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航天环宇(688523):航空航天双轮驱动 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前天 00:00 16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黎韬扬

  核心观点
  公司披露2024 年一季报及2023 年年报,2024Q1 实现营业收入0.44 亿元,同比增长71.79%,主要系航空工艺装备收入增加;归母净利润0.04 亿元,同比降低27.27%;主要系产品价格及结构变化,毛利率下降,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加。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4.56 亿元,同比增长12.65%;归母净利润1.34 亿元,同比增长9.63%。公司主营业务覆盖航空航天领域,专注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等的研发制造。随着我国探月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太阳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一批行业重大项目的稳步推进,叠加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战略领域发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事件
  公司披露2024 年一季报,2024Q1 实现营业收入0.44 亿元,同比增长71.79%,主要系航空工艺装备收入增加;归母净利润0. 04 亿元,同比降低27.27%;扣非归母净利润-210.07 万元,同比下降613.90%,主要系产品价格及结构变化,毛利率下降,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加。
  公司披露2023 年年报,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4.56 亿元,同比增长12.65%;归母净利润1.34 亿元,同比增长9.63%;扣非归母净利润0.98 亿元,同比下降14.47%。
  简评
  1、航空航天领域维持高景气,公司业绩持续释
放整体来看,公司订单稳定,航空航天领域维持高景气,短期产品价格及结构变化,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有所降低,中长期业绩持续释放可期。2024Q1 实现营业收入0.44 亿元,同比增长71.79%,主要系航空工艺装备收入增加;归母净利润0. 04亿元,同比降低27.27%;扣非归母净利润-210.07 万元, 同比下降613.90%,主要系产品价格及结构变化,毛利率下降, 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加。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4.56 亿元,同比增长12.65%;归母净利润1.34 亿元,同比增长9.63%;扣非归母净利润0.98 亿元,同比下降14.47%。
  分版块看,2023 年,航空航天和其他通信设备制造业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较上年增长14. 24%,产品综合毛利率为51.19%,同比下降8.47pcts,主要是受产品结构变化,下游主机或总体客户价格下降的影响,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2023 年,宇航及通信产品、航空产品及航空航天工艺装备的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06%、下降33.70%、增长6.05%;毛利率分别为56.13%、43.50%、42.69%,同比分别下降8.56pcts、6.46pct s 、13.47pcts。
  2、航空航天领域双轮驱动,叠加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增长点随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现代化新兴产业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方向,公司紧跟国家政策指引积极拓展产品应用及业务板块,在原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需求,加大力度围绕新兴产业核心产品进行高质量、低成本的研发攻关工作。
  宇航产品方面,公司立足自身优势,重点建设航天微波通信、星载结构机构、惯性器件、太阳翼等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测试和环境试验等综合研制能力,形成智能化、批量化、极具竞争力的综合研制优势,满足以载人航天、高通量卫星、军用卫星以及低轨互联网卫星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工程配套需求。航空航天工艺装备方面,公司重点发展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等航空航天工艺装备产品,提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一体化工装、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生产线,成为全寿命周期高端工艺装备及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目前已完成C919自动定位及移动定位系统、机翼壁板成型工装及各型飞机、无人机机身结构成型工装等产品。航空产品方面,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主创新,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加大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能力,为航空及相关领域的高精度、轻量化、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先进复合材料零部件以及金属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装配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方面,公司瞄准国防装备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等市场机遇,以“天伺馈”分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为核心,立足自主开发,依托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条, 努力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卫星通信产品、地面测控产品及特种测试设备供应商。
  3、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聚焦新质生产力
  加速环宇航空产业园建设,该产业园规划了卫星通信天线、测控测试天线、数据链产品、高端复合材料零部件、大型高精度测试装备的产业化能力。截至2023 年末,环宇航空产业园已经建设完成超8 万平方米,相关高端研发、生产、检测设备正加紧采购,部分设备已安装调试到位,航空产业园在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装备板块、复合材料产品板块的产业化能力提升已初见成效。
  推进子公司自贡环宇产业园的建设,自贡环宇已购置132 亩土地用于建设无人机复材零部件及整机结构研制及产业化能力。主要建设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能力,无人机部组件、整机装配及测试能力。子公司自贡环宇积极参与无人机产业链配套需求,加快航空产品产能建设,预计2024 年内部分投产。
  4、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
  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为航空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通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自主攻关与技术积累,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业务板块。2023 年,公司研发投入4,811.17万元,同比增加6.55%;拥有研发人员148 人(同比+33.33%),占公司总人数的19.27%。2023 年, 公司新增申请的7 项发明专利和15 项实用新型专利,主要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的优势;公司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72 项,其中发明专利21 项,实用新型专利51 项。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生产实践,不断提升工艺设计、机加参数选择、材料成型、工装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形成了包括高精度、高频段天线馈电部件设计仿真、制造、装配及调试技术,星载高难度波导缝隙阵天线制造及焊接技术在内的等11 项核心技术。
  5、公司开展股份回购,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公司2024 年2 月公告,拟使用IPO 部分超募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高于1 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0 元/股,并将回购股份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截至2024 年4 月底,已累计回购247.25 万股(占总股本0.61%)。截至2024 年6 月30 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47.2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61%,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22.37 元/股,最低价为17.94 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约为人民币4,999.63 万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6、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航空航天领域双轮驱动,相关制造及配套行业后续可期,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专注于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等的研发制造,立足于高景气发展阶段的航空航天领域,同时卡位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持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产能持续扩充,聚焦新质生产力。
  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存在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第一季度确认的收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低,2022-2023 年占比均不足6%。每年第四季度确认的收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公司的主要客户为航天科技、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电科、中国商飞的各下属单位,受上述集团及企业结算方式和成本预决算管理的影响,其通常在下半年加快推进项目验收结算进度,因此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较大,该等情况符合军工行业整体收入的季节性特点。
  2023 年末,公司存货较同比增加48.39%,主要系原材料及在产品增加。公司目前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原则进行存货采购,存货主要系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及发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和发出商品,公司主要存货有对应的销售订单;但公司也会存在为保证产品及时交付而提前备货,或根据预期订单提前采购部分原材料的情况。综合来看,公司2024 年业绩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前景,预计公司2024 年至2026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2.11 和2.66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42%、25.45%和26.02%,相应24 年至26 年PE 分别为38.89、31.00 和24.60 倍,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如果主营业务出现低于预期的情况则会出现盈利假设不成立的风险。
  2、如果未来因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因素导致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或因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公司毛利率空间可能被压缩,公司将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若2024-2026 年公司毛利率整体下降2 个百分点、4 个百分点、6 个百分点,则2026 年预期归母净利润将从2.66 亿元,分别下滑至2.48 亿元、2.29 亿元、2.11 亿元。
  3、产业园区建设与研发成果不及预期:公司持续加大产业园区建设与研发投入,如果研发成果不及预期,将显著影响未来市场拓展与产品更新换代,从而影响业绩释放。
  4、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军民融合的进一步推进,军工行业门槛逐渐降低,公司传统优势领域可能会被渗透,新兴领域竞争会更加激烈,从而影响公司的营收与盈利能力。
  5、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军工产品涉及国防安全的特殊性,国家对军品采购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军品采购具有高度的计划性,若型号装备采购计划不及预期,产业链中相关企业业绩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