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IP属地: 广东 con

暂无简介

39 动态 2 文章 0 粉丝 59 关注

  • 动态
  • 文章
  • 组合
  • 关注
  • 粉丝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前天 16:14

千亿屈臣氏重提IPO!李嘉诚有望收获一个零售巨无霸上市公司

千亿屈臣氏重提IPO!李嘉诚有望收获一个零售巨无霸上市公司
热帖图片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前天 16:13

滴滴国内赚钱,国外“烧钱”扩张!离上市还远吗?

滴滴国内赚钱,国外“烧钱”扩张!离上市还远吗
热帖图片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前天 10:38

又一家AI芯片独角兽筹备IPO。8月26日,据证监会官网披露,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燧原科技”)上市辅导备案获受理,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计划在A股进行IPO。 燧原科技成立于2018年8月,六年时间内完成十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70亿元,背后知名投资机构云集,其中腾讯更是连续六轮参投。据近期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燧原科技估值160亿元,排名全球第482位。“国产AI芯片”是燧原科技的其中一个标签,公司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产品,致力为通用人工智能打造算力底座,提供原始创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I加速卡、系统集群和软硬件解决方案。大模型爆发后,在国内落地了众多AGI算力基础设施。 近年来,AI芯片的国产替代的呼声居高不下,包括燧原科技、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等初创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早已成为明星标的。去年7月,壁仞科技被爆出将在香港进行IPO,今年,成立六年的燧原科技也开始谋划上市之路。01传奇“清华EE85班”,走出AI芯片独角兽 在中国芯片领域,清华大学无线通信系85级EE85班,极富传奇色彩。 “中国芯片首富”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兆易创新创始人之一舒清明、格科微创始人赵立新、长江存储董事长赵伟国、卓胜微创始人之一冯晨晖等许多芯片、传感器领域的风云人物都出自这里。燧原科技的创始人赵立东,也是出自这个班。从EE85毕业后,赵立冬去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攻读电子与计算机,然后去了以芯片闻名于世的硅谷,在半导体芯片行业摸爬滚打,一待就是二十多年。2007年,赵立冬加入AMD,迎来其事业生涯的重要阶段。赵立冬曾在AMD担任产品工程部高级总监,负责CPU/GPU/APU及多个相关核心IP的研发,团队规模超过千人。随着AMD在中国研发中心的建设,赵立冬也来到了上海。彼时,赵立冬面对当时的中国研发中心,最大的感受是:“我们有1000多个研发工程师,职能非常完整,中国也有市场,那时AMD营收的1/3来自中国市场,我们缺的就是产品定义。我想做一件事情,就是在中国定义产品,把这个产品从中国卖到国外去。”为此赵立东辞掉国内的职位,回到美国总部,就是想做成这件事,但最后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 2014年,赵立冬回国,加入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主管半导体投资相关工作,之后历任紫光集团旗下锐迪科微电子公司总裁、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直到2018年,赵立冬“中国芯”的愿望终于付诸实践。当年3月,赵立冬从紫光集团辞职后,找来前AMD同事张亚林,在上海注册成立燧原科技,公司命名源于“点燃星燧不知火,汇聚燎原之势”。得益于创始团队的丰富经验,燧原科技在仅仅18个月后,发布“邃思1.0”,这款AI训练芯片一次性流片即收获成功,创造纪录,燧原科技在业界崭露头角。之后,燧原科技对外发布基于“邃思”的云端训练加速卡“云燧T10” 和第一代推理产品“云燧i10”。2021年,燧原科技发布第二代训练产品“云燧T20/T21”和推理产品“云燧i20”,以及配套的“驭算”软件平台,燧原科技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家云端训练和推理产品迭代到第二代的企业。如今,燧原科技核心业务涵盖芯片、板卡、智算一体机、液冷算力集群以及配套的软件系统,为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商、网络运营商、科研机构、地方智算中心等客户提供算力支撑。赵立东曾说:燧原科技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高举高打的路线,瞄准数据中心,做AI训练加速芯片。因为那是蓝海市场,拼的是技术实力,不是价格。而在创业之初,国际巨头垄断中国AI芯片市场,中国客户迫切希望看到可替代的供应商和产品。对于燧原科技来讲,技术门槛高是挑战,更是机会。燧原科技的初衷就是“做大芯片,拼硬科技”。 六年融十轮,腾讯六次参投创始团队带着国际大厂光环,叠加当时国家对AI和芯片的大力支持,燧原科技经历了令人惊艳的融资历程。在公司成立一个月后,燧原科技就获得由亦合资本、真格基金、达泰资本、云和资本和上海科创投联手支持的种子轮融资。仅仅五个月后,燧原科技宣布获得由腾讯领投的3.4亿元Pre-A轮融资。即便是烧钱的芯片赛道,燧原科技之后的融资如潮水般涌来。2019年6月,燧原科技又宣布获得3亿元A轮融资,由红点中国基金领投,海松资本、云和资本、腾讯投资、阳光融汇资本、信中利资本跟投。2020年5月,燧原科技融了7亿;2021年融了18亿;2023年融了20亿。 天眼查显示,在成立至今的六年间,共进行了10轮融资,据报道,燧原科技累计融资额近70亿元,背后股东阵容极其豪华,既有国家大基金、地方国资,也有腾讯、美图等产业投资方,也有真格基金、CPE源峰、红点中国、海松资本等财务投资机构。来源:猎云网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领投Pre-A轮以来,腾讯已经连续六次投资支持燧原科技,包括Pre-A轮之后的A轮、B轮、C轮、C+轮及D轮。 据燧原科技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公司创始人赵立东、张亚林直接间接合计控制公司32.5087%的表决权,二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并分别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天眼查数据显示,在燧原科技的股东序列中,腾讯以20.4944%的持股比例,为燧原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不过,由于燧原科技不存在直接持股 30%以上的单独股东主体,因此公司无控股股东。 对于腾讯与燧原科技的合作,更多的是出于生态建设的需要。赵立冬曾表示,引入腾讯可以为燧原科技提供资金和软件技术支持,同时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其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就是AI训练芯片最佳的应用场景,让燧原科技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定义和开发。这也是赵立东认为与腾讯的合作中最打动他的一点,“腾讯当时称之为产品的热启动,就是说我们在开发产品的同时,就开始跟他们合作。这样当芯片产品开发出来,其实我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可以加速产品落地。” 大模型浪潮,AI芯片迎来风口如今的AI赛道,基本都在讨论大模型的落地话题。而大模型浪潮下,算力对于AI 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生成式 AI 依赖于底层硬件和软件架构,来执行复杂的算法和处理数据,从而实现智能交互功能,这些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算力底座的支持。目前的智能算力市场份额几乎被国际厂商的GPU垄断,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当国际巨头算力产品被限制之后,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发展机遇。 燧原科技的产品线覆盖AI训练和推理两大领域,此外还推出了驭算TopsRider软件编程平台和鉴算TopsInference推理加速引擎,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提升产品的整体性能和易用性。凭借其高算力、高能效比的创新架构和高效易用的软件平台,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泛互联网、智算中心、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科学计算、自动驾驶等多个行业和场景。 作为AI基础设施最重要的一项,算力如今依旧在风口上。在商业化方面,燧原科技以AIDC(智算中心)+AIGC结合形成“双轮驱动”。面对算力需求,燧原科技基于云燧智算机的方案打通了生产供应全流程,从整体方案层面进行设计优化,平衡算力、存储和网络的配比与配置,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集群的算力利用率。浪潮之下,燧原科技以独角兽之姿闯入时代的聚光灯下。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8-27 14:27

滴滴国内赚钱,国外“烧钱”扩张!离上市还远吗?

中年人失业的“铁人三项”:网约车、跑外卖和卖保险,都越来越难做了。近日,滴滴出行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扭亏为盈。2023年,滴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获净利润5.35亿元。5月末,滴滴发公告,今年一季度再次亏损,净亏11亿元。 6月,媒体报道,滴滴随着业务逐步改善,正在为2025年赴港IPO做相关准备。但滴滴回应,关于IPO目前没有时间表。二季度,滴滴打了个翻身仗,实现净利润17亿元。 这一次离回港IPO还远吗? 01业绩报告披露,今年第二季度,滴滴的营收约508.6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二季度,网约车市场整体回暖,加之滴滴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刺激,当季实现营收488亿元,同比增长52.6%,但依然录得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2.67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以下简称“EBITA”)亏损1000万元。 今年一季度,滴滴营收491亿元,同比增长14.9%,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当季度其归属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二季度,滴滴在盈利方面打了个翻身仗,实现净利润17亿,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二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交易达38.75亿笔,同比增长17.4%;核心平台总交易额(以下简称:GTV)963亿元,同比增长14.7%。但区分国内和国际业务来看,后者增长空间更大。 02国际业务跑得更快,但仍在亏损。 二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总单量约为30.04亿笔,占核心平台总交易的比例为77.5%,同比增长12.3%,业务平均每天交易3300万笔,创历史新高。同期,其国际业务虽占比较低,但增速较快,总单量8.71亿笔,占比约为22.5%,同比增速高达39.1%,日均单量约为957万笔。GTV方面,期内中国出行达735亿元,占总GTV的比例约为76.3%,同比增长8.7%,低于总GTV的同比增速(14.7%)。而其国际业务GTV为228亿元,占比约为23.7%,同比增长39.3%。 二季度,滴滴中国出行平台销售额为145亿元,同比增长22.2%;经调整的EBITA收益为24亿元,同比增加约9亿元。同期,其国际业务台销售额为24亿元,同比增长23.7%,主要受GTV增长的推动,但部分被2023年第二季度相对较低的收入和激励措施所抵消;经调整后EBITA为亏损约5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主要是因为营销费用和激励措施的增加。简单来说,其国际业务方面,还处于“烧钱”抢市场阶段。 03挤利润能否持续? 二季度,滴滴其他业务方面,经调整EBITA亏损约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亿元,主要是因为去年四季度滴滴卖掉了部分智能汽车业务,减少了这部分投资。同时,也使得研发费用从去年二季度的22亿元,降至今年二季度的18亿元。今年二季度,滴滴的营收同比增速约为4.1%;而运营及支持费用同比增速13.4%,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增长9.3%,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5.8%,均高于营收增速。好在净投资收益方面,从2023年二季度的4亿元增至今年二季度的7亿元。 今年以来,开网约车挣钱越来越难的新闻不时传出。8月,滴滴为了鼓励司机开空调,称将为司机发放6亿高温补贴。这个消息看得人既感慨、欣慰又莫名心酸。如此高温酷暑之际,滴滴司机为何不愿意开空调?不是真的耐热,是钱太难挣。有行业饱和,竞争加剧的原因,也有平台逐步降低补贴的影响。如果平台要持续向国内市场要利润,补贴国外市场抢占份额,或许滴滴司机的挣钱难度还会增加......尽管滴滴的业绩在逐步改善,但上市之路依然不坦途。今年以来,同行中如祺出行、嘀嗒出行、曹操出行先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享道出行也曾表示将在下半年筹备并启动IPO。目前仅如祺出行、嘀嗒出行顺利上市,但年内其股价跌幅分别约24%和超76%。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8-27 14:25

