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低开高走!恒生科指一度跌超5%,内房股回调,科技股集体走弱,调整即布局机会?

拉升式行情不再

周一,港股全线低开,市场处在此前一段时间急升后的消化中。

不过截止发稿,三大指数跌幅收窄。一度跌超5%的恒生科技指数现跌2.16%报3424点,恒生指数跌幅也收窄至1.99%,国企指数跌2.09%。

大型科技股集体走低,哔哩哔哩、京东跌超4%,阿里跌超3%,网易、小米、百度等跌超2%,腾讯、美团、快手等小幅跟跌。

盘面上,体育用品股、内险股、内银股、汽车股、电力股普遍下跌。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地产金融16条”等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的加速落地,上周猛涨的内房股与物管股今日跌幅居前。其中,富力地产、龙光集团、雅居乐集团跌超7%。


哪些因素?


国内疫情的反复引发了投资者对后续增长前景的担忧。

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严峻复杂的疫情态势,使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11月28日凌晨,新华社连发三篇时评聚焦疫情防控,指出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新华时评指出,当前,要以快制快,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要加强防控能力建设,把防控的人力物资备足备齐,做好疫情应对准备;要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同步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好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疫情防控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及时主动回应社会热点关切,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人民日报也发文表示,疫情反复延宕,疫情防控必须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更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另外,上周五,央行正式官宣今年第二轮降准,决定在今年12月5日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不过对于此次降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对股市和债市的提振效果可能有限。

国盛证券熊园认为,“货币不是万能的”,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疫情反复、需求不足、信心不足,降准的实际效果可能有限近期疫情防控、稳地产等“拐点”级别政策密集出台,再叠加本次降准,短期内将有助于修复情绪、提振信心;但中长期看,需求、信心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消费链、地产链的修复程度,要看政策落地效果和疫情演化情况,对应基本面的反转也需“边走边看”。

他表示,梳理2008年以来历次降准降准后股票的长期表现通常好于短期,中小盘股略占优,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行业表现较好与股市相比,债券收益率似乎更能在降准前纳入一定预期,表现为降准前一周债券收益率提前下跌,降准落地后下行空间受限,不过这一规律在2019年之后表现不显著。具体到本次降准,鉴于25BP的力度克制,流动性也并非当前资产定价的核心矛盾,预计对股票和债券的提振力度可能会较为有限。


机构:调整反而是布局机会


近期来,政策方面不断助力市场维稳。此外,12月将至,后续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重要政策观察窗口,短期市场环境有利于大盘价值的估值修复。

展望后市,国泰君安证券表示,本轮的经济修复过程将是曲折的,甚至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还有较大下修压力。但政策态度的转变意味着股票市场不再是泥沙俱下,围绕内需「找机会」的行情有望不断出现,而在预期的改善和基本面的羸弱之下,一蹴而就的拉升式行情很难看到,更多的是在震荡与反复中向上演进。调整反而是布局机会,股票逢跌加仓。

面对中期不确定性下降与短期不确定性上升,一个重要的投资思路转变在于从看EPS的高增长转向看成长性G。关注两条主线:传统地产链的修复与科技制造的趋势机会。

广发证券也表示,本轮“复合政策底”框架已基本满足,港股走牛市,A股走修复市。「复合政策底」是本轮熊牛切换的重要框架。

港股更具赔率与弹性优势,重视战略性大底部,港股牛市三阶段,一阶段由主权风险溢价下行主导,目标已达到,短期波动加大,港股投资三支箭:稳增长政策加码+防疫政策优化+海外流动性压制缓和。

中金指出,在市场快速反弹后,短期内市场如果停下脚步等待预期兑现甚至阶段回调都不足为奇,近期国内疫情反复可能就成为部分投资者借机获利回吐的理由和契机。后续如果疫情进一步升级的话,波动不排除仍有可能延续。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彻底逆转市场的上行势头,上周港股市场更多是明显的风格轮动而并非普遍性抛售也可以侧面说明这一点。当前市场依然较高的风险溢价、持续政策加码以及美联储紧缩步伐大概率趋缓都有望成为市场下行风险的「缓冲垫」。

往前看,港股最艰难的时刻在逐步过去,转机渐现。不过,疫情的不确定性可能使得路径上仍会有波折,更为持续性上涨空间需要更多催化剂、尤其是国内增长的改善。配置策略上,政策受益标的和高股息可能仍然是对冲潜在波动的良好标的,同时建议投资者更加关注优质成长(低PEG),重点聚焦政策优化下的消费和地产、高景气的科技制造、预期反转修复的互联网和医药等三个方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