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医生:高科技未来还是烧钱游戏

市场是不会听你讲故事的。

认识医生的病人数据回传给医院后,每个医生都有其病人的相关信息,每一个病人的基本信息,对应病情,用药跟踪等。

作者 | 猫仔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数据

近日,一家名叫“认识医生”的AI 虚拟医生服务平台宣布,获得来自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搜狗的数千万的A轮投资。

AI的概念,在几年前还是非常新颖且高科技的,当时的阿尔法狗的每条新闻都能登上新闻,而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一度占据的话题榜,而各家互联网巨头,谷歌,IBM,百度等都在AI上下足了的功夫。接下来我们把话题转到今天的主角,认识医生。

AI+医疗

首先让我们翻开“认识医生”的简历,2014年成立的认识医生,打出了“AI +医疗”的口号,他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与大医院合作,属于To B端,医院付费使用“认识医生”,在病人出院后,认识医生会定时向病人拨打回访电话,询问身体情况,通过AI语音识别,将病人回访内容储存在其人工智能医学知识库中,通过AI算法,将问题与回答整合,通过信息收集,制定出个体化的随访方案。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认识医生的好处很大程度地在于解放劳动力,我们都有生病看医生的经历,挂号,看完医生后,拿药,回到家,按照传统的流程,你的看病程序就走完了。但是随着近几年医院的改革,出现了很多随访服务,有些医院还会提供在线问诊的服务,病人在出院后如果有问题会拨打医生电话,医生会在电话中询问药用量,以及身体的基本情况等,做出大致判断。

image.png

这种服务看似非常人性化,但是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一个医生一天起码会面对几十个病人,一周就有几百个人病人,实际情况就是,医生来处理随访电话是一件不现实的事,然后工作就会被安排给护士,而护士在处理这些电话时,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欠缺以外,护士的劳动力也很紧缺。作为公信力要求特别高的医院来说,如果出现专业性的错误,会影响到医院的名誉。

认识医生的病人数据回传给医院后,每个医生都有其病人的相关信息,每一个病人的基本信息,对应病情,用药跟踪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更好地医疗病人。

高科技未来还是低能烧钱游戏

AI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医学知识库,数据收集建模等等高科技词汇包裹的认识医生真的有介绍的那么好吗?让人不由地产生怀疑。

疑点一:技术真的能达到吗?按照官方说法,认识医生通过向病人拨打回访电话,然后通过AI语音识别,通过语义推理得到病人信息。语音识别这项技术一直都是一门玄学,许多大公司都在研究语音识别,但是在实际操作是常常漏洞百出,而认识医生的技术真的能保证正确率吗?

image.png

疑点二:如何保证盈利,市场面大不大?与TO B端合作的认识医生,盈利主要通过与医院合作,提供付费服务来实现,而据认识医生表示,已经上海杭州的三家医院合作并占有30%的市场,而其官网上也显示了浙江人民医院和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两家。中国的医疗财政投入非常大,但是同样也是大开支的医院究竟会用多少钱来购买这项服务呢。

疑点三:是否对医院过渡依赖?很明显,早期的认识医生就是靠医院提供的病人数据库,以及其从院外回访所收集来的信息组成的,认识医生依靠这个数据库,来形成对单个病症的建模,从而对单个病人的回访问题设置量身定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数据,认识医生本身是没有数据的,主要靠与合作的医院来提供。可以说,认识医生的“称职”取决于数据库大不大。

疑点三:数据安全能否保证?手握众多病人的数据,认识医生能否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按照认识医生官方的说法,他们对数据采用了区块链技术来保证安全。目前且不论这项技术到底能不能真正保证数据安全,对于认识医生来说,能否担起数据泄露的责任,是否会出现数据滥用的情况呢?

疑点四:竞争优势是什么?做AI的有很多,并且很多都是大公司,能在市场上胜出的,有的靠体量大,有的靠路子野,认识医生能够在市场上存活下去并且形成优势的是什么呢?

结  语

认识医生的CEO万马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的父亲因为癌症住院,肿瘤有十几公分大,几乎被医院判了死刑,他带着父亲到处求医,后来通过和父亲的病友交流,从各方获取信息,最后父亲的病情得到缓解,这也是万马创办认识医生的初衷。

故事很感人,但是,市场是不会听你讲故事的。

如今,认识医生榜上了搜狗的大腿,这几千万的资金支持,对于认识医生来说将会是莫大的支持。

据消息称,长期在to B 端的认识医生马上就要推出面对大众的APP产品了,认识医生的未来究竟会怎么样,笔者将会静静等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