5年融87亿,这家苏州独角兽要上市了

在2024年,自动驾驶行业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上市元年。随着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自动驾驶领域的佼佼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希望通过上市来加速技术发展和市场扩张。其中,苏州的独角兽企业Momenta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和前瞻性战略,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之一。 Momenta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提供先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采取了双轨发展策略,既致力于开发L4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技术,也同时推进L2级别的辅助智能驾驶技术的量产。通过其量产自动驾驶产品Mpilot收集的数据,Momenta不断迭代和升级其无人驾驶系统,展现了其数据驱动的技术优势。 在资本市场上,Momenta以其独特的“飞轮式L4”技术路径和量产数据驱动的算法框架,吸引了众多顶级投资者的青睐。从真格基金、创新工场到蔚来资本、上汽、丰田等,Momenta的融资历程星光熠熠,累计融资金额超过87亿元人民币,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然而,自动驾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技术瓶颈、法规政策、市场接受度和安全问题等,都是自动驾驶企业在上市之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升公众的认知和信任度,成为自动驾驶企业亟须思考的问题。01魔门塔冲刺上市又一家自动驾驶公司传来冲刺IPO的消息。 近日,有消息称Momenta已经完成了境外上市的备案流程,预计将在本年度末或下一年上半年在美国上市。Momenta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创始人曹旭东的带领下,公司采取了双轨发展策略,既致力于开发L4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技术,也同时推进L2级别的辅助智能驾驶技术的量产。 据新浪财经报道,Momenta已经与全球前十的汽车制造商,包括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丰田、上汽集团和比亚迪等建立了量产合作关系。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经获得了10个量产项目,覆盖了30种车型。其中,已经实现量产的车型包括智己、路特斯、腾势、仰望和昊铂等品牌。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截至2021年,Momenta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过87亿元。Momenta的创始人曹旭东在一次采访中是这样解释公司名字背后的意义的——“Momenta是一个英文名,源自momentum,中文名称是“初速度”。“速度”前面加了一个“初”字,是希望公司不管是10年,还是100年,始终能保持初心,保持公司刚成立时阳光灿烂的样子。”从清华毕业后,曹旭东由于自己的热爱加入了人工智能领域,先后辗转微软亚洲研究院、商汤科技,最终选择在2016年出走创业,成立Momenta。带着闪亮的履历打入热门赛道,Momenta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增加自己的技术优势。Momenta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解决自动驾驶中遇到的海量问题,与传统基于规则的算法相比,数据驱动的算法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解决大部分问题,而不需要人工逐一解决。通过其量产自动驾驶产品Mpilot收集数据,这些数据被用于不断迭代和升级其L4级别的完全无人驾驶系统。这种“飞轮式”的循环利用量产车辆收集的数据,推动MSD的持续进化。 此外,Momenta建立了一个闭环自动化的工具链,通过自动化发现、记录、标注、训练和验证的过程,提供技术和产品的自动化迭代能力,从而驱动L4技术的快速迭代。Momenta的L4技术采用“飞轮式”路径,通过前期的大量积累,在量产数据、数据驱动的算法和闭环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研发效率的显著提升,并大幅度降低规模化L4的总成本。随着Robotaxi成为热门话题,Momenta也计划在苏州规模化部署Robotaxi,并随后快速进行多地的Robotaxi大规模落地。“飞轮式L4”技术路径给Momenta带来了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 首先,Momenta的量产自动驾驶产品Mpilot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据流,这些数据几乎无成本地回收,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正如Momenta CEO曹旭东所指出的,“只要能收集足够多的数据,就能自动化地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从而降低研发成本。”14 这种以量产数据驱动的方式,相较于传统基于规则的算法,可以自动化地解决大量长尾问题,显著降低了解决单个问题的研发成本。 其次,Momenta的数据驱动算法框架允许系统随着量产数据的流入而不断迭代,自动化地解决自动驾驶中的长尾问题,这进一步降低了数据处理的成本。公司内部推行的“架构师”文化,鼓励团队构建自动化解决问题的系统,而非单纯解决单一问题。然而,Momenta在成本控制上也面临着挑战,实现规模化L4需要进行至少千亿公里的测试,这涉及到庞大的数据成本和研发成本。 此外,激光雷达和计算芯片等硬件成本依然较高,尽管预计到2024年这些成本会大幅下降。02大咖云集的“金主”们在优势与挑战并存的背后,是相信和支持Momenta的投资者们。如果去看Momenta几轮融资中的参与者,就会发现这些“金主”们的来头都不小。 事实上,在Momenta自成立之初便迅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仅两个月大时,它就成功吸引了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创新工场和蓝湖资本。不久之后,顺为资本又领投了Momenta的新一轮融资。真格基金素来喜欢对领先科技赛道的投资,而且一直以投资“小天才”“老baby”“科学家”和“操盘手”被圈内熟知。曹旭东丰富的行业经验、明确的商业化思路都非常符合包括真格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的“审美”。Momenta的融资历程一直颇为顺利。在五年的时间里,它完成了七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了87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名单星光熠熠,包括真格基金、创新工场、蓝湖资本、纪源资本等VC/PE机构;蔚来资本、上汽、丰田、博世等产业资本以及招商局创投、建银国际等金融资本。Momenta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众多投资者争相加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关键节点:2018年10月,Momenta完成了超过2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成为“独角兽”企业;同年,Momenta正式将总部迁至苏州。2021年,Momenta完成了超过10亿美元的C轮系列融资,这一规模创下了当年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融资记录之最。这轮融资不仅吸引了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战略投资,产业资本的引入也预示着Momenta与这些企业的合作以及技术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迭代升级,Momenta在商业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自动驾驶逐渐成为热门赛道的这几年,Momenta仍然在行业中有着强大的竞争优势,在融资方面也备受资本的喜爱。这与创始团队强大的技术背景脱不开关系,与此同时,Momenta提出的“一个飞轮,两条腿”的产品战略,即通过量产自动驾驶(Mpilot)与完全无人驾驶(MSD)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技术的闭环迭代和快速进步。技术层面,Momenta在环境感知、高精地图、预测等环节实现了完全数据驱动,并通过闭环自动化持续迭代升级,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前瞻。03自动驾驶上市元年Momenta不是今年唯一一家传出冲刺IPO消息的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纷纷传来IPO的相关消息。2024年,自动驾驶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积极推动,众多自动驾驶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希望通过上市来加速自身的发展和扩张。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自动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L2和L3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不断突破。政策的支持也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2024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公布,以及多个城市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立法,这些都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资本市场的活跃也为自动驾驶企业的上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自动驾驶行业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国内外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融资活动频繁,融资总额和单笔融资规模均呈现增长趋势。市场对自动驾驶行业的信心不断增强,这为自动驾驶企业的上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金需求是推动自动驾驶企业上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上市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速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此外,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通过上市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技术路线的明确也为自动驾驶企业的上市提供了方向。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行业研发重心更加集中,预计模块化端到端系统将于2025年开始上车,这将带动上游技术进步以及市场和产业格局的演变。商业化和规模化的加速也是自动驾驶企业上市的重要原因。自动驾驶企业正在加速推进前装量产、大规模应用和落地交付,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市场开拓,上市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硬件成本的降低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可能。随着产业链的发展,自动驾驶相关硬件设备的成本不断下降,例如激光雷达价格的下探,使得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成为可能。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自动驾驶企业在2024年的IPO冲刺,预示着自动驾驶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并加速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然而,自动驾驶行业也面临着很难突破的瓶颈。技术层面上,自动驾驶技术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难题,如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传感器的性能问题、复杂交通场景中的决策算法优化等34。这些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需要持续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来克服。其 次,法规和政策环境的支持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至关重要。各国政府正在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以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合法和有序发展。这包括自动驾驶车辆的法律地位、责任划分和监管要求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前提条件。市场接受度和用户信任是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另一重要障碍。由于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公众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担忧普遍存在,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商业应用34。提升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和信任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问题自然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中必须始终放在首位的考虑因素。自动驾驶车辆必须保证行驶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会收集和处理大量个人数据,如乘客信息、行车轨迹等,这些数据的保护和管理也是法规制定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扎堆上市的进程中,我们期待更多自动驾驶赛道的好消息。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8-19 16:15

