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12月7日丨港股继续下跌,恒生指数创2022年11月以来新低 恒指年内累跌18%。
ETF方面,恒生生物科技ETF、港股通科技50ETF、恒生生物科技ETF、港股创新药ETF、香港医药ETF、恒生医药ETF今日跌超2%;今年以来,港股通医药ETF、恒生生物科技ETF、恒生医疗ETF、恒生生物科技ETF、恒生医药ETF、香港医药ETF、港股通医药ETF、港股消费ETF、医药ETF沪港深跌超20%。
从2021年初高点算起,港股的弱势已延续近三年,今年初被寄予厚望的反弹也没能持久,反而在创出新低。
对于港股创新低,中金公司指出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方面,单纯的低估值和高风险溢价可以促成反弹,但不是能持续或反转的理由,毕竟港股过去三年一直如此;另一方面,外部扰动的缓解如美债利率与地缘局势同样能够促成反弹,但后劲还要看内生增长。
据银河证券统计,1992年至2022年末,恒生指数共经历了9次跌幅较大的下调周期,平均每次下跌持续244个交易日,平均跌幅为43.75%;若排除2020年1-3月新冠疫情期间的下跌,则港股8次下跌周期中,平均每次持续269个交易日,平均跌幅为46.05%。从持续时长、跌幅深度等维度来看,2021年以来的下调均接近历史极值水平。
复盘港股历次下调行情,发现港股下跌的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外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风险传导至香港,是港股下跌的重要原因。由于香港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港股市场国际化程度高,资金层面易受国际金融市场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资金从高风险的股市撤出,尤其是投机性资金,引发金融市场混乱。此外,香港从事国际贸易往来众多,与其他国家的联系紧密,实体经济层面的风险也容易从危机国传导至香港。
第二,美联储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国际资金机会成本提高,从而国际资金流出港股。同时,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美联储加息时,香港货币政策被动收紧,进一步加剧港股流动性不足。例如,1994年年初,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拖累港股步入熊市;2022年以来,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对港股估值的影响延续至今。
第三,香港GDP增速下降是港股下调的主要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港股基本面来自大陆,大陆经济放缓对港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例如,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增速也放缓;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也受到影响。
对应地,港股上涨的驱动力则包括:第一,全球风险事件影响退却,世界各国更重视和平与发展,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更加密切。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提供充足流动性,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中国大陆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均有助于资金流入港股。例如,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充裕的资金涌入港股。第三,香港经济上行,大陆经济增速上升。例如,2016年2月之后,中国内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经济形势好转,港股基本面改善,推动港股上行。
银河证券表示,展望2024年,港股面临如下机会与风险:若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缓解、中美关系向好,叠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则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从而推动当前估值较低的港股反弹。美联储结束加息并开启降息之后,海外流动性好转,外资回流可能性较大,将带来港股整体上涨的机会,前期外资流出较大的行业反弹可能性较高。
浙商国际研报指出,在基本面、资金面和情绪面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下,对港股短期走势继续持谨慎态度。对于中长期走势,市场估值水平随着市场下跌再次进入价值区间,对于市场的左侧配置性价比较高。配置上,继续强调保持分散均衡的行业板块配置,保留一定的顺周期配置和对景气行业板块的布局。板块上建议关注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消费、券商保险、TMT;对资金面改善敏感的核心消费、医疗、互联网;景气度较高或改善明显的黄金、电子、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