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信(1697.HK)中期业绩稳中有进,业务转型与改革创新往深度推进

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出,山东国信发展韧性得到持续巩固,内生性增长能力因为转型创新、深化改革而得到激发。

今年上半年,一系列事件重新引发金融界对信托的底层资产的关注和思考。底层资产,即资金的最终投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理财资金的安全。

向下穿透信托资金的最终投向,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提供投资人信托资金回报来源的资产”。信托计划自身不能产生投资回报,信托公司需要把募集到的资金投到可产生收益的底层资产中,而每个信托产品都有一一对应的底层资产。

那么投资者要重点关注什么?首先,要关注底层资产是否合法合规。其次,要关注底层资产的质量。最后关注底层资产完全变现可能花费的时间与机会成本。

在信托业务分类监管政策和资管新规推出后,虽然一定程度会对存续、新设立的信托产品的资产配置、风控等提出较高要求,但是经济周期和相关行业回落,还是会对其受托资产带来冲击。比如,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和基础产业占比虽然自2019年高点以来持续下降,但是近期也爆出一些信托产品面临本金和收益未能全部按期兑付的消息。

这说明了信托资产受托人也很重要,受托人是否足够专业,是否构建了健全清晰架构,是否会有道德风险,是否符合监管要求,有没有曾经被警示处罚等,这一系列信息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收益与风险本就是一体两面,因此投资者一定要选择实力雄厚或经营稳健的信托公司,关注信托的投资逻辑、资金去向、底层资产和收益来源,同时信托公司的风控标准也是考察的标准之一。

随着今年5月底新华信托正式破产,信托牌照从68张减少为67张,信托行业的“牌照信仰”被打破。新华信托因自身经营不善、风险管控能力不足而退出市场,也侧面体现了金融机构自身和产品的风险值得持续关注。

现存67家持牌的信托公司中,其中29家由地方国企控股(占比约43.3%),占比最高;仅有6家为上市的信托公司(A股5家,港股1家),山东省国际信托(以下简称“山东国信”)以港股信托第一股的身份于2017年12月成功登陆港交所。

今年7月份,信托业界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之一的“2023中国信托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十六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

其中,山东国信凭借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荣获“2023年度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奖项。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山东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山东国信始终牢记“聚资兴鲁”职责使命,依托鲁信集团股东背景及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国企信托独特优势,在全力服务好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余,近年来公司主要发展目标聚焦主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回归信托本源,主动适应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丰富、强化自身信托本源业务。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宏观经济复苏前夕的大背景下,山东国信始终坚持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年度经营目标稳定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周期穿越,并在信托分类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崭露头角,表现突出。

一、分类监管新政将推动信托业迈入新阶段,上半年信托公司业绩两极分化

回归行业视野,重磅监管政策文件的出现,进一步为行业规划化、行业转型和未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今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厘清了各类信托业务的边界和服务内涵,引导信托公司合规发挥信托制度优势。7月份,监管部门向各地下发信托业务分类配套政策,《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和《信托公司行业评级体系》也下发至各信托公司。8月份,信托部就《信托公司管理办法》适用情况向信托公司征求意见。

在今年,监管政策推出的重要文件无论在力度还是频次上面,与历年进行对比,均属罕见。

应该指出,信托行业各类监管规则和配套机制正在加快完善。不可否认,在这个阶段中持续成长,且在强监管态势下合规、健康、多元向上发展,才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结合起来看,当前信托行业发展趋势是,信托公司分类监管制度将加快实施和继续完善,这将倒逼信托业非标投资进一步减少,资金投向不断优化,标准化投资快速发展,主动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并逐渐成为信托业新的着力点。

同时,各家信托公司越来越多地重视创新业务布局,业务发展新模式、新方向不断涌现。

总量方面,根据信托业协会6月披露的一季度行业数据,从规模来看,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余额 21.22 万亿元。相较于2022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37%,相较于2022年一季度同比增长5.23%,全行业信托规模小幅回升。

而同期,中国资产管理市场高达135万亿,对比我国居民存款超过120万亿规模,未来整个资产管理市场或将逐渐受益于居民存款转移、家庭资产配置份额提升。

信托业在整个资产管理市场的规模占比约15.7%,长期排在市场分类末端,与私募基金在资产管理市场的规模占比接近。早在三年前的《中国信托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研究报告》中毕马威便预测指出,财富管理、专业资管和私募投行三个方向是中国信托公司探索未来的可能转型方向,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前两个方向已经被验证具备可行性,这将帮助信托业未来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提升其在整个资产管理市场的占比。

一方面是细分行业蛋糕的做大,另一方面是在整体市场份额的提升,第三方面是发展基数相对较低未来将使得信托行业增长更具增长弹性。这三大逻辑有望支撑信托业的规模不断做大。