退休后再创业,将家族生意版图扩大到动力电池。

又一只动力电池独角兽,冲刺IPO。 近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正式递表港交所,计划冲刺主板上市。 这也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前十名中,除了撤回科创板IPO的蜂巢能源之外,最后一个冲刺资本市场的厂商。如果正力新能此次成功上市,其也将成为继中创新航、瑞浦兰钧之后,港股第三家动力电池头部企业。 正力新能同样被称为锂电“黑马”,自2019年正式成立,至递交招股书前2日的最后一轮融资,其估值超过180亿元。 而这只独角兽背后的掌舵者,是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的家族成员,其胞妹曹芳。从汽车玻璃行业,跨界汽车动力电池,曹芳将家族生意版图进一步扩大。 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动力电池赛道,曹芳掌舵下的正力新能的装机量迅速增长,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成为让宁德时代曾毓群“担忧”的女人。 01 曹德旺胞妹,“退休”后再创业 曹芳比曹德旺小12岁,在曹德旺创业成功之后,曹芳加入哥哥的公司担任董事,并在之后开始主管商务工作,她还曾是曹德旺家族在福耀玻璃中年薪最高的成员。 而在2014年4月,福耀玻璃发公告称,曹芳因个人年龄原因从公司离职,曹芳当年56岁,已经到了当时法定的女性退休年龄。但现在看来,曹芳显然没有真正退休。 其实在退休前一年的2013年,曹芳就与福耀玻璃另一位高管陈继程,一起创立了常熟新中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当年新中源创投便与丰田合资,创立新中源丰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为丰田的混动、插混车型提供电池系统。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中源丰田被正力新能以28亿元股权和近5亿元现金进行收购。 有了在电池领域的投资经验,从福耀玻璃离职后的曹芳开始大力加码新能源车赛道。2016年,曹芳的老搭档陈继程也选择从福耀玻璃离职,二人在常熟成立正力投资,陈继程和曹芳分别担任前两大股东。借助常熟在动力电池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充足等独特优势,正力投资在常熟先后投资了三家公司,分别是正力新能源、正力芯控和塔菲尔新能源,其中正力新能源是正力投资和蔚来汽车的合资公司,蔚来首款量产车ES8的电池包由正力新能源设计。 而正力投资最关键的一次出手是在2019年2月,以1.6亿元投资动力电池厂商塔菲尔。双方合资正式成立正力新能,负责塔菲尔的产能扩张。 值得注意是,塔菲尔创始人龙绘锦与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同样出身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曾毓群是龙绘锦的上司。2011年,曾毓群从ATL带走大批员工,创办宁德时代(CATL),2015年,龙绘锦则与一批员工,在东莞创办塔菲尔。 正力投资入股塔菲尔9个月后,就跻身中国动力电池20强,成为锂电行业的后起之秀。2020年1月,塔菲尔排名第8位,首次挤进国内前十大动力电池厂商,2020年2月排名第七位。 同年5月份,正力投资以10.8亿元,拿下塔菲尔的控股权。经过之后的重组,原塔菲尔的股东下沉至合资公司正力新能的股东,正力投资直接持股正力新能。正力新能这一品牌才正式闯入公众视野。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的浪潮之下,动力电池赛道也迎来快速增长期。2021年之后,正力新能开始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招股书显示,正力新能重组之后完成两轮融资和一次股权转让。 其中,在2022年的A轮融资中,海松资本、中金上汽新兴产业基金以及南京等地方国资合计投资24亿元,正力新能的投后估值达到144亿元;在2024年7月的B轮融资中,新中源创投、东南投控、苏创能源投资以及两位个人投资者,合计投资10亿元,正力新能的投后估值达到182亿元。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IPO前,曹芳和陈继程二人通过正力投资、新中源创投、正力咨询等,控制公司48.56%的股权,又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16.04%的股权,合计控制正力新能64.60%的股权。 此外,曹德旺控制的福建耀华持股2.52%,海松资本持股2.47%。 02 去年国内排名第十,三年累亏27亿 瑞浦兰钧背靠青山系,迅速成长为锂电独角兽企业。正力新能则在招股书中称,其是中国动力电池前十企业中极少数拥有汽车零部件基因的公司。曹芳和陈继程在福耀玻璃的经历,让正力新能凭借服务主机厂的基因,建立了客户基础,与覆盖全球出行及储能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深厚业务关系。 如今,正力新能提供电芯、模块、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全场景下的大规模应用。招股书显示,当前正力新能构建了覆盖陆海空互联全场景、多路径的电池产品组合。车用动力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和三元锂电池产品,可覆盖BEV、PHEV、EREV、HEV等多动力类型汽车电池,兼顾轿车、SUV、MPV等多用途汽车的需求。储能和船舶动力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航空电池产品主要为高镍半固态锂电池产品,但其海空两用电池产品上的投资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2023年,正力新能动力电池装机量5.4GWh,在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中排名第10,市场份额1.4%。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7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八名。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正力新能的动力电池装车量达3.24GWh,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61%,排名全国第九位。 财务方面,据招股书,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正力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及7.3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02亿元、17.20亿元、5.90亿元、6989.9万元。 不过,作为后起之秀,正力新能的增速很快。2022年至2023年,按2023年的装机量同比增速计,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2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1名。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第一季度,正力新能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21亿元、3.29亿元、4.24亿元及1.2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4.7%、10.0%、10.2%及17.5%。 正力新能收入主要由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构成,但储能产品的收入占比在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为7.6%和5.5%,占比较小。 而正力新能核心的动力电池的单价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第一季度分别为0.69元/Wh、0.86/Wh、0.57/Wh、0.56/Wh,毛利率分别为7.5%、9.2%、12.9%及11.9%。 03 锂电行业内卷,正力新能如何破局?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前十位中,中国厂商占了6席。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更是高度集中,2023年,中国前10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占总装机量的96.5%。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前面的两座大山,2023年这两家厂商市场占比达到70%。新能源趋势下,动力电池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逐步扩大,在失去先发优势后,正力新能等新兴品牌需要更有效的破局方式。 由于动力电池成本在电动汽车的整体成本较高,随着整车厂商竞争日趋激烈,价格竞争激烈,动力电池生产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提高成本效益,在生产全流程中持续进行价格下调,采取措施确保核心原材料稳定供应,控制设备成本,提高产线效率,及优化产品设计,以此来应对行业的价格战。 正力新能采用标准化电芯、打造平台化电池包系统并通过差异化电化学体系实现性能差异化,具备高通用性的电池产品可适配不同车型、不同用途汽车,从而在减少主机厂开发成本的同时降低其研发及制造成本。 而在2022年,正力新能一名主机厂客户因其业务运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动而导致的电池采购计划变更,取消了用于BEV的三元电池产品采购订单。受上述订单取消的直接影响,正力新能三元电池的销量从2022年的2.9GWh降至2023年的1.5GWh,三元电池的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26.29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14.48亿元。并且上述订单取消还导致在2022年产生存货减值亏损4.22亿元,顺带导致正力新能暂停了一条生产线。 招股书显示,正力新能的产线可实现高柔性生产,可以较低成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不同产品(从动力电池到储能电池,从三元电池到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的快速切换。同一产线生产相同尺寸不同电化学体系电芯产品的切换时间短至3天,同一产线生产不同尺寸电芯产品的切换时间短至50天。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动力电池赛道,正力新能以黑马姿态跑出来,让市场看到了锂电产业不一样的发展案例。此次正力新能冲刺港股市场,曹芳和陈继程将收获一个IPO,港股市场也将迎来第三个动力电池独角兽。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8-19 16:14

投资逻辑正在由大消费向高科技转换。

茅台的触手正不断伸向芯片行业。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茅台旗下的茅台科创基金和茅台金石基金入股了思朗科技。后者致力于国产芯片领域,由曾经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王东琳博士创立。 早在2014年,茅台集团就成立了茅台基金公司,以大消费产业为投资重点,曾投过白家食品、李子园、匹克体育、李子园、锅圈等消费赛道项目。 近些年来,茅台加快了跨界投资的脚步,其投资逻辑也开始进行转换。 2023年,茅台斥资百亿设立两只产业发展基金,把投资范围从消费扩大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此后,茅台更多投资动作落地。 现如今,AI热潮的带动下,芯片投资如火如荼,茅台在此赛道出手,除了抢占芯片领域的投资风口,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为其第二曲线的扩张补充弹药。 01 茅台又下注了,这次是一家由博士创立的公司。 近日,天眼查数据显示,上海思朗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茅台旗下茅台科创(北京)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茅台金石(贵州)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鸣汐股权投资基金(海南)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250万人民币增至约1375万人民币。 将时间指针拨回2016年,中科院博士王东琳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一职退休后,创办了思朗科技,彼时,出生于1956年的王东琳,已经到了花甲之年。 公开资料显示,思朗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国产自主处理器内核研发、芯片设计和应用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依托于100%自主创新研发的代数运算处理器(MaPU)架构,思朗科技为国产芯片架构领域填补了空白。 2018年,思朗科技获得远翼投资和上海联合投资的天使轮融资,开始规划基于内核的芯片产品,并加大芯片架构优化升级和软件生态链的研发投入。 此后,思朗科技陆续获得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风天睿、中金资本、正海投资等多个机构。 本次入股思朗科技的茅台科创基金,成立于2023年9月,主要投资领域聚焦于生物科技、能源,曾投资过珈硅能源科技、虹摹生物科技、星赛生物科技等项目,思朗科技是其首次投资的芯片企业。 不过这并不是茅台集团首次投资芯片。2017年,稻源科技拿到了茅台基金的B轮融资,这家位于江苏的物联网人工智能AI芯片科技公司,致力于实现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国产自主可控,引领人工智能本能芯片研发及组件应用。至于布局芯片领域的原因,据《科创板日报》,有投资人认为,自2013年起,茅台酒公司开始在每瓶茅台酒上植入茅台酒芯片,集团本身需要大量优质的防伪芯片;与此同时,未来几年芯片产业属于调整期,正需要大量资金推动。从大环境来看,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半导体及元器件行业在2024年迎来了久违的复苏契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前四个月,国内集成电路产量达到了1353.9亿片,同比增长37.2%,创历史新高。 02 白酒巨头,跨界创投圈 事实上,茅台这家白酒巨头从来没有掩饰过自身对新领域的渴望。从2014年开始,茅台就在创投领域试水,成立了茅台(贵州)私募管理公司。早期的茅台,更多是在做“直投”业务,投资较为多元化,但主要还是聚焦消费领域,投资过嘉美包装、李子园、万凯新材料、白家阿宽食品、锅圈食品、京东物流等项目。茅台的出手可以说是“稳准狠”,2016年,茅台建信向新材料公司天宜上佳投资了1.15亿元,当时天宜上佳估值约为42亿元。2019年天宜上佳上市的时候,估值一度高达300亿元。2018年,茅台私募基金还参与了京东物流上市前唯一一轮融资,之后又参与了京东物流的上市锚定份额认购,获配金额与比例市场领先。2021年5月,京东物流成功登陆港股,如今市值已接近800亿港元。锅圈食汇于2023年 11月在港交所正式上市,2021年茅台给锅圈投了5000万元,当时锅圈的估值是115亿元,而上市当天锅圈市值已经达到168亿元。 2021年5月,京东物流IPO后,贵州茅台官方公众号发文称茅台基金参与了京东物流上市前唯一的一轮融资。上市首日,京东物流的市值超过2500亿港元。茅台曾经的投资成效还历历在目,而如今,茅台投资逻辑或在发生变化。一方面,茅台不只做直投,开始向LP身份转变;另一方面,除了熟悉的大消费领域之外,茅台的触角伸向新能源、生物医药、科技等发展更为成熟的赛道。 2023年5月,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拟投资100亿参与设立两个产业基金,分别是“茅台招华基金”和“茅台金石基金”,堪称“年度最壕LP”。两只基金的投资方向类似,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大消费等领域。2023年6月,贵州省结构调整国资贰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出资额约14亿元,合伙人名单中也出现了茅台的身影。同年9月,茅台科创基金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茅台基金出资额为2亿元。茅台集团方面表示,设立该基金希望能助力子公司提升科创能力,为科技成果迈向市场化、产业化提供更为充足的金融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茅台2023年设立的几只基金,均指向先进制造类、科技类领域。 贵州茅台为何要跨界做投资?这一方面归结于贵州茅台账户上趴着的超千亿的“闲钱”,在过去的2023年,贵州茅台营收和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贵州茅台发布的2023年年度报告,其营业收入1476.94亿元,同比增长19.01%;归属净利润747.34亿元,同比增长19.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665.93亿元,同比增长81.4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1503.6亿元。另一方面,这也与茅台经营战略有关。在茅台集团2024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上,时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表示,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茅台是一家传统企业,也是一家现代企业,未来发展要围绕茅台在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等的创新链,加速发展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丁雄军坦言,加快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空间,可以为茅台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8-19 16:12

