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一哥”澳优2023年营收、净利双下滑

比如蒙牛、伊利,二者通过自主研发、收并购等多种方式,“驰骋”在液态奶、奶粉、乳酪、酸奶等多个领域。再比如澳优,凭借佳贝艾特这款超级大单品,这家公司也曾在羊奶粉行业中建立起绝对性的优势地位。

在乳制品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的同时,市场逐渐形成以牛、羊、有机为主的乳制产品,涵盖液体奶、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人奶粉等多个细分领域,这其中有乳企选择多元化发展,也有乳企决定主攻一条赛道。

比如蒙牛、伊利,二者通过自主研发、收并购等多种方式,“驰骋”在液态奶、奶粉、乳酪、酸奶等多个领域。再比如澳优,凭借佳贝艾特这款超级大单品,这家公司也曾在羊奶粉行业中建立起绝对性的优势地位。

然而,这位“领头羊”在细分市场蛋糕被不断分食的背景下,早已陷入业绩下滑的“怪圈”。

 

“牛羊并举”也难以抵挡成长的压力

在羊奶粉市场中,佳贝艾特这一品牌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尼尔森IQ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澳优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份额占比分别达到79.1%和78%。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市场研究认证也显示,2023年佳贝艾特羊奶粉销量与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

至此,佳贝艾特自2018年开始连续6年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份额超6成,并持续稳居全球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在羊奶粉赛道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时候,国内外不少有实力的乳企纷纷布局。本着“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风险过大”的原则,澳优开始向高端、超高端牛奶粉进发。

凭借佳贝艾特等品牌,澳优的业绩原本可以说是“有所依仗”,但在最近几年,“牛羊并举”策略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开始倒退。

财报显示,2020年,澳优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录得销售额虽涨至约31.06亿元,但增速却跌至8.8%。2021年,其羊奶粉录得销售额约为33.48亿元,同比仅增长7.8%左右。到了2022年,该业务销售额约35.91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进一步下滑。

然而,进入2023年,澳优的羊奶粉业务甚至开始倒退。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澳优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业务收入仅有32.83亿元,同比下降8.6%,其中中国区收入下降了12.8%。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牛奶粉业务,也没有成长为另一个增长引擎。2021年,澳优自家品牌配方牛奶粉收入贡献达到40.95亿元,超过了羊奶粉业务,但到了2022年,牛奶粉录得收入仅有29.235亿元,同比下降28.6%,较公司当年羊奶粉收入相差超6.67亿元。

于2023年,澳优牛奶粉业务收入贡献进一步下降,收入仅有25.63亿元,同比下降12.4%。

虽然澳优的牛羊奶粉业务下滑,但营养品却异军突起。2023年,该公司营养品分部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113.9%。。

不过,由于主要业务销售不佳,澳优的整体业绩呈现下滑态势。于2023年,澳优收入73.82亿元,同比下降15.9%;毛利28.53亿元,同比下降15.9%;毛利率38.6%,下降了4.9个百分点;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仅1.74亿元,同比下降19.4%。

对此,澳优方面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中国配方奶粉市场竞争持续激烈,导致销售及毛利率下跌所致。

“澳优未来几年的首要任务就是稳住大盘,能够让收入止跌就不错了,想要依靠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快消行业分析师康定平表示,澳优正在积极拓展儿童奶粉、成人奶粉业务,并在益生菌等保健品板块发力,这些可能会成为澳优新的增长极。

 

澳优何时才能“破局”?

2021年10月,伊利以62.45亿港元获得澳优乳业34.33%的股权,成为澳优单一最大股东。2022年3月3日,伊利与澳优同时宣布,伊利对于澳优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全面要约收购成功。至此,这个近年来国内乳业最大并购案正式落幕。

收购成功后,伊利子公司共持有或控制澳优约9.53亿股,占后者已发行总股份的约52.70%。这也是自2021年伊利以62.45亿港元拿下澳优34.33%的已发行股本,成为澳优第一大股东后的进一步动作。

对于伊利斥资入股澳优,时任澳优董事长的颜卫彬公开表示:“潘总(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在几次发言里说得非常清楚,非常看中澳优的团队,看中澳优在整个供应链里的全球布局,看中我们在羊奶粉的领先地位,看中我们在高端牛奶粉的竞争能力,以及我们在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品、特殊医学营养等方面的整体布局”。

但在最近几年,高端羊奶粉品类逐渐从细分小众产品转变为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其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众多品牌入局,澳优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的同时,伊利的盈利水平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2022年半年度业绩会上,伊利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赵琳曾表示,澳优在第二季度并表,单季度贡献18亿元左右的收入,在利润端也保持盈利正贡献,但叠加一次性公允价值变动,对整体利润率有一定负面影响。公司奶粉业务如果剔除西部乳业与澳优的贡献,内生奶粉业务仍有30%以上的增长。

西南证券甚至直接在2022年9月1日的研报中,直接表明“澳优乳业拉低了伊利盈利水平”。

2023年9月12日,澳优发布重大人事变动:颜卫彬已辞任澳优执行董事、行政总裁、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和成员,以及薪酬委员会成员的职位。同时,吴少虹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授权代表、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的职位。王炜华已辞任公司公司秘书、董事会秘书、授权代表、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的职位,但仍将继续担任公司首席合规官。

值得注意的是,颜卫彬是澳优的主要创始人,任职期间层参与收购还普诺凯集团、澳洲营养品品牌Nutrition Care等重要事件。

而新上任的高管团成员,大都有着伊利的从业经历,比如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的任志坚,他在2022年伊利收购澳优之后就加入该公司,担任其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任志坚任伊利乳业奶粉事业部副总经理,在伊利冷饮事业部、奶粉事业部有着二十余年的工龄。

在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任志坚等人的上任说明伊利全面接手澳优,其供应链体系、渠道等都与伊利打通,对澳优是有很大好处的。安排任志坚、张志等“老人”接手,首先是伊利不打算让澳优作为第三方独立平台存在,而是让其融入进伊利的奶粉体系中。其次是出于为了保证业绩能够有实质性的提升、打好扎实的市场基础的考虑。

然而,新管理层的入职,但澳优的业务并没有起色。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2亿元,同比下滑3.7%;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滑10.3%。经计算可知,在2023年下半年,该公司收入38.7亿元,同比下降6.75%,净亏损1020万元。

“未来,乳制品行业竞争态势将更加严峻,期待新管理层的入职能够带领澳优扭转如今的局面,但挑战也很大。”康定平认为,在新生儿数量不能止跌回升的前提下,奶粉企业的“黄金时代”也就基本宣告结束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