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金公司
研究员:冯启斌/杨鑫/刘钢贤/蒋斯凡
公司公布2H24 业绩:收入53.97 亿美元,同比+12%;毛利润5.42 亿美元,同比+94%;经调整EBITDA4.27 亿美元,同比+298%;经调整净利润1.37 亿美元,对应经调整净利润率2.5%,较去年同期的1.68 亿美元亏损扭亏为盈,超出市场预期,主因东南亚地区成本优化显著。2H24 分地区来看:东南亚收入17.01 亿美元,同比+23%;中国地区收入33.90 亿美元,同比+12%;新市场收入2.84 亿美元,同比+46%。2H24 业务量:总业务量达136.31 亿件,同比+26%;东南亚业务量25.20 亿件,同比+40%;中国地区业务量109.66 亿件,同比+23%;新兴市场业务量1.45 亿件,同比-1%。2H24 单票数据:东南亚单票收入0.67 美元,同比-12%,单票毛利0.14 美元,同比-1%;中国地区单票收入0.31 美元,同比-9%,单票毛利0.02 美元,同比+123%;新兴市场单票收入1.96 美元,同比+49%,单票毛利-0.04 美元,去年同期为0.17 美元。
发展趋势
东南亚龙头地位稳健,预计单票成本持续优化。据公司公告,2024 年公司于东南亚地区份额达28.6%,较2023 年+3.2ppt,持续五年份额第一,龙头地位稳健。虽然受到电商平台自建物流的竞争影响,2H24 公司单票收入有所下滑,但是由于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公司单票毛利同/环比基本持平于0.14 美元维持稳定。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业务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有望持续优化单票成本,释放价格空间,而进一步获取份额稳固龙头地位。
中国市场份额达11.3%,预计前列地位将趋于稳定。据公司公告,2024 年公司于中国市场份额同比+0.7ppt 至11.3%,单票运输+分拣成本环比-0.02美元至0.10 美元,我们认为这体现了公司在中国市场与竞争对手的成本差距逐步缩小。我们认为虽然25 年中国市场可能面临潜在的竞争变化,但行业需求将维持双位数增长,公司于中国的前列地位将趋于稳定。
我们认为公司将坚持国际化的发展路线,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也将继续贡献收入增长,随着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规模效应的加强,2025 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有望实现超翻倍增长,持续释放成长弹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行业竞争的潜在变化,下调2025 年盈利预测14%至3.47 亿美元;引入2026 年盈利预测5.35 亿美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 年19.7/12.9倍P/E。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切换至2025 年P/E 估值,考虑到板块估值中枢上行,维持目标价于8.00 元港币,对应2025/2026 年26/17 倍P/E,较当前股价有34%的上行空间。
风险
竞争格局反复;需求增长低于预期;海外政策风险;燃油、人工成本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