低空经济,当下最火的赛道。

今年,低空经济的热度正在加速一些戏剧化的事件发生,虽然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匪夷所思的故事,但最近听到的几个信息还是让我受到了一些冲击。 首先,某国资PE在内部高调宣布低空经济为今年下半年唯一确定性的投资主题,为了更好的了解低空经济的相关知识,竟然要求员工去考飞机驾照,而且是自费的。当然,这个无理要求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响应,可这确实也说明低空经济让一些常规动作变形了。 其次,据报道,西部一个刚刚摘去贫困县“帽子”的地方政府,希望当地的一家运营商力,支持当地发展低空经济。其实,当地除了地广人稀,发展低空经济真没有什么前途。 第三,我们前两年写热门赛道时,总会用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几十家机构争抢一个项目,半导体如此,新能源、新材料亦是如此。虽然在如今资金有限,风险放大的现在,这一幕很少出现了。 但在低空领域最火的eVTOL赛道,这种故事还是重演。 以今年融资动作最频繁的沃兰特为例,为了更高效率的见投资人,他们每周都会有一个专门的下午来做路演性质的宣讲,而参与的投资人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个人慢慢变成了上百人。 用沃兰特CFO黄小飞的话说:“今年3、4月份,我基本上每个月要咳好几场,办公室永远都备着枇杷膏和各种各种喷嗓子的药。”正是在这种强度和频率下,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机构、二百家地方政府、券商都对沃兰特尽调/调研了一遍。 01 低空经济,新瓶装旧酒 低空空域,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到3000米以内的空域。 “低空经济”则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 其中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部分为主机厂,即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目前主机厂对应的飞行器包括以下四类: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传统通航飞机 (传统固定翼飞 机、直升机等)、eVTOL。 其实,中国的低空经济早已初现雏形。中国造的无人机不仅是世界第一,而且在生产能力和成本上均远超世界第二。据不完全统计,到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2023年,我国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 所以,低空经济严格来说是一个新的提法。但实际上不管是通航行业还是无人机行业,它一直都是存在的,行业发展也经历了高峰和低谷。 2021年2月,“低空经济”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打造这一“新增长引擎”,也让低空领域迎来了空前的热度。除了政府报告和多部委的相关规划外,北京、广东、安徽、山西、四川等多地都制定了政策细则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紧接着二级市场先炒为敬,最夸张的时候都炒到了座椅的这种供应商,就连平时在A股长期亏损的朋友也开始得意地说,靠着低空经济的热度回了一波血,赚了钱。 一级市场虽然比二级市场理性很多,但也丝毫不影响低空领域项目的热度。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6月底,该领域已经完成了9笔融资,比去年一年数量还多。与此同时,赛道明星企业沃兰特从今年3月到6月,接连官宣了三笔融资,每笔规模都达到亿级,更是把整个赛道的火热拉到了一个新高度。 另外,在本次与项目方的交流来看,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主动来找低空赛道的项目,有些企业甚至被动开启了新一轮融资,而接触的项目方也都是大几十家的数量。 从投资出手数据来看,目前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主机,个中逻辑也不难理解,可以参考苹果公司一家就占了苹果生态链市值的90%;特斯拉占特斯拉生态链市值的60%。但至于大家投的作业无人机、物流无人机、载人eVTOL等具体标的,对应汽车领域的是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大巴车、卡车还是军车,则见仁见智了。 在庚辛资本合伙人张家康看来,在低空经济领域,宏观层面大家已经没有分歧了,分歧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体现为投资人扫完赛道后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过度乐观,或者过度悲观。我们认为两者都是因为忽略了一些事实导致的。 一种是过度乐观。以为低空经济就是在现有的无人机基础上简单升级,对飞行活动的严肃性、研发门槛和监管要求的理解比较简单,对产品的经济性、安全性、效率要求想当然。 这类投资人的风格和许家印造车很类似,恒大做地产一度是中国最成功的,就以为全国这么多销售,就可以保证年销500万台车了。类似这样,拿其他行业的内在逻辑硬套航空业是容易误判的,航空业对安全、经济和效率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另一种是过度悲观则认为低空很难有什么新应用,目前都是政策揠苗助长的虚火。 虚火还是真热,数据最能给出答案。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达8.8%,这是一个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庞大市场。 但说到底,低空领域的很多项目还处在早期,从融资阶段来看,大部分项目还停留在B轮前,只有极少数项目融到了C轮甚至D轮。从估值来看,行业平均水平还在小几个亿的级别,十亿以上的项目少之又少。 而与早期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上对整个赛道和项目的关注度早已超过了行业本身的发展阶段。这种对比反映在融资动作上则是超额认购,一般为三到六倍不等。 02 两种路径 谈低空经济,人们首要关注的就是场景。 卓翼智能董事长任雪峰分享称,在实际应用场景上,低空领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无人机的行业应用,包括应急消防、测绘,工业巡检,农业,目前来讲技术相对成熟,场景落地较好,各个厂家都在提供更优更廉价的解决方案,更有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这个场景也是卓翼目前发力的主要方面。 第二是物流领域,这个场景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技术也相对成熟,但是碍于空域没有开放,不能形成端到端物流的空域管理,同时成本较高,目前政府采用大量补贴的方式来促进行业发展,但补贴能坚持多长时间是未知的。第三则是现在最火的eVTOL载人,这个体量是最大的,也是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 在这之中,最热最具商业化的细分赛道就是eVTOL了,这个摩根士丹利发布预测,到205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 在发展路径选择上,eVTOL厂商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先货后人和只做载人的。相对来说,前者可以较早的看到营收,后者则更需要依靠融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不止一家公司跟我提到持续融资是公司的头等大事,甚至说是唯一正经事也不为过, 毕竟拿不到钱就意味着率先出局。 这里需要科普一个知识是,在飞行器在商业化前,必须要拿到三个证,分别是: 1. 型号合格证(Type Certificate,简称TC):这是证明产品设计安全可靠的证书,是适航认证中最早开始且难度较大的一环。 2. 适航证(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简称AC):也称为单机适航证,意味着航空器合格证,可以交付使用。 3. 生产许可证(Production Certificate,简称PC):工厂生产的质量体系完善,生产出来的都能满足要求。 经常描述的“适航取证” ,实际上就是TC取证,TC是获取难度最高的证会占到三个证里80%的资源和精力。但载货和载人的适航证的取证难度也不一样,不过从资金投入、时间成本还是安全等级上,很显然载货的会更加容易。 时的科技创始合伙人蒋俊提到,eVTOL研发成本其实并不高,在5到10亿人民币,但eVTOL飞机不会像新能源发展那么快,迭代速度也相对较慢,这是因为飞行器的研发过程中需要民航局深入的参与和介入,要做的安全相关验证工作也比汽车要多得多。 此外,时的科技就是只做载人eVTOL的主机厂,在应用场景上也非常明确:旅游观光和空中的士。按照时间表来看,时的科技最早在2026年完成取证,2027年开始商业化。 也有从业者指出这个时间表有点激进了,毕竟现在eVTOL场景中的基础设施、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他甚至直言身边所有传统航空圈的都不看好eVTOL。 的确,在适航取证之前,这类厂商是几乎没有收入的,所以他们会寻找所谓的耐心资本,支持他们走到取证,走到产业化阶段。eVTOL作为新型的高端飞行器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代表说低空经济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1%的出手率 即便热度高涨,但受一级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投资人依旧比较务实,关注点聚焦在营收、利润、落地和基金收益上。 其实,低空区域中的很多细分赛道还是比较偏美元逻辑的,风险相对较高,投资回报周期长,更适合早期的VC,这样一来,对于抗风险性差,更重短期投资回报的机构来讲,低空赛道并不是首选。 除此之外,由于当下退出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在低空投资领域,以退定投还是比较典型的一个策略,反映到投资动作上,就是偏好营收和净利好的项目,而这样的项目其实是少之又少的。 在团队背景侧,从去年开始,航空业背景的团队明显更受投资机构青睐,原因在于当前各界在低空经济发展的看法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也是我国在航空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弯道出现的时候,往往是由专业选手下场收割果实,从安擎科技创始人刘莹的反馈来看也印证了这一情况。 但不管是营收净利好还是航空背景的项目,在当前的项目池子中都是少之又少的存在。 基于以上两点,也就有了看的机构多,出手机构少的现状。一种比较直观的对比是,可能有一百家机构在看机会,但实际出手的只有一家。 在融资侧,今年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产业投资人、各地产投基金就一窝蜂的涌了进来,这也让赛道中的企业有点措手不及,而且并不是只有经济发达的地方率先发力,而是全国各地都有,甚至每天都接待不停。 正是如此,今年官宣融资的eVTOL厂商基本都拿的是政府的钱,比如沃兰特最新一轮拿的是自贡区的,览翌航空拿的是合肥的钱。 另外,由于主机厂在生态中的核心地位,长三角或珠三角很多地方都会对企业提出更苛刻的要求,比如只能选择拿一个地方的钱。 当然,除了吸引了大部分关注度和资金的主机厂外,现在很多机构选择去产业链的上游去找投资机会,包括材料、电池和零部件等。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或者国资平台都坚定的看好投入和风险双高的主机厂,在交流过程中,也有投资人表示他们只看上游,因为他们返投任务不重,更多的是想博回报,上游的项目至少能够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到旱涝保守。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也提到,由于已经在eVTOL和无人机领域完成了率先布局。 中科创星就把精力放在关注新涌现的整机厂及产业链上游供应商。 04 各地政府,机会平等? 一位投资人告诉我“做载人的都在上海,做无人的都在深圳,军工在成都和南京,高精尖的技术和空域服务在北京”,似乎在中国这么大而不平均的条件下,低空经济在各地的发展是割裂的,也有各自的偏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长三角,珠三角还有其他一些低空经济的试点地区外,云南、贵州那边的很多地方对低空经济也很积极,给出的政策也比较诱人,但其实他们的资源禀赋可能并不算好。这就有了开头,西部贫困县也想抢占低空经济先机的案例。 而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则在于,各地政府在发展低空经济上的优势和切入点不同,但面对的机会是相同的,大家都想当低空经济里的下一个“合肥”。 不止一位从业者表示,现在没有哪个地方呈现出了绝对的在低空领域的集群效应。 张家康认为,各地低空整体的底子都很薄弱,能够形成集群效应的前提,是有强大的链主和产业链。目前还太早,能看到各地都在培养自己的链主和产业链核心骨干成员,但大家的逻辑都不同,侧重点不同,甚至有些分道扬镳,都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过几年差距会越来清晰。 任雪峰也提到,对于政府来讲,有些能力是必须发展的,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不分区域的。但在具体场景上需要因地制宜,举例来讲,新疆专业人才不多,也没有较强的供应链优势,但它仍有差异化的机会,就是它能提供丰富的场景,因此也有很多企业愿意到新疆去设厂,这就是典型的靠场景吸引企业的方式。 刘莹认为,评价一个地区的低空经济至少要分两个角度,第一是有没有一些头部的厂商,第二是区域自身有没有飞起来,有没有用起来,也就是说所以发展低空经济,运营是关键。她还提到,因为大家面对的都是1000米以下的低空区域,是同样的生产资料,所以每个地区的机会是平等的,不过不同的要素会造就不同的产业形态。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8-19 16:12

