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Uber要IPO了,滴滴、ofo们为什么凉了?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企业而言,永远不缺的一直是比较高低的对手。

据悉,原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上市的Uber正准备在未来六个月内进行IPO,可能会在明年初首次公开募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对它的估值预期达到1200亿美元。

作者 | sushihero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数据

image.png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曾说:“ 至少99%的企业家不像马克·扎克伯格那样一帆风顺,你总得面临艰苦岁月。”

在如今,这一句隐喻的对象似乎互换了。

2018年,Facebook从Uber手中接过丑闻麦克风,而Uber蛰伏许久,上市计划终于提上日程。

Uber的IPO

image.png

2009年,卡兰尼克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P2P搜索引擎后便成立了线上打车公司Uber,开启了共享经济下的“平台”模式。

随即Uber一路高歌,发展迅猛,在全球范围内覆盖70多个国家下的400多个城市。

2019年,Uber准备一鼓作气进军IPO。

据悉,原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上市的Uber正准备在未来六个月内进行IPO,可能会在明年初首次公开募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对它的估值预期达到1200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竞争对手Lyft估值的八倍,滴滴的两倍。

这预示着:在很大程度上,Uber将在明年成为科技行业估值最高、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1200亿这个数字并不是空穴来风。

Uber的高估值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2018年上半年Uber“及时止损”的盈利数据为其发展奠下基础,今年年初,Uber“轻装上阵”出售东南亚业务以及合并俄罗斯的业务,使得公司额外获得30亿美元的收入;二是不断扩充的新业务和积极性的盈利预期;三是Uber发售债券、解决诉讼案、持有股票和聘请高管等举措为公司减压。

Uber自2010年以来其已融资180亿美元,对于它而言IPO的时机也渐到成熟之时。

这一消息于近年来丑闻频发的Uber而言,将是值得关注的新机遇。

Uber的萧条时分

对于Uber而言,去年并不值得特别回顾,树大招风并不是无心之语,坏事屡次降临这个网约车巨头身上:Uber夸大司机安全背景审查欺骗消费者;前工程师公开宣称公司内部性别歧视;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Waymo起诉其侵犯知识产权;6月底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高调辞职...

显然,Uber有着共享经济下多数企业都存在的通病:先烧钱推进发展,风光的同时受到反弹,再为公司“擦屁股”。

同时,媒体对于Uber也毫不留情,常常出现公司“压榨”员工,对消费者“不屑一顾”的苛刻评价。

显然,消费者不是吃素的,人们大有对Uber暂时敬而远之的想法,今年,用户使用Uber的数量低于预期的5100万,有4800万美国成年人至少使用一次Uber的服务。

另外,Uber一直以积极型扩张的姿态不断开拓市场,促使其高速发展,但在网约车领域的激烈竞争之下,也进入了瓶颈期。

根据统计,2017年Uber全球营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5亿美元,其全球交易总额从去年的200亿美元升至370亿美元,但高增速也伴随着高风险,亏损不断扩大,在2018年第三季度,调整后的净亏损为9.39亿美元,虽然交易金额达到127亿美元,营收也达到29.5亿美元,但其营收的同比增长率在放缓。

在此消极背景之下,Uber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的混乱低谷里,其上市进程只能一搁再搁。Uber在经历丑闻避了风头后,不断再为上市和自身发展做着一步步的准备。而现在几乎到了水到渠成的时机。

对自动驾驶的执念

Uber前CEO卡兰尼克以为Uber的愿景离不开自动驾驶的发展,甚至认为向自动化转移是Uber在未来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核心。

但它的无人驾驶却一直“触霉头”,发展坎坷。

2016年12月,Uber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第一天,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因无法识别交通信号闯了红灯。

随后,加州车管局勒令Uber自动驾驶测试车队撤出加州。

雪上加霜的是,Uber的项目又闹出了人命。

今年3月底,Uber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撞上一名横穿街道的女子,导致她死亡。

虽然事后警方认为主要责任可能来自该女子横穿马路导致的,但Uber司机也难逃其咎,根据路测,当晚Uber工程师故意关掉了其无人驾驶汽车的紧急制动功能。

因此,Uber随后暂停了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长达7个月时间。

虽然关于自动化驾驶的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Uber都没沾到,但这不妨碍Uber对这个项目的情有独钟,8月底获得丰田5亿美元的“自动驾驶特别投资”后,Uber宣布未来5年将在多伦多投资1.5亿美元建立工程中心,以扩大其自动驾驶业务,每个季度公司会为此投入2亿美元。

另外,在本周Uber即将重启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计划在位于美国匹兹堡的办公室之间,以不超过每小时25英里(约合48公里)的速度测试这些车辆。

Uber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和创造正向现金流,它试图将业务重心从打车领域转移到打造多元化的平台上。

