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建电子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06% 行业回暖迎来新增长周期

近期,A股多家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半年报,交出了业绩修复的成绩单,进一步验证了行业正加速进入结构性复苏的新阶段,紫建电子(301121.SZ)正是其中之一。

近期,A股多家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半年报,交出了业绩修复的成绩单,进一步验证了行业正加速进入结构性复苏的新阶段,紫建电子(301121.SZ)正是其中之一。

今年上半年,随着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步回暖,紫建电子敏锐地洞察到新兴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坚持"专而精"的经营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技术水平,并迅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成功抢占了细分市场先机,实现了业绩的较大幅度增长。

根据紫建电子8月28日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紫建电子实现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20.06%;归母净利润2145.34万元,同比增长304.64%,实现了扭亏为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67.38万元,同比大幅改善。此外,紫建电子基于其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前景稳定,在综合考虑2024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和整体财务状况的前提下,为持续回报广大投资者,与所有股东共享公司的经营成果,拟定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

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复苏 毛利率持续提升

紫建电子是一家从事新兴消费类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蓝牙耳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手环、AR/VR眼镜等)等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

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逐步复苏,紫建电子自2023年上半年起,毛利率和净利率开始触底回升。到了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跃升至25.82%,同比增长14.47%。资深消费电子产业人士分析指出,毛利率的显著提升是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取得显著成效的直接反映。这不仅彰显了紫建电子在供应链管理、生产流程优化、原材料采购等环节的持续改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意味着其在产品定价策略上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随着毛利率的稳步提升,紫建电子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毛利率的持续提升无疑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这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紫建电子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主业复苏进行时 全球竞争优势逐步扩大

不仅限于财务指标上,紫建电子在行业地位、竞争优势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都展现出更积极的因素。

在“复苏趋势确立”与“创新拐点到来”的双重驱动下,消费电子行业正迎来供需两端的强劲推动力,行业市场逐渐回暖复苏、景气度不断攀升,消费锂电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根据IDC中国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达到5540万台,同比增长20.8%;其中,真无线耳机(TWS)市场出货3508万台,同比增长56%,真无线耳机市场不仅仍占据蓝牙耳机市场主导地位,也呈现增长态势;而开放式耳机市场出货达1184万台,同比增长303.6%。

今年8月后,消费电子行业步入大厂新品发布会的密集期,新品发布将引发新一轮的市场行情和发展需求。8月14日,谷歌正式发布了Pixel9系列手机以及其最新的AI功能。此前三星也发布了其最新旗舰手机产品Galaxy Z Fold6、ZFlip6以及Watch7智能手表、Galaxy Tab S10平板电脑、AI穿戴式设备Galaxy Ring。此外,市场对苹果公司9月份的新品手机发布会也充满期待,尤其是其手机业务与将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Apple Intelligence”。

业界观点认为,消费电子在AI技术引领下,已经拉开了创新周期的帷幕。从产业链上看,音响、手机、电脑等终端厂商均在大力布局AI应用,AI有望重新定义消费电子终端,为行业带来新一轮的消费周期;其中,可穿戴设备领域由于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具备更为可观的发展前景。

紫建电子紧跟行业发展脉搏,积极践行“应用一代、储存一代、研发一代”的前瞻性技术研发路线,凭借在锂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不仅在产品研发与设计上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而且在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柔性化生产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紫建电子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境外销售收入约1.60亿元,占本期营业收入的32%,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扩大。

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持续增长,以及中国市场智能手表出货量的显著提升,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仍将不断攀升。随着新产品应用市场不断扩充,紫建电子凭借在消费类锂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创新能力和全球市场布局,有望获得更大的增量空间,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新兴消费锂电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