不到三年时间里,累计亏损超10亿元。

近期,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美医疗”)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太美医疗拟发行不超过1.34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企业需在聆讯审批日期至少4个营业日之前需提交“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太美医疗已取得进行香港上市聆讯的前置要求,或很快在港交所进行上市聆讯。 此前,太美医疗曾在2021年12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但2023年3月IPO未能过会,最终选择了转战港股。 太美医疗于2013成立,创始人赵璐有着深厚的医药背景,他曾于上海医药集团和先灵葆雅公司工作,还曾创立上海捷信医药科技,并已挂牌新三板,太美医疗是他的二次创业。 根据招股书介绍,太美医疗为生命科学行业的产业链各方设计并提供专业的软件及数字化服务。 具体来看,太美医疗科技于2019年推出了专为生命科学研发设计的数字化协作平台TrialOS,以TrialOS的技术能力和数据洞见为基础,太美医疗推出了数字化服务,当中包括与云端软件协同开展的服务,涵盖影像评估、试验设计及管理、数据采集及分析等,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截至2023年9月30日,太美医疗已为1300多家制药企业及受托研究机构提供服务,覆盖全球25大制药企业中的21家及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中的90家。 业绩层面,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度9月30日止,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4.66亿元、5.49亿元、4.1亿元,同期,公司年内/期内亏损分别为4.8亿元、4.23亿元、2.69亿元。 不到三年时间里,太美医疗累计亏损超10亿元。对此,太美医疗在招股书中称,亏损反映其为发展业务而作出的大量投资,包括开发平台、改善技术与研发能力、将解决方案商业化以及该公司的销售及营销工作。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2年的收入计算,太美医疗科技是中国生命科学研发和营销领域最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货商。 自2013年成立以来,太美科技就受到了一级市场的持续热捧,基本上保持着一年一轮融资的节奏,累计融资金额超20亿元。 2020年9月,太美医疗宣布完成总额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由腾讯、高瓴创投、云锋基金等领投,晨兴资本、经纬中国等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后,太美医疗的估值高达80.7亿人民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 上市前,赵璐持股17.29%,同时,赵璐通过持股平台持有公司股本总额的约16%,合计控制太美医疗科技约33%股权;腾讯持股约10.43%,为第一大外部股东;经纬创投持股为10.03%;云锋锐持持股为2.38%;宁波软银持股为2.32%;高瓴通过珠海芙恒持股2.38%;北极光泓源持股为2.15%。 对于此次IPO募集资金的用途,太美医疗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 约35%将用于优化并升级TrialOS平台及PharmaOS平台及其各自的云端软件及数字化服务;提升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强化销售和营销能力;选择性地寻求能扩充其现有产品和服务品类,扩大客户基础并提升技术能力的战略投资和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7-30 09:20

近日,全球最大的国际保健美容零售商屈臣氏,时隔10年再度传出IPO消息。 据屈臣氏第二大股东淡马锡方面透露,屈臣氏集团的IPO目标不变,“具体时间将由公司董事局及管理层决定。” 屈臣氏的大股东是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和记”)。早在2014年,屈臣氏的估值最高超3000亿港元,并传出计划将在我国香港和英国伦敦IPO。 然而同年,长江和记将屈臣氏25%的股权出售给了新加坡股权基金淡马锡,交易作价440亿港元。上市计划却被搁浅。 01 抓住化妆品零售的黄金10年。 屈臣氏的前身是广州市一家小药房,1841到香港开业,开始涉猎化妆品及百货等业务,还曾拿下可口可乐的在华经销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长江和记买下屈臣氏,1989年进入国内市场,逐渐开启了狂飙之路。 2006年之后,屈臣氏加速在内地的扩张。据中国广播网报道,2009年7月,屈臣氏第450家门店在上海开业,当天宣布了“百城千店”计划。 图片 这一目标确立不到两年,于2011年底完成,同时提出计划在2016年内地门店要扩张至3千家。 2017年,屈臣氏达偿所愿,在内地的门店数量增至3271家,在全球24个市场拥有1.4家门店,贡献了1561.63亿港元收入。 目前,屈臣氏官网介绍,在全球28个市场经营12个品牌,门店数量超1.65万家。 02 错失上市良机? 2013年,屈臣氏被传有望分拆上市,估值最高超3000亿元。同年,摩根大通给出的估值约为1710亿港元,即便这个估值也不低,彼时其母公司的市值约为3960亿港元,而屈臣氏所在零售板块仅占其资产净值的30%左右。 2014年2月,在长江和记业绩会上,李嘉诚透露屈臣氏“会在两个地方上市,香港是其中之一。” 然而,那几年李嘉诚的长和系正在加速套现亚太地区的资产,并积极在欧洲收购电信、能源、基建等产业。 2014年,屈臣氏未能推进上市进度,反倒是将屈臣氏24.95%的股份作价440亿港元,出售给了淡马锡。 图片 尽管屈臣氏在内地的门店数量仍以两位数的同比增速扩张,但2015年其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开始下滑,为-5.1%,2016年为-10.1%,2017年为-4.3%...... 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美妆零售消费渠道更加多元化,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更快,线下的屈臣氏优势在丢失。 03 迟来的数字化转型,高层换血、重新加码线下门店。 2018年,屈臣氏强化O+O模式(即结合线上线下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同比店铺销售额跌幅有所改善,从2017年的-4.3%变为了2018年的-1.6%,2019年逆转为2%。 但疫情三年给了屈臣氏不小的打击。2020年还在逆势继续开店,2021年就不得不关店减亏了,内地其门店的数量从4179家降至2022年的3836家。 图片 2023年,屈臣氏内地的门店数量基本与前一年持平,为3840家;同比店铺销售额持续由2022年的-18.3%提升至1.8%;但其收益总额1年却减少了11.26亿元,同比下滑6%。 而屈臣氏的O+O模式对于消费者体验也并非绝佳。 一方面,线上线下的价格不一致,会员门店购买后发现当了“冤大头”的并非个例,黑猫投诉上的这类投诉就不少。 图片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特此感谢!) 另一方面,线下的“贴身”推销让消费者不胜其烦,门店也倍感委屈,常常仅充当了线上的体验店和前置仓。 今年以来,屈臣氏的大动作不少,高层频换血,并启用了首位女性总裁倪文玲。 6月,官宣2023—2024年要投资2.5亿美元开设及升级6000家店铺。 其中,计划新开店1200多家,升级约4800家门店,75%的亚洲店铺将呈现全新面貌。中国屈臣氏的门店还将新增潮玩美妆区。 如今,继续加码线下门店的效果恐怕并不太乐观。 尽管2023年线下美妆确实有所回暖。但青眼情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化妆品市场线上、线下渠道销售额分别为2411.1亿元和238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2%和0.77%。其中,一季度线下市场规模甚至同比下滑4%。 当然,美妆零售行业中并非屈臣氏一家面临困境,背靠全球顶级奢侈品集团LVMH的丝芙兰,也同年遭遇了“中年危机”。 对于屈臣氏而言,要上市或许不是难题,难的是如何讲好一个还略有新意的美妆零售财富故事。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7-29 13:38

