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四周年回顾,南北向的资金在买卖什么股票?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至今,沪港通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

2018年,沪港通经历了三起重大事件:每日额度扩大、A股纳入全球指数体系、北向投资者识别码制度推出。

作者 | 陈肖

来源 | 格隆汇APP

数据支持 | 勾股数据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至今,沪港通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

在这整整四年里,沪港通的发展怎样,有什么有意思的特点,又给两岸市场带来了怎样的新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

沪港通的总体变化

沪港通开通以来,确实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所表示,沪港通制度开通四年以来一直平稳运行,不断优化完善,持续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融合,赢得了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成交额不断增长,为两地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流动性和投资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6日,沪港通运行4年累计成交10.3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累计930个交易日,交易金额6.05万亿元,日均交易金额65.02亿元;港股通累计912个交易日,交易金额4.27万亿元,日均交易金额46.77亿元。

今年3月底开始,北上资金流入A股市场趋势日益明显,累计流入约1500亿元人民币,展示了境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心。

同时,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沪深港通下的北向交易(包括沪股通和深股通)累计净流入金额为6156.64亿元人民币,并在下半年来再次呈现加速流入趋势。其中北向沪股通开通以来总净流入3560.92亿元,占总净流入的41.6%,仅今年近6月净流入达1035.35亿元,占该渠道净流入总额的29%;深股通开通以来净流入2595.73亿元,今年近6月以来净流入595.56亿元,占比为22.9%。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151.jpg

(数据来源:wind)

而南向交易(港股通)的累计净流入金额为7275.23亿元,不过今年6月来净流出99.45亿元,呈现流出趋势。其中沪市港股通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5322.91亿元,占总流入的73.16%,近6月以来净流出283.35亿元;深市港股通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1952.32亿元,不过与沪市港股通相反的是,近6月的深市港股通净流入了183.9亿元。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156.jpg

(数据来源:wind)

此外,北向交易在2018年11月2日产生了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的最高成交额纪录,当日买盘和卖盘的成交额合计达428.03亿元人民币;南向交易同期的最高成交额纪录则发生在2018年2月6日,当日买盘和卖盘的成交额合计达438.01亿港元。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159.jpg

(数据截至11月15日,图片来源:港交所网站)

从沪港通的行业看,截止最新数据,由于沪港通机制下的公司目标以成熟上市公司为主,因此两市行业公司差别不大。

截止目前,两市沪港通公司的行业平均PE及平均PB都没有太大差别,由于近年两地股市持续下行的原因,两者的平均PE主要在10-20倍区间,PB亦多在0.9-1.6区间,整体估值水平较为合理。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203.jpg

(数据来源:wind)

此外,2018年,沪港通经历了三起重大事件:每日额度扩大、A股纳入全球指数体系、北向投资者识别码制度推出。

2018年4月11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自5月1日起,沪港通每日额度扩大4倍。同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沪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元人民币调整到520亿元人民币,沪港通下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元人民币调整到420亿元人民币,自5月1日起生效。每日额度的大幅扩大,是互联互通机制的进一步深化,扩大了内地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更好地满足了两地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对助力A股顺利纳入MSCI指数、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8年5月31日收盘后,226只A股股票被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比例为2.5%;8月31日收盘后,新增10只A股成分股,同时,将纳入比例提升至5%。此外,9月27日,富时罗素(FTSERussell)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指数纳入将于2019年6月起生效。A股的成功纳入,既体现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A股纳入全球指数体系,将促使更多国际投资资金流向中国资本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提高A股市场国际化水平。

2018年9月26日,沪港通北向看穿机制正式上线,并于10月22日正式启动基于投资者识别码的北向交易申报前端控制功能,对不符合要求的交易申报进行拒单。沪港通制度在吸引境外资金的同时,也为市场监管带来了考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北向看穿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上交所充分发挥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完善跨境监管合作机制,打击跨境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A股市场稳定运行,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2

北向资金在买卖哪些股票?