多元化的Uber版图

Uber对外卖行业也是虎视眈眈,Uber Eats是继Uber推出后五年来发布的首个独立应用,发展态势一直良好,目前,该业务的营业额目前正以200%的年增长率增加,未来一年的收入将突破60亿美元,且该业务的估值已达200亿美元。Uber在9月拟投数十亿美元收购外卖巨头Deliveroo,以此扩充其外卖业务。

Uber收购美国共享单车公司Jump后,优化了其应用程序,添加名为“模式切换(Mode Switch)”的新功能:在网约车服务结束之后,App会切换成共享单车租赁模式。Uber还计划进入电动滑板车市场。乘着共享滑板车在美国大热的风头,Uber的滑板车业务在美国加州正式上线。

与Lyft的竞争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企业而言,永远不缺的一直是比较高低的对手。

真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上周四,作为美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Lyft对外表示,公司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招股说明书,计划在2019年3月或4月上市,目前还未确定发行股票数量及价格区间。负责IPO的公司为摩根大通、瑞士信贷以及杰富瑞,它们对其估值在180-300亿美元之间。

今年 6 月,富达投资领投的 6 亿美元新融资使得Lyft的估值升至 151 亿美元。经过一年多的时间,Lyft 估值就从原来的75亿美元就将近翻了一倍。

Lyft 成立于 2012 年,虽晚于Uber三年之久,但在Uber疲于应付恶评,陷入社会舆论的时候,好风水转到了Lyft这里,它快速扩大业务,一步步走的扎实,好好扬眉吐气了一把。

据统计,2017年财年Lyft营收(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超10亿美元,第四季度增长尤其强劲,其中168%的增幅是Uber 61%增幅的2.75倍;其载客次数也达到3亿7550万次,较前一年载客次数增加了130%,乘客和司机人数也大幅增加了两倍。截至2017年底,Lyft一年订单量增幅超过Uber达到120%,营收增幅达168%。

今年 5 月 15 日,Lyft 在美国网约车市场的份额为35%。相较于 18 个月前的15%,其增长率达到 75%。其中在美国16个市场,其份额超过40%。Uber的美国市场份额从年初80%下降至约70%。

据预测到2022年,Uber的份额将为77%,而Lyft为约59%。

作为“千年老二”,作为Uber最大的竞争对手,Lyft这番发展态势可谓是不容小觑,它一直不甘屈尊于Uber,尤其在无人驾驶这一新领域上。

2016年初Lyft跟通用汽车签订了第一份无人驾驶汽车合作协议,2017年又和麻省理工出身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NuTonomy签署了协议,其试点项目预计将在今明两年启动。

虽然Lyft深知也是在体量上自己仍然不是Uber的对手,但无人驾驶这一方面可以作为彼此公平竞争的关键点,如同一个抛向空中的篮球,谁能先发夺人也是各凭本事了。

另外,不同于Uber注重于技术和专业化,Lyft显然更接地气。这一点可以充分通过app界面以及标识看出来。相比 Uber选择的大气简单的设计,而Lyft 的app页面设计更加年轻化,配色大胆。据调查,去年 Uber 在应用商店的平均评分只有 1.8 颗星,而Lyft 同期却拥有 4.4 颗星程度的好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们失望于Uber糟糕的人设之后,将关注投给了Lyft,赢得了口碑。

根据上述所言,虽然Lyft目前还未能称得上与Uber真正对垒,但就IPO而言,Uber预计是明年上半年上市,Lyft若顺利在三至四月上市,算是在网约车上市方面抢占了先机和头条,此番算是公然叫板Uber了。

在共享经济的风潮下,美国方面风生水起,IPO轮番上演,而反观中国方面却演变成了一场“共享灾难”,滴滴因安全问题被“全民抵制”,原本提上日程的IPO计划已经搁浅、易到用车走下神坛,ofo小黄车呈现“人走茶凉”之势....国内共享经济领域“遇冷”并不意外,是因为光是烧钱的玩法,使得公司陷入盈利困局,资本消耗严重,也是因为浮于概念本身,不深思熟虑为企业未来布局,从这一点来看,显然美国这两位网约车巨头看得更远更全面,走得更谨慎,全面扩展业务,以建立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的盈利模式,同时积极推动自动化驾驶,试图开启第三次交通革命的大门。

结  语

image.png

明年的网约车第一股到底是不是Lyft还未可知,在该行业下首次IPO必定会带来更多资本和社论的关注。但Uber依然坐稳美国网约车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况且它已经不满足于停留在单一业务上,以整合端到端运输的高效解决方案为最高目标,试图让人们从白天到夜晚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Uber的视线,如此规模的IPO势必会为它的强势宣言再次奠定基础。

而共享经济在经历创业浪潮、上市热潮后会进入一个新格局,国内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创业者或者是入局者真的应该痛定思痛,去除共享经济下的浮躁风气,转变依靠高投入资本野蛮生长的经营方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去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