同仁堂集团或将迎来第四家上市企业。 近期,同仁堂医养在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若其成功上市,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继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之后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不过,相较于355岁的同仁堂,同仁堂医养成立时间较短。2019年,同仁堂在原投资公司的基础上整合了集团内相关资源,同仁堂医养集团由此诞生。 五年以后,同仁堂医养来到了港交所的大门前。只是,同仁堂医养能否不负厚望,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01 连续亏损两年, 同仁堂医养为何不赚钱? 2015年6月,同仁堂集团全资子公司——同仁堂投资成立,公司定位为同仁堂集团的产融结合平台与新领域培育平台,全力以赴开启医养大健康新布局。 2019年9月,该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全部由同仁堂集团认购,同时公司更名为北京同仁堂医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同仁堂医养集团正式挂牌后,提出以医疗、养老、内购电商、培训、膳食五大业务为核心,目标是五年内规模成长到五十亿级别,实现从“药”到“医”、从治疗到健康的转型。 彼时,同仁堂集团的日子并不好过。2019年,受假蜂蜜事件、产能瓶颈等影响,旗下上市公司同仁堂业绩出现了十年以来首次下滑。这时,同仁堂医养的成立,可以为同仁堂集团带来新的增长点,所以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便被寄予了厚望。 但从公司近三年的表现来看,同仁堂医养并没有达成同仁堂集团的业绩期待。2021年至2023年,同仁堂医养营收分别为4.7亿元、6.97亿元、8.95亿元,公司营收规模距离五十亿元差距还很大。 不仅如此,2021年、2022年,同仁堂医养还处于亏损之中,合计净亏损2145.3万元。直至2023年刚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4459万元。 图片 图 / 同仁堂医养招股书 同仁堂医养的收入主要来自医疗服务、管理服务以及向客户销售健康产品和其他产品。 这其中,医疗服务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至2023年,医疗服务收入分别为4.5亿元、5.96亿元和7.3亿元,占全年收入的95.8%、85.5%及81.6%。 同仁堂医养拥有11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和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9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来自上述医院及医疗机构。 不过,医疗服务属于重资产运营行业,毛利率并不高。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仅为16.9%、17.6%及21.6%,再加上逐年增长的销售费用、行政费用,进一步挤压了公司利润空间。 近三年,同仁堂医养的营业成本已从2021年的3.9亿元增至2023年的7.02亿元,同期,行政费用从9451.3万元增至1.24亿元,销售费用从579.5万元增至2373万元。 以2023年为例,公司的营业成本占营收的比重高达82%,管理费用率为14%,销售费用率3%。营业成本过高,再加上费用开支,公司的净利率仅为5%。 同仁堂医养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面临着一个竞争激烈且分散的市场环境,主要与各类中医服务机构以及同区域内的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展开较量。如果未能成功与现有及新竞争对手竞争,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02 频繁收购扩大业务, 商誉高企存减值风险 虽然公司业绩还未达到同仁堂集团的预期,但纵观近几年同仁堂医养的发展,却离不开母公司及兄弟公司的支持。 同仁堂医养从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商业等原股东手里花费不到8000万元收购了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鞍山同仁堂中医医院、石家庄同仁堂中医医院及北京同仁堂第二中医医院等公司及医院的若干股权。 其中,同仁堂医养更是在2019年从同仁堂手里以零代价获得了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的全部股权。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给同仁堂医养贡献了大部分收入,2021年至2023年,这部分收入占比分别为70.1%、44.8%及43.4%。 图片 除集团内部股权转让外,同仁堂医养也通过外部收购拓展业务,这其中,最知名的一笔交易则是公司以高溢价收购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 图片 2022年,同仁堂医养连同同仁堂养老基金及同仁堂医疗基金,以2.844亿元的价格从朱智彪、潘松琴夫妇手里,收购了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各65%股权,三溪堂整体估值达4.38亿元。 其中,同仁堂医养分别以1.194亿元、7201.7万元的价格获得三溪堂保健院及三溪堂国药馆各43.74%的股权。 但于收购日,三溪堂保健院的净资产仅有2676.3万元,因高溢价收购产生商誉1.076亿元。三溪堂国药馆的净资产为4212.4万元,产生商誉5358.8万元。 彼时,同仁堂医养收购三溪堂的钱并不是自有现金,而是通过商业银行**融资所得,收购而来的三溪堂保健院及三溪堂国药馆43.74%的股权,均质押给了银行。此外,公司还将持有的上海承志堂70%的股权质押给银行。 这笔收购完成后,获得最大收益的则是朱智彪、潘松琴夫妇,两人获得了2.844亿元的股权转让款。 同仁堂医养为何花重金收购三溪堂?据其表示,此次收购是同仁堂布局华东地区市场的重要一环。 不过,此次收购也推高了公司的商誉。收购三溪堂之后,同仁堂医养商誉的账面值由2021年的2608.5万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1.87亿元。若公司上市之后,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公司仍存在商誉减值风险,进而影响净利润的表现。 高溢价收购,不仅增加了公司商誉,也增加了负债。 截至2024年4月30日,同仁堂医养银行贷款为1.42亿元,其中涉及收购上海承志堂、三溪堂股权的银行贷款1.28亿元。 在高杠杆收购后,公司意图通过上市募资来偿还债务。据招股书,同仁堂医养此次IPO的募资,将主要用于扩充医疗机构服务网络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偿还银行贷款、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03 “以股换股”, 突击入股者收获大 「子弹财经」注意到,同仁堂医养IPO前夕,朱智彪、潘松琴夫妇等投资者也突击入股,成为公司前十大股东。 2024年3月12日,同仁堂养老基金、同仁堂医疗基金、同康基金、同清基金、朱智彪、潘松琴以3.657亿元的价格认购了同仁堂医养16.02%股权。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总估值约23亿元。 然而,认购款并不全是以现金结算,除同康基金、同清基金支付现金6750万元外,其他投资者是以三溪堂或者粹和药店的股权(以换股形式)结算。 这其中,朱智彪、潘松琴夫妇分别以三溪堂5.5%、4.4%股权换了同仁堂医养2.13%、1.74%股权。 据招股书,三溪堂5.5%股权货币价值为4866.96万元。同仁堂养老基金以三溪堂11.06%股权(货币价值9787万元),再加上粹和药店67.82%股权,换取了同仁堂医养4.93%股权。同仁堂医疗基金以三溪堂6.86%股权换了同仁堂医养2.66%股权。 依此计算,三溪堂的估值为8.85亿元。 图片 图 / 同仁堂医养招股书 而如前文所述,早在2022年,同仁堂医养连同同仁堂养老基金及同仁堂医疗基金以2.844亿元的价格从朱智彪、潘松琴夫妇手里收购了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各65%股权,三溪堂整体估值为4.38亿元。 不到两年时间,三溪堂的估值却翻倍了。对于三溪堂估值翻倍的原因,同仁堂医养对「子弹财经」表示,以招股书数据为准。但招股书中,并未提及具体原因。 不过,这笔交易受益最大的就是三溪堂曾经的投资者——同仁堂养老基金和同仁堂医疗基金以及三溪堂的原实控人朱智彪、潘松琴夫妇。 在2022年的收购中,同仁堂养老基金花6300万元收购三溪堂14.4%股权,目前估值已上涨至1.27亿元;同仁堂医疗基金花3000万元收购三溪堂不到7%股权,目前估值6067万元。 图片 图 / 同仁堂医养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医疗基金仅由同仁堂集团持股49%,其余股权由北京局方、深圳秉荣、济宁银铃等第三方机构持有。 图片 图片 图 / 同仁堂医养招股书 2024年3月,同仁堂医疗基金又将持有同仁堂医养的股权按照其股东的投资权益分配给了其合伙人。股权转让完成后,亳州益品得、济宁银龄、秉荣投资、同仁堂医疗基金管理分别持有同仁堂医养1.07%、0.73%、0.5%及0.36%股权。 一系列股权转让后,控股股东同仁堂集团持股比例从100%略降至83.98%。同清基金、同康基金、朱智彪、潘松琴夫妇、亳州益品得、济宁银龄、秉荣投资成为同仁堂医养股东,合计控制同仁堂医养16.02%股权。若公司成功上市后,这些投资者将共同分享资本的盛宴。 图片 图 / 同仁堂医养招股书 不仅如此,朱智彪、潘松琴夫妇与同仁堂医养深度绑定后,两者的关联交易也多了起来。 2022年,同仁堂医养的最大客户则是朱智彪,公司向其销售健康产品共计754.6万元,占总收入的1.1%。 图片 图 / 同仁堂医养招股书 2022年、2023年,同仁堂医养向朱智彪持股49%的公司——浙江三溪堂中药采购药品、医疗耗材等产品分别达5166.9万元、8687.5万元。 图片 图片 图 / 同仁堂医养招股书 公司与股东的下属公司之间交易多,可能对公司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专注于中医、慢性病诊治、健康服务的中医医疗服务行业也往往被视为前景优秀、市场空间广阔的行业。 但是,虽背靠同仁堂集团,同仁堂医养的净利率仅有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下来,同仁堂医养能否在港股上市以及上市后表现如何,「子弹财经」将长期关注。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7-29 13:38

健康证造假风波还未厘清,安徽知名中式连锁餐企小菜园近日第二次递表港交所,再次冲击上市。这距离其第一次递表的1月16日过去了一个月,正好卡在前一次招股书失效的这个时间点。 图片 在经历了黑天鹅的三年之后,小菜园如今赚钱能力如何?蜜妹今天来看看。 01 根据招股书介绍,小菜园成立于2013年,主打客单价人民币50元至70元大众便民中餐品牌。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正在运营623家门店(包括618家“小菜园”门店及五家其他品牌门店),覆盖中国13个省级行政区内的135座城市或县。 图片 小菜园创始人为汪书高现年52岁,出生在安徽铜陵的普通农家,因家境贫寒早早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在创立小菜园之前,他已经在餐饮界摸爬滚打多年。 但汪书高的第一次创业却不是做餐饮,而是酒店。 做了几年厨师,他与妻子从一家夫妻店起步,逐渐发展成在铜陵拥有十多家门店的商务型连锁酒店:和谐大酒店。 2012年,汪书高去江苏创业投资一家商务型酒店,但连续六个月亏本,最终失败。此时他旗下的商务型酒店也面临经营挑战。在多方考察后,他决定往平价中式餐饮转型。 2013年,汪书高便成立了主打“新徽菜”的小菜园。 图片 从整个国内餐饮行业来说,市场还是比较可观的。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预计中国餐饮市场的市场规模于2028年达到82,627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9.3%,主要受家庭支出增加、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率上升、外卖行业强劲增长以及市场数字技术发展所推动。 02 中国的中餐市场可分为两个细分子市场,即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及中高档中餐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是中餐市场的一个细分子市场,客单价介乎零至100元,小菜园就属于这类。 另一方面,中高档中餐市场是中餐市场的一个细分子市场,客单价为100元及以上。 图片 其中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是2023年中国中餐市场的最大分部,约占总市场规模的88.7%。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由2018年的30,10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6,187亿元,即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8%。 具体到小菜园,虽然期间经历黑天鹅,但最近这3年该司增长率还不错。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其营收分别为26.4亿元、32.1亿元及4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1%。 图片 利润率期间则有波动,上述时间内经营层面利润率分别为15.9%、14.2%、19.7%;期间净利率分别为8.6%、7,4%、11.7%;净利润2.2亿元、2.4亿元及5.3亿元。2023年有明显改善。 今年前四月,小菜园的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12.0%,净利润1.9亿。下图可以看到,小菜园外卖业务占比在逐年加大,2024年4月末达到35.5%。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小菜园部分门店目前还是亏损的。2021年至2023年,其亏损门店数分别为63家、66家、66家,经营亏损总额分别为1580万、1850万、1330万。 2024年前4月,小菜园亏损门店66家,亏损金额1110万,今年4个月的亏损门店数量就已经相当于前几年1整年了。 03 风险方面,小菜园在招股书里也列举了很多,比如餐饮企业常见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等,其中一项提到:可能无法发现、阻止及防止我们的僱员、消费者或其他第三方的所有欺诈或其他不当行为。 正好蜜妹注意到,前段时间小菜园陷入了健康证造假风波。都知道从事餐饮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是需要办理健康证的,但小菜园的路子似乎有点儿野。 今年6月,小菜园曾被曝光北京多家门店公示的部分员工健康证信息,在公开查询渠道显示为“过期”或“无此人申请办理的信息”。 针对上述事件的真伪,以及小菜园员工的健康证办理流程问题,中国商报记者向小菜园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图片 最近,自媒体博主猴大腕”公开表示,其接到“小菜园”内部员工报料,在“小菜园”北京龙湖长楹天街店面试时,被门店负责人推荐“代办健康证”,应聘人员只需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本人白底证件照,并缴纳98元,“无需体检即可办理北京健康证”,时效甚至可以做到“今天办理明日出证”。 相关视频中,应聘者根据小菜园北京龙湖长楹天街店门店负责人推荐,在未经体检的前提下,于次日收到了小菜园代办、署名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发制的“卡质健康证”(卡片式)。 而记者在“北京市健康证查询”平台对该健康证信息进行核验时,却显示“无此人申请办理的信息”。 现在这事儿到底啥情况,似乎仍然还没有一个的官方结果…… 此外招股书里小菜园还坦言:未能按照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供款,可能被相关政府部门处以滞纳金和罚款。 图片 2021、2022年,小菜园还有过净流动负债,分别为4.68亿元、2.31亿元。2023、2024前4个月情况略好,不过作为一家只做直营店的企业来说,3亿多的净流动资产也算不上充裕。 招股书里,小菜园计划在未来三年(2024年至2026年)新开设580家“小菜园”品牌门店,野心不可谓不大,此次IPO所募资金一部分也将用于门店扩张。只是港交所这次会给他机会吗?要知道前面排着队等上岸的餐饮企业有不少了,比如杨国福麻辣烫、绿茶餐厅、乡村基……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7-25 14:54

