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早盘集体走强,创指盘中一度涨超3%。截止午盘,上证指数涨1.23%报3410.36点;深证成指涨1.79%报10825.2点;创业板指涨2.49%报2276.77点;沪深300涨1.57%报3983.1点;科创50涨1.87%报1020.56点;北证50涨0.69%报1315.16点。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额11669.80亿元,全市场4011股上涨,1295股下跌,139股持平。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方面,AI应用方向继续活跃,风语筑
$风语筑(SH603466)$ 、汉王科技
$汉王科技(SZ002362)$ 、天娱数科
$天娱数科(SZ002354)$ 竞价涨停,福石控股
$福石控股(SZ300071)$ 、万兴科技
$万兴科技(SZ300624)$ 、海天瑞声
$海天瑞声(SH688787)$ 涨超10%。
消息上,OpenAI为期12天的活动开幕,在第一天的活动上,OpenAI发布“满血版”推理模型o1和ChatGPT Pro。
华泰证券表示,AI应用持续迭代,25年有望加速落地。投资逻辑由“主题性趋势投资”向“产业兑现投资”转变,行业发展仍具备较大空间。
新型城镇化概念股开盘拉升,全筑股份
$全筑股份(SH603030)$ 涨停,新城市
$新城市(SZ300778)$ 涨超10%,浙江建投
$浙江建投(SZ002761)$ 、腾达建设
$腾达建设(SH600512)$ 、棕榈股份
$棕榈股份(SZ002431)$ 、龙建股份
$龙建股份(SH600853)$ 等跟涨。
消息面上,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近日会见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时表示,希望万科集团抢抓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机遇,深化在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市场转型发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等领域的合作。
同时,在第12届世界城市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公园城市"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思路,可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保险股盘中集体拉升,佳云科技
$佳云科技(SZ300242)$ 20cm涨停,天茂集团
$天茂集团(SZ000627)$ 触及涨停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保险行业短期预计仍以贝塔驱动的行情为主,开门红NBV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将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支撑。居民风险偏好整体偏低叠加储蓄需求强劲,且预定利率再次下调后,储蓄险的收益率仍优于银行定期存款且具备长期保值增值优势,预计销售端良好态势仍将延续,预计25年开门红新单保费仍有望实现正增长,NBV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教育板块持续强势,中公教育涨停;
消费电子概念异动拉升,胜利精密直线涨停,凤凰光学、卓翼科技、奋达科技、瀛通通讯、歌尔股份等快速冲高。
消息面上,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在接受访谈时表示,华为Mate70系列预约数已突破了670万。此外据供应链消息,华为Mate70系列已加单30%,总备货量提升至1700万台
人形机器人板块震荡走低,肇民科技
$肇民科技(SZ301000)$ 领跌;光伏设备板块继续调整,拉普拉斯
$拉普拉斯(SH688726)$ 跌幅居前;海南概念股持续回调,葫芦娃
$葫芦娃(SH605199)$ 跌停。
总体来看,个股呈普涨态势,上涨个股超3900只。
盘面上,Sora概念、保险、文化传媒板块涨幅居前,PEEK材料、海南自贸区、人形机器人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天风证券:持续重视“AI+出海+卫星”核心标的的投资机会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持续重视“AI+出海+卫星”核心标的的投资机会:1)海外线AI核心方向如光模块&光器件,持续核心推荐。2)国产算力线如国产服务器,交换机,AIDC、液冷等方向核心标的建议积极关注。3)海风行业国内加速复苏,出海具备良好机遇,积极把握产业变化,核心推荐海缆龙头厂商。4)近期卫星互联网产业国内动态进展呈现,看好后续产业受催化拉动。
【大行报告精选】中信证券:AI与数据要素带来新需求 数据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数据产业链拥有万亿广阔空间,在政策、技术、供需等因素共同支撑下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AI Infra、数据要素、信创三大产业趋势有望成为核心方向。该行认为,当前产业链中数据库、数据平台、资源服务等核心环节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直接受益于产业发展趋势,具备显著需求弹性,测算相关领域新市场空间或达数百亿元。建议关注数据库、数据平台和资源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数据产业链:政策、供需驱动2万亿规模大市场,软件市场支出增速第一。
当前政策持续加码数字中国、信创、数据要素等方向,云边端协同发展下,国内数据资源生产规模与处理能力快速进步,企业数字化需求蓬勃发展,数据产业链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根据《数据产业图谱(2024)》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参考IDC数据,我国大数据IT支出规模将从2023年的250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502.3亿美元,5年CAGR为21.9%。其中软件市场规模将超过175亿美元,增速位居技术市场第一,数据产业相关软件市场具备强大发展潜力。
产业趋势:AI与数据要素带来全产业链新需求,国产化信创利好数据库领域,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1)AI Infra:AI带来庞大Infra需求,数据是AI Infra核心环节,产业链中的向量数据库、数据管理平台、AI数据服务等环节将直接受益于生成式AI新需求。
2)国产化:当前行业信创接棒党政信创,数据库为本轮信创替代的核心方向。海外公司仍占据较大份额,具备广阔替代空间。
3)数据要素:10月8日,数据局印发《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数据要素政策有望逐步加速。当前数据资产入表进入落地阶段,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服务、数据产品加工等领域公司有望获得新机会。
空间弹性:数据库、数据平台、资源服务有望打开数百亿新空间。
1)数据库:该行测算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依托本轮信创有望释放300亿新空间,该行判断2025-2026年或将逐步放量形成建设高峰期,对应每年百亿市场空间;非关系型向量数据库受益于生成式AI发展有望打开38亿元市场空间,商业模式上从开源逐步走向闭源。
2)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整合AI Infra能力,正逐步向“数据+AI”的LLMOps平台演进,该行预计国内相关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00亿元,伴随大模型落地场景有望逐步兑现。
3)资源服务:参考艾瑞咨询数据,当前国内AI基础数据服务市场规模约45亿元,其中第三方品牌服务商市占率约35%,对应空间约16亿元。该行预计伴随生成式AI逐步走向多模态,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品牌服务商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预计中期有望打开4倍空间。
投资策略:
国内数据产业链仍处于发展初期,当前AI Infra、数据要素、国产化信创三大产业趋势驱动下,数据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该行预测数据库、数据平台、基础数据服务三个核心环节的需求弹性显著,有望率先受益于需求扩增打开市场空间,分别梳理投资主线:
1)数据库: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为信创核心品类,政策和资金支撑下具备较高弹性;
2)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向“数据+AI”平台演进,生成式AI驱动各领域行业模型落地,带来大量训练和管理需求打开市场空间;
3)数据资源服务:生成式AI带来迫切数据需求,多模态趋势打开行业天花板,海外相关领域景气度较高,国内与数据要素有望形成共振实现加速发展。
风险因素:
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数据安全与合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政策推出和落地不及预期;法律法规建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