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公司发布2024 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 亿元,经重述后同比增长13.9%,实现归母净利润24.66 亿元,经重述后同比增长5.5%。
点评:
25 年净利润稳健增长,毛利率、现金流承压
2024 年,国内外能源化工产业向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能源化工产业工程建设投资强度稳步增长,旺盛的资本开支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机遇。
公司经营利润增速为-1.6%,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5%,业绩稳中有增。公司资本结构保持稳健,截至24 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61.3%,较23 年末下降0.6pct。24 年公司毛利率为8.3%,同比下降1.7pct,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项目盈利收窄。
24 年公司ROE 为7.8%,同比增加0.2pct,投入资本回报率为7.9%,同比增长0.2pct,资本回报率基本保持稳定。24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2.11 亿元,主要由于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增加,导致现金流出49.63 亿元。
新签合同额创历史新高,新型煤化工、海外市场发展强劲
2024 年,公司新签订合同额为1006 亿元,同比增长25.4%,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成绩。其中,国内新签合同621 亿元,同比增长6%,境外新签订合同53.49 亿美元,同比增长79.6%,延续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公司加大与国际同业伙伴强强联合,加强与战略客户的高层互访和推介交流,海外市场开发持续做强做大做优。在国内市场,公司代表性合同包括华锦项目(63.64 亿元)、中沙古雷芒果乙烯项目(61.64 亿元)、中煤榆林煤化工项目(31.17 亿元)等。在境外市场,公司代表性新合同包括哈萨克斯坦乙烷裂解项目(12.50 亿美元)、沙特Jafurah 三期项目(9亿美元)、沙特北部硫磷化工项目(3.63 亿美元)等。此外,24 年公司战略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大幅增长63%。其中,来自清洁能源、新能源领域合同37个,新签合同额约为1 亿元;来自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兴领域合同209 个,新签合同额约为124 亿元。
分行业来看,24 年公司新签合同涉及的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炼油、石油化工、新型煤化工、储运及其他行业的新签合同额分别同比-9%、+13%、+3070%、+20%,其中新型煤化工新签合同额增长120 亿元,占合同额总增量的59%。2024 年,来自中国石化集团及其联系人的新签合同额同比+73%,来自外部市场的新签合同额同比+8%,公司内部合同额有所复苏,同时对外部市场的拓展持续深化。截至2024年12 月31 日,公司在手订单为1727 亿元,同比增长26.7%,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 年公司的新签合同额目标为境内630 亿元,境外50 亿美元。公司将以更大力度做好市场开发,实现合同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提升;以更大力度做好项目管理,推动盈利质量提升。
维持高水平分红,持续推进回购工作
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坚持每年分红两次,维持较高的派息率。综合考虑公司盈利水平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董事会决定派发末期股息0.208 元/股,与中期股息合计的年度派息额为0.358 元/股,派息率为64%,以2025 年3 月17日股价计算的股息率为6.83%。2024 年公司继续推进回购工作,全年公司累计回购1730 万股,累计回购金额为8651 万港元,公司将持续通过高分红与回购工作,积极回馈投资者。
国内外市场迎新机遇,公司加强市场开拓有望充分受益
国内市场方面,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批大型炼化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石化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高端新材料项目资本开支保持增长;节能降碳改造、工艺优化升级、用能设备更新换代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为公司主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海外市场方面,中东地区活跃资本开支已超千亿美元,产油国炼化生产能力逐年提升。中国石化集团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公司充分受益于平台优势,中东市场订单获取前景广阔。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工作,随着国内外新签合同稳步推进,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24 年业绩稳健增长,整体符合我们的预期,考虑到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毛利率承压,我们下调25-26 盈利预测,新增27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5(下调11%)、27.60(下调13%)、29.02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0.59、0.63、0.66 元/股。公司背靠中石化集团资源优势,持续开拓海内外市场,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国企改革背景下公司低估值+高分红价值凸显,我们仍然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炼化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