全球最大的猪肉老板,做出一项重大决定。 7月14日,万洲国际发布公告称,计划分拆其在美国及墨西哥经营的子公司史密斯菲尔德,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独立上市。 图片 15日,万洲国际股价开盘涨超6%,尾盘微跌,至收盘,这家营收1900亿的巨头,市值约625亿元。 “分拆史密斯菲尔德,可以更好释放美国业务的价值,推动万洲国际将主要资源集中到其他业务领域。”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21CBR》。 今年84岁的万隆,仍掌舵双汇发展和万洲国际两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400亿元。 图片 万隆和妻子王梅香以95亿的身家,登上《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 如若此番分拆顺利,双汇系有望收获第三个IPO。届时,万隆的身家又将增厚。 01 三冲上市 万隆打算拆分的,是美国最大的猪肉企业。 2013年,他斥资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2亿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收编为万洲国际全资子公司。 其主营业务即生猪养殖和猪肉加工,产品供应美国、墨西哥、中国、日本等国家。 “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猪肉生产能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猪肉消费市场结合。”万隆雄心勃勃。 彼时,中国市场猪肉需求持续增长,他期望通过收购上游企业,缓解原料供应压力,并开拓高端和欧美市场。 收购完成后,史密斯菲尔德并未完全整合进双汇体系,更多以关联交易方和供应商的身份,向万隆麾下主做肉制品的双汇,提供大量冷鲜肉和冻肉。 去年,史密斯菲尔德的母公司“罗特克斯”为双汇的最大供应商,采购额近6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87%。 图片 万隆经由史密斯菲尔德,完成对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的把控。 其国内业务由双汇发展经营,万洲国际通过罗特克斯,持有双汇发展70.33%股份。 分拆子公司上市,万隆早有打算。 去年10月份,史密斯菲尔德曾公开表示,有机会在2024年推进上市工作。 随后,有消息称,公司管理层选择美国银行、高盛集团等作为顾问,计划在美进行IPO,计划筹资至少10亿美元。 企查查显示,万隆持有万洲国际39.21%的表决权,为公司实控人。 这位“杀猪匠”,有望再拥有一家上市公司。 公告显示,史密斯菲尔德分拆完成后,仍将为万洲国际子公司,其财务业绩也将继续并入万洲。 02 遭遇低谷 “猪肉紧缩周期,需要新故事提升投资者信心。”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分析。 万隆的养猪生意,正处于周期性低谷。 2023年,万洲国际营收262.36亿美元,约合1900亿人民币,同比减少6.8%;利润14.71亿美元。 图片 美国及墨西哥的猪肉业务,拖了后腿。2023年,万隆在当地营收58.6亿美元,亏损6.24亿元。 “美国生猪养殖成本持续高企,生猪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养猪业深度亏损,经营利润大幅下降。”万隆在财报中坦言。 “2023年对生猪养殖场是灰暗的。供需过剩困局爆发,去年大部分时间里,养殖场都是亏损的。” 图片 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高级研究员徐洪志向《21CBR》解释,生猪出场价一度跌至50美分/磅,同比下降17%,甚至高于养殖成本。 养猪也越来越贵。 美国中西部连年干旱,作为生猪主产区和大豆玉米产区,干旱缺水推高了饲料原料采购成本和生猪养殖成本,几乎未低于60美分/磅。 万隆集中精力,整合美国生猪供应链。 2022年5月,万洲宣布关闭其位于美国加州的加工厂,后将其以2.05亿美元价格出售给独立第三方; 去年,万隆团队大刀阔斧**,在美国密苏里州和犹他州,减少母猪数量、关闭表现不佳的养殖场等。 2023年,万洲的存栏母猪数量为81万头,较上年同期减少7.5万头。 万老板同步拓展消费端,加速猪肉消耗。 6月,史密斯菲尔德收购嘉吉干香肠生产厂,其位于美国中南部的纳什维尔。 “干肠是我们增长最快的类别之一,有利于推动销量。”相关负责人表示。 03 抵御周期 已过耄耋之年的万隆,一辈子都在与猪打交道,他自称“标准的杀猪卖肉的屠夫”。 1940年,他生于河南漯河,退伍后加入漯河肉联厂做厂长,即双汇前身。 1994年,万成立双汇集团,市值一度冲上2000亿元。2007年,他在香港成立万洲国际,2014年,万隆在港交所敲钟。 如果上市顺利,或为万隆的美国生意提供助力。 2023年,万洲国际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17亿美元,较上年下滑1.86亿美元,“主要是盈利减少所致”。 一季度,公司的猪肉销量下降7.8%至94.1万公吨,且平均价格降低。 好消息是,猪周期拐点渐近。 据中金研报,万洲2024一季度利润表现超预期,主要由于美国猪肉业务减亏明显,从上年同期的-2.18亿美元,收窄至-6200万美元。 沈萌认为,史密斯菲尔德在美上市,可以获得当地更多投资者关注,更有利于其开展美国市场业务。 图片 “分拆上市的一个客观需求,在于补血。”况玉清提出。 截至2023年末,万洲的司上趴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56亿美元,净减少2.21亿美元。同期,流动负债超46.5亿元。 业绩输血,短期难解资金之急。此时打出分拆上市牌,不失为快速解法。 “史密斯菲尔德作为独立上市公司,美国投资者对本土企业和市场更加了解,可能给予其更高估值。”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解释称。 收缩战线,万隆蓄力扛过周期。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7-18 15:57

创业10年多的闪送,喊话要上市4年,近日IPO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7月8日,证监会官网公示《关于BingEx Limited(闪送必应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据备案通知书披露,闪送拟发行不超过57,500,000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如在12个月内未完成上市,闪送需更新备案材料。 图片 01 大学好友共同创业,掘金“江湖救急”。 闪送的创始人薛鹏,本科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维学院。 薛鹏认为国内的物流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会,2013年,他回国创办了闪送公司,2017年加入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项目。 闪送还有一位联合创始人于红建,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拥有北京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据媒体报道,薛鹏和于红建两人读大学期间就是朋友。为了避免与国内及国际快递巨头的直接硬刚,两人选择了一个更细分的领域:同城快递。 闪送一直强调“一对一急送”,其宣传较多的是各种江湖救急的故事。比如合同出错,临时需要改后盖章送到指定地点等。其本质是让更多时间成本高的人花钱省时间。 图片 02 连续4年入选胡润百富全球数字经济独角兽榜,上市错过黄金期? 闪送成立一年多开始融资,2014年6月,就完成了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到2018年11月,闪送在5年完成9轮融资。尤其是2017、2018年,都分别完成2轮融资。2018年的D+轮融资金额6000万美元,战略融资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天眼查显示为“千万级美元”。 彼时,闪送谋求两年后上市的消息不时传出。 作为闪送D+轮融投资方之一的五岳资本,其创始合伙人蒋毅威在媒体采访中,称对闪送的投资的“已不是普通的投资,而是战略投资”。 无论是对于快闪,还是创始人薛鹏,蒋毅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称“闪送是唯一一家做到了安全和效率兼顾的同城快递企业”,而薛鹏是要“做一个过百亿美元规模的公司”,对于这笔投资的退出问题,他坚信“回报10倍没问题”。 图片 图片来源|天眼查(特此感谢) 2020年,闪送时任副总裁曾公开称,将很快上市。 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闪送月活跃用户约132万,市场渗透率超4%,日平均订单量超百万,连续6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 受疫情影响,以及众多巨头涌入,闪送的故事似乎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了。 2020年,布局同城配送业务的,除了美团、京东、顺丰、蜂鸟配送外,滴滴、曹操、哈罗等网约车平台也加入其中。 未能推进上市的闪送,2021年完成D++轮1.25亿美元的融资。此前的投资方五岳资本、海松资本、顺为资本再次拿出真金白银支持闪送。 2023年物流企业迎来上市潮,全年在A股、港股及美股上市的物流企业约有17家。然而,直到2023年底,闪送3年左右既未拿到新的融资,也未能推进上市。 03 闪送还未披露招股书,从已上市的同行财报来看,价格战让公司之间形成了“多输”局面。 一是,单价整体降低,钱更难赚了。 2023年,顺丰和韵达都出现收入下滑,圆通出现净利润下滑,极兔更是亏损约11.56亿美元。 闪送的官网也有打折的消息,以及各种社交平台上晒单降价的内容也不少,行业内卷,不是哪家企业能逃避的。 二是,快递人员和客户的两头投诉。 近年来快递人员的生存状况引发舆论热议,不少商家和物流公司选择了劳务外包,声称与快递员之间是“商业合作关系”,而不是用人单位与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但当快递员真的发生撞伤路人等交通事故时,平台并非都完美“隐身”,此前也有相关案件的判决结果被报道。 闪送也不能避免类似问题。企查查显示,今年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有11起立案信息,其中案由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有8起。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10812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闪送”,对于闪送商家的投诉有330条。除了常见的客户投诉外,快递人员对闪送的投诉也不少,包括“罚款”“派单少”“订单超出距离不给骑手补贴”等。 图片图片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特此感谢) 闪送官网称,截止今年6月,其服务覆盖约290座城市,用户达1亿+,有近300万骑手。 而天眼查显示,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社保参保人员为313人,北京闪送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参保人员540人。那么近300万骑手的劳动关系是如何处理的?无论是采用劳务派遣还是与骑手是“商业合作”,上述隐忧都是不定时“炸弹”。 在巨头环伺,竞争者不断涌入的市场,闪送的投资方们能否拿回预期的10倍回报,恐怕要打个问号。闺蜜财经也将继续关注,等待招股书披露后,进一步解读其成色。
IPO蜜姐笔记

