”项目全年销量738 万吨,同比上升10%,此外,两高一特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3%。产品结构的调整带来公司盈利能力的韧性,2024 年公司销量1889 万吨,持平2023 年,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2.85%,同比小幅下降0.29 个百分点。在下游需求逐步回暖的背景下,我们预期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回升。
持续研发,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持续投入研发,2024 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4.21%,同比上升0.31 个百分点。兴澄特钢100mm厚 9Ni 钢再次突破超大厚度承压设备用镍系低温钢规格极限,填补空白。大冶特钢航空发动机用轴承钢 M50 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并应用于 SKF 等航空轴承海外工厂,通过国际主机厂的认证,成为国内唯一。公司注重研发,在技术上保持领先。
积极分红回馈股东,降本增效持续推进。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额占归母净利润的49.95%,公司积极分红回馈股东。
2024 年公司推动落实 482 个降本项目,提升经营、生产、决策等工作效率。公司旗下各企业关键生产技经指标稳步提升,兴澄特钢电炉成本、大冶特钢转炉成本、青岛特钢一炼钢成本压降均超 9%。
风险提示:制造业需求大幅下行,铁矿石价格大幅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