据wind 统计显示,沪港通开通以来,在北向的交易中,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美的集团、伊利股份、格力电器、海螺水泥、五粮液等多只大白马股长据十大交易榜首,这类股票的主要特点是业绩稳定、成长性确定、估值合理、行业龙头等特点,显示海外机构及投资者较为稳健和理性的投资者风格。

以下为近1年来,沪港通北向的资金买卖前十大个股,其中中国平安、五粮液、贵州茅台、五粮液的今年净买入均超过了130亿元人民币,而青岛海尔以净卖出21.24亿元位居卖出榜首,之下是上海机场、兴业银行、白云机场、海天味业等蓝筹股。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206.jpg

3

南向资金在买卖哪些股票?

从统计看,沪港通渠道下的南向的资金主要青睐的是港股市场独有并且优质的大公司如腾讯控股、汇丰控股、融创中国、港交所、吉利汽车、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等,同时也热衷买卖A+H股中的优质股市如各大银行金融股。

以上个股一直长时间位居十大交易榜首,主流热门个股几乎全时间霸占榜单,仅有少数交易日才会有个股因为特殊事件得以登上榜单。

从近一年的南向资金买卖交易股看,汇丰控股以净买入356.46亿元人民币霸据榜首,工商银行净买入232.07亿元位居第二,第二梯队的净买入额远远少于汇控及工行,其中净买入最多的融创中国也仅有33.91亿元。而卖出的榜单中,腾讯控股由于今年来的业绩放缓导致成为净卖出最多的公司,净卖出126.6亿元,几乎等于后9家公司净卖出总额。中国平安的净卖出也达51.04亿元,位居第二。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210.jpg

事实上,如果把目光放在2017年底,如果不是因为今年来A股港股大市持续回落,这个榜单会发生巨大变化,腾讯应该是投资者买入最多的公司,中国平安的数据也会很好看,瑞声、舜宇等公司也很有可能进入净买入前十大的行列。

4

A+H股溢价并没有明显修复

沪港通开通之前,AH溢价指数便早已运行,并且波动较为明显。在2008年股灾之前的AH溢价指数一度攀高至213.47点的历史高位,不过在此后几年随着A股回落而有所修复,并且在2014年中跌回至90以下的低位。

而沪港通开通之后,两市的AH股溢价并没有出现投资着想象中明显的修复效果,在开通当月还一度迅速借着牛市行情再度冲高近150的高位。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213.jpg

(数据来源:wind)

截至11月16日,沪港通渠道下,在580只沪股通中,依然有59个公司的A股溢价大于30%,有10个公司的A股溢价在20%-30%之间。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216.jpg

(数据来源:wind)

有22只股票的A股溢价率超过100%,洛阳玻璃以AH溢价率高达516.82%位居榜首,常年被市场议论的浙江世宝依然有4倍的溢价,沪港通开通以来的变化并不太大。

微信图片_20181118101219.jpg

不过,从个股溢价变化看,也有一些分化的情况:

一是大部分很早就存在的AH股的A股溢价确实是回落,这部分的公司普遍估值合理,业务较为成熟,财务也较为稳健,不过也有不少公司的A股溢价并没有随着沪港通开通而有太大变化;

二是一些在沪港通开通之后的公司则会出现明显的AH溢价扩大的公司,尤其是那些概念相对性的先进行业公司;

三是AH溢价中的A股溢价与整体市场牛熊环境高度相关,同时在H股在A股市场发现A股是由于新股炒作原因,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溢价迅速拉开的情况。

5

结  语

沪港通是在我国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推出的政策,从市场角度看,其确实表现出了非常成功的互联互通的意义。同时,从沪港通4周年来的运行情况看,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多参考的意义,包括资本布局的逻辑、投资价值观等。

而从近期的北向资金在加大流入的趋势看,A股确实在被海外投资者所看好,接下来是不是真的要迎来一波行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