IPO蜜姐笔记

07-11 16:41

健身,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健身房的种类和样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从铁馆到瑜伽馆、空中瑜伽、有氧操、动感单车,健身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然而,近日一则关于高端网红健身房Space倒闭的消息,却给健身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曾被誉为健身行业的新星,由前索尼音乐**及内地创始人Matthew Allison创办,以音乐+健身的结合为特色的Space,吸引了众多明星投资人,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知名企业参与投资。但不幸的是,Space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后,尽管尝试了多种解决方案,最终还是无法克服运营上的重重困难,不得不宣布闭店。 Space的倒闭不仅让会员们感到震惊和失望,也引发了对健身行业运营模式的深刻反思。 长期以来,健身行业普遍采用的年卡、终身卡等预付费模式,虽然能够短期内为健身房带来大量现金流,但同时也增加了会员的负担,降低了他们的消费黏性。随着疫情的爆发,这种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许多健身房开始转向次付、月付等更为灵活的付费方式,以减轻会员的经济压力,同时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硬件设施,以吸引和留住顾客。 Space的案例也暴露了健身行业面临的一些普遍问题,如高昂的运营成本、租赁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等。此外,健身行业的高度分散性、教练流动性大以及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也给健身房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挑战。 01 被“断崖分手”的学员 网红健身房Space,忽然宣布闭店。 近日,高端健身房Space发布了一封给全体会员的信件,表示从4月30日开始Space将无法继续运营。 信中表示“多年来,我们始终全力致力于打造领先的业务,并且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已竭尽一切可能进行恢复。在过去的数月里,为了使业务恢复并克服种种挑战,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多个解决方案,一直坚持努力到最后一刻。Space 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极其无奈的选择,尽管采取了多种手段依然难以为继,相信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这个结局。Space 将依法解决公司遗留的债务问题,尽最大限保障债权人利益。” 消息一出,最先坐不住的就是会员。大众点评上,北京Space国贸商城馆的评论已经有收到消息的会员的身影。 有的表示“一直以来都是在Space健身的,这家健身房设施齐全,虽然后期管理有一些混乱,但是整体体验很好”;有的则是开始抱怨Space管理混乱,甚至会有人在自己洗澡的时候打开门问自己什么时候能洗好;有的则非常简单直接地表示,“有没有维权群,拉一下。” 大众点评上,Space次卡为258元,5次卡为1050元,40次卡则为6200元。三联生活周刊报道称,闭店声明当晚会员自发组织的“维权群”很快建立起来,还有会员制作了excel表格收集大家的基本信息以及损失情况。以北京为例,大概有1000多人填写了损失的具体数额,少则几百,多则上万。莉莉是Space的五年会员,她的卡每个月自动扣款,就在前几天刚刚扣了下个月的,仅仅上了两节课。损失最惨重的莫过于那种刚刚预付了年卡且还没有开卡使用的会员。 Space成立于2015年,由前索尼音乐**及内地创始人Matthew Allison(马修)创办。2016年9月,Space在大陆的首家门店在北京三里屯开业。Space主打的是音乐+健身的结合,以动感单车为其代表的明星课程。最开始进入大陆市场的时候,马修表示计划在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开近百家店面,不过事与愿违,即使在鼎盛时期,Space在大陆的店面也不过只有八家,地区也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杭州。 对于Space健身房的倒闭,一位北京的健身房创始人就评价道,“现在很多老板想把健身房做成健身+的概念,比如健身+社交、健身+轻食、健身+养生,试图让健身房除了健身之外有其他的功能,或者把健身房打造成一个第三空间。这样做的概念或许很好,但是想要实现是非常难的。首先,能接受这种概念基本就只有超一线城市,而如果想在超一线城市做一个空间,那么房租、水电、人工这些成本就会非常高。而这个设计其中最违反第一原则的是,会员不坚持健身并不是因为健身房不够大、不够精装修、没有提供浴室和饮食,单纯就是因为运动很难坚持。所以即使装修的很好,也未必会保证黏性,反而增加运营费用,长久之后就会入不敷出。” 常年健身的沙拉(化名)对此深以为然,“我从2017年开始健身,到现在7年的时间,中途也几次放弃,其中有段时间我在深圳生活,为了寻找坚持健身的动力也花了一年一万多元的会员费办理了一个瑜伽课程,当时也是当地一个网红瑜伽馆,场地很大、设施齐全,还有空中瑜伽等等花样玩法,提供体测、私教等等服务。然而,我还是很难坚持。去年开始我又重新开始回到力量训练,找了家楼下一家纯铁馆,除了器械什么也没有,我现在一周三-四次训练。所以,你不想坚持健身,才会找一堆外在条件的借口,想要健身的人,只要干净、器械全就行了。” 齐鲁壹点也在报道中提起Space运营成本大的问题,报道称Space定位高端健身房,运营成本高,前几年大概率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果后续会员续费率和买课率难以支撑其运营成本,出现目前这个局面并不意外。此外,Space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租赁成本,并且场地面积大也意味着基础设施耗费多;其次是人力成本,前台、保洁等岗位保障了其颇受好评的服务和卫生条件,“明星”教练的课时费也居于行业前列。 02 明星投资人的参与 Sapce走向倒闭之所以令人关注,除了其网红健身房的属性,还因为其背后的明星投资人。 据企查查显示,2018年以及之前Space就完成了两轮融资,虽然没有披露天使轮投资人的具体身份,不过多家媒体曾报道明星参与Space投资的消息。界面新闻报道称品牌背后投资人包括双语主持人Alex,以及李咏娴,百度百科显示李咏娴为**艺人,是Alex的妻子,所以可以理解成是夫妻共同的投资;除此之外,界面新闻也报道称吴彦祖个人也参与了Sapce的投资。 图片 图片来源:企查查 2018年,Space完成了B轮融资,其投资机构更是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对Space投资的主体是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从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的官网上可以看到,除了Space,该基金在**地区还投资了LYDIA.AI、MAMIBUY等人工智能、消费等创新领域的项目。 图片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官网 除了**地区,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还在香港参与了日日煮、有光科技、大湾生物等项目的投资。根据IT桔子数据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包括金融、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电商零售领域,尤其在2019-2020年出手密集。 图片 图片来源:IT桔子 “2018年健身房也算是投资圈的一个香饽饽,”一位娱乐消费领域投资人这样说道,“当年Keep已经融到D轮,并且有腾讯、高盛、纪源资本这种明星机构参与其中。整个健身的价值也从强身健体上升到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圈,而Space既有明星作为个人投资者,创始人又是娱乐圈中人,还自带音乐+的创新属性,所以被看中也情有可原。这是随着疫情黑天鹅事件的降临,越来越多的健身房开始做减法,让健身回归健身本身,以精装修、高年费的运营模式反而不吃香了。” 实际上,后疫情时代,健身房确实有付费时间缩短的趋势,以前动辄是年卡、终身卡的运营模式现在逐渐向次付、月付靠拢。 乐刻和超级猩猩就是代表。据企查查信息显示,乐刻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背后投资方包括高瓴、IDG、腾讯、普华等明星机构;超级猩猩则完成了E轮融资,更是有中金资本、东方证券参与投资。 次付、月付这样缩短卡次购买时间的一方面减轻了会员的付款压力,另一方面也相当考验健身房的硬件条件,比如器械的质量、教练的专业度等等。毕竟次付的学员是没有任何黏性的,所以也有业界人士表示,健身教练才是超级猩猩这样的健身房真正有价值的“资产”。 03 网红健身房为何倒闭? Space并不是近年来第一家倒闭的网红健身房。 2023年网红健身房一兆韦德忽然被爆跑路,据澎湃新闻报道继续在原址经营的“瑞竑健身”对原一兆韦德会员入场“门槛”逐步抬高:一开始是倒闭的单店卡会员禁止进入,其他会员(通卡、瑞竑承接的单店卡)正常使用;然后出台预约制,全天均有时段但限制名额,没有预约成功就不能进店;2024年元旦后,预约时段仅限上午,健身人员拥挤,更多会员因工作时间冲突不能健身。 一兆韦德之外,梵音瑜伽、威尔仕纷纷暴雷。 健身房倒闭首当其冲的就是维权艰难的会员,“我之前在一个拳击俱乐部办卡,没上几节课老板就委婉表达健身房不开了,说是接手的人可以按照一定百分比继续抵扣我剩余会员费,我后来也是纠缠了很久才要回我的钱,遇到健身房跑路这种事情真的很无奈。”一位亲身经历者这样说道。 其次连累的就是正在用心经营的其他健身房,“我们现在都不怎么敢和学员推销年卡了,一推销人家就觉得你要黄。”一位北京的健身房老板苦笑道。 健身这个行业,市场空间很大。易观千帆数据就显示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5万亿元。另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披露的数据,202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健身市场规模达7866亿人民币,其中线上健身市场占比47%。同时据预计,2022年线上健身市场占比将超过线下健身市场,至2026年线上健身市场将占比超过60%。 但是市场空间大,却不代表这个行业容易做。线下健身房是个非常讲究选址的行业,不论健身房多么精美,投入多少硬装、设计的资金,请来多少明星和老师能够覆盖的用户范围也就方圆几里。 不需要教练的健身房依赖场地和地址,需要教练的健身房还依赖教练,很多健身教练教得好又会维护关系,没几年就带着自己的会员跑去其他地方开了个健身馆。因为健身这件事情开始的门槛低、且存在严重的信息不透明,由于其场地限制性,整个行业难以集中,不论任何品牌,除了明星老师、精美装修,也很难打通更高的品牌价值。所以,即使行业是一片蓝海,这个行业的投融资活动并不是很多。2021年中国健身房行业全年投融资金额达62.3亿人民币,投融资数量只有17起。 根据三体运动数据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健身场馆排名TOP5的省份中,只有浙江省的健身场馆数量在增长,其他省份都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主流城市中,不论是健身房还是工作室都在面临负的净增长(倒闭率大于增长率)。 图片 图片来源:三体云动 在整个市场逐渐饱和的环境下,健身品牌想要打通更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就需要在产品、价格、渠道、教练等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素质。产品策略上,健身房需要不断创新和转型,开发符合本地文化特点的健身项目,摆脱同质化竞争;价格方面,为了避免无下限的卷低价,健身房品牌可以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自主研发健身课程,强化内容属性,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并且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户的行为习惯、消费偏好以及对健身房的需求加强营销手段的运营,提升品牌知名度。 Space的倒下,无疑给所有网红健身房蒙上一层阴影,但运动这片蓝海,仍值得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