就企业自身经营表现而言,随着多家信托公司陆续披露2023年半年报,可以窥探到在转型过程中各家信托公司的经营分化趋势亦愈发显著。

部分信托公司上半年业绩不及预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发生大幅下滑,但也有部分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如陕国投信托、山东国信等。从业绩表现来分析,行业呈现两极分化。

二、上半年净利润1.75亿元,山东国信业务转型升级硕果累累

据公告所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底,山东国信实现营业总收入8.3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3.78%;录得净利润1.75亿元,业绩指标增长提速。

秉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山东国信步步为营,稳健经营业务,持续优化结构,精准发力抓管理、控风险、促转型,上半年的整体业绩数据显示出,公司发展韧性得到持续巩固,内生性增长能力因为转型创新、深化改革而得到激发。展望未来数年,公司基本面仍具充足的变化空间,这对于公司价值重估或会带来后续指引和支撑。

上半年,山东国信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业务转型升级、组织架构改革亦可谓硕果累累。

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到五大的方向性思考和总结,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行稳致远,担当作为的金融国企形象。这五点分别如下:1)加快主业转型升级,以回归本源塑造发展新格局;2)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以创新智慧打造特色新引擎;3)财富管理转型紥实推进,构建财富管理能力新体系;4)持续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控合规建设;5)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动能。

实质上这也是公司一次自上而下的系统性梳理,五点环环相扣,互相支持,缺一不可。

当中统领全局的则是对公司近年转型升级的概括性总结——以回归本源为基石呈现结构化转变,释放新格局活力。从业务来看,公司两大主业齐头并进,结构更加均衡,使得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增强。财报显示,上半年信托业务、固有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9.9%、49.7%。

信托本源业务的加快发展,为公司未来带来新希望。

具体而言,公司家族信托业务保持强劲增势,上半年落地业内首单“FGT ”家族信托,及公司首单“德善齐家”系列家庭服务信托,业务创新能力得到充分体现,管理规模增长迅速,截至六月末,公司受托管理的家族信托规模347.02亿元,同比增长46.3%。上半年新增三单慈善信托,截至六月末累计交付资金规模超1.2亿元,慈善信托品牌影响力得到快速建立。

上半年山东国信扎实做好做优资本市场业务,培育能在长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主动管理能力,以提升历史业绩增强认购信心,再辅以拓宽代销渠道从而拉动规模增长,截至六月末,公司主动管理类型标准化信托产品规模增至近400亿元。

此外,公司正稳妥开展固有业务,优化资产配置,积极开展多元化投资,并主动培育该业务转型的新引擎,提升与信托业务协同效应。

除了整体业务结构之外,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是山东国信在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情况,公司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转型提速,这也是山东国信推动业务快速转型的经典力作和集中体现。

优化财富网点布局,提升理财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快培育自主营销能力,上半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自主发行规模162. 15亿元,稳健实现正增长;产品方面,大力拓展「安心」系列专户财富管理业务;品牌建设方面,推出「小信」IP智能客服、表情包及视频宣传片,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及消保宣传、产品沙龙、节日反馈等活动,打造山东国信独特的财富管理特色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长治久安、行稳致远,力争打造百年品牌所不可或缺的根基,如果是金融企业,那么必须还要加上一条——风控管理,这些要点,公司均在其余几点方向总结里悉数考量,作出了有效的举措和改变。

可以看到,2023年山东国信依然从“根”出发,追本溯“源”,这里的“源”,既是信托本源的源,也是饮水思源的源,同时亦代表公司基业长青、业务发展的底层逻辑,找到真正的源头的源,尊重“第一性原理”法则,从最内在的最深的地方捉住主要矛盾,从而确保路线正确、方向正确、目标正确,成长路线不偏不倚。

读懂该公司中期财报的关键还在于,能够在推动快速转型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山东国信的“稳中求进”思路,既是一种高难度的动态平衡术,也是一个成体系的全面升级重塑,更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坚韧不拔。咬紧未来目标,“不破楼兰终不还”。只有这样的企业,才配得上更远的远方。

一家致力于成为受人尊敬的基于资产配置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上市信托企业,发迹于山东、植根于山东,更聚焦于山东,但其未来的广阔天地,又岂会止于山东。

正如前述,当下正是同业表现分化、短暂分出高低之时,但距离决出真正胜负仍山河高远。

而山东国信的行稳致远,似乎为我们再次诠释了,信托的另外一层含义或许就是简简单单的值得信赖和托付,信者与之同行,承托者则忠其责任,把这层深刻关系理解好、掌握好、运用好,做好这份事业就会水到渠成。

反之如果把握不好,那么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信托爆雷之事,撇开监管因素去分析,归根结底难道不正是偏离了这份本